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皆吹囊馑迹氰笪姆芍泄哪芸康米÷穑课易畛踅哟サ氖焙颍揖桶颜飧鑫侍馓岢隼聪蚍蕉老壬虢獭7嚼鲜Ω嫠呶遥合执闹泄瞬皇谴忧暗闹泄耍衷诘闹泄松ナ褡遄孕判模栽庥稣饷炊嗫嗄眩忧爸泄四歉鲎孕判氖欠浅G俊K晕姨岢鑫侍猓佃笪木淞鞔街泄饷炊啵裁疵挥斜4妗⒘鞔吕矗飧龆鞯侥娜チ耍糠较壬嫠呶遥颐侵泄耍攀焙虻闹泄耍欠木淇隙ǚ囊馑济挥幸坏愦砦螅淖直人脑幕挂觥;痪浠八担Х鹉钪形木渚涂梢裕笪木淇梢圆灰闼嫡馐鞘裁囱钠牛∷澡笪木渚筒恢厥樱颐歉芯醯煤芤藕叮墒堑笔比瞬⒉痪醯靡藕叮颐撬谋人谩
以后我跟李老师学教,我也把这个问题请教李老师,李老师的说法跟方先生就不一样,因为方先生毕竟是学者,他不是专门学佛,他是学哲学。李老师告诉我,在中国参加翻译的这些大德们,不但是有修行、证果,至少都是三果以上;主持译场的,佛菩萨再来的,这中国人有福。你看,智者大师,释迦牟尼佛再来的;永明延寿,阿弥陀佛再来的:傅大士,这是现居士身,弥勒菩萨再来的,这是暴露身分的,没有暴露身分的多!他说你不晓得,这中国人有福,感动佛菩萨应化到中国来从事於这个工作。所以这个得依义不依语,佛说的这句话意思就深了,因为后人对於翻译怀疑的人真多,我自己学佛也不例外。我们看古德所说的,「义即中道之理,若依此理而修,则能成就万行,破诸颠倒而显中道之理也」。这了义经,古来祖师大德指导我们的,《华严》、《法华》,一乘经,那就是了义经。所以无论我们从哪一方面,但是《华严》最后指归净土,就是归《无量寿》,《无量寿》是了义的了义。为了便利修行受持起见,还有更简单的,《阿弥陀经》。你要是专修《阿弥陀经》,那我要劝你,你一定要学蕅益大师的《要解》,莲池大师的《疏钞》,因为你没有这两样东西,《阿弥陀经》讲得很简单,里头的意思很深很广,你没有方法体会。
「不依语者,语是世间言语文字,非出世法,若依此而修,则万行不成,颠倒不破,中道不显也」。这是真的,如果我们怀疑经典翻译有问题,尤其是同样一部经有好几种的翻译。譬如《金刚经》,你现在《大藏经》里面去看,六种翻译,你去看、比对,翻译都不一样。现在我们流通的是鸠摩罗什大师的本子,玄奘大师也有译本,你一比较你就晓得。我们得依谁?罗什法师肯定是佛菩萨再来,那不是普通人,像安世高,都不是凡夫,他翻得好,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中国人读起来像念中文一样。不能怀疑,一怀疑问题就出来了;经没有问题,翻译的人没有问题,自己不得利益,亏就吃大了!所以文字不重要,义理重要,翻译的时候只要义理没有翻错,文字多一个少一个这无所谓,不同的体裁也行,只要义理正确。这是讲到依义不依语。
最后是「依智不依识」,这是我们的心态,我们修学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学古圣先贤的典籍。「依智者」,这就是我们讲的理智,识就是感情,我们学习一定要理智,不能用感情,用感情不会有成就,感情是迷,理智是慧,是智慧。「照了之心,名之为智,若依正观之智,於诸波罗蜜观察而修,则能破生死烦恼之业,必证大乘涅盘之果也」,这就对了!所以教下修行讲止观,止观实在讲就是最初章嘉大师教给我的「看破、放下」,止就是放下,观就是看破。那个时候我初学,他要给我讲止观,我完全不能接受,也不会懂,他讲得很通俗,看破、放下。那年我二十六岁,我接触佛法才两个月,方先生介绍的时候我就看佛经,认识了章嘉大师,我向他请教,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的就能够契入经教?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真正善知识教学的手段。我们的问题提出来,他不是直接就答覆我,他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们两个在他的客厅里面就看了半个钟点,一句话不说,这是他教学的方法。为什么?我们年轻,心浮气躁,他看著你,看半个小时,让你心平气和,浮躁的气分没有了,心定下来,他才跟你讲,你会得受用,心浮气躁学不到东西。说了一个字「有」,这有,我们的心又动了,耳朵竖起来要好好听,他又不说了,说一个字就不说了。这次时间短一点,大概五、六分钟。总是让你静,你浮动的时候不跟你讲。
