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也愈转愈殊胜,从人道转到天道,欲界天转到色界天,色界天转到无色界天,这不都是转世吗?天有二十八层,无论哪一道都非常复杂。这里面总而言之,有染、有净、有善、有恶,有智慧、有福报、也有愚痴受苦,像这些情况我们知道得很多。佛告诉我们灵魂还不是我,那什么是我?佛家讲有我,常乐我净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有真我,真我是法性,法性没有生灭,法性没有染净。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不是讲得很清楚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是真我,真的我不生不灭,真的我得大自在;这个身是我,这身不自在。「我」这个字的定义在佛法里面有自在的意思,我们在身上找不到自在。所以一定要晓得,执著身是我是很大的错误。
法性,乃至於从法性变成法相,法性是体,《还源观》里面讲「显一体」,那一体是法性;「起二用」,这是现相,就是法相。大乘教里面把体跟作用合起来讲叫法身,或者单独讲法性是法身,或者单独讲法相也称作法身,都讲得通。为什么?它有三遍的性质,那就是「周遍法界」,它第一个特性,无论是性、无论是相,周遍法界,第二个特性「出生无尽」,第三个特性「含容空有」。无论在性上讲、在相上讲,它都是究竟圆满的,它没有分别,它没有执著,它没有起心动念。在大乘佛法里面,称这个境界叫实报庄严土、叫常寂光土,身跟土是一不是二,这叫得大自在。性遍法界虚空界,它所起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也是周遍法界,这是真我,在哪里?就在现前。为什么我们不能觉察?我们是迷而不觉,不是没有,我们是迷而不觉。为什么会迷?因为我们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迷了。佛说得好,经上讲得明白,只要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妄想是起心动念,也就是说我们真正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个事实真相你就见到,就在眼前。见到之后就看破,你当然放下,看破之后放下了,彻底放下了,不但没有分别执著,连起心动念都没有,那就恭喜你,你已经进入这四十一个位次,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你已经契入这个境界,你不会退转,念不退,就是圆证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这桩事情,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太幸运,得人身、闻佛法,能闻到《华严经》,能够对这个事实真相听到、体会到,不怀疑,能够生信心,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像善财童子一样,历事炼心。我们要把这些理论变成我们自己的智慧,真实智慧,这些理论从真实智慧生的,还消归智慧。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表演的,就是四德:随缘妙用、威仪有则、柔和质直、代众生苦,想想那是不是乘愿再来的?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乘愿再来。这一生在这个世间无论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缘也好、恶缘也好,都在那里干历事炼心;换句话说,都是在那里不断的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所谓向上提升也就是烦恼习气天天在放,放下了,你才能提升得上去;烦恼习气要不放下,你怎么提升法?可是你一定要晓得,从什么地方提升,这里说得太好了,身边二见,你从这里下手,这是一切烦恼的大根大本。你要不真正通达明了,你不肯放下,要知道身相不可得,身见不可得。《金刚经》上前半部佛教导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后半部「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前半部是从相上说的,后半部是从性上说的,讲得更深!不但物质现象没有,是假的,精神现象也是假的,都不可得。
佛在《般若经》上给我们做的总结论,「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心经》二百六十个字,把这桩事情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读《心经》的人太多了,但是真正得受用的那真叫凤毛麟角,为什么?没有放下。为什么没放下?虽然天天念,念的人就像《华严经》上所说的,他有三重障,虽然天天念,念一辈子,他也不能解其义,开经偈上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他没有懂得,所以他放不下。他如果真懂得,哪有不放下的道理?这个标准我们学佛的同修一定要把它抓到,那就是我没做到,说明什么?我没懂;我要真懂,没有放不下的。这个话是五十八年前章嘉大师告诉我的,决定不要产生误会,强不知以为知,自己以为懂得,其实没懂。为什么?不懂的以为懂得,你就不会进步,你就往上提不起来。知道自己不懂,还会往上提升,我还要求,还要认真努力,前面有路走;如果以为自己懂得,你路走到尽头没路了。是不是懂得?我有没有做到。佛家讲的解行不二,解在行中,行在解中,这是真智慧。能说不能行,那不是真智慧,他真的没懂。没懂,他为什么能说?说得不好听叫道听涂说,他是听人家这么讲的,那是儒家所讲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他听得很多,他读得很多,他记得很多,全是别人的,不是自己心性里流出来的,我们一般讲不是你悟出来的,是你在外面学来的,所以你做不到。真正悟得的,那就做到,你要不做到你就不会开悟,你真正悟得,可见得你已经契入境界。
