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中原士林的中心转到了赵国邯郸。
赵国尚武之风最为浓烈,士风原本寻常。然自赵惠文王起,赵国成为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山东强国,加之齐魏两国衰落,名士便争相流向邯郸。数十年间,赵国官署的文吏大多被山东士子取代,王族贵胄的门客大大增多,各种学馆也雨后春笋般遍布邯郸。六国合纵败秦后,更有一变数推波助澜,使邯郸士风不期然蔚为大观,一时居天下之冠。
这个变数,便是“战国四大公子”之首的信陵君魏无忌客居邯郸,与平原君赵胜互为呼应,使邯郸士风大盛。战国四大公子者,信陵君魏无忌(魏国)、孟尝君田文(齐国)、平原君赵胜(赵国)、春申君黄歇(楚国)也。四人当年与苏秦张仪斡旋于合纵连横,从此成风云之士,天下呼为“四大公子”。四公子以信陵君才具最高,知兵善战而通晓政务。秦赵对抗后期,信陵君又统率六国联军救赵败秦,堪称名重天下。其余三人则因种种因由,此时已经黯淡了许多。孟尝君田文侠风过甚,柔韧不足,治国领政也是寻常,罢职后心志颓唐,在燕齐六年对抗中匿居封地,郁闷病死。春申君黄歇,善于斡旋庙堂,军政才能却尽皆平庸,随着楚国衰落便淡出中原邦交,小心翼翼地固守着自己最后的封地与权力。平原君赵胜,虽历经危难而矗立领政之位,然却因治民乏力、长平大战赞同去廉颇用赵括、合纵败秦后对信陵君鲁仲连多有不当等诸多瑕疵,名望一时大损。
于是,信陵君便如一株参天老松,巍巍然矗立中原。
盛夏之时,信陵君与一班门客便开始了大典谋划。本心而论,信陵君并不想在邯郸张扬过甚。毕竟,赵国离魏国太近了,自己在赵国的一举一动都会立即传到大梁,生出种种难以预料的议论。议论越多名望越大,回到魏国的可能就愈加渺茫。审时度势,信陵君便抱定了一个方略:布衣客居,常道交士。就前者说,在赵国不受封地不任官爵,只做布衣游士般客居。如此,既可向魏国昭示自己依旧是故国之身,又可使赵国觉得自己没有野心图谋,而减少对自己的猜忌。就后者说,与士子们常态交往,便是向天下昭示信陵君还是信陵君,本色无改!危难之时,自己能窃取兵符诛杀大将一呼百应而夺兵救赵,靠得还不是平日的信义威望?若过分收敛,做成一副苟且行状,信陵君还是信陵君么?
心中底定,信陵君便一如既往地与贤能之士多方结交,布衣入市井,觅得了薛公毛公做座上宾。昔日星散的门客得信,也纷纷从大梁与各国都城来到邯郸重新投奔门下。对于去而复返的众多门客,信陵君没有孟尝君那种“士态炎凉”之怨,一概的慨然接纳。纵是平原君的门客改主来投,他也是毫无顾忌地接纳。如此三五年,信陵君的门客士子便荡荡乎三千余人,竟超过了昔年养士最多的孟尝君,成为战国养士之最!
战国养士之要,首在权臣的封地根基。没有封地,士子来投便衣食无着,自然谈不上接纳门客。门客士子三千,其衣食住行之费用比同等数量的军兵却是大了数倍!没有百里以上封地的寻常贵胄,根本无能为力。此养士之难也。
信陵君在赵国没有封地,寻常看去便无法养士。然则,一切难题竟都是水到渠成般化解了。其时信陵君救赵败秦,功劳声望名重山东。赵孝成王因不敢兑现原先对救赵功臣的封地承诺,已经使天下议论纷纷,此时便做出了分外慷慨的姿态,非但将邯郸最大的一片王宫园林拨给了信陵君做府邸,号为“信陵圆”,且月支千金以为衣食。山东各国惟恐不能结交信陵君这般救亡名臣,此时风闻其招士纳贤,便纷纷赠金赠物。列国巨商大贾为昭示义举,也各各慷慨解囊。倏忽一年,信陵君财力反倒是比在大梁还要充盈,足堪荡荡三千门客了。
自然而然地,信陵圆便成了每年立秋抡材大典的不二会场。
抡材者,遴选木材也。《周礼?地官》规范其山林土地官员之职责云:“凡邦工入山林而抡材,不禁。”也就是说,邦国工匠在特定时节进入山林挑选木材,是法度允许的。进入春秋战国,抡材一词流变为考校遴选人才的专用语。虽说百业都有抡材之说,都有抡材之举,然最引国人关注的,还是士子们的抡材大典。
这种抡材盛会,并不是为某国某郡实际选拔贤能,而是以大聚会大论战的形式,切磋探究天下大势,一年一个主旨议题,各家各派畅所欲言,个中翘楚便一举成为天下名士,周游列国便是身价百倍。如此功效,非但士子们人人视为一举成名之盛典,便是各个邦国也是深为关注,纷纷派出秘密特使或各种形式的斥候到会踏勘,以求有用之才。
依着传统,抡材大会的主旨议题由东道主会同公认的名士大家商定。
夏至时节,信陵君正与毛公薛公等一班名士会商论战议题,却有门客报来,说荀况大师过赵,将南下楚国。信陵君顿时一振,立即亲自驾车赶赴邯郸郊亭,大礼将荀子迎入信陵园上宾馆入住。此时孟子已去,这荀况便是最有名望的学问大家,天下皆呼为荀子。这荀子非但学问渊深,论战犀利,年轻时便是孟子的论战劲敌,更有一样过人处,便是为人平实本色,全然不似孟子那般霸气逼人。有荀子坐镇,抡材大典便会少去诸多麻烦。
当晚,信陵君大宴邯郸名士,为荀子接风洗尘。当信陵君陪着荀子步出厅堂时,士子们的目光齐刷刷扫了过去——荀子正当盛年,颀长挺拔,不胖不瘦,苎麻布衣,短腰布靴,一顶久经风吹日晒已经由绿变白的竹冠压着灰白的须发,沧桑风尘刻在沟壑纵横的黝黑脸膛,明澈的目光漾出一片深沉平和的笑意,方到廊下便是拱手一周:“荀况过赵,特来拜会信陵君,就教诸位同人。”
仅此一句,便见荀子谦和。几百名士子一齐拱手高呼:“恭迎先生入赵!”
