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首偈,清凉大师在前面注解里面只用了一句话:「依体起用」,我们从这里面要能体会到体、相、作用是一而三,三而一。佛确实他住在『真如法界藏』,『无相无形』当然『离诸垢』,这是讲的真如本性,讲的是性体。从体起用,这才现相,现相众生才能看见,『众生观见种种身』;「种种身」是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身就是相,森罗万象,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真如本性是体,决定没有相状,唯有「无相」能现一切相。无相是体,现相是作用,现种种相。『一切苦难皆消灭』,你要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不用说放下,自然就没有了。一切苦难这就消灭了,为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是一切苦难的因,因消灭,果当然不会存在,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我们住在哪里?同学们有没有认真的去反省过。「住在哪里」,就是你心里头有什么。六道凡夫住在哪里?住在烦恼里面。哪些是烦恼?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恶见,佛经里面讲的见思烦恼,你住在这里头。起心动念都是贪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念念不离财色名食睡,你的心住在这里头,所以你的心乱了,你的心并不一。这六尘境界,每一个境界都无量无边,你的心怎么能定得下来?我们跟佛住的就不一样,我们学佛要学佛住,佛住真如。真如就是「法界藏」,藏是含藏的意思,法界藏在真如里头,这个意思就是真如能现法界。所以说「无相无形」,六祖惠能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相无形就是「本来无一物」,离诸垢就是「何处惹尘埃」,这是惠能大师讲的。神秀大师没有到这个境界,神秀大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能大师的那个偈子就是这一句,把这一句做两句来讲。
「众生观见种种身」,这个众生不是我们,是觉悟的众生,是看出门道的众生。我们没有看出来,谁看出来?六祖惠能看出来了,所以他一切苦没有了,就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所讲的,那个众生是谁?是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确实这一首偈他见到,他「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无形无相;「度一切苦厄」,离诸垢,一切苦难皆消灭。这里面给我们一个讯息,要灭一切苦难,这个地方是灭,消灭,那没有般若智慧不行。如果不想消灭、不讲消灭,讲「离」,离不是灭,离是什么?这一切苦难不起现行,对我不产生障碍,对我没有影响。那佛就教你另一个方法,哪个方法?《十善业道经》上讲的,佛说得好:「菩萨有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能离不是消灭。那是什么法?「谓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样子能离一切世间苦。这个比那个高一等,这个我们学不会,《十善业道经》上佛所讲的那个方法,我们可以学,中下根性的人可以学得到;这一句是法身菩萨。我们要知道,可以灭一切世间苦,有理论、有方法,等待我们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就能够学习这个方法,就能够入这个境界。
「同生众」第三个单元,「异名菩萨亦各一法」,第一句:
【复次海月光大明菩萨摩诃萨,得出生菩萨诸地诸波罗蜜教化众生,及严净一切佛国土方便解脱门。】
「异名」,拣别前面一个单元同名,前面每一位菩萨都有一个普,同名一个普,十普菩萨。这个地方也是同生众,但是菩萨的名号不一样,所以称为「异名」。虽然各得一法,他是法法圆融。清凉注解说得很好,他说:海月大明菩萨摩诃萨,他的修学法门当中,从总的来说,「成就菩萨四种方便」,这四种方便,第一个是「地位」,一位就是一切位,它这里出生菩萨诸地,可见得不是单独一地,第二个是「度行」,第三个是「调生」,第四个是「严刹」。度行就是我们讲的六度、十度,或者是「一地一度满」,或者是「地地诸度满」。譬如十地菩萨,一般来讲,初地布施波罗蜜圆满,二地是持戒波罗蜜圆满,三地是忍辱波罗蜜圆满,十地配十度,是这个意思。但是这是圆教地上菩萨,他每一度里头必定含摄其余的九波罗蜜,少一条,他这一度就不能圆满。真的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显得《华严经》上所讲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什么叫行布?一地一度这叫行布,就是它有次第;圆融,是一度就包括一切度,包括诸度,诸波罗蜜。这一句是总,下面九句是别,但是都不出菩萨四种方便。四种方便的目的都是教化众生。我们先掌握到这个意思,然后我们再来看经文,尤其是我们要如何来学习,这才是重要的。
