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东坡传-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望,也是辞官退隐后的理想生活。后来有两次弟兄二人又在官场相遇,彼此提醒
在诗中曾有此“风雨对床”之约。
    由京都到凤翔的函件,要走十天才到,兄弟二人每月经常互寄诗一首。由那些
诗函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初登宦途时,苏东坡是多么心神不安。兄弟二人常互相
唱和。在唱和之时,要用同韵同字,所以是磨练写诗技巧很好的考验,在中国过去,
此种写诗方法,是文人必须具备的成就。在这类诗中,可以找到令人惊喜的清新思
想,用固定韵脚的字,各行要有自然的层次。犹如在玩纵横字谜一样,韵用得轻松
自然时,其困难正足以增加乐趣。在东坡写给弟弟最早的和诗之中,东坡已经显示
出他那完美的诗才。他按规定用“泥”和“西”两字做韵脚,写出了下列的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首七绝成了东坡诗的佳作。此处“飞鸿”
一词是人心灵的象征。实际上,本书中提到东坡的行动事故,也只是一个伟大心灵
偶然留下的足迹,真正的苏东坡只是一个心灵,如同一个虚幻的鸟,这个鸟也许直
到今天还梦游于太空星斗之间呢。
    凤翔位于陕西的西部,离渭水不远。因为陕西为中国文化发源地,整个渭水流
域富有古迹名胜,其名称都与古代历史相关。强邻西夏,位于今之甘肃,时常为患
中国,陕西省因而人力财力消耗甚大,故人民生活甚为困苦。苏东坡到任后第一年
内,建了一栋庭园,作为官舍,前有水池,后有亭子,另有一上好花园,种花三十
一种。
    苏东坡既已安定下来,判官之职又无繁重公务,他遂得出外遨游,到南部东部
山中游历,动辄数日。有一次,他因公须到邻近各地视察,急须结束些悬而未决的
罪案。并要尽其可能将甚多囚犯释放。这件差事对他再适合无比,他于是畅游太白
山和黑水谷一带的寺院,以及周文王的故里。有时清闲无事,他到西安附近有名的
终南山去,去看珍奇的手稿,或是一个朋友珍藏的吴道子画像。
    东坡年富力强,无法安静下来。这时是他生平第一次独自生活,只与娇妻稚子
在一起。如今他已然尝到做官生活的味道,但并不如他梦想的那么美妙。远离开京
都的骚扰杂乱,在外县充任判官,副署公文,审问案件,颇使他感觉厌烦无味。有
时难免感觉寂寞,但也有时举杯在手,月影婆娑,又感觉欣喜振奋。
    在他还不够成熟老练之时,他需要妻子的忠言箴劝。苏夫人在务实际、明利害
方面,似乎远胜过丈夫。她对丈夫非常佩服,她知道自己嫁的是个年轻英俊的诗人。
才华过人的诗人和一个平实精明的女人一起生活之时,往往是显得富有智慧的不是
那个诗人丈夫,而是那个平实精明的妻子。在婚姻上所表现的,仍然是男女相辅相
成。苏夫人知道丈夫那坦白直爽甚至有时急躁火爆的性格之后,她觉得倒不须急于
向他表示什么佩服崇拜,还是要多悉心照顾他,才是尽自己身为贤妻的本分。苏东
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是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所以苏东坡则事事多听从妻子。夫人提醒他说他现在是初次独自生活,而没有父亲
照管。苏东坡把人人当好人,但是太太则有知人之明。苏东坡与来访的客人谈话之
时,太太总是躲在屏风后屏息静听。一天,客人走后,她问丈夫:“你费那么多工
夫跟他说话干什么?他只是留心听你要说什么,好说话迎合你的意思。”
    她又警告丈夫要提防那些过于坦白直率的泛泛之交,要提防丈夫认为“天下无
坏人”的大前题之下,所照顾的那些朋友。总之,苏东坡的麻烦就在看不出别人的
短处。妻子对他说:“提防那些人,速成的交情靠不住。”东坡承认妻子的忠言很
对。我想苏夫人的这种智慧是自“君子之交淡如水”得来的——水没有刺激的味道,
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
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须要写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
相遇,友情如故。
    有的人不忙不快乐,苏东坡就是这一型。那时陕西旱象出现。已经好久不雨,
农人为庄稼忧心如焚。除去向神灵求雨,别无他法,而求雨是为民父母官者的职责。
苏东坡突然活动起来。心想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不然神不会发怒。现在若不
