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受的耻辱。

  在当时的情况下,赵国最重要的是与楚国〃定从〃,是使楚王能够与赵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这个时候,光是吓唬楚王是没有用的,大骂白起、轻视白起不但没用,而且是离题太远。毛遂高就高在抓住了楚王的心理,强调白起本来是个小人物,可是因为攻打楚国而得了荣誉,以〃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把〃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的楚国打得大败,这一事实与〃辱王之先人〃,这〃百世之怨〃、〃赵之所羞〃的对比,激起楚王的自尊,进而达到〃合从〃的目的。毛遂讲话的中心是〃辱〃、〃怨〃、〃羞〃这几个字。说〃白起,小竖子耳〃强调白起之小,以突出这个中心。毛遂的本事不在于勇气,而在于说服,〃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白起,小竖子耳〃,说白起本是小人物,就是毛遂善于心理分析、善于击中要害的具体体现。这是一处妙笔。如果理解成了毛遂是在骂人,是在骂白起,那就破坏了毛遂的形象,也偏离了文章中心,同时也有损司马迁的笔法。

  〃白起,小竖子耳〃,〃耳〃用于句尾,一是表示限止,译为〃不过……罢了〃,这是最常用的;二是表示决定;三是同〃邪〃、〃乎〃,表示疑问、感叹(见杨树达《词诠》)。如果依通常注释,这个〃耳〃就失去了着落,怎么译都不合适。只有译为:白起不过是个小官罢了。这样〃耳〃字才有了恰当的落实。

  〃白起,小竖子耳〃,就应该解释为:白起不过是个小人物。 
第98节:从〃三军可夺帅〃的〃夺〃说起


  从〃三军可夺帅〃的〃夺〃说起

  《论语·子罕篇第九》中有:〃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许多人认为,这里的〃夺〃就是〃被夺走〃,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就是:〃三军人数虽多,如果军心不齐,它的主将也会被人夺走。〃主将能被人夺走,志向也能被人夺走,这都不好理解,是说不通的。

  其实,这里的〃夺〃并不是夺走,而是〃改变〃的意思。

  同样的话还有人说过,那就是军事家孙子,《孙子·军争》中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气是不可能被夺走的,心也是不可以夺走的。

  《吕氏春秋·诚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石头的坚硬怎能〃夺走〃?丹砂的颜色怎能夺走?这两个〃夺〃,全是〃改变〃的意思。

  晋李密《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意思是说舅舅改变了母亲不再嫁之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论语·泰伯第八》:〃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临大节而不可夺〃,就是临大节而不可变。

  关于〃夺〃的另一重大误解出自屈原的故事。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的〃夺〃,也有人解释成〃夺走〃、〃抢夺〃。可是,一个堂堂的大夫,直接就从〃与之同列〃、〃王甚任之〃的左徒屈原手中抢夺楚怀王指令写的〃宪令〃草稿,这有点儿太不像话了。上官大夫虽然不怎么样,但也不至于这么公开撒野吧,得装装样子吧。屈原草拟的是〃宪令〃国家基本法,这种东西也抢得的吗?草稿未定不是金币,谁抢到手就是谁的。敢抢宪令,这事弄到楚王那儿,上官大夫不得挨收拾?

  联系屈原写的宪令尚是〃草稿未定〃,还没有确定下来,应该是上官大夫想要趁稿子未定时更改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条文。〃屈平不与〃,是屈原没有同意。屈原不同意更改宪令,上官大夫也没有办法,就背后到楚王那儿说屈原的坏话,整人。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就是上官大夫得知屈原起草宪令,想要更改。 
第99节:草船借箭:孙权…周瑜…诸葛亮


  草船借箭:孙权…周瑜…诸葛亮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最精彩的一段,是最能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这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可是,真实的草船借箭并不是这样。

