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大山,山的相如如不动。
《金刚经》上世尊教须菩提尊者,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教化众生不是在一个地方,哪个地方众生来请法,他就去了。在那个时候印度许许多多小国,佛出世时中国也没有统一,中国黄河长江这一带的地区就有八百多个国家,小国,我们讲八百诸侯;侯就是小国的国君。印度也没有统一,所以教化的对象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中国现在这个国家,有五十六种不同的族群组成。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信仰,你要如何去教学,收到教学的成果?佛是特别指导他,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我们要记住,我们今天在这个社会上弘扬佛法,跟须菩提当年实在讲没有两样,我们今天也要经历许许多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我们如何跟他们大家和睦相处?尤其现在这个社会,出现种种矛盾,纠纷、误会愈来愈深,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族群与族群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佛这两句话好,「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於相是不要执著、不要分别,用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真诚的爱心去对待,问题就解决了,没有不能化解的。决定不能受他们的想法看法影响了我们。我们可以听他的,一听就晓得他的想法看法错在哪里,我们有智慧、有善巧方便,随顺他,在当中帮助他纠正。
用什么方法?佛教给我们四摄法。最高的指导原则你自己一定要能够契入,「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於相,用《金刚经》的话来说,要离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但要离相,还要离见。佛讲这个话是在《金刚经》末后讲的,《金刚经》下半部是离见,见是思想、见解,念头都没有。不但相不著,念头都没有,你说那个心多清净!「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那个心地真的清净,人这个身体确实是透明的,身心都能做到一尘不染。这样才能够帮助众生,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众生、不同宗教信仰的众生,再扩大,九法界众生。只要你遵守佛陀这个原则,通了,什么障碍都没有了,这是如来真实智慧。
『佛身如是处世间』,我们能不学吗?你要在这个世间,使你这一生过得真正达到幸福美满、自在快乐,你能把这首偈学会,你就真的得到了。佛家没有一句话是虚诳语,句句话是真实语。《金刚经》上说得好,「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应当学。在哪里学?在生活当中学,在顺逆境缘当中学,因为这是两个极端,最容易冲动,最容易受影响,你要在这上面下功夫。极端的顺境里面看破,不为境界所动摇;极端逆境里面看破,不为逆缘所影响,你成功了,然后你能够建大功、立大业。大功是你的烦恼断了,你的智慧圆满了;大业是你救度无量无边苦难众生。
现前社会如果有大福德的人,从这个地方觉悟了,就能够化解世界大战。让这些国家领袖们,跟他们讲讲这些大道理,他们一觉悟,明白了,这个战争消於无形。人民觉悟,人民会觉悟,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没有人去教,没有人把这些真理、把这个事实真相说给那些人听,说给一般大众听,这是遗憾,这在佛法里面讲众生业障太重。今天确确实实不是不可能,有这个可能,如果放在无线电视台里面去广播,卫星电视里面广播,全世界人都听到,都明白了,都觉悟、都回头,世界上立刻就和平,怨恨就化解了。恐怖分子都转变成善人了,造的种种恶行全都改成善业了。大圣大贤的教学,无量无边的功德,非常可惜没有人去推行。我们在这个地方跟诸位同学研究讨论,深深感到我们的福薄,没有大威德,没有大福报。我们已经尽心尽力在做,但是对整个社会影响微乎其微,眼看著这个劫难恐怕还是没有法子化解。但是有好处,自己解脱了,这是真的。根熟的众生得利益;根性不熟的众生,那就是来生后世才会得利益。我们要学,要学「佛身如是处世间」,我们要学这个方法来处世,『普持得见生欢喜』。今天时间到了,我们把这个单元讲完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七五卷) 2001/11/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75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城神长行第一句:
【复次宝峰光曜主城神,得方便利益众生解脱门。】
