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孩”,至少也要比自己大几岁才好。因为成熟意味着可靠。漂亮男孩虽然让人喜爱,却又让人觉得靠不住,除非他是英雄。一个人既然是英雄,当然一定有两下子,也就肯定靠得住。可靠让人放心,年轻让人动心,所以最受青睐的,也就是少年英雄。
但,这只是原因之一。
女人们的爱英雄,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这就是英雄特别容易受伤害。英雄为什么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呢?第一,凡英雄,都必须奋斗,这就容易树敌;第二,凡英雄,都必须出众,这就容易招怨;第三,凡英雄,都难免会有缺点,会犯错误。但是,一般人有缺点、犯错误,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他们原本是普通人。英
雄就不一样了。在一般人看来,英雄既然是英雄,就不该有缺点,不该犯错误。一旦有缺点、犯错误,大家就不能容忍,就会群起而攻之。但英雄既然要有特色,就难免会有缺点;既然要干事业,就难免会犯错误。更何况,英雄一旦有缺点,就一定是大缺点;一旦犯错误,就一定是大错误。大缺点和大错误当然引人注目,所以英雄也就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那么,为什么特别容易受到伤害的男人,竟会特别让女人爱呢?这就必须说说女人的天性了。
女人天生有两性,一个是“母性”,一个是“女儿性”。女人爱英雄,恰是这两性的集中表现。英雄孔武坚强、成熟可靠,能满足女人的女儿性要求;英雄爱犯错误、易受伤害,则能满足女人的母性需求。作为母亲,女人需要有男人来让她抚爱和疼爱。如果这个能让她抚爱和疼爱的男人竟是英雄,不难想见,这会使她兴奋快乐为何如!把一个受伤的英雄搂在怀里,抚平他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创伤,这有可能会是能让一个女人体验到最大幸福和满足的事情。
当然,这种幸福和满足是双方的。
正如女人天生喜欢既当女儿又当母亲,男人最喜欢的,也正是那些一半像女儿一半像母亲的女人。女人像女儿,可以使男人觉得自己是成功的英雄;像母亲,则可以使男人觉得自己是受伤的英雄。成功也好,受伤也好,好歹也都是英雄。
其实,正如女人天生就有母性和女儿性,男人也有自己的天性。男人的天性也许可以叫做“父性”和“儿子性”。不过,男人的这两性是片面的。他只有在女人面前才再现出这两种天性。也就是说,他只想做女人的父亲和儿子。尽管从表面上看,中国人似乎更重视父子关系:父亲去世,儿子要有“斩衰”;母亲去世,儿子只服“齐衰”。生了儿子,其庆典当然也比生女儿隆重。但这是“礼法”所使然,而非“天性”所使然。而且,礼法要作此规定,正好说明男人的天性不是倾向于父子关系,而是倾向于母子关系和父女关系。这种天性常常会隐蔽地、曲折地、不经意地表现出来。比方说,妻不妾,就因为妻乃父所指定,父子之间的敌对情绪弄不好就会转嫁到妻的身上,而年龄比自己小得许多的妾,则又有可能被当作女儿来疼爱。
事实上,在中国人这里,感情最深的往往首先是母子,其次是父女,再次才是父子,最淡薄的则是夫妻。中国文学史上赞美讴歌母亲的故事和诗篇汗牛充栋,赞美讴歌父亲的故事和诗篇却寥若晨星。有人统计过,家喻户晓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孝敬父母双亲的六例,单独孝敬母亲的十三例,婆婆一例,单独孝敬父亲的只有四例,其中一例还说是因为母亲早逝,这才移思母之情而孝敬父亲。倘由此推论,则孝敬双亲的六例中,说不定还有一半是父亲搭了“便车”。至于诸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世上只有妈妈好”等等,更是脍炙人口,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却很少有人能想出歌颂父亲的名句。当然,父子感情好的也不少,但那些父亲,多半是“慈父”,多少有些像母亲的。
男人只有在女人面前才能显示自己的天性,说明男人其实更依赖女人。
正因为男人和女人之间如此地互相依赖,所以才要强调他们的独立自由。因为如不强调独立自由,则依赖就会变成依附,而不是依存。依存和依附是不一样的。依附是一种不平等关系,一方是主,另一方则是从。依存却是双向的,对等的,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相互赖以生存,就叫做依存。男女之间,正应该是这样。
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既然是相互依存,则承认他们性别的差异,强调各自的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就不但不会造成两性之间的对立,而且反倒有可能使两性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和融洽。再说一遍,这里的关键是尊重。既尊重各自的性别差异,又尊重各自的自由选择。比方说,一个女人决定回到厨房里和摇篮边,只要是她自己的选择,就不必说她“不愿解放”。同样,一个男人如果决定承包家务,让妻子去发展事业,只要是他自己的选择,也不必说他“不像男人”。要之,最理想的男女关系,应该是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只有依存,没有独立,依存就会变成依附,赖兮兮的让人讨厌;只有独立,没有依存,独立就会变成独断,凶巴巴的让人畏惧,如果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就会产生真正的爱情。因为只有人格独立者才让人尊重让人爱,只有相互依存者才难舍难分有依恋,加在一起,可不就是“恋爱”?
