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速度为2度每秒,火炮发射后座距离为1170毫米。“Mark…I”型火炮射速为每分钟2发,使用弹种主要为被帽穿甲弹(APC)和高爆弹(HE)两种,每种炮弹当中都有常规装药和过装药两种类型(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很少使用过装药,以免影响火炮寿命)。如此威力火炮,甚至可与日本战列舰相抗;还有,“新三大舰”防护能力强大,如“恐怖”号一战中曾在敦刻尔克被德国海军命中3枚鱼雷,右舷严重损伤,船体的漏水也大量发生,经过非凡的努力,终于堵住了破口,被拖回了朴次茅斯,遭到了如此沉重的打击,“恐怖”号依然很快便修理完毕,再上前线,显示了顽强的防御力。尽管浅水重炮舰存在着诸如航速低、航海性能差等先天不足,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是功能专一化很强的舰种,以上不足对其作战使用并不构成很大的影响。它们通常不伴随舰队作战,只是在一个需要火力支援的点到另一个点之间进行转移,这并不要求有很高的航速。另外他们主要在近海活动,航海性能差这一缺点的影响也很有限。相反在实际使用中它们表现出了极强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服役后在正常条件下很少需要额外的维护,机械故障也相对较少。二战中一艘浅水重炮舰曾经被2枚1100磅航空重型炸弹命中,但是并未造成大的损害,这都得益于其设计过程中对生存能力的强调。所以,强大精准的火力、顽强的生命力和合理的效费比都使浅水重炮舰成为“穷人的杀手锏”,也是广东海军的王牌。
“新三大舰”列入广东海军序列后,陈策对其爱不释手,调集海军最精锐的人员操控,重点训练与虎门炮台的协调作战(主要是与炮台的观测员协同进行超远距离射击)。由于一批老舰被裁撤,一批水兵多了出来,陈策又安排一批知识青年去英国、德国留学,数年后学成回国,成为广东海军骨干。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广东海军在虎门大海战中予日本海军重创,一雪甲午海战的耻辱,这是后话。
看到陈策因浅水重炮舰的到来而兴高采烈,叶挺提醒他:“先别高兴,这样虎门虽然能确保守住,但最危险的方向并不是虎门。”
“是哪里?”
“大亚湾。”
大亚湾海面广阔水深,正是日本海军大型舰船行动的理想场所,抗日战争中军就是在大亚湾登陆、占领惠州、广州的。
陈策不禁担心地问道:“大亚湾海岸线长达上百公里,随处可登陆,又如何防守?即使浅水重炮舰开过去,只怕半途就被击沉了,确实是个问题啊!希夷,你这个‘人中龙’有什么办法?”
“办法是有的,就是以轻制重。”
“以轻制重?”
“就是两艇:鱼雷艇、潜艇。”
叶挺不可能变戏法变出战列舰、巡洋舰来与日本海军交战,能做到击沉日本重型军舰的,只有靠鱼雷艇、潜艇发动鱼雷作战了。
叶挺的想法是:引进一批鱼雷艇、潜艇,以珠江口外的万山群岛为训练基地。该群岛岛屿密集纵横,水路复杂,正适合轻型舰艇机动、隐蔽。叶挺决定在其中几个荒岛的红树林中隐蔽建立起简易的锚地(鱼雷艇吨位小,很容易隐蔽),平时加强训练,特别是夜战训练,届时就可对深海的日本海军重型军舰出其不意地进行打击。
那么叶挺为什么退订陈济棠订购的4艘德国鱼雷艇呢?
那是因为这批鱼雷艇不合要求。
陈济棠,乃至当时中央海军向德国订购的鱼雷艇,尽管数量不少,但在抗战中并未发挥作用,主要原因是片面追求高航速,使用无发射管的抛掷式鱼雷发射法,射击精度差。历史上抗战中,无论中央海军的鱼雷艇在淞沪袭击日本巡洋舰“出云”号,还是广东海军鱼雷艇袭击日本巡洋舰“夕张”号,都因这个原因而未能成功。所以叶挺埠打算单纯追求高航速,使用无发射管的抛掷式鱼雷发射法的鱼雷艇,而是有着管形发射管的新型鱼雷艇。
为组建鱼雷艇部队,陈策在黄埔长洲岛(就是黄埔军校所在地,现在为南海舰队基地之一)成立了电雷学校,从福建海军马尾海校“挖来”了30名轮机系学员为该校轮机专业第一期学生,此为电雷学校轮机专业肇始,并且于毕业后全数派往德国进修,为接收“岳飞”中队之鱼雷艇作准备。
德文里面快艇这个单词是Schnellboot,因此又被称作S艇,二战中曾发挥重大作用,被誉为“惊涛中的短剑”。陈济棠原拟引入的德国鱼雷艇是S-7级,如上所述原因被叶挺放弃,叶挺引进的是更先进的S-14级和S-18级,各4艘,分别编为“岳飞”中队和“文天祥”中队。S-14和S-18级鱼雷艇,在船首增加了棱缘,这一改进增加了浮力,使得船首不易上浪。排水量达到了75吨,装备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保证了精度。艇上有1门博福斯40毫米火炮,既可对空射击,有一定防空能力;也能平射,对付一些小炮艇,有一定自卫能力。航速达40节,日本海军只有“峰风”级驱逐舰达到这一航速,可这8艘鱼雷艇可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在万山群岛与日本海军“捉迷藏”,集中起来齐射也可对付日本飞机。
