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战史-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选派总兵江自康所部及天津练军共二千五百人,增援牙山叶志超部。雇用英轮高
升、爱仁、飞鲸三船运兵,并从威海的北洋水师基地派济远、广乙二舰护航。考虑到牙山只
有驳船30只,每船一次只能渡兵30人,进港70里才能上岸,这样往返需要两天时间,
如果三船同时到达牙山,则需要多日登陆,其间停留在海上的运兵船容易受到袭击,因此决
定三船分批由塘沽出发:爱仁21日下午开,飞鲸22日傍晚开,高升23日早晨开。三船
载兵情况如下:
    爱仁,载兵1000名,长夫等150人,二十八生的大炮二门。飞鲸,载兵400
名,马夫、长夫、营帐等近300人,马47匹,另载四个营的粮饷、炮械、帐房等物资。
高升,载兵935名,营哨官16人,营务处、文案、军械、管帐、长夫等165人,另载
山炮4门、七生的半炮4门。
    22日早晨,丁汝昌命济远、广乙、威远三舰由威海出发,护卫爱仁等运兵船到牙山。
舰队以副将方伯谦为队长。本来,丁汝昌还准备率海军大队随后接应,但李鸿章来电否定了
这个计划,所以海军大队没有出海。23日,舰队抵达牙山。24日早晨4时爱仁进港,6
时驳船到达,军队开始登陆。7时许,仅用了一个小时,两营士兵及弹药器械全部登岸。8
时,爱仁出牙山口返航。同日下午2时,飞鲸来到。因为飞鲸载有大量锱重,卸货较慢。到
下午5时半,舰队得到报告:日韩已经开战,日本大队军舰第二天就到。方伯谦见事情紧
急,考虑到威远是木船,行动迟缓,不能承受炮火,万一开战,白白损失一船,就令威远于
当天9:15先行离开牙山。到第二天(7月25日)早晨4时,大部分兵马器械已登陆,
方伯谦不敢再耽搁,率济远、广乙返航。因为区区二舰决不是日本主力舰队的对手。
    清军运兵船的出发时间,早有日本细作报知本国。日本自1872年开始向中国派间
谍,逐年增加活动。到战争前夕,日本对于中国的各方面情况已了如指掌。比如,日本估计
当时中国各省防军、练军的步、骑兵为349,700人,这与清政府1898年统计的各
省练、防军为360,000人相差无几。日本绘制的东北、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地图,精
确到每个村、每条道路甚至水井。
    7月20日,日军大本营获得北洋军队将赴牙山的情报后,于7月22日向联合舰队司
令长官伊东佑亨下达秘密作战命令,令其到朝鲜海面伺机袭击。当天上午11时,伊东召集
舰长会议,会上决定编队如下:
    第一游击队:吉野(常备舰队旗舰)、秋津洲、浪速;第二游击队:葛城(西海舰队旗
舰)、天龙、高雄、大和;本队:第一小队:松岛(联合舰队旗舰)、千代田、高千穗;第
二小队:桥立、筑紫、严岛;鱼雷舰队:母舰:比睿;鱼雷艇:山鹰、七号艇、十二号艇、
十三号艇、二十二号艇、二十三号艇;护卫舰:爱宕、摩耶。
    7月23日上午11时,日本联合舰队从佐世保港出发。第一游击队先发,次为本队,
再次为第二游击队、鱼雷舰队、护卫舰等。舰队离港时,海军大臣乘船亲自为舰队送行。他
的船上高挂“发扬帝国海军荣誉”的信号旗,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答以“完全准备就绪”;
联合舰队旗舰松岛答以“坚决发扬帝国海军荣誉”;第二游击队旗舰葛城答以“待我凯旋归
来”;护卫舰先头舰爱宕则答以“永远谨志不忘”。下午4:20,舰队全部离港。
    7月25日早晨6时半,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舰到达牙山湾外丰岛西南。
是日,晴朗无云,遥见丰岛方向有两舰喷烟而来,随即判断为军舰,常备舰队司令坪井航三
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以15节的速度向目标接近。7:20,看清迎面而来的是北洋水
军的济远和广乙,坪井航三随即下达战斗命令。
    再说济远和广乙。在威海临行前,广乙管带(相当舰长)林国祥请示丁汝昌:“若日船
首先开炮,我等当如何应敌?”丁汝昌根据李鸿章“如倭先开炮,我不得不应”的指示精
神,回答说:“两国既未言明开战,岂有冒昧从事之理?若果倭船首先开炮,尔等亦岂有束
手待毙之理?纵兵回击可也。”25日晨4时二舰起锚,鱼贯开出牙山口,7时,看见吉
野、浪速、秋津洲三舰驶来,清军将领推断日本必定求战,即命令站炮位,准备御敌。
    当时中日双方参战军舰情况如下:
    舰名排水量马力速度(节)火炮乘员制地下水年代
    济远2300280015.023202德1883广乙1030240015.0
9110闽局1890
    吉野42251596822.534385英1892浪速370973281
8.020357英1885秋津洲3150840019.032311日1892
