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有军装也有武器,又有上战场的要求,那为什么还不能上战场呢?答案只有一个:年龄不够。这是一个年龄不够的小家伙,早就羡慕上了那些当兵打仗的父兄。他自己准备好了武器和军装,就等着有战事上前方。可是人家说了:〃小家伙,你还小哩,有军装吗?有武器吗?〃于是,才引出了这小家伙的一席话。

  小家伙的这些话,只是平常的答话,可是写在纸上,便是一份言辞慷慨、情绪激昂的请战书,于是被秦人记录了下来,改写成了鼓舞斗志的歌。这份〃请战书〃表现的渴望战斗的热情,正好与当时秦人尚武的精神一致,用现在的话说是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是它得以流传的原因之一。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但情绪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度,这是其流传千古的另一原因。 
第55节:《山鬼》说背景(1)


  《山鬼》说背景

  《九歌》是楚人祭祀的古曲,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屈原依原曲填了新词。《山鬼》是屈原的《九歌》十一首诗中的最摄人魂魄的一首。《山鬼》,写的是一个美丽而幽怨的女神,这个女神出自一个美丽凄婉的楚国传说。也就是说,《山鬼》这首诗,实际上是对一个传说人物的具体描写。

  郭沫若、马茂元等人考证诗中的〃采三秀兮於山间〃,〃於山〃就是巫山,这山鬼就是巫山女神。(许多现在诗选将〃於〃简化成〃于〃,不妥。)《宋玉集》、《洛神赋》、《山海经》都涉及了巫山女神的故事,可见,这是流传得极为久远的民间传说。

  楚王最疼爱的小女儿,名叫瑶姬。瑶姬是个轻盈、美丽的姑娘。在楚王的呵护之下,瑶姬和同伴们,整天嬉戏于清秀明丽的楚山、楚水之间。这时候,她爱上了一个潇洒翩然的公子。两个人幸福地在山间追逐野鹿和雉鸡,到湖里采摘莲藕,用带丝绳的箭射凫和大雁。两个人的婚期已经定下了,他们就等待着那幸福的一刻。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少女瑶姬不幸死了。死后,她被封为巫山之神。待嫁而亡的姑娘,割舍不下美好的人间,割舍不下心中的公子。她就变成灵芝,让采食了灵芝的人,也都变得婀娜多姿;她采摘山间的薜荔和女萝装饰自己,她整日骑着赤豹和文狸在山中游走穿行,她时时眼望着山下,希望能透过云雾看到曾经属于过自己的那个公子。可是,她已经不再是有形有肉的人了,人们谁也没有能力看见她的身体。早晨山麓飘忽的红云,那就是她;黄昏谷中蒙蒙的细雨,那就是她。她日日望着山下的人间,可是这些,人们并不知道。

  曾经说好不分手,每当到了两个人约会的时间,山鬼就用辛夷和桂枝装饰好车子,让赤豹拉着,车后跟随着文狸,自己身上又是石兰又是杜衡,希望公子眼前出现的是一个美好的自己。可是,公子是永远也不会来赴约的,虽然这样,她却怨自己来得晚了,没有一点对公子的怨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切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可这个女神依然相信自己的公子还是原来的那个公子。

  不知过了多少年,后世的一个楚王,到山中游猎,山中须臾变化的云雨让他惊异不已。一个大白天,楚王睡着了,他做了个梦:一个美丽的女神,对楚王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梦醒后,楚王说出了这个奇怪的梦。博学的大臣想起了瑶姬的事,说:这是苦命瑶姬那个女娃,她在想念人间,她一个人游荡在山里,一定苦得不行。从此,楚人为女神立了个庙并时时祭祀她,让她依然能感受些许人世的温热。 
第56节:《山鬼》说背景(2)


  屈原《山鬼》这首诗,实际就是祭祀巫山女神时楚人所唱出的祭歌。巍峨巫山让长江巨斧一样劈割为两段,造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又于岩壁上点缀了扭曲的松柏、哀鸣的啼猿。山峰奇险鬼神唏嘘,风光秀丽鸟兽驻足。巫山之雨,招手即来;巫山之云,挥之即去。这样的水,这样的石,这样的风,是发育神奇与畅想的最好土壤。

  楚人之俗敬鬼,以鬼为神,他们歌颂的鬼,又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虽然为鬼,却总是〃即含睇兮又宜笑〃,虽然远离了人间却〃思公子兮徒离忧〃,虽然谁也看不到这个山鬼,可是她仍然要采集石兰、杜衡、桂枝,使自己在别人眼中更加美丽。有一个人可以真爱,那样的人生是美丽的,身已经无形,仍然扳岩抱石,从云隙守望那个人的影子,这是美的极致。为一个人所爱,那样的人生是美丽的。公子坐于楚宫鼓着桐琴,竟有一个人在遥远的地方等待,这个公子也得到了极致的幸福。

