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印象。谁都可以在这个戏里得到教育。今天的从事炼钢事业的同志们更可
以在戏里得到鼓舞和启发。
我想就以下几点谈一下这个戏:
第一、《激流勇进》,在写工业的生产斗争的话剧中,确实达到一个新
的相当高的水平。它处理主题思想有独到的深刻的地方。过去我们写工业生
产斗争的戏,提到技术改革,凡是支持的人,便是正面人物,好样的。而且
一定支持到底。反对技术改革的,一定是落后的,促退派,把他写得落后到
底。因此给人一种错觉,仿佛支持、不支持都不需要调查研究。支持革新一
定是先进人物,不支持革新一定是保守派,而不管他们是否采取了科学的实
事求是的态度。这个戏就不然了。徐厂长开始支持新字三号的试验,后来又
不支持。他的支持和不支持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不调查研究,不考虑具体
的生产条件,盲目的支持。后来试验失败,风头不对,他又无论如何也不支
持了。这种人缺乏革命的责任感,是个很不小的官僚主义者。这种作风固然
误了自己,更可怕的是他损害了革命事业。革命事业中要是多了这样的人,
是非失败不行的。
王刚呢?开始支持,后来不支持立刻试验,最后又支持,他的支持、暂
时不支持到以后的全力支持,都是正确的。因为他的不支持不是根本不支持,
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条件的支持,是从调查研究、科学态度出发的。这
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个戏告诉我们,科学试验的精神是什么?应该
怎样理解?支持一种技术革新试验,或者不支持,不完全是评价一个干部先
进或落后的标准。积极进取的革命精神,和实事求是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
态度,才是任何革命干部必须具备的品德。王刚被人称呼“合金钢”不只是
由于他勇于进取、依靠群众、有组织能力,更因为他待人对事都采取一种老
老实实的科学的负责态度。他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还有,过去有些写工业斗争的戏,往往忽略这一点:谁要提出技术革新,
谁就是先进人物。他就基本上没有什么缺点,不须要改造了。其实,生产斗
争总是和阶级斗争结合的。一个人能够在生产斗争中提出具体的好办法,在
阶级斗争中还是须要锻炼和改造。技术革新家的头脑里,有时也还在进行激
烈的阶级斗争。这个戏生动的创造了一个青年技术革新者的形象。他很值得
人深思,他身上有许多朝气勃勃的青年人共同的优点,但是也暗暗藏着一种
可怕的东西: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一个科学家,一沾染了资产阶级思想,便
连眼前的科学问题:“有没有条件做这个试验”,都看不清楚了。真所谓利
令智昏,科学家却失去了科学头脑。这个典型写得好,有深刻意义,有普遍
性,可以教育我们大家。
第二、《激流勇进》有三个人物写得真好,那就是欧阳俊、王刚和徐厂
长。欧阳俊和徐厂长都不用多说了。王刚确实写得可爱、可敬得很。他总是
站得高、望得远、做得踏实。有一种冲不垮、打不碎、磨不坏的韧性。他的
韧性表现在对同志的豪爽的态度里,表现在说做就做的干劲里,表现在不留
任何个人考虑、严格的科学态度里。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从他热爱的革命
事业出发。他满怀坦坦荡荡的朝气,连他爱画的油画,也是为了画尽“世界
上最美好、最有力量的东西”。王刚这个人物,是理想化了吗?一点也不。
今天社会里遍地都有这样可敬可爱的人物。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合金
钢”,是任何大革命运动中必不可少的人。
这个戏似乎有一点不够完美的地方,那便是这三个人物在主要的思想斗
争上缺少强有力的交锋。战线太长,因此不能集中火力攻一点,把三个人物
的思想写得更透一些。王刚可以写得更主动,他可以按照党的正确路线,向
错误的行动和思想(包括徐厂长在内的)进行比现在更加顽强的斗争,让正
确的与错误的两方面的特点显得更分明。那就更能教育我们。
第三、《激流勇进》的演出,充满了热火朝天的干劲。导演佐临是一位
有修养、有才华、有饱满的政治情感的老导演。这个戏从头到尾燃烧着时代
的情感。生活的真实气息是非常浓的。导演和剧作者佐临,用了十四场戏,
在舞台上反映中国工业战线上火热沸腾的斗争。他冲破了舞台框框的限制,
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的手法,表现主题,挖掘了人物内心思想,连接
了多样复杂的场面,都运用的很好。第六场开会那场戏:欧阳俊参加新字三
号讨论会,到了会场上,太早了,还没有人。他自己想,究竟坐在什么地方
才合适呢?那真是细致极了。他为着挑选一张合适的坐位,想得那么多,坐
在这里怕太显眼;坐在那里,又怕不被注意。很平常的一件事,开会,却对
他变得如此复杂。一个青年人,忽然有了个人主义的歪念头,不想说老实话,
不想做老实事,就会显得那么可笑,那么愚蠢。这个戏的演出,气势磅礴,
有粗扩豪放的一面,也有细致微妙的一面。刚才说的欧阳俊挑坐位就是这个
戏的细致的一面。还有一些微妙可喜的东西,譬如说天下雨,欧阳俊打着伞
去开会,他在路上走着,我们看不见天空中一滴雨点,但不住听到雨水打在
伞上的声音,衬托出欧阳俊忐忑不安的心情。这很含蓄,有诗意,也很新颖。
