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行德为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为,所有的良好行为中,讲道德居于首位。道德修养强调“仁、义、礼、智、信、孝、悌、恭、让、俭”,追求“正心诚意,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孔子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荀子认为“无德不贵,无德不官”,他们都把道德看得比生命还宝贵。《诗经》上也说: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在“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共识的今天,道德的保健,尤显得重要。厚德能载物,德高才望重。缺乏道德,伦理就会丧失,行为就会沦落;不讲道德,精神就会苍白,灵魂不得安寝。一个德行不怎么样的人,任凭说得“虾皮会跳,白鲞会游”,人们还会说此人少一样宝贵的东西呢,那便是“道德”!管住舌头人的五官四肢之中,大约要算是舌头顶调皮了。如今不说这家伙在吃吃喝喝中变得刁起来,竟会感到河虾不鲜,湖蟹也不鲜。在语言表达上,它在有的人的支配下,一搅一辩之中,一翻一滚之间,说得“白鲞会游,虾皮会跳”,讲得西边日出东边雨,黄牛长出麒麟角。但那是可以肯定:要闯祸的!
  大约是对这些事实洞若观火,或者是经历了深受其害的教训,你去翻翻一些名人书文,便会发现古今中外的哲人大家竟都“人往一处想”,写下了不少管住舌头的警世恒言,醒人箴语。“你的舌头就像一匹快马。它奔得太快,会把力气也奔完了。”这是莎士比亚谆谆的告诫。
  “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印度古代哲学家白得巴“上纲上线”到这个高度。而翻翻我国古代的《家书》发现作者干脆来了个“一分为二”,曰:“君子以言行,小人以舌行”。读着这些启迪性的哲语睿言,你能不豁然感到:管住舌头是何其重要!
  生活中舌头的功能何在?《辞海》说得明明白白:一是感受味道,二是语言器官。吃饭感味要靠这“口条”。从表达语言来说,舌头灵活这并不是坏事情。在中国古代,舌战群儒,语惊四座,传为佳话;古老中医,望舌断病,妙手回春,是为一绝。但是“舌头”如果不用在正道,而是胡乱嚼动,便会让人生厌。
  适逢清明盛世,举国改革开放,我们说话的自由度真正是今非昔比了。但不管怎么说,说话之间,言语之中,万不可作践别人的人格,损伤他人的牙眼,人的舌头也应该有条准绳,即:“从心所欲,不逾规。”如果一放纵起来,嘴巴一闲之下,舌灿莲花,舌摇簧鼓,便会成为“嚼舌头”。那种无端搬弄是非,造谣惑众,以飞短流长袭击别人为乐事的杰作,本是街弄市井中“长舌妇”的绝妙表现,竟把“溃烂之处”看得“艳若桃花”。把“东家长,西家长,昨天隔壁吃蹄膀”的市井庸俗,演变成由妒嫉而触发怒火中烧,赤舌灼人,当然手法和伎俩是大大先进了。我就曾接触过这么一位人,一坐下来嘴巴就“无轨运行”,口无遮拦,说这个领导不行,道那个同事无能,还毫不尊重人的“隐私权”,把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抖落出来,甚至把别人一些小时候由于幼稚而干的傻事也渲染得如一篇街头小报上的小说,俨然是一位惯于“戏说”的“考证家”和“演义家”。更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些公开场合,有的人竟信口开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什么话语都敢讲,什么段子都敢抖,对此,大有叫他们管住舌头的必要。
  在今天,由于身体中内分泌而引起的“口臭”倒有药可医,电视里大有这种药的广告,而一些喜欢搬弄是非的长舌妇、“嚼舌者”的“口臭”也应根除。它的临床表现是无中生有,添油加醋,搬弄是非,以假乱真。它不利工作,妨碍团结,扰乱人心,影响事业。我们常说的“心直口快”,应该“直”在“仁”上,而“快”在“义”处。“嘴臭”者呢?他们或感到别人的工作学习超过了自己,或在生活中不遂自己之意,于是那股肮脏气便在“鼠肚鸡肠”里作怪,恶言恶语像流弹一般迸发,张口便毒得可以,如此行径,恐怕离“小人”队伍不远了!
  宋代黄升有诗道:“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人们恨“嚼舌头”的所为,搞得市井喧嚣、人心散漫,其危害性不可小觑。有时候不是仅仅说一句“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可以解决问题的;而“舌头底下压死人”的事情,也决不是危言耸听。对这种“劣根性”,我们切不可温良恭俭让,也不能太“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样,而应该奋起而锄之才好。如果还把它当作是一种口才的表现,一种交际的吐露,那是太可悲了。管好自己的舌头的确很重要!不要让没有骨头的它胡乱翻动,这应该是认真做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人应该怎样生活和处世?记得有人将这个话题问爱因斯坦,后者回答:
  “A=X+Y+Z。”并解释道:“A代表生活,X是工作,Y是适当娱乐。”那人继续问,爱因斯坦便说:“Z就是常常闭拢你的嘴!”
