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智慧枕边书-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在花费了几百万收效不大的费用之后,正准备撤退,却在最后一口井里打出油来。壳牌石油公司大约花了5000万美元,但打出来的井都没有商业价值。西方石油公司到达利比亚的时候,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出租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放弃了的利比亚租借地。根据利比亚法律,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他们的租借地,如果开采不到石油,就必须把一部分租借地还给利比亚政府。第二轮谈判中就包括已经打出若干眼“干井”的土地,但也有许多块与产油区相邻的沙漠地。    
    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参加投标的公司,有很多是“空架子”,他们希望拿到租借地后再转租。另一些公司,其中包括西方石油公司,虽财力不够雄厚,但至少具有经营石油工业的经验。利比亚政府允许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参加投标,因为它首先要避免的是遭受大石油公司和大财团的控制,其次再去考虑资金有限等问题。    
    哈默虽然充满信心,但前程未卜,尽管他和利比亚国王私人关系良好。但是,他不仅这方面经验不足,而且同那些一举手就可以推倒山的石油巨头们相比,竞争实力悬殊太大,真可谓小巫见大巫。但决定成败的关键不仅仅取决于这些。    
    哈默的董事们都坐飞机赶来了,他们在4块租借地投了标。他们的投标方式非同一般,投标书用羊皮证件的形式,卷成一卷后用代表利比亚国旗颜色的红、绿、黑三色缎带扎束。在投标书的正文中,哈默加了一条:他愿意从尚未扣税的毛利中拿出一部分钱供利比亚发展农业用。此外,还允诺在国王和王后的诞生地库夫拉附近的沙漠绿洲中寻找水源。另外,他还将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亚找出水源,他们将同利比亚政府联合兴建一座制氨厂。    
    最后,哈默终于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强大的对手大吃一惊。这两块租借地都是其他公司耗巨资后一无所获而放弃的。    
    这两块租借地不久就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他钻出的头3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孔,仅打井费就花了近300万美元,另外还有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交纳的不可告人的贿赂金。于是,董事会里有许多人开始把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甚至连哈默的知己、公司的第二股东里德也失去了信心。    
    但是哈默的直觉促使他固执己见。在和股东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的几周里,第一口油井出油了,此后另外8口井也出油了。这下公司的人可乐坏了,这块油田的日产量是10万桶,而且是异乎寻常的高级原油。更重要的是,油田位于苏伊士运河以西,运输非常方便。与此同时,哈默在另一块租借地上,采用了最先进的探测法,钻出了一口日产73万桶自动喷油的油井,这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油井。接着,哈默又投资15亿美元修建了一条日输油量100万桶的输油管道。而当时西方石油公司的资产净值只有4800万美元,足见哈默的胆识与魄力。之后,哈默又大胆吞并了好几家大公司,等到利比亚实行“国有化”的时候,他已羽翼丰满了。这样,西方石油公司一跃而成为世界石油行业的第八个姊妹了。    
    哈默的一系列事业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胆识和魄力,他不愧为一个犹太大冒险家。    
    1921年的前苏联,经历了内战与灾荒,急需救援物资,特别是粮食。哈默本来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清洁的医院里,不愁吃穿安稳地度过一生。    
    但他厌恶这种生活。在他眼里,似乎那些未被人们认识的地方,正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大干一番事业的战场。他做出了一般人认为是发了疯的抉择,踏上了被西方描绘成地狱似的可怕的前苏联。当时,前苏联被内战、外国军事干涉和封锁弄得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霍乱、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和饥荒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重大的决策——新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前苏联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士对前苏联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作是可怕的怪物。到前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被称作是“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值得去冒险。于是哈默在饱尝大西洋航行中晕船之苦和英国秘密警察纠缠的烦恼之后,终于乘火车进入了前苏联。沿途景象惨不忍睹: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城市和乡村到处有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人的头顶上盘旋。