香港在战前中德军售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是许多人所忽略的。德国输华的军火贸易和中国出口德国的战略物资,均经过香港作转运。德国与广东的军火贸易,都是透过香港交货,并且以港币作为结算金额。叶挺通过香港的关系,以9900万马克的价格向德国订购了5艘潜艇(1艘500吨远洋潜艇VII型,4艘250吨级潜艇II型)和1艘潜艇母舰(submarinetender)。第一批拨款1000万马克到位后,其中2艘IIB型即在吕贝克的FlenderWerft厂开工建造。
IIB艇水面排水量279吨,水下排水量329吨,全长42。7米(140英尺),宽4。08米(13。5英尺),深12。75英尺,柴油电动主机功率700马力,水面航速13节,水下7节,续航力1800海里/12节(水上),35-43海里/4节(水下),最大潜深150米,乘员25人;主要装备为3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全在艇首,备射5枚),1门20毫米机炮(备弹1200发),造价每艘1000万马克。
陈策派员赴德国监造潜艇,广东海军还派出180名官兵在德受训。这批潜艇于1937年初形成战斗力,开回广东,编为“戚继光”中队,成为缺乏反潜能力的日本海军的恶梦(日本海军因不重视反潜,在太平洋战争中吃了美国潜艇的大亏)。
对鱼雷艇和潜艇,叶挺均授意陈策按照邓尼茨的“狼群”战术进行训练,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空军方面,原广东空军司令黄光锐率第1大队的18架飞机移驻茂名机场,攻击海南岛陈策的海军,后被“断粮”,飞机陷于瘫痪。陈济棠去福建后,第1大队只有少数人随黄光锐去福建,叶挺即任命杨官宇为广东空军司令,邓粤铭为第1大队的大队长。
机场方面,原来陈济棠铺的摊子很大,在建的有白云、从化、英德、韶关、南雄、梅县、海口、北海等机场。叶挺只保留了其中位于广州郊区牛栏岗的白云机场,1933年夏,白云飞机场和建筑物次第落成,航空学校迁入启用。此外,陆续建成有机械人员养成所、空中摄影所、空军医院、器材库、机场警卫师、各地飞机场站、无线电台以及空军司令部、各飞机队队部、航空学校等等机构设备,配齐空军地勤人员。还开办了华侨班,以便归国华侨接受转变成为军人的教育,后又聘请德籍顾问5人设立军官班,抽调空勤干部实施空军各兵种技术战术和模拟实战的专门训练;成立机械人员养成所和空中摄影所,分别培养专业人员,以刘锦涛为空中摄影所主任,吴建文任机械人员养成所主任。参加过淞沪抗战幸存的3名飞行员谭寿、林佐、郭汉庭曾跟美国飞行员肖特学习过空中观测校正技术,叶挺请他们3人向其他飞行员传授这一知识,做好空地协同,主要是敲掉日军炮兵阵地。
是年底,航空学校第7期甲班学生51名在燕塘军校完成入伍训练,回返本校开始空军正规化教育。
陈济棠对建造飞机制造厂非常重视,当时已建成东山飞机制造厂,该厂也已制成“羊城”号飞机共14架,配合部队和学校训练用。陈济棠还建设韶关飞机制造厂,原计划生产“复兴”号飞机,“复兴”号飞机装配固定式机枪2挺,活动式机枪1挺和炸弹挂架,时速为288公里。同时预定引入美国“霍克2”战斗机的生产线。叶挺继续大力建造完成韶关飞机制造厂,但不生产“复兴”号飞机和“霍克2”战斗机,而是引入美国的波音P…26“玩具枪”战斗机的生产线。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航空技术革命,快速凶悍的单翼机终于取代了功德圆满的双翼机成为蓝天的主人,而美国的波音P…26“玩具枪”正是掀起时代巨浪的新锐战斗机之典范。
美国波音公司很早就认识到双翼机的时代行将结束,在1928年开始其单翼战斗机可行性研究,1931年为美国陆军航空兵研制出一种单翼、双发动机的快速轰炸机B…9,这种轰炸机的最高时速达到惊人的300公里,它的出现使慢速的传统双翼战斗机变得无所适从。同是1931年,波音公司的设计师开始了代号248的新型战机的开发工作,1931年12月该计划被更名为XP…936。这是一种全金属下单翼战机,采用铝制硬壳机身,美国陆航认为战斗机在做剧烈机动时产生的应力会使普通悬臂式机翼无法承受,波音于是在新机主翼外追加了类似一战时期用在单翼战斗机上的张线。流畅的线形和短促的机翼帮助XP…936实现了惊人的高速,在随后8个月时间里,试飞员们驾驶原型机进行了多次测试飞行,波音新型战斗机最后将以P…26的代号正式投入量产,造价1。6万美元。美国陆航同时订购了25架P…12F双翼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