所以我们这才了解古人的教学,重视学生心平气和,他才能受益。如果心浮气躁,不要说是佛法,世间的学术他都学不到,他学只能学皮毛。譬如读世间圣贤书,你读四书五经,你决定不能懂得它的意思。所以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个诚是什么?心平气和是诚,心浮气躁诚意没有,你学什么?我跟章嘉大师三年,进入到他那个房子,磁场就不一样,很能够摄受人心。就是一句话不说,你跟他在一起静坐两个小时,你会感觉到受益很多,生欢喜心!大师言语不多,态度安详,你看照片就像他人一样,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是让我们佩服。你看他穿的一身衣服,春夏秋冬都是一样,冬天当然我们觉得没有问题,夏天,夏天他不热。那时候有一位讲经的法师道源老和尚,在夏天的时候看到他也是这样的,他还不断拿个扇子搧,到章嘉大师面前,他说:大师,你不热吗?章嘉大师回他一句话:心静自然凉。章嘉大师他没有搧扇子,他听了这句话感到很羞愧,也就是说他心浮躁,人家心定的。所以说真正心定他才有观,放下他才有正观之智,这是把烦恼习气都放下,《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妄想分别执著要统统放下,你智慧现前了。现前怎么样?现前还得要干,不干不行,干什么?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所以理没有离开事,事没有离开理,理明白了,这个理要贯通在事相上,事就是理,理事是一不是二,这才能契入。
什么是大乘了义的佛法?生活就是的,你日常生活就是的。如果你的生活跟你所学的东西完全是两桩事情的话,这个佛法就变成世间法,那就不叫学佛,李老师讲的,那是搞佛学,你是研究佛学,那不是学佛。学佛,佛在哪里?佛在生活里面,佛在起心动念、佛在言语造作、佛在处事待人接物,你真得受用!所以方东美先生讲「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要是把它脱了节,那你享受在哪里?你享受依旧是烦恼,依旧是习气,你就错了。所以学以致用,真得受用,得受用从哪里看?从身体上看。所以你看我讲经今年五十年,我讲经初期的时候就很大胆,那个时候年轻,人家也不相信我,说我胡说八道,我说学佛的好处在哪里?第一个好处,你不会生病;第二个好处,你不会衰老;第三个好处,你不会死。人家听了说:胡说八道,年轻人。真的,现在我说这个话大家相信,为什么?我这个例子在。我学佛五十七年,讲经五十年,真的,跟我同年龄比的时候,我没有比他衰老,他比我衰老,同年龄的人,你一看就清楚。所以学佛的成绩在哪里?成绩在脸上,成绩在体质上,将来走的时候走得很自在,绝对不是生病死的,知道走到哪里去,到极乐世界去。生从哪里来,死从哪里去,你说多自在、多快乐!不学佛呢?不学佛就糊里糊涂的,生不晓得从哪来,死也不知道到哪去,所以他恐怖、他害怕!这是学佛真正的好处、真实的利益,你真会得到。
「不依识者」,识是情识,就是烦恼习气。「妄想之心,名之为识,若依妄识而修,则构集生死烦恼之业,流转无穷,众苦不息也」。你要是依靠错了,依靠识你去学佛,还是搞生死轮回,得不到受用,这是我们要学的。今天你看,这个偈子一句也没讲到,时间就快到了。每一次,这是一共十大段,每一段都有这一行的经文,有时候我讲得比较简单,有时候我说得很详细,为什么?太重要了。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你看菩萨这种谦虚恭敬,上对老师,「承佛威力」是对老师,下面「普观十方」是对大众,对上的敬,对下的谦虚,都表现在此地。然后你就知道,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内有真诚,外有谦敬,无论对什么人绝不能够轻慢,为什么?他是佛!《华严》佛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怎么可以轻慢他?你怎么可以不尊重他?他本来是佛,他现在还是佛,不过就是他有烦恼、他迷惑,他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放下他就是佛。这是假的,总有一天他会放下。我们现在什么?他没放下,我们也认识他是佛,他做很多错事、造很多恶业,那是他的习气,那不是他的自性,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所以我们的心是清净的,心是定的,心是不受外面波动的,生智慧,生智慧那就是真的享受。
方先生所讲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话真的不是假的。最高的享受不是名闻利养,给诸位说,是精神的享受,这种享受一般人无法想像的。中国人读书讲孔颜之乐,孔子生活很清苦,颜回是标准的贫贱之人,那是标准的。吃饭,你看连饭碗都没有,用竹子编个篓子当饭碗,喝水,茶杯没有,用个葫芦搞个瓢,「箪食瓢饮」。夫子赞叹他,别人要是受这种生活,「不堪其忧」,可是「回也不改其乐」,他乐的是什么?乐的是道。烦恼天天少,智慧天天增长,怎么不快乐!宇宙人生一天比一天清楚,一天比一天明白。不像世间人,世间人糊涂、不知道,所以醉生梦死,那怎么会一样?所以你看,世间圣人之乐一般人都不晓得,佛菩萨之乐谁知道?契入境界的人知道。释迦牟尼佛三衣一钵,一无所有,世间最快乐的人,那种享受真的是至高无上的享受。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