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从这里去看。凡夫成佛确实关键在放下,这是真的,这是实法,真实法。下面说,「设以愿力成行,还以约实成佛,不说以愿力暂成故」,设是假设,普贤菩萨十大愿、文殊菩萨十波罗蜜,这是《华严经》上讲的。以愿力成行,行不但说了二千个行门,《华严经》上很了不起,到将来我们会学到「离世间品」,一共有五卷经文,讲二千个行门。除这个之外,在「入法界品」里面善财童子还有五十三参,四十卷经文。这就是说「设以愿力成行」。可是成佛,「还以约实成佛,不说愿力暂成」,愿力是权方便。这是因为三乘人,三乘是大乘菩萨、中乘辟支佛、小乘阿罗汉,三乘习气太重,所以佛以这个善巧方便,我们非常感恩,为什么?善财童子演出来给我们看,做出来给我们看。普贤十愿,愿愿具足其他的九愿,一就是十,十就是一,不能够分割。而且愿愿里面都有文殊菩萨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没有一样不圆满,念念圆满,做出来给我们看。
可是初学很难理解,纵然理解,做不到。可是假以时日,我们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经天天读,天天在一起共同学习,这叫什么?依众靠众。一个人容易懈怠,容易退转,大家在一起,天天上课,天天在一起研究讨论,天天生活在一起,那就是五十三参,这叫依众靠众。我们的学习、我们的修行,修行这两个字一定要很清楚,依照经典所说的理论、方法修正我们自己错误的思想、行为。时间久了,自然就跟经里面所说的境界相应,那就入实,从权教就契入真实,这是我们大功圆满了。圆满,像《华严经》上讲的,你把起心动念放下,超越十法界,生到华藏世界毗卢遮那的实报庄严土,无始无明习气没断,还有四十一个等级存在。妙,妙在哪里?妙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一招是真正的妙。我们想一想,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了,何必还要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是生在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那跟《华严经》上毗卢遮那的实报庄严土有什么差别,都是一样的境界,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去?这里头就两层意思,第一个,放下起心动念是不是真的?真的放下没事,如果是相似的,还不是真实的,那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不是实报庄严土。可是一生到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的功夫,往生的时候佛光注照,阿弥陀佛威神加持,把你功夫就提升一级,真的到实报土,稳稳当当。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的意思,我们从这里认识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华藏世界的中心,好像一个都市一样,华藏世界是个都市,极乐世界是它最繁华、最热闹的一条街道,有这个意思在。这是诸佛菩萨赞叹净土到了极处,你想想看是不是?赞到极处,连华藏世界上的文殊、普贤都发愿求生净土,这还得了!
我早年学佛对净土怀疑,生不起信心,跟忏云法师住茅蓬住半年。这半年当中,除了在茅蓬里面做义工之外,忏云法师教我读《弥陀经》的疏钞,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这是《阿弥陀经》注解最精华的三种,要我把它们的科判画出来,画成表解,我都给他做了。又叫我抽出时间把《印光大师文钞》认真的看一遍。我在这半年当中接受净土的薰陶,对净土生起信心,不敢轻视,但是还没有发出真正求生净土的大愿。所以,基础是在忏云法师茅蓬里面奠定的。以后在台中学教,前后应该有十年,李老师苦口婆心的劝我发心求生净土,我那个心都发不出来,不容易。最后怎么发出来的?讲《华严经》才发出来。我第一次讲《华严经》,在台北志莲精舍,也讲了不少年。《八十华严》讲了一半,那时候进度很快,《四十华严》也讲一半,我记得那时候一个星期讲三天,两天讲《八十》,一天讲《四十》,讲「普贤行愿品」。讲了一半,突然有一天有那么个疑问,文殊、普贤修什么法门成佛的?善财童子他到底是修哪个法门?五十三参他什么法门都学,真正他是修哪个法门成就的?有这么个疑问。细细的再查经,这一查,在《华严经》的末后,最后的两品才查出来,文殊、普贤都是发愿求生极乐世界。那我们当然就明了,善财是文殊菩萨的得意门生,得意门生当然是跟老师所谓一鼻孔出气,老师修净土,他还能例外吗?