『海月光大明』,我们先看菩萨的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海」是比喻大、比喻深广,「月光」是表清凉。佛法里面讲智慧,多半是用日月灯明。「大明」是它的起用,是它的作用;有体有用,名号上显示体、相、用。『菩萨摩诃萨』,我们知道虽然不是同名,是异名,也是等觉菩萨。他的法门,我们特别要留意,『出生菩萨诸地诸波罗蜜』,我们在这里头学十波罗蜜。十波罗蜜就是六波罗蜜展开,我们讲六度,《华严经》讲十度,六度跟十度意思是相同的。后面四度是从「般若波罗蜜」里头开出来的,也就是这一条说得特别详细,说出「方便、愿、力、智」。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通常这四种都在般若波罗蜜里头,般若波罗蜜里面包含权实二智。如果把它分开来讲,般若波罗蜜是实智,后面这四种是权智,就这么回事情。
所以六度并不少,十度也没有增加,显示出行布圆融是同时的,没有先后。我们在这里头要学习的就是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在菩萨地位上,它有宾主之分,我们在学习里面,特别是在应用的方面,也要懂得宾主之分,这样就对了。布施以布施为主,布施要如法,不能够违反法度,法度是戒。布施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那就是忍辱。布施的心念念不断,布施的行一切随缘,那就是有精进波罗蜜的意思。其余我就不再细说,诸位就应该能够体会到。一个波罗蜜里头决定具足一切波罗蜜。论到守法守规矩,那就是以持戒波罗蜜为主,决定也是圆融一切波罗蜜。
作用在哪里?「教化众生,严净国土」。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弘护正法,弘护正法决定离不开四摄六度,在此地讲四摄十波罗蜜。所以护法的工作要做得圆满,一定是先从弘法下手。弘法有相当成就,一切通达,从弘法退下来做护法的工作。这就好比我们讲席里头也常用这个比喻来说,办教育,办教育是护法。办个学校,主要护法的人是校长,做校长的人最好从前是当教员,教员做得很久,资格很深,从教员退出来的时候,就当校长去。这个校长一定是好校长,为什么?他有教学经验,他对於教学这两方面,老师跟学生,了解得非常清楚,他护持会周到,这个教育会办得很成功。如果这个校长对於上课的这些老师、学校这些学生,一无所知,他办这个学校当然就有困难,他许许多多想法看法、作法,他的政策方针就不切实际,哪里能收到教学的成就?
所以古大德常讲,护法的是什么人?诸佛菩萨,再来人!他们是寺院庵堂里面的方丈住持、纲领执事;修学佛法的是哪些人?是一般初出家的清众。所以方丈住持是校长,他可以不上课,他内行,他懂得此时此地众生的根性。这就是他懂得观机,人、时、地这三种时节因缘,他都清楚、他都明了。所以他就晓得在世尊这一切经论当中,应当选择哪几部做为这个道场主修的课程,再选哪几部做为助修的课程,正助双修。先选定课程,然后再依照这个课程去聘请老师。仔细观察打听,这个课程哪些老师对它下过功夫?有研究、有修行,解行相应,聘请这个老师来讲解、教授这个课程。所以教学政策、主持教学是方丈和尚的事情,聘请法师来代他上课,法师是教员。授课的这些老师,出家的法师,行,能担任,在家居士也能担任,只要他对於这一门经论解行相应,他就能教得很好。所以寺院里面的课程跟一般学校性质很接近,寺院确实是学校。
教化众生这个功德,我们现在讲这是成绩,绩效是校长负责任。学校办得好,政府奖励是奖励校长,不是教员。校长课程安排得好,老师请得好,所以校长是第一个大护法,决定是内行,他不是外行。学校办得好,教学有成就,当然功劳是校长的,所有一切教职员都要跟他做密切的配合,把这一桩事情做好。佛法亦复如是,这叫佛教教育,这叫佛菩萨的事业,佛家有个术语常讲「如来家业」,就是如来家的事业。佛菩萨家的事业是什么?教学,社会教育,而且是义务教育,跟普通教育不一样。普通教育单纯,学生是固定的,年龄相彷佛,程度差不多,好教。社会教育难教,为什么?学生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甚至於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统统到这儿来上课。这个老师不简单,要有能力教导。今天讲的是多元文化,不是单一的。
这个讲座一般称为大讲座,为什么?听众分子很复杂,不是单纯的。在这个教学当中,你所讲的东西一定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学生里面有上根利智的,有中等根性的,有下等根性的,你统统都要兼顾到,让大家听了之后,上了这个课都欢欢喜喜。所以讲的东西有浅有深,深的那一部分是对程度高的人、上根人讲的,浅显的是对中根人讲的,还得要讲些故事比喻,对下根讲的,才能够皆大欢喜。所以在讲演方法上就是教学方法上,面面都要顾到,真的叫老少咸宜。这个老师也不好找,所以一定要解行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