哈默痛苦地闭上眼睛,但商人精明的头脑告诉他:被灾荒困扰着的前苏联目前最急需的是粮食。他又想到这时的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早已惨跌到每蒲式耳1美元。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到市场出售。而前苏联这里有的是美国需要的、可以交换粮食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能够交换,岂不两全其美?从一次苏维埃紧急会议上哈默获悉前苏联需要大约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渡过灾荒。机不可失,哈默立刻向前苏联官员建议,从美国运来粮食换取苏联的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初战告捷。    
    没隔多久,哈默成了第一个在前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此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让他负责前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哈默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等30多家公司在前苏联的总代表。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惊人。    
    第一次冒险使哈默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于是,“只要值得,不惜血本也要冒险”,成了哈默做生意的最大特色。    
    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会赢得人生辉煌;凭着过人的胆识,抱着乐观从容的风险意识知难而进、逆流而上的人,往往会赢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犹太人关于赚钱的智慧可口可乐永远不借钱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前任董事长伍德拉是位极保守的金融家。他一生最厌恶负债,经济大萧条前夕,他刚好还清公司的全部贷款。一次,公司里一位主管财务的负责人要以975%的利息去借1亿资金兴建新建筑,伍德拉马上说:“撤了他,可口可乐永远不借钱!”他的谨慎策略使可口可乐在经济大萧条中免受灭顶之灾,但也因此产生副作用,使可口可乐公司长期得不到发展,不能进入美国特大公司之林。    
    后来,戈苏塔担任了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一改前任的作风,看准方向,大举借款。他接手时,可口可乐公司资本中不到2%是长期债务,从那以后,戈苏塔把长期债务猛增到资本的18%,这种举动使同行们大惊失色。戈苏塔用这些资本来改建可口可乐公司的瓶装设备,并大胆投资于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他说:“要是看准了兼并对象,我并不怕增加公司的债务负担。”这种不怕负债的勇气将可口可乐公司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公司的利润一下增加了20%,股票也开始上涨。    
    戈苏塔不怕负债的勇气来自于他的胆量、智慧和看准方向。他不是盲目滥借债款,加重企业负担,而是将债款用到生产的关键环节上。这样,暂时的借款就会赢得长期的赢利。如果畏首畏尾,不敢冒借债的风险,企业就会永远失去发展的机会。    
    细想,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的负债不单单指金钱,他还包括沮丧、失败、阻力、困难……当一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假如他沉迷于已有的成就那他的人生将很难谱写新的篇章。    
    唯有适时给自己设立更高的目标——不怕暂时的“负债”,人生路上的成功之花才会永开不败。


犹太人关于赚钱的智慧抓住特有的奇想和独特的感觉

    “经商是一种摆脱不了的情结”,意气风发的艾斯蒂·劳达是这样看的,这位有主见和专制的皇后控制着由她主导达30年之久的行业。急切和完美是劳达用于创建公司的武器,也是她打入那些现在她已成为至高无上统率的商场柜台的方法。劳达承认自己在迈向顶峰途中的潜意识或内在声音作用,她说:“经营者能了解她这一行业特有的奇想和独特的感觉,以及能道出真谛的自己内在的声音——如果她能努力去听的话。”劳达是说她用女性直觉——她的“内脏”感觉——来做决策,她补充道:“我还没碰到过一个人是从书本和学校里学会经商本领的”,这一论断与所有女幻想家一致。    
    劳达的处事注重华丽装饰,并有种由极大自尊驱动的非凡才能。人们只要读过劳达的自传,便会闪现出这种感觉:这位女士成功是因为她相信,甚至当她的律师和会计师都不相信时,她能相信。她说:“我确定自己的基本规则”,来描绘自己经商的成功、一位里兹的查尔斯公司经理认为她疯了,提起她的“免费赠送”推销计划,这位经理说:“她不会领先的,她在断送自己的公司”。现在里兹的查尔斯公司破产了,而化妆品“疯”皇后的公司还在继续发展。艾斯蒂·劳达仍在送出礼品,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劳达的急躁,有时不适宜的卓越成就精神,是她的力量所在。她也纳了一系列“劳达主义”作为成功的要诀,认为要“创立自己的风格”,不要害怕“试错”方法。    
    在经商方面,艾斯蒂·劳达有长期眼光,总能意识到可能性和机会,她是能量的化身,跑遍一个个城市,脚踏实地建造自己的王国。劳达是个典型的右脑驱动幻想家,在估计商业机会时,总能看见森林而不是树木,她直觉地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所在是质量型的而不是数量型的,将所有的数字方面的问题留给他的丈夫乔处理,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