这是杂神众第十五个单元,讲到『主城神』。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他所修学的法门是『方便利益众生』,「方便利益众生」实在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为众生服务,服务的项目很多,服务的方法也很多,这方便利益四个字全都包括了。「主城神」就像我们一般社会里面的县市长,从前一个县市都有城防,古时候有城墙。大概在二次大战的时候,我们中国许许多多的城市都有城墙,有的城墙建筑得非常的古老,像我们家乡安徽庐江建立县城是在汉朝的时候,大概总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确实是一个古城,城虽然不大,确实有它的灵气。我们在海外流浪多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回到家乡,正好离开家乡五十年。回去之后,这个城市确实是现代化了,城墙没有了,童年时候记忆当中的县城,现在几乎连痕迹都找不到。这正是古人所说的沧海桑田,《八大人觉经》所讲的「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我们从这些变化当中,深深能够体验得到,使我们感触非常之深。
中国立国可以相信的历史记载应当有五千年,其中三千多年文字记载得非常详尽,代代都没有中断。中国人重视历史,换句话说,重视历史的经验,以前读书人常说的「史实」,就是有历史的眼光。我们从历史记载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古圣先贤怎样处理,把这些事情做得很圆满,带给当时人民的利益;也教导后世子孙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提供最佳的参考资料。所以经是学问、是智慧,史是应变。中国古时候的读书人,经与史这是必修的课程,子集可以说是选修课程,由此可知,对於历史的重视。在中国现在有《二十五史》,《二十五史》除了第一部《史记》是通史,其余都是属於断代史,记载一个朝代的这些兴亡因素。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民族,在这个世间延续这么多年,到今天依然是屹立世间,而且还有辉煌的成就,这是什么原因?历史上古代的文明,中国算一个,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个在这个世间已经消失掉了。埃及、巴比伦、印度,都消失掉了,唯有中国依然存在。
这什么原因?实在讲中国古来的祖师、我们的祖宗圣哲重视教育,只有教育才能把智慧经验传递给后人。不但这个民族文化道统不衰,如果果然能够继承先贤的业绩,应当是后后胜於前前,一代比一代殊胜,这是正确的。如果这一代不如上一代,决定是违背祖宗的成规、违背祖宗的教诲,才出了这么个毛病。中国古人的思想就是希望底下一代要超过我这一代,所以一个人在这个世间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情是培养后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家庭开始,培养你家里面的继承人,荣宗耀祖,光大门楣,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思想。家庭如此,族群也不例外,国家也不例外,总是希望一代比一代好,所以不遗余力的在教导。教学当中也要有一种形式激发学习的成果,时时刻刻提醒人民的警觉,我们老祖宗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制度。教育的制度非常特殊,第一个祠堂,家家都有祠堂,祠堂是一个族姓团结的象徵,家和万事兴,提倡孝道。中国立国的精神确实是以孝道,你怎么懂得孝道?老师教,所以不能不尊师重道。
《学记》是中国古老的教育哲学,教学最高的指导原理原则,里面说得很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今天尊称它为经典。这一篇经典的著作,《礼记菁华录》里面收的有。所以为了尊师重道,建立孔庙,孔夫子是中国教育的创始人,我们后人称他为先师;佛陀教育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我们称释迦牟尼为本师,根本的老师,这个本师跟中国人对孔老夫子称先师是一个意思,教育的创始人。所以中国有祠堂、有孔庙,我们称夫子庙,夫子是老师,对老师的敬称。还有一个不能少的,城隍庙,城隍庙我们今天讲的主城神,神道里面这个地方的首长。他的职掌是什么?跟我们世间县市长的职掌完全相同,为这一个城市民众行「方便利益」,哪些是与这个城市人民有利益的他要来做,没有利益的如何把它革除,革弊兴利。利益当中最大的利益,往往我们人间县市长很难做到,城隍反而来得容易。我们看看各地城隍庙,仔细到里面去观察,它是教育,它是教学,它是一个博物馆,是一个展览馆。里面展览的是什么?我们要懂得,里面展览的是伦理的教育,因果的教育。行忠孝仁义的人,一定有善的果报,这个地方把它表扬出来;悖逆之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死了以后堕三途,受种种苦报,把这些事情用各种巧妙的手法表现给社会大众观看,这个印象非常深。
这个教学的意义、目标、效果,实实在在讲辅助祠堂与夫子庙之不足。如果没有城隍庙,祠堂教孝,夫子庙教敬,孝亲尊师很难达到圆满。所以城隍庙是重要的辅助教育,不能缺少。一些人没有深究其中的道理,不知道这是教育的艺术,把它看作鬼神,把它看作迷信,把它废弃掉了,可惜!需要知道古时候由於交通闭塞不方便,确确实实有不少人居住在他自己的村庄,一生县城都没有去过,我们乡下人讲乡巴佬,真的没有见过世面。他生活的范围就是邻近的几个村庄,真的跟其他的县市老死不相往来,是在这么一个闭塞社会里面生活。
教育不普及,满清以前学校一个县只有一个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