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05米,为“华中第一峰”,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已知药用植物1800多种。湖北地势西高东低,中南部平原与湖南洞庭湖平原连成“两湖平原”。上古时代云梦泽淤塞,形成众多湖泊,集中分布于长江与汉江之间。后因自然淤积和人工不断围垦,湖泊由大变小,面积减少2/3。 湖北历史文化悠久。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诞生于湖北随州市内的烈(一作厉)山神农洞。在鄂西北郧阳的龙骨洞出土的猿人牙齿化石,早于“北京猿人”。 湖北的江汉平原、峡江沿线以及鄂东、鄂西等山区,共发现400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最为著名的是距离荆门不远的屈家岭文化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为楚国别都,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国。秦、汉时分属夏郡和荆州江夏郡。三国时为吴国陪都,到唐代属江南道,北宋设湖北路,元属湖广行省,至明代与今湖南并称湖广。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改川湖总督为湖广总督,清雍正时期又分为湖南省与湖北省,清朝两湖总督又称湖广总督。 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出土了大量竹简,震惊海内外学术界,10余年来,中外各领域的学者正充分研究出土的文字资料,了解和重新梳理中国古代思想史。楚文化、神农架、竹简、编钟、漆绘、木雕、屈原、三国遗迹、巴人文化,还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构成湖北特有的魅力。湖北至今已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一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二是位于钟祥的明显陵。
第三部分:高山流水看湖北无法告别的长江三峡
(成都→重庆、三峡) 还有很多不好玩的事情。比如睡到半夜,空调停了,等等。最令人气愤的是夏天江边出售的食品,特别是在游巫山小三峡时,买到的老玉米和红薯都是馊的。坐在我旁边的加拿大老太太曾递给我一只茶鸡蛋,让我鉴别一下蛋上有什么特别的风味,我猝不及防,蛋已到了手里,原来鸡蛋早臭了,我赶紧甩掉,可手上的气味却经久不散。 其实新旧三峡,都是有魅力的,只是下次再去,我准备攒够钱,和老公坐豪华游船了。
第三部分:高山流水看湖北纤夫 船棺 神农溪
(成都→重庆、三峡) 还有很多不好玩的事情。比如睡到半夜,空调停了,等等。最令人气愤的是夏天江边出售的食品,特别是在游巫山小三峡时,买到的老玉米和红薯都是馊的。坐在我旁边的加拿大老太太曾递给我一只茶鸡蛋,让我鉴别一下蛋上有什么特别的风味,我猝不及防,蛋已到了手里,原来鸡蛋早臭了,我赶紧甩掉,可手上的气味却经久不散。 其实新旧三峡,都是有魅力的,只是下次再去,我准备攒够钱,和老公坐豪华游船了。 神农溪发源于湖北神农架,全长60公里,分龙昌峡、鹦鹉峡、神农峡。各峡谷险、秀、奇各具特色。峡中飞瀑高悬,潭水深碧,溪水清亮,两岸青山翠竹,宁静、空幽。欧阳修词中写道:“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却沙禽掠岸飞。”水多时,神农溪上的漂流很是惊险刺激,急流险滩,跌宕起伏,有如乘坐过山车。 漂流时,我总会想起在美国加州的DISNEY乐园,玩的那个类似“激流勇进”的游艺—— “魔山”,其实就是坐45度的水滑梯,眨眼工夫,尖叫一声也就过去了。然而此前是游戏的铺垫部分,人家设计了不少的悬念呢。一忽船速放缓,耳边泉水丁冬,四周鲜花怒放,可爱的卡通娃娃身披彩衣。待你心情刚刚有所放松,眼前却猛然一黑,忽悠一下子跌向无底深渊。旁边的男孩一定已经坐过N次了,光明重现以后,看见他笑眯眯地,不用问,高潮还没到呐。童话世界和“跌水”一道,交替地哄我们,吓唬我们,其用心实在“险恶”。如此周而复始地,突然,已玩过N次的男孩子们大声惊呼起来,我的心也随之最后一沉,一切总算是结束了。 神农溪漂流,用的舟楫叫“豌豆角”,船上有人摇橹掌舵,有人撑竿。神农溪上没有任何机动船,清流碧绿,峡谷葱绿,仿佛置身童话世界。然而,漂流总是要遇上急流的,身上很可能被打湿。所以我总是尽量避免在水多的时候漂流。不过神农溪上能见到许多拉纤的纤夫,却是其他地方较少见到的。 神农溪还有由整木掏空内核制作的悬棺,据传说古巴人讲究高“棺”厚禄,悬棺越高,自己的子孙就越多,家族也越发达。据当地人说,放置悬棺一般先用绳索将工人吊到悬崖边,凿好两个石孔,插入木棍,再把棺木吊放在木棍上。悬棺研究者则发现,悬棺上有多个穿绳孔,因而悬棺应当是从上到下悬吊在绝壁岩缝中的。另外放置悬棺的办法是一层层地搭木架,如同现代人支起的脚手架,木棺被这样送上悬崖。还有研究者发现修栈道的方孔,认为是通过方孔放置的。悬棺的丧葬习俗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最古老的在武夷山,而在东南亚地区也存在很多悬棺。 神农溪船棺相传属于古代巴人,而古代巴人可能与在今天湖北恩施等地居住的土家民族有着不解的渊源。《夔府图经》中有“巴人尚武,击鼓跳歌以兴哀。父母初丧,鼙鼓以道哀,其歌必狂,其众必跳。”的记载。而《巴东县志》卷二十写道:“丧葬,殁之夕,其家具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呼达旦,或一夕至三夕,至十余夕不等。”土家民族保留下的“跳丧”习俗,和这些记载十分相似,并作为村民礼尚往来的一种。这让我想起道家经典著作《庄子》中描写庄子丧妻后“鼓盆而歌”的文字来。《庄子》借此说明:人生时来于气,死后复归于气。