《四十华严》我讲了很多,都没有发现过这个事情,从头再细细看一下,经上那么清楚、那么明白。你看他第一个参访的德云比丘,德云比丘给他讲什么法门?二十一种念佛法门。我们讲经的时候囫囵吞枣讲过,里头的奥秘没发现,有这个问题再去查经,才查出来。你看你学经多么粗心大意,没发现,有问题再去查,查出来了。这二十一个念佛法门就是把无量无边的法门分成二十一类,每一类都是念佛法门,《华严经》上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我在第一次讲《华严》没讲出来,依照祖师大德的注解去讲,虽然没有讲错,这里头的真实义,这是开经偈上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真不容易!这次讲《华严》是我第二次,跟前面就完全不一样,这才恍然大悟,对於净土法门深信不疑,知道善财童子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没有夹杂。五十三参他都参访,你看后面,他每次参访都是六段经文,最后一段「恋德礼辞」,这就是什么?他去看、去参观、去访问,一切都明了,感谢善知识的指教。礼辞是什么?礼拜,辞是不学习。你看,不学习!不学习他修什么?还是老实念佛。这是密义,你要能看,他不是见一个善知识跟他学一样,不是的。他一见就明了、就清楚,不学,这是恋德礼辞。一个念佛法门念到底,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彻始彻终一句名号,善财修的。我们这才真正体会到、明白了。
体会、明白,到真正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派上用场,又要花十几、二十年的功夫。所以从这些地方看,我们在上中下三根里头,勉强的讲是上中根性,克实而论是中下根性。这个自己要承认,自己不承认,你就躐等,躐等决定自己吃亏。中下根性的人不能不求三宝加持,求佛菩萨保佑,消业障、长寿命,寿命长一点。寿命短,学习的时间不够,不能契入;时间长一点,有足够的时间从方便契入真实,这一点重要。我们延长寿命不是贪图这个世间的享受,是需要在这个世间多一点时间来学习,这就对了。因为如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一转世来,这当中要停顿几十年。就算你功夫很好,寿命终你就能够得人身,你再投胎得人身,至少耽误二十年,二十年把前一世修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再修的时候根性比较利一点,过去生中有基础,这个不是办法。如果继续不断,增长二十年的寿命,就非常可能契入真实。所以延年益寿真正目的是在此,绝不是贪图世间精神、物质的享受,与这个毫不相关。得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好好的把自己的烦恼习气慢慢的淘汰掉,像佛门里面所说烦恼轻、智慧长,我们寿命的延长真正得力了。年年烦恼轻,一年比一年轻,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长,增长到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应用五十三参。把五十三参学到,你就进入真正的「大方广佛华严」,所谓是活学活用,全用上了,让自己生活在佛华严之中,在佛华严里面证大方广。大是什么?大是自性,性体,就是我们讲法性,方是法相,广是性相起的作用,佛华严能证入大方广,「大方广」三个字实际上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大彻大悟是约实成佛,明心见性是你所证得的,《华严》就圆满了。
再看下面的论文,「是故当知,从十住中初入位菩萨,即五位通修,为十住行相」,他是讲初住菩萨,初入位。初入位是开始觉悟,叫始觉,他这个始觉是真觉,不是假的;是正觉,也就是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的一句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是梵文音译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初住菩萨入什么境界?就是入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宗门里面说得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这个时候他是五位通修,这五位是哪五位?十住菩萨的行相,行是修行,相是样子,这是讲一个初住菩萨修行的样子,他有十住的样子,有十行的样子,有十回向的样子,有十地的样子,有等觉的样子,就是底下这句说的,「通有十行、十回向、十地等法门故」。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到,一修一切修,一行一切行。我们自己在现前的境界有相当深度的体会,为什么一修一切修?前面我们曾经学过《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从一体起二用,一体就是法性,就是大方广。法性起心动念就生出依报,依报是遍法界虚空界,同时生出正报,正报是自己,我们自己跟整个宇宙是同时发生的,没有先后。这一发生,遍法界虚空界,依报里面最小的是一粒微尘,正报里面最小的是一根汗毛毛端,毛的尖端,它自然就有三种周遍,无论是毛端还是一粒微尘,它就有三种周遍。第一个是普周法界,第二个是出生无尽,第三个是含容空有。你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对於这个经文你还有什么怀疑?
确实,放下起心动念的菩萨、这一尊佛,都可以,称佛、称菩萨都行,这么一尊佛,他修行,就用《华严经》上来说,《华严经》修什么行?念阿弥陀佛,这不是假的,文殊、普贤就是这么念的,善财童子也是这么念的。这一声阿弥陀佛普周法界、出生无尽、含容空有,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所说的无尽无数的法门,这一句全包了,一门都没有漏,跟《还源观》就相应了。所以一修一切修,一门通一切门,一经通一切经,这叫佛华严,这叫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