  这个美丽多情的巫山之鬼,这山鬼之歌,实际就是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美真爱真正人生的求索。当时,山鬼的故事一定还有许多神奇美好的内容,可惜因为年代久远,我们不可能知其全貌了。

  女神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渴望幸福的人,屈原之后,宋玉的《高唐赋》、曹植的《洛神赋》、郭沫若的《凤凰涅槃》都有瑶姬的影子。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中的〃巫山云雨〃、〃神女应无恙〃就包括着对女神的遥想。 
第57节:〃辽东鹤〃是辽东人


  〃辽东鹤〃是辽东人

  〃辽东鹤〃又作〃辽鹤〃、〃辽城鹤〃,是古代诗词中很常见的词。

  有人以为〃辽东鹤〃就是从辽东那地方飞来的鹤,这实在是对〃辽东鹤〃的误解。

  其实〃辽东鹤〃是一个典故,并不是说鹤产自辽东。

  陶潜《搜神后记》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原来,鹤不是辽东的,是辽东人变成了鹤。

  此后,文人称丹顶鹤为辽东鹤,以〃辽东鹤〃抒发物是人非,思念故土之情。

  著名的有周邦彦《点绛唇·辽鹤归来》:〃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还有刘克庄的《沁园春》:〃辽鹤重来,不见繁华,只见凋残。甚都无人诵,何郎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张孝祥的《浣溪沙》:〃我是临川旧史君。而今欲作岭南人。重来辽鹤事犹新。去路政长仍酷暑,主公交契更情亲。横秋阁上晚风匀。〃杜甫的《卜居》:〃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珪。〃欧阳修《采桑子》:〃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金代诗人王若虚《还家》:〃伤心何啻辽东鹤,不但人非物亦非。〃王维《送张道士归山》:〃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李贺《嘲雪》:〃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罗隐《期徐道者不至》:〃辽鹤虚空语,冥鸿未易亲。〃

  丁令威的故事,又演化成辽城鹤化、辽东白鹤、辽东归鹤、辽东化鹤、辽东老鹤、辽鹤归来、辽鹤重来、辽天孤鹤、辽天归鹤、辽阳鹤返等成语。

  自然界的丹顶鹤是候鸟,一年南南北北过着〃流浪〃生活,但它还是有家的,出生的地方就是它的家。现在,齐齐哈尔扎龙自古是丹顶鹤生儿育女的地方,这里是它当然的家。冬天食物短缺,丹顶鹤就到江苏盐城一带越冬,春天渐次北飞,辽宁盘锦湿地是它们的路经地之一,但毕竟是一走一过,鹤的家并不是那里。

  怎么〃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是我国古代民歌的最杰出代表。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诗眼,是最可爱的地方,是百读不厌之处。多数人认为,这句诗是写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高得都遮掩了牛羊。其实,这是缺乏生活经历造成的误解。

  草原上的牧草,是不会高得能够淹没牛羊的。正常情况下,草原上没有这样高的草。人骑在马上或走在草原上,并不能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现象。我国北方草原的草,一种是〃五花草〃,这是以禾本科、豆科植物为主的杂草;另一种是〃羊草〃,这是以〃小叶樟〃为主的禾本科植物。所有的这些草都不可能长到淹没牛羊的高度。如果草真的长到了这么高的话,马也就跑不起来了,牛羊也要经常丢失。大家注意一下电视、电影的画面,就知道草原的草是什么样子了。高得超过牛羊的草,绝不是好牧草,那样高的草长得多了,草原也就不再是草原了。能高过牛羊的草,是那些蒿草、灰菜等牛羊不吃的恶草,说实在的,牧民最怕的正是这类东西。

  草原之草本身并不能高得淹没牛羊,可是,诗中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我们为什么还觉得它美呢?

  我们再看一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与城市不同,在草原上,只要抬抬头,看到的就是蓝天白云,可是若真得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感觉,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天是完整的半球状的,而通常人的眼睛前视的视角只能是前方的一百多度。通过诗本身,我们可以推测,诗人作诗的时候,应该是躺在草地上休息的。躺草地上,仰视天空,就很容易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感觉了。也正是因为作者是躺在草地上的,他的位置很低,角度很小,才见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牲畜在草中时隐时现的现象。

  牛羊自由自在地散布在草地上吃草,悠闲的牧人躺在草丛中仰视苍穹,品味着草原的宁静与单纯,当他照顾自己的牛羊时,发现它们在风吹动的草中一隐一现。这真是一幅恬静美丽的图。 
第58节:〃更上一层楼〃,诗人在几层


  〃更上一层楼〃,诗人在几层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据考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