  看来,要除去某些人那令人讨厌的“口臭”,此法当是管用的。“不如我”与“我不如”
  现实生活真是一架多棱镜,从中可以窥见“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的各式各样表现。近来我就发现,有的人的眼睛有些问题,他们患精神上的“白内障”、“青光眼”,往往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常常习惯于夜郎自大,定定只盯住自己的影子。在他们心目中,看自己“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处处都美;瞧别人“东施效、嫫母搽粉”样样不行。如此自我感觉良好之下,往往是别人都“不如我”。如果这种感觉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细碎小事上倒也罢了。问题是有的人身为党员干部,尤其是身为领导班子中的一员,这样斜眼蹩脚地看他人,往往就会产生意见,发生矛盾,造成隔阂,影响团结,贻误工作,危及事业,想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吧!
  因为有些同志在“唯有我行”、“只有我能”的思想支配下,就会对周围的人作私心于自己的比较,一比之下,他总是巨人,结果是别人在品德上“不如我”,在能力上“不如我”,在勤政上“不如我”,在实践上“不如我”,在魅力上“不如我”,在智慧上“不如我”殊不知,这种比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是在显微镜下看别人,是在放大镜中瞧同仁。
  而这种标准又是自说自话自己定的,常常是量别人用的是钢皮尺,一丝不苟,量自己用的是牛皮筋,松紧随意,如此比较,这般丈量,看别人事事处处“不如我”,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而生出的种种不平衡,不如意,常常感到所谓的“天生我材‘没’有用”屈了才;常常觉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心不平,肯定是要产生心理障碍,导致心理疾病,不仅时不时地自己骚扰自己,有时候还会有意无意地抬高自己,踩低别人,热衷于争你高我低,由此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开拓进取,这实在是很不可取的。
  想来这些人有时候还不及古人的胸怀。汉高祖刘邦率起义大军推翻了秦朝,登基时他这样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我文不如魏征,武不如瓦岗寨的弟兄。这唐宗汉祖算是一个明白人,能真切地说出“我不如”,也属难能可贵。《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到了期限,果然将十万支箭搬上江岸。周瑜感慨地叹道:“诸葛神机妙算,吾不如也。”古代学子,在圣贤面前总是自谦地承认“吾不如也”。孔子问他的学生子贡,你和颜回比,谁能耐大?子贡回答说,颜回闻一知十,我顶多闻一知三,“弗如也”。其实,山外群山楼外楼,青峰连接九重天。在人面前,承认“我不如”,一点不寒碜,也不掉价。
  让我们再拿起其他的镜子照一照自身的不足吧!在1925年8月到1928年4月期间,瞿秋白先后任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宣传部长和党中央总书记,他曾发自肺腑地多次说道:“搞农运,我不如彭湃、毛泽东;搞工运,我不如苏兆征、邓中夏;论军事,我不如贺龙、叶挺。”与这番情真意切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毛泽东也说:搞经济陈云比我强,指挥打仗我比陈云强。你这方面比他那方面强,中央领导各有侧重,就形成了全面的领导。这就是说,人各有能有不能,但千万不能认定自己样样能别人样样不能。明鉴于此。我们应学会看到别人的长处。事实上,人不可能没有一方面的优势和优点的。李逵有陆战之猛,张顺有潜水之能,孔明有退敌之策,赵云有破阵之勇,你有屠龙之术,杀虎之力,他有开山之功,过河之计。只有看到别人之长,才能看到自己的“我不足”,真正感到“我不如”,从而接纳别人形成合力。显然,承认别人的强大,看到他人的长处,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襟怀。可怕的是明明是“我不如”,还要打肿脸充胖子说“不如我”,这样容不下人的人,自然干不成事了。“笑脸布袋”与“媚态观音”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个灿烂的艺术宝库,莫说内中的儒、佛、道三家文化精华各展己秀,熠熠生辉,就是那些“众生相”、“七宝池”、“大千世界”
  “广大之门”的名目,也够奥妙高深的,当然,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佛教造像就更显得意味深远、意思丰赡了。
  佛教造像五花八门,有伏虎降龙的,驱马赶牛的,有翻江倒海的,有呼风唤雨的;有怒目圆睁、金刚霸气的,有慈眉善目、普渡众生的;有钢须铁毛、威镇天庭的,有羽扇纶巾、指点江山的。在这许多众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