在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都讲悟处,讲悟性。老师看学生,看这个学生将来有没有成就?从小看他的悟性。而不是看他的记性,记得再多不开悟是死的,现在讲是知识,知识渊博是记性。智慧呢?智慧是悟性,不一样,这个我们总得要搞清楚,要晓得从哪里下手。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学们,修行求智慧跟求知识不一样,求智慧决定要化解自己内心深处对立,这桩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跟一切人对立。一切人,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哪个族群的人,不同文化的人,不同信仰的人,都不能对立,为什么?对立是错误的,自性里头没有对立。我们想求明心见性,如果有对立你永远就不能见性,所以对立要化解。不能对一切事对立,不能对一切万物对立,不能对一切不同维次空间对立,这讲天地鬼神,没有对立,没有对立就是一团和谐。自性是和谐的,宇宙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宇宙是和谐的,大自然是和谐的。细细观察,对立从哪里来的?对立是妄想分别执著里面产生的,自性里头没有;这是烦恼的根,我们要真正想断烦恼,得从这里下手。如果这个根拔掉,你会感到非常快乐,你慢慢的把真我就会找回来,你得的是自在、是安乐、是法喜充满。我们常常讲「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你真是这样子。你之所以做不到,就是你有身见、有边见。
俗是讲六道里面的,真是讲四法界,四圣法界,四圣法界里头还有身边二见吗?有,跟我们凡夫完全不一样,习气!他真的身边二见断掉,但是还免不了有一点习气在。就像我们现在看五十三参一样,无始无明都断了,无始无明的习气在。我们知道无始无明好断,习气不好断,习气没法子断,这些道理前面都讲了很多。这两种见断掉,你看这底下讲的「令大智境界得自在」,得自在当然就「破不自在障」。大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这个智慧现前,这种智慧就是大乘经上佛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寂,无所不知是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是一不是二,你看它里头没有对立。所以在民国初年,我们佛门有位大德的居士欧阳竟无大师,他说「佛教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为什么不是哲学?哲学是对立的,有能有所,能所对立。佛法也讲能、讲所,但是它不是对立的,它是一不是二,所以哲学不能包括它。这是我们真正想回归自性,把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显示出来,那就得大用处,这就是法身菩萨应化在世间。像《华严》末后这五十三位佛菩萨,做出这个样子来给我们看,那是大智大觉的生活榜样。他的示现里面,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全都有,我以前记得五十三参里面出家人有五个,他们现在仔细查了一查,有六个出家人,其余全是在家人,为我们做出榜样。
下面他举例子,「如善财见解脱长者,即入三昧,名普摄一切佛刹无边陀罗尼,十方各现十佛刹微尘数佛国土海清净庄严,总在身中,即明一切众生身,总含无边佛刹,体相无碍」。这个境界不可思议,尤其是末后这几句话,说得太好了,不是我们没分,我们有分,只是我们完全不知道,迷失了自性。这种无比殊胜庄严的现象,居然我们是一无所知,就在面前!是一无所知。这是善财童子参访见到解脱长者,因为长者修定,他也修定,这个定叫「普摄一切佛刹无边陀罗尼」。实在讲这个定的名称都从作用上讲的,三昧之体是一个,都是清净心,清净心起用出生无尽遍,在三遍里面第二个讲的出生无尽。像万花筒一样,你要看什么境界都能显示出来,这看什么?看佛刹。遍法界虚空界里面佛刹无量无边,无有穷尽,为什么?它决定跟性德相应。自性没有边际,其广无边,其深无底,所以它现的相跟性德当然是相同的,不可能有例外的。所以它现的相,相就是世界,就是从一体起二用,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就像这个经上所讲的,十方各现十佛刹微尘数佛国土,海是形容词,像大海一样,十方无处不现。现多少?这数字是无法计算的。
一个佛刹,其实佛刹大小也不一样,佛在经上一般给我们说的,一个佛刹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域,这叫一个佛刹,也叫做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土,一尊佛的教化区。在「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里面,我们看到,一尊佛的教化区有大有小。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佛在往昔修菩萨行的时候,发的愿大小不一样。像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发的愿太稀有,真的是不多见,所以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