第三部分:高山流水看湖北高山流水古琴台
(武 汉)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现在武汉琴台公园内,为汉白玉方形石台,相传俞伯牙在此弹奏古琴,遇到知音钟子期。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大夫俞伯牙琴艺高超,荀子曾以“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来夸赞伯牙。可是伯牙总是感到无人知音,曲高和寡。一日,伯牙抚琴,被樵夫钟子期听到,钟赞美道:“夫子之志,洋洋乎如高山,”“汤汤乎如流水”。二人遂结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遗恨终身。 武汉琴台始建于北宋,后多次重建。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环境幽雅。 清政府在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开始“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钟子期家族的后人历经坎坷,数度迁徙,最终在今成都市龙泉驿区定居。而钟氏后人钟永超的一位朋友,听说俞伯牙的后人俞白孙,正是名古琴艺术家,已经84岁,仍习琴不辍。于是,2003年10月,俞老受到钟家盛邀,带古琴来到龙泉驿,演奏先祖流传下来的《高山流水》。俞老的父亲曾在四川郫县为官,因此老人在居住过许多地方以后,最后定居四川郫县红光镇。2004年4月,俞老又收了两个钟家后人,一个8岁,一个16岁,作为自己的女徒弟。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发音主要依靠弦和木质共鸣器。古琴艺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广泛,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特质。古琴艺术已入选联合国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又称无形遗产。各种类型的民间传统、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及其他文化艺术,都可能属于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1967年,国际天文学会把水星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伯牙山”。由古琴演奏的古曲《高山流水》,在1977年8月22日被美国“旅行者”号飞船选录成唱片,带入太空,以寻求地球人类的“知音”。
第三部分:高山流水看湖北郭店楚简
(荆 门) 1993年10月,在湖北荆门市沙洋县四方乡郭店村出土有文字的竹简共730枚。据考证,一号墓应不晚于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年)。从1995年至今,正式出版的有关郭店楚简研究的专著就达上百部、论文上千篇。1998年5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荆门市博物馆编辑的《郭店楚墓竹简》释文,将楚国文字转为现代汉字,更激起学者研究的热情。 郭店楚简多属战国中期,内容为儒家、道家的著作,其中有《老子》的三个版本,以及《太一生水》,后者中写道“上善若水”。郭店简本的《老子》与传世的通行本《老子》存在几点不同,说明早期道家对儒家的批评并不是特别激烈。例如,《老子》第19章中,通行本说“绝圣弃智”、“绝仁弃义”;郭店简本中则是“绝智弃辩”、“绝伪弃诈”。说明当时道家至少不排斥儒家“成圣成仁”的理想。 而在儒家著作中,比如《性自命出》中,郭店简本则更重视“情”,而不仅是“礼”。所以说郭店楚简的出土,突破了以往历史材料有限的困境,能帮助学者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学术思想,了解早期儒家、道家的历史以及不同学说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高山流水看湖北文化交融的江西
(341元8天游江西) 环游中国至此,已花费5330元,走了77天 亮点:庐山白鹿洞书院、九江的天主教堂、康王谷*、古徽州婺源 主要开销:略 江西地理历史 江西的简称来自其境内最大的赣江。江西北部是浩瀚的鄱阳湖,其余三面环山,而中部则广泛分布着丘陵地带。赣北的九江和湖口都挨着长江,几乎每年汛期,这些地方都要紧张地抗洪。 江西山水均很出名,鄱阳湖水浩浩荡荡,温润的气候吸引了不少候鸟。庐山呢,无论中国出现了多少新的景色,它依旧无愧地是中国最美的山之一。山脚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代四大书院之一。江西还拥有古代徽州的一部分,就是与浙江、安徽毗邻的婺源,它以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