宴席设在大池边的胡杨林下,天中明月高悬,林间风灯高挑,晚风徐徐,蛙鸣声声,一派夏夜风光。酒过三巡,信陵君起身向荀子肃然一躬:“子为天下大家,领袖士林。无忌敢请先生为今秋抡材大会点题,以孚众望也。”
荀子一拱手笑道:“天下士子,八九在赵,况何能独孚众望?愿先闻诸位拟议,以开我茅塞。”信陵君知荀子谦和,便拍得一掌笑道:“也好!有题议者便先说来,先生评点定夺便了。”
“我等有议。”一个蓝衣士子从一片蓝衣大案中站起,挥手向身后一圈高声道,“我等皆从稷下学宫入赵,人称‘邯郸稷下’是也。我等以为:昔年孟子荀子两位大家,在稷下学宫论战人性未了;而今天下人欲横流,善恶不分,急需以正视听;今秋论战议题当为:人性孰善孰恶?何以克恶扬善?”
“好!正是如此!”话方落点,蓝衣士子身后一片高声叫好。林下目光也一齐聚向荀子,以为这个议题荀子必然赞同无疑。谁知荀子却只是淡淡一笑,竟毫无开口之意。
“我等赵国士子。”与主案遥遥相对的红衣案群中一人挺身站起,慷慨高声道,“我等议题:何以重振合纵?何以复兴中原?诸位但想:自古乱象,莫如今日!山东危难,莫如今日!自长平大战赵国失利,幸得信陵君奋起合纵,击败秦国。然则,山东六国毕竟已是大衰,若不思振兴,中原文明必将被蛮秦吞没 !我等中原士子,当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寻求振作六国之长策。空议人性善恶,全然不着边际也。”
“彩——”胡杨林下的赵国士子们轰然一声喝彩。
荀子看看信陵君,依旧只是淡淡一笑。
“我有一题,就教诸位。”东手毛公案旁站起一人,宽短的黑色楚服在风灯下分外显眼,士子们便是一片啧啧称奇。黑衣楚服者却是浑然不觉,向信陵君与荀子两座一拱手高声道,“天下息兵,邦国止战!化为议题总归一句:弭兵之道可否救世?在下以为:战国祸乱之源在战,战而不息之根在兵;若有长策息兵止战,天下自安;若集众议而不得一策,我等士人便当重新思谋天下出路。”
“敢问足下何人!”一个稷下士子霍然站起。
“在下子楚,老秦士子一个。”黑衣楚服者悠然一笑。
胡杨林下顿时哗然,哄嗡议论声如潮水拍岸。哄嗡潮水中,便见稷下学宫的红衣士子群中一人高声笑道:“老秦士子,未尝闻也!蛮勇无文,连名字都要沾着一个楚字,侈谈弭兵救世,只怕杞人忧天了。”话音落点,胡杨林间便是轰然一片大笑。
“足下差矣!”黑衣楚服者正色高声道,“文华文明者,绝非士子多寡学风厚薄所定也。邦国法制、民风民俗、农工劳作、财富分配、国人治乱者,方为文明之根也。秦国士风固不如中原,然文明之根强壮中原多矣!子楚才学固不如足下,然,何至于借一‘楚’字立得姓名?吾母楚人,子楚之名,怀念母亲而已,岂有他哉!”
胡杨林下一片寂静,士子们显然惊讶了。百年以来,但逢士子聚会,何曾有过一个秦国士子登堂入室高谈阔论?今日天下名士云集,竟有秦士突然出现,且引出了如此一个重大的文明话题,如何能不令士子们大为意外?便在这一片默然之际,信陵君环顾四周高声道:“今日并非论战之期,诸位养精蓄锐便了,且听先生评点议题。”转身郑重拱手道,“方才三方拟题,先生以为如何?”荀子正在饶有兴致地注视着子楚,回头悠然笑道:“方才三题,人性善恶之论,失之太虚,虚则难见真才实学;重振合纵之论,失之太实,实则多利害之争,难见天下胸怀。老夫之见,秦士所拟弭兵之论较为中和平实,既切中天下时弊,又脱出邦国利害,诚为名士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