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子,他能够复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后能把吴国打败,把吴国灭了。吃尽了苦头,卧薪尝胆,那种忍受耻辱、雪耻报仇的意念非常强烈,他终於达成了。
帮助越王勾践,有两个最得力的助手:文种、范蠡,功不可没,跟勾践同甘苦、共患难。范蠡聪明,跟这个大王相处二三十年,对他的为人了解非常透彻,这个人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患难时他需要你,他也能信任你,安乐的时候他不需要你,不需要你他就不信任你,对你常常怀疑,麻烦就来了。所以国家恢复之后,吴国灭掉了,他就写信告诉文种:大王是这种性格,你要准备走路。文种半信半疑,被杀了。范蠡聪明,改换姓名逃走了,去做小生意。带著西施,西施是他太太,以前送给吴王夫差做情报工作,非常厉害的一招。吴国灭了之后,他把西施接回来,两个人逃了,去做买卖,做小生意。没有几年发了大财,发了之后他修大布施,把这些钱财救济一些贫穷苦难的人民,散财。散了之后,又从小生意慢慢做起,过个两三年又发了。
历史上记载,三聚三散,他跟这些众生结多少的恩惠!死了之后,中国人供奉他做财神,很有道理!中国大陆上财神是范蠡,他是一个发财的好榜样。财从哪里来?布施,欢喜财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施。他不享受,不愿意过富裕的生活,过很普通的生活,多余的钱都帮助社会大众,慷慨大方。现在我听说许多地方供财神是供关公,我不晓得这是什么意思,关公与发财好像不相干。供关公,关公是讲义气,特别是情义、恩义。中国从前敬关公是敬义气。人在社会,人与人之间要讲道义。道义有仁义、有情义、有恩义,义气特重的人在历史上称为侠义,所以用关公来做财神好像没有什么道理。用范蠡是非常有道理,是一个发财人的典型模范,因果圆备。
我们要想发财,应当向范蠡学习,修财布施。要想增长聪明智慧,你就要懂得法布施,决定不吝法。我教人、我劝人、我帮助人,我知道多少完全告诉你,一丝毫不保留。保留,果报是愚痴。世尊的弟子周利盘陀伽,我们大家都很熟,《阿弥陀经》上一开端有列他的名字,祖师大德讲解《阿弥陀经》,把他的故事也注得很详细。这个人世尊弟子当中,那真叫奇笨无比,找不到第二个了,没有悟性,又没有记性。他的哥哥比他早出家,他以后出家,他的哥哥都摇头:「这个人,弟弟怎么能学道?」带来给释迦牟尼佛看,释迦牟尼佛居然收了他,他哥哥也觉得很意外。教他念两句偈,念到下一句上一句忘掉了,再教他念上一句,下一句又忘掉了,一点记性都没有。佛分配他一个工作,教他每天去扫地,拿著一个扫帚,佛就叫他只念扫帚,天天扫地,扫了几年之后他开悟了,他明白这个道理了。世尊说他往昔的因缘,过去生中他是修行人,他是个讲经的法师,吝法,他所知道的讲一半还留一半。为什么?怕别人超过他,所以来生后世,生生世世得愚痴果报,这是我们一个很好的样子。你要是吝法,自己手上有法物,好像有经书、典籍别人要,自己不看又不给别人,你来生得愚痴果报;你懂得,跟别人讲解,你还留一手,周利盘陀伽是例子。他要不遇到世尊,恐怕他的愚痴还要报很多世。这些我们现在明白,都是菩萨大权示现,做出这个样子给我们看,这个样子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欢喜修法布施,不但来生你更聪明、更有智慧,此生你的聪明智慧也年年增长、月月不同。为什么不修?修无畏布施,多多照顾无依无靠的老人、孤儿、贫病,生病没有钱看医生,没有钱买药,我们能发心帮助他们,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现代的人有一个很错误的观念,自己一生当中勤苦的经营,总是想储蓄留一笔钱养老,还要留一笔钱准备自己将来生病的医药费,医药保险、医药费。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这不是正确的,佛法里头没有。你留一笔钱想防老,你将来一定会老,你留一笔钱准备做医药费,你将来一定会有病。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还没有老,天天在想老,没有生病,天天就打算将来生病要留医药费,错了!