  《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说的是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带兵南下进攻东吴的濡须(安徽无为东南),孙曹两军隔长江相持了一个多月,也没分出个胜负。这天,孙权亲自坐着条大船来到江面观察曹军的动向,结果挨了一顿猛箭,差点儿把船给弄翻了。曹军集中〃火力〃,没少用〃子弹〃,看来是下了狠劲儿。孙权没有借箭的意思,也没说是草船,只是察看敌情。孙权船的一侧中箭太多,有些倾斜,将要翻船。孙权急中生智将船调个头,让另一面也受箭,两面挨打,求个平衡。结果平安无事回到营寨。

  《魏略》是魏国郎中鱼豢写的,自己人记自己的事,犯不着往孙权小儿脸上搽胭粉。此事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孙权没有想到借箭,但将船换一面受箭,说明孙仲谋脑瓜好使,这事本身也挺有意思。

  到了宋元话本《三国志平话》,变成了另一个人。〃周瑜用帐幕(遮住)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面。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周瑜喜道:'谢丞相箭。'曹公听得大怒。〃

  这时,也看不出周瑜是借箭,只是得了便宜卖了乖,气一下曹操。说〃约得数百万支箭〃,这已经是小说家的夸张,一个人射出十支箭,就需要有十万人同时开弓,还得除去射到水里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有个习惯:好事全是算一个人的。到了《三国演义》,主角成了诸葛亮,聪明全到了孔明一个人身上。《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说,周瑜要杀孔明,命他监造十万支箭,以及孔明立下军令状,利用大雾的机会,逼近曹营,用草船借箭,还跟鲁肃一边借箭一边喝着小酒唠闲嗑。故事生动、好看,但只是故事,并不是真的。

  现在小学课本也有了《草船借箭》。从娃娃抓起,草船借箭的主人是诸葛亮,已经难以更改。 
第100节:《三峡》不是郦道元写的


  《三峡》不是郦道元写的

  署名〃郦道元〃的《三峡》,被选入中学课本多年,这篇选自《水经注·江水》的短文只有一百多字,写得极美。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其实,郦道元根本没有到过三峡。

  郦道元(约470…527),生活于南北朝的北魏,当时南北朝对峙,北魏的势力从来没有达到三峡一带。北魏最强大的时候也是〃遗之度外,吴蜀而已〃,也就是说,北魏没有占领包括三峡的长江流域。郦道元一生都在北朝做官,也没出使过南朝,他是不可能到过三峡的。

  没到过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答案是,这些文字不是他的作品,是别人写的。

  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收集了大量前人的资料,达437种之多,而多不说明出处。现在看到的《三峡》一节,即是引自南朝盛弘之的《荆州记》。

  郦道元只是对盛弘之的文字做了小小的改动,就是〃惟三峡七百里中〃、〃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凡一千二百余里,虽飞云迅鸟,不能过也〃等几处。

  唐朝欧阳询等编的《艺文类聚》、北宋李昉等编的《太平御览》早已经指出《三峡》一节并非出自郦道元之手。遗憾的是,中学课本还是标明作者是郦道元,侵犯了盛弘之的著作权。

  盛弘之是南朝刘宋临川王的侍郎,他写的《荆州记》是一部地理著作,主要是记载荆州与古代楚国的地貌及其变迁,兼及各地的乡情、盛物、人事典故、名胜景点。

  《水经注》除了引用盛弘之的《荆州记》,还大量引用了袁山松的《宜都山川记》、庾仲雍的《江纪》,有的说明了出处,有的没有说明出处,因而造成了误解。

  虽然当时中国分裂为南北朝,但是郦道元认为中国应该是统一的国家,南北都应该在《水经注》记述之内,所以虽然没有能力到达南方,却对南方水系力图详细记载,引用别人的文章也是不得已。同时,郦道元对引用的文字也作了一定的修改,有的修改还非常精彩。再说了,如果没有郦道元的《水经注》,盛弘之的《荆州记》、袁山松的《宜都山川记》,恐怕要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不会为世人所知, 
第101节:《三峡》写的只是巫峡


  《三峡》写的只是巫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