这个道理,男女都一样。有人说,一个太依赖的女人是可怜的,而太独立的女人却又很可怕。其实,太独立的男人难道就不可怕,太依赖的男人岂非更可怜?男人的天性原本就比较“刚”,倘太独立,便难免刚愎自用,不知尊重他人;而原本应该刚强果敢的男人如果居然太依赖,岂非“不像男人”?所以,最理想的男女关系,还是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人格上独立,生活上依存,感情上依恋,这才既和谐又多样,既愉快又持久,既自由又不失之放任,既轻松又富于情趣。一对夫妻,其关系倘若如此,则他们的婚姻,便可以说是成功的婚姻。
但是,成功并不等于幸福,幸福的婚姻中还必须有爱。爱决不只是依恋,更是赋予。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母爱就知道。真正疼爱儿女的母亲,总是把该赋予子女的都赋予子女,尽可能地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男女之间的爱,同样也该如此。那么,他们应该赋予对方什么呢?我想,最重要的,大约就是成为真正男人和女人的可能性吧?
的确,真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可能完全是自己造就的,而毋宁说是他人、是对方造就的。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真正的男人只能靠真正的女人去造就,真正的女人也只能靠真正的男人来生成。据此,则谁能使女人成其为女人,或者使男人成其为男人,谁就是真正的男人和女人。至于相貌美丑、个子高矮、身材胖瘦,甚至能力大小、知识多寡、修养高低,都在其次。
可惜,在“寻找男子汉”或“回归女性美”时,不少人似乎并未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男人,什么是真正的女人,其认识还相当肤浅和皮相,往往以为只有身材高大、肌肉发达、力大无穷才像男人,或者只有皮肤柔嫩、容颜娇美、小鸟依人才像女人。结果,男人拼命“摆谱”,女人拼命“发嗲”,还是不能尽如人意。
无疑,男人当然是应该有力的,但那力量首先应该是人格的力量;女人当然是应该美丽的,但那美丽首先应该是心灵的美丽。如果力量仅止于体力,则与公牛何异?如果美丽仅止于相貌,则不过一只花瓶!男人的力量首先在于人格,人格的力量又在于一团正气。有此正气,则不但会使女人感到安全,而且会让她觉得爱有所值。女人的美丽首先在于心灵,心灵的美丽又在于一片爱心。有此爱心,则不但会使男人感到温馨,而且会使他觉得自己应该正义。正义是一种阳刚之气,有此正气,男人自然富于阳刚之美;爱心是一种温馨之情,有此温情,女人自然富于阴柔之美。男人如果有此阳刚之气,当然是真正的男人;女人如果有此阴柔之美,当然是真正的女人。
现在我们似乎可以回答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女人了。他们首先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人,其次是能展现自身性别特征的人,再次是能够使女人成其为女人、男人成其为男人的男人和女人。但,展现自身性别特征也好,使女人成其为女人、男人成其为男人也好,首先都必须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如果没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则不但根本做不到第三点,就连第二点,也只会做得十分表面和皮相。
因为只有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当然,只有真正的人,才可能是真正的男人和女人。
新中国人,应该是这样的人。
新中国人,将会是这样的人。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易中天)——后记
本书自1996年10月开始写作,今日始告完成。其中甘苦,唯自知也。
本书的写作,除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最重要的指导性参考书外,许多研究这一问题的著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最主要的有:福柯《性史》,莫里斯《裸猿》,唐娜希尔《人类性爱史话》,费孝通《生育制度》,刘达临《中国古代性文化》,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吴诗池、李秀治《中国人的婚姻观与婚俗》,姜绪源《中国妻妾》,孔庆东《青楼文化》,其中尤以刘达临先生的《中国古代性文化》资料最为翔实,极具参考意义。此外,还引用周国平《守望的距离》和杨东平《城市季风》两书部分观点。限于本书体例,参考引用部分不能一一注明,只能依照国际惯例,开列书目在此,并致谢忱。
本书主要是写给普通读者而非专家看的,许多观点都未能深入展开论证。读者如有兴趣深究,请参看拙著《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和《闲话中国人》(华龄出版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