    舰名主要炮火装甲厚度(公分)
    济远21公分克虏伯大炮2门1215公分克虏伯大炮1门广乙12公分克虏伯大炮3
门无
    吉野15公分速射炮4门1012公分速射炮8门浪速26公分克虏伯大炮2门515
公分速射炮6门秋津洲15公分速射炮4门512公分速射炮6门
    日军的优势实在太明显了。
    下面是关键部分。中日之战,始于丰岛海战,中日两国历史学者均持此说。问题是,谁
先开的第一炮?日本海军司令部《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的记载是:“七时五十二分,彼
我相距约三千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开炮。旗舰吉野立即应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史书多用7:52开战说。而《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时]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
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究竟事实如何,本人当时不在场,以网上读者的智商,做
出合理的推断不难吧。
    速射炮的发射速度为克虏伯炮的5-10倍。日舰炮火极猛,济远、广乙在弹雨中仍苦
战不已。8时20分,济远发出的15公分炮弹,击中吉野右舷,击毁几艘舢板,又击穿钢
板,损坏其发电机,再转入机器间,但炮弹没有爆炸,吉野幸免于沉没。事后日军拆开炮
弹,发现里面没装炸药。浪速左舷尾也被济远击中,海图室被炸毁。
    由于广乙排水量小、火力弱,在浪速和秋津洲的合击下受伤严重,炮击四十多分钟后,
死伤已达七八十人。见难以支撑,转舵向东走避。浪速在一片欢呼声中尾追,被广乙回击一
炮,弹穿浪速左舷钢甲板,将锚机击碎。坪井航三见广乙舰体已毁,命停止追击,而以三舰
合击济远,广乙得以逃脱,但后来却撞入朝鲜西海岸搁浅,后自凿锅炉焚毁。
    8时半,广乙驶离济远,而济远也有57人死伤,更受三舰合攻,势难抵挡,便全速向
西驶避。日舰在后猛追,济远见敌舰渐近,挂出白旗,然犹疾驶不已。浪速追到3000米
处时,以舰首炮猛击。济远在白旗之下又加挂日本海军旗,浪速挂出信号:“立即停轮,否
则炮击!”两舰相距只有2700米了,济远不得已发出停轮信号。浪速正要驶近,忽见高
升、操江从旁驶过,又去命令停船,济远乘机全速驶离。后面的吉野则去追济远,两船航速
相差近8节。12时半,吉野追近至2000米时,以右舷炮猛击。在此紧要关头,济远以
15公分尾炮还击,连发四炮:第一炮命中舵楼,第二炮命中船头,第三炮未中,第四炮命
中船身要害处。吉野受伤,舰头立时低俯,不敢停留,转头驶离。
    前面提到,高升是第三艘英国运兵船,按照前述计划从塘沽起航,而操江是北洋舰队的
运输船,从威海出发,装载文件、武器和饷银前往牙山。驶近丰岛时两船不期而遇,于是同
行。当时局势已如此紧张,而北洋海军仍派一运输船单独出海,实在是冒险。
    两船驶近丰岛时,正遇上济远驶离。吉野去追击济远,秋津洲责令操江停船,浪速则命
令高升停船。
    操江是一旧式木船,舰龄已有二十年,航速只有8节,船上5门旧炮火力甚弱,所以改
为运输船。船上官兵,管带王永发以下共82人。王永发见前面高升被拦住,知道事情不
好,连忙转舵西驶。下午2时许,秋津洲逼近,挂出停驶信号,并发出12公分炮弹以示警
告。王永发见情况紧急,慌乱间六神无主,准备自尽,被船上丹麦籍职员劝住。王永发便挂
起白旗,又加挂日本国旗表示投降。操江后被解往佐世保港,船上官兵在战后遣返回国,船
上20万两饷银、20门大炮、步枪3000支和大批弹药悉数为日方所得。
    广乙搁浅,操江被俘,济远带伤驶回威海卫修整不题,再说高升。上午9时,浪速看见
一悬挂英国旗的英国船驶来,断定船内必定有中国军队,于是命令停船,英国船长被迫停
驶。10点左右,浪速派代表乘一小艇登船,检查商船的执照。英国船长出示执照并提请日
本人注意是英国商船,但日本代表不予理会,反问英国船长:“高升要跟浪速去,同意
吗?”英国船长答道:“如果命令跟着走,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抗议下服从。”于是日本
代表回去后,浪速再次挂出信号:“立刻起锚或者斩断缆绳,随我前进!”英国船长正准备
遵命,船上许多清军将士攘臂而起,全船骚动。船上清兵帮带高继善对大家说:“我辈同舟
共命,不可为日兵辱!”他拔刀冲向船长大喝:“敢有降日本者,当污我刀!”大家齐声响
应,一船鼎沸。因语言不通,高继善通过翻译告诉船长:“宁愿死,决不服从日本人的命
令!”船长则试图说服清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