立刻下雨,黎民百姓就要身蒙其害了。苏东坡现在要写一份很好的状子,向神明呈
递。在这方面,他是万无一失的。他现在准备立即在神明之前,以他那雄辩滔滔的
奇才,为老百姓祈求普降甘霖。
    在渭水以南,有一道高大的山脉,通常称之为秦岭,而秦岭上最为人所知、最
高、最雄伟的山峰,叫太白峰。太白山上一个道士庙前面,有一个小池塘,雨神龙
王就住在其中,这个龙王可以化身为各种小鱼。苏东坡就要到那个道士庙里去求雨。
他为农人求雨,但是也像一个高明的律师一样,他想办法教龙王明白天旱对龙王也
没有好处。在奉承了几句话之后,他在那篇祈雨文里说:“乃者自冬祖春,雨雪不
至。西民之所恃以为生者,麦禾而已。今旬不雨,即为凶岁;民食不继,盗贼五起。
岂惟守土之臣所任以为忧,亦非神之所当安坐而熟视也。圣天子在上,凡所以怀柔
之礼,莫不备至。下至愚夫小民,奔走畏事者,亦岂有他哉?凡皆以为今日也。神
其局以鉴之?上以无负圣天子之意,下亦无失愚夫小民之望。”
    由太白山下来之后,他继续游历各处,特别是上次漏过的名胜。在当月十一日,
他曾求过雨,回到城里,十六日,曾下小雨,但是对庄稼则嫌不足,农民也不满意。
他研求原因。人告诉他在太白山的祈求并不是无效,但是神由宋朝一个皇帝封为侯
爵之后,再去祈求便不再灵验。苏东坡在唐书上一查,发现太白山神在唐朝原是封
为公爵的。山神实际上是降低了爵位,大概因此颇不高兴。苏东坡立刻为县官向皇
上草拟了一个奏本,请恢复山神以前的爵位。然后他又与太守斋戒沐浴,派特使敬
告神灵,说他们已为神求得更高的封号,又从庙前的池塘里取回一盆“龙水”。
    十九日,苏东坡出城去迎“龙水”。全乡下人人振奋,因为这次的成功是他们
极为关怀的事。乡间早已来了好几千人,当地十分热闹,在“龙水”未到时,已然
阴云密布,天空昏黑。老百姓等了好久,雨硬是不肯下。苏东坡又进城去,陪同宋
太守到真兴寺去祷告。在路上,他看见一团乌云在地面低低飘过,在他面前展开。
他从农夫手里借了个篮子,用手抓了几把乌云,紧紧藏在篮子之中。到了城里,他
祷告乌云的诗里有:“府主舍人,存心为国,俯念舆民,燃香疆以祷祈,对龙揪而
恳望,优愿明灵敷感。”祷告已毕,他又和宋太守出城去。他俩走到郊区,忽然来
了一阵冷风。旗帜和长枪上的缨子都在风中猛烈飘动。天上乌云下降,犹如一群野
马。远处雷声隆隆。正在此时,一盆“龙水”到来。苏东坡和宋太守前去迎接“龙
水”,把“龙水”放在临时搭建的祭台上,随即念了一篇祈雨文,这篇祈雨文和其
它的祭文至少还保存于他的文集里。仿佛是有求必应,暴雨降落,乡间各地,普沾
恩泽。两天之后,又下大雨,接连三日。小麦、玉蜀黍枯萎的秸茎又挺了起来。
    现在欢声遍野,但是最快乐的人却是诗人苏东坡。为纪念这次喜事,他把后花
园的亭子改名为“喜雨亭”,写了一篇《喜雨亭记》,刻在亭子上。这篇文章是选
苏东坡文章给学生读时,常选的一篇,因为文笔简练,很能代表苏文的特性,又足
以代表他与民同乐的精神。
    这件事之后,太白山的山神也升了官,又由皇帝封为公爵。苏东坡和宋太守为
此事再度上太白山,向神致谢,又向神道贺。次年七月,又有大旱,这次求雨,却
不灵验。苏东坡失望之余,到幡溪求姜太公的神灵。姜太公的神灵直到今天还是受
老百姓信仰的。姜太公在周文王时是个贤德有智慧的隐士,据稗官野史上说,他用
直钩在水面三尺之上垂着钓鱼。据传说他心肠好人公正,鱼若从水中跳出三尺吞他
的饵,那是鱼自己的过错。普通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是此意。
    苏东坡此次向姜太公求雨是否应验,并无记载。但是不管信仰什么神,信佛也
罢,信一棵得道的老树桩子也罢,这并不是怀疑祷告不灵的理由。祷告不灵永远无
法证明,因为根据佛经,若出什么毛病,总是祷告的人不对,普通是他的信心不足,
所谓“诚则灵”,便是此意。所有的神都必须要显出灵验,否则便无人肯信了。再
者,祷告也是人根深蒂固的天性。祷告,或是具有祷告的那种虔诚态度,毕竟是很
重要的;至于是否灵验,那倒在其次。
    无论如何,后来苏东坡做其他各县的太守,只要事有必要,他还是继续祷告。
他知道他的此种行动是正当无疑的。他也就相信神明必然会竭其所能为人消灾造福。
因为,倘若明理是人性最高的本性,神明也必然是明理的,也会听从劝告,也会服
理。但是在苏东坡几篇论到天灾的奏折里,他也按照中国的传统指出来,朝廷若不
废除暴政以苏民困,向神明祷告也无用处。这就是中国凭常识形成的宗教,这种看
法就使中国古籍上有“尽人事,听天命”的说法。在知道了中国人所有的愚蠢行为
之后,这种谚语又让我重新相信中国人毕竟是伟大的思想家。
    我简直不由得要说苏东坡是火命,因为他一生不是治水,就是救旱,不管身在
何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