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部分来信事由与目的4可赞的“心灵阳光”
关注弱势群体,是一种心灵的阳光。某博士先后来了四封信,从信中可以看出,他十分关注这个弱势群体——艾滋病病人与艾滋孤儿。该博士为“防艾”宣传工作力度不够而着急,但事实情况,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思想行为可以代表众多的有志之士和爱国青年知识分子,他的想法很难付诸行动,因为“防艾”宣传存在一定误区!
他关心弱势群体
他在信中写道:
我本人现在是复旦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男性,因为也出生于底层,有过很不幸福的童年,所以我一直很关注弱势群体的境遇,为世上还存在着的不公正而深感痛心。我想利用寒假的时间,到河南南部几个艾滋病的高发区做调查……
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我想我除了写点文章外,其实什么事也不能为他们做,也许即便发表了也对改善他们的境遇毫无作用,但我相信做了总比不做好。其实我做这样的调查纯粹与我所学的专业无关(我是历史学博士生),完全只是出于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我估计我这次的调查,肯定不会很顺利,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我通过读新闻系的同学和河南新闻界几个人取得联系,他们均表示不能保证我的人身安全。我想好了,对艾滋病我是不怕的。
在2002年暑假,该博士来到河南,我也看到了他,因种种缘故,他未能深入农村,更难做大规模调查。他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他的思想和实施结果是具有代表性的,他代表了现在一些有志之士和爱国青年们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病人及艾滋孤儿的同情与关注,同时也显示出了他们的无奈。
他告诉我一份2002年的调查报告,即中央党校部分学员中的问卷调查结果,某些中级(地厅级)领导干部对艾滋病相关问题的认知亦有一定误区。
138。5%的人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
232。1%的人认为使用公共卫生设施会传染;
3分别有17。9%、15。1%、14%的人认为与艾滋病病人共餐、谈话、握手会传染。
441%的领导干部认为艾滋病防治与自己的工作没有关系。
541%的人认为只有性乱、吸毒等堕落的人才会感染艾滋病;
629。5%的人同意在工作机会上限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736。7%的人赞成隔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819。2%的人认为卫生部门可以拒绝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摘自靳薇主编的《艾滋病防治政策干部读本》第29页
这份艾滋病相关问题调查报告,令人心寒,也是该博士所忧心忡忡的缘由,为什么这些领导干部们对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知之甚少?为什么?客气地说:宣传力度不够。人们不能不为这一国难担忧。
许多书报杂志都讲过:艾滋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2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对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性、血液和母婴三种传播途径以外,至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艾滋病病毒能通过空气、水、食物、土壤、人与人之间的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第一章 部分来信事由与目的5 制止“巨轮”撞“冰山”
“中国正处在艾滋病灾难的边缘,一艘巨轮正在撞向冰山”,这是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的警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今天,中国已经处于艾滋病疫情爆发的临界点,如果中国要避免未来艾滋病的灾难性爆发的话,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这对中国来说是决定性的时刻。”
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很多人对艾滋病蔓延的形势估计不足,对艾滋病本身知之不多,相当多的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多为歧视。这几位大学生渴望了解艾滋病知识,这表明这一代青年已经意识到,在这一人类生死存亡的搏斗中,所担负的责任和应起的重要作用。
我真想成立“爱心社”
高奶奶:
您好!
来信与书都已收到,您放心吧,我一定尽力帮助您,确切地说是为我们民族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目前,这些书已通过老师和学生发放完了。当然,我不是盲目乱发,主要发给一些有影响力、有爱心和有责任心的人。目的就是希望物尽其用,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的确,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谈艾色变的人,他们不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知识,这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说句让您伤心的话,我的一位舍友都不敢拿您给我的信件。当她看完这本书后,真的了解了也不再害怕了。由此我想,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同样如此。
……奶奶,在这几年的大学生活中,除了学业之外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变得更富有爱心和责任感。只要听到哪儿有困难,就想帮助做点事。说实话,我一直想在课余时间做义工,可是没找到机会,真是有劲无处使,而且在我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在我的学校成立一个“爱心社”,通过它来唤起同学们对人性、对社会的关注意识。比如可以做志愿者、关心救助白血病人或是像“大地之爱——母亲水窖”之类的公益事业。只可惜至今还未成立,非常遗憾。是我太没魄力了吧,我常常这样想。
……
大四学生某某
2003年3月18日
艾滋病受害者多是农民,他们的“防艾”知识最缺乏。我将他随信寄来的20元钱用作邮费,给他寄去了材料和书籍。供他向当地农民做“防艾”宣传用。
坚持宣传,永不退缩
有一大三学生写道:
您寄来的一包书,我已经收到,我把它分发给了许多同学。在同学们(包括一些外国留学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他们都认真地阅读了此书。
刚开始,我分发时,他们认为这是学校的一项活动,当我把背景、过程以及您的良苦用心告诉他们的时候,我赢得了一片掌声,这实际上是奉献给您的一片掌声。我内心很激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周围的同学因为拥有或阅读了这本书而对艾滋病有了一个全新、科学的认识。
我已经成为一个坚定的宣传者,一生不渝,在这方面为祖国做点贡献。
大学生们坚持宣传“防艾”,行动得到回应,爱心得到共鸣!一生不渝,永不退缩,已成为他们坚定的信念。书籍和“小报”可以唤醒人们的无知,解除对社会的绝望,使人们头脑丰富起来,使我们看到了“防艾”事业的希望。
中国严峻的艾滋病疫情,曾被国际社会普遍担忧;“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上”。2003年,中国政府宣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84万,发病人数为8万,中国的艾滋病病人,人数已跃居亚洲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2003年9月,中国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联合国出席关于艾滋病问题特别会议时指出,“艾滋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艾滋病在中国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自2001年以来,中国已进入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2002年全年报告艾滋病病例数比2001年增长44%。有学者警告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少有80%生活在中国农村,如果不加大防治力度,就会由于病情恶化马上变成艾滋病病人。而由于医药负担沉重,一个病人会使两三名人口变成赤贫。
如果按照现在艾滋病感染者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全国将出现1100万感染者。再以现在的推算方式,以800万农村感染者计算,艾滋病所造成的贫困人口将高达2400万到3200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在演讲中警告说:“如果有1500万到3000万人得了艾滋病,就将让你们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也指出,如果继续对艾滋病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艾滋病就会在三代人的时间里毁掉一个社会。“已到了亡羊补牢的最后时刻!”此前不少专家这样大声疾呼,艾滋病甚至被广泛地提升至“国家安全危机”的高度来谈论。
在这危机关头,希望大家都能像这两位大学生一样来关心“防艾”工作,救助艾滋病病人和艾滋孤儿,拯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第一章 部分来信事由与目的6 惩治腐败大快人心
2003年,对于中国的贪官来说,确实是“噩耗”连连,对民众来说却是大快人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信胜利就在不久的将来!
2004年新华社元月12日电,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绝不能姑息,绝不能手软。同时强调,要把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办事不公、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他希望惩治腐败
有人在来信中写道:
高教授,您关注的是治疗性病过程中的腐败、丑恶现象。而性病的泛滥,最重要的原因是腐败。……娼妓能猖狂起来的背后,都有有权有势的人在做靠山,开绿灯。打不垮,清不掉,现在已在全国泛滥成灾。从南方到北方,从东海到西疆,看大、中、小城市,到处都是“洗脚房”、“洗头房”、“按摩院”,琳琅满目,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