第四、《激流勇进》是企图在一个不长的篇幅里,用特有的形式,简练
有力的艺术手法,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相互关系,对广大群
众做一次生动的教育。感谢所有参加这个创作的同志们,感谢你们的雄心壮
志,你们的成就是不小的。
福建省话剧团的话剧《龙江颂》和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激流勇进》,
在北京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在正是一九六四年的春天,感谢华东话剧界
同志们,你们为北京的观众们带来了好戏。让我们一道来迎接全中国社会主
义话剧的春天吧。
(原载《剧本》1964年
3月号)
迎接百花怒放的季节
在毛泽东思想的照耀下,全国人民热气腾腾,壮志昂扬,参加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大家都决心为一
个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一个空前的经济与文化的高潮就要到来。祖国从不曾有过这样一个气象
万千的春天。
在这气象万千的春天里,现代题材的戏剧,尤其是话剧,呈现着一片欣
欣向荣的景象。全国各地都在上演崭新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好话
剧。
话剧事业正进行着轰轰烈烈的革命。
工人们看了说:现代题材的话剧,激动了我们的心,教育我们的思想、
生活都革命化。这才是为我们服务的话剧,是社会主义的话剧。
农民、战士以及广大的青年、妇女、知识分子和革命的前辈,都是这样
热烈地肯定它、拥护它。因为它响亮地唱出了人民群众的阶级感情,时代的
气概,崇高的理想,反映了今天中国无产阶级的精神面貌。
这次文化部授奖给一九六三年以来优秀话剧创作和演出,标志了社会主
义话剧,又踏上了一个更高、更充实、更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结合的阶段。
为甚么一九六三年以来出现了这许多优异的话剧剧目和演出呢?这不是
偶然的。
首先,这些参加创作和演出的同志们,是遵循着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方向,
扎扎实实地向前迈进的。
他们深入生活实际,参加火热的斗争。他们听毛主席的话,下决心不断
改造自己,和工农兵密切结合。
参加《霓虹灯下的哨兵》、《李双双》、《千万不要忘记》、《激流勇
进》、《丰收之后》、《龙江颂》、《南海长城》、《一家人》、《青梅》、
《母子会》。。以及其他优秀创作和演出的同志们,不都是艰苦奋斗,在长
期与工农兵一道的生活斗争里锻炼出来的吗?
毛主席说:“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
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我们都应该深入生活,与工农兵
结合,做坚决革命的好同志,做最好的文艺尖兵。
其次,他们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努力从毛泽东思想找立场、观点和方
法,来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
他们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中,是以毛主席指出的
阶级分析的观点来考察一切事物,一切生活和斗争。
他们的创作是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优秀创作。
他们要求自己首先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其次是戏剧家。
他们继承着,也光荣地发扬着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艺的最好的传统。
第三,他们的艺术创造,表达出充沛的时代感情,写出了全国人民为社
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蓬蓬勃勃的雄心壮志。
创作的主题,题材,多种多样;体裁,风格,丰富多采。
有的写出个人、集体与国家的正确关系。
有的写出革命传统教育与革命前途教育的重要。
有的写出反帝,向反动派斗争的敌我矛盾。
有的写出农业战线上的阶级斗争。
有的写出日常生活中的巨大问题,在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有的写出教育革命接班人的严肃问题。
有的写出高级知识分子不断改造的重要意义。
有的写出在生产战线上比、学、赶、帮的运动中先进与落后的关系。
有的写出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与科学实验的相互之间的影响和联系。
但最突出的贡献,是他们用最感人的艺术手法,写出今天的新人、新事、
新风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风格。他们树立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英雄形象。
那些英雄人物,如《霓虹灯下的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