新加坡的许哲居士,她从来没有想过她老了,所以她不老;从来没有想过她要生病,所以她不生病。她每天修无畏布施,今年一百零三岁,还要照顾二十多家贫病穷苦的人,给他们送米、送油,天天跑,帮助他们缴房租,生病的时候带他们看病,帮助他们买药。她一生修这三种布施:财、法、无畏,特别著重在无畏布施。她自己本身没有财,她做义工,义务的照顾大家、帮助大家服务,她用内财布施,身体健康,一百零三岁,一点毛病都没有。所以她常说:「我们要长寿,不要老」,这个正确,要长寿,要健康,不要生病,她统统做到了。心地清净一尘不染,照顾贫苦的人、照顾生病的人,就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不是敷衍塞责,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我们从她看到她的因,也看到她的果报,再看看佛经,两下对照一看,佛讲的话一点都不错,我们不能够疏忽。
菩萨行门虽多,无量无边的法门,佛讲经说法把无量的法门归纳成十个法门,十波罗蜜,这十个波罗蜜还可以归纳,归纳成一个就是布施。你们诸位细细想想是不是?布施里面包括财、法、无畏三大类。持戒、忍辱是无畏布施,你是个持戒的人,人家对你放心,谚语常讲「财不露白」,怕你知道了,你起了恶念,你要来窃盗;你是个持戒的人,你看到了,放心,没有关系,他不偷盗的,他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他知道了没有关系,人家放心,没有恐惧,这是无畏布施!你修忍辱,没有关系,我说话说错了,得罪他,他不会记仇的,他不会报复的,他心安,这属於无畏布施。精进、禅定,加上后面方便、愿、力、智,全部属於法布施。所以我初学佛,向章嘉大师请教:「佛法我知道无比殊胜,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叫我很快的契入?」他老人家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清凉大师在经里面告诉我们,行门总结到最后一个字「舍」,舍就是放下,用舍心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就是波罗蜜。舍的心没有放下修这些,那是世间有漏福报,不叫波罗蜜。波罗蜜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清净心、无相智,修这十个法门,这叫波罗蜜。
果报当中「财能资身,无畏益心,法资法身」,这个说得深、说得高。财布施能滋润我们的身体,健康长寿;无畏布施利益我们的心,什么心?慈悲心,必定是增长慈悲心;法布施是滋润我们的法身;「故得果身,身最殊妙」,以是其身最殊妙。我们离开清凉大师这个注解,用现代的话来讲,大家更容易理解:财布施,你的财用不缺乏,愈施愈多,我们现在一般人讲,这个人一定得福报,福报现出来富贵相,这是身体富贵相;法布施,你得的是智慧相;无畏布施,一定得清净长寿相;这个讲法大家好懂,你现在得利益,「以是其身最殊妙」。
由此可知,修布施波罗蜜,我们常讲庄严我们自己的身相,也就是庄严佛家所讲的法相,现在我们一般所讲的形象。你走出去,你的形象如何能叫别人见到,对你生欢喜心、生尊敬心、生仰慕心、生效法心想跟你学。你是社会大众学习的好榜样,大众看到你才晓得怎么样能发财,怎么样能增长智慧,怎么样才健康长寿。这三样东西每一个人都希求,拼命在追求,可是怎么样?搞错了,他不懂这个道理,也不懂这个方法。他的结果是恰恰相反,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想得到这三个结果,他不晓得这里头道理。
一般常人,我常常劝同学,你没有开始学佛之前,先把《了凡四训》念三百遍,原因在哪里?教你深深了解因缘果报,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用什么方法强求都求不得,不叫冤枉吗?命里没有的能不能求到?能,有道理、有方法,你明白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如理如法的去求,有求必应!求富贵得富贵,求功名得功名,求儿女得儿女,求什么都能满你的愿。什么原因?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教学、智慧的教育,智慧开了,没有一样不圆满。今天时间到了,这一段意思没有讲完,我们下一堂课接著讲。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四一卷) 2001/12/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541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说偈赞佛,法界菩萨赞颂第二首:
【昔於众生起大悲,修行布施波罗蜜,以是其身最殊妙,能令见者生欢喜。】
这首偈给诸位报告过了,因为时间的关系,末后一句看起来是很容易懂,意趣还是甚深甚广,我们在这个地方做一个总结,布施的总结。佛法,尤其是大乘法,无论是藏、通、别、圆,或者是贤首家所说的五教,五教菩萨都是以布施为第一个修学的科目。大家也都知道,这一个科目统摄所有修学的科目,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总的来说就是放下。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清凉大师所讲的「舍」,舍就是放下,必须放下身心世界。诸位想到身,这指身体;心,心是妄想,妄想分别执著都是心;世界是依报,依报、正报统统要放下,果然真的放下,彻底放下,恭喜你,你就成佛了。凡圣区别就在此地,凡夫什么都放不下,斤斤计较;佛与法身菩萨统统放下了,心地清净,一个念头都没有,为什么?全放下了。这个味道我们要细心去品尝,要认真努力的学习,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
这首偈颂后面两句是讲受用,你得最殊妙的身相,这个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了,我们讲是讲得很浅,往深处讲、往究竟处讲,是大乘佛法里面讲的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