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要发心、发愿「住世」。大乘教里面讲的无住涅盘,不住涅盘就是住世,虽住世不住生死,为什么不住生死?不造生死业,就没有生死果报。生死业是什么?迷惑、造业、受报,这是六道轮回。你不迷,你不造业,虽然在六道,没有生死。你对於六道里面的状况了如指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道众生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什么因,什么缘,你统统清楚。清楚就是不迷,不造业就不受果报,所以你到这个世间来现身教导大众,乘愿再来。你是怎么来的?感应来的,众生有感你有应,应化来的。六道里面的众生,他是业力受报,他一点都不自由。菩萨在这个里面现身,愿力,所以他是随著感应来的,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众生感没有了,他在这个世间就消失了,所以叫你发愿要住世。这个感消失了,还有别的感,现另外的身,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这是佛法里面讲的神力住世尽未来劫。
  末后要发愿「修普贤行」。这一条佛在大经上常常讲「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这是真的。普贤行的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普贤菩萨!所以他的心遍虚空法界,他的德遍虚空法界,他的智遍虚空法界,他的行也是遍虚空法界,确确实实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所以能够尽知一切。这是说明在定慧不均的时候,大愿能防,佛弟子不能没有大愿。
  下面长者开示,「以乐生死障真知故」,这个「乐」念去声,爱好。确实有些人不想离开六道轮回,他觉得六道轮回不错,舍不得离开。舍不得离开六道轮回,确实有这些人。我出家之后,就遇到有好几位法师,他们不想离开六道,不想往生净土。他告诉我,他发愿生生世世要做大法师,要度众生。这个愿也很难得,也不容易,但是能不能如愿以偿?那就难了。为什么?你的愿力不能超过业力,你还是受业力的支配,你怎么能够如愿以偿?我很细心的观察,这几位法师前几年都过世了,年岁比我还小一点。看他过世那个情形,他很难如愿以偿。为什么?来生能不能得人身成问题,所以这桩事情不容易。
  你要想真正希望在这个世间,生生世世都有大法师身分来教化众生,那我劝你,你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趟。见到阿弥陀佛,你把你这个愿望向阿弥陀佛报告,求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你,使你在这个世间三途六道不迷惑、不造业,你才能够如愿以偿,要不然生死肯定障碍菩提。长者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我们要有对治法,「以四念处观等三十七助道品」来预防。四念处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一个科目。
  下面说,「及十四谛观,及十十二缘生观防之」。此地念的时候要注意,不是十四谛观,是十个,十种四谛观,十种十二因缘观,我们常讲的宇宙人生观。你有正确的观念,佛给你讲这个是正确观念,能够防止你这个过失。一般讲,你要想你的慈悲心很重,不舍三途六道苦难众生,但是你要有能力,你才帮得上忙。你要没有能力,就像看到一个人不小心掉在水里面去,眼看就要淹死,你赶快跳下水去救他,你自己要有游泳的能力,你才能救得了;你自己不会游泳,跳下去不是白丢一条命,有什么意思?
  三途六道是苦海,你在苦海里面会不会沈下去?有没有把握在苦海里面能保住自己又能救别人?所以你得有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最快速、最稳当、最方便,无过於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对阿弥陀佛要有信心,释迦牟尼佛在无量会里面赞叹阿弥陀佛,说他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要明了释迦牟尼佛对他的赞叹,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赞叹,佛佛道同。阿弥陀佛确确实实这是以希有难得的因缘,建立极乐世界,成就一切众生,可以不断烦恼,带业往生。这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里找不到的,只有极乐世界可以带业往生。
  这桩事情也有少数人怀疑,哪些人?通宗通教。他在经论里面真的是下了不少功夫,认为《弥陀经》上所讲的不合乎逻辑,不合理。一切众生成佛都要断惑,你看看断见思烦恼,证阿罗汉果;断尘沙无明,才能证菩萨果位;根本无明断尽了,才能证得究竟佛果。现在是你可以带业,可以都不要断就能成就,哪有这种道理?查遍《大藏经》,佛也没有这个说法,除了净土经。净土经太少了,实在讲只有三经,除这三部经之外,都没这个说法。所以有人就说了,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无非是教你们念一点佛号,种一点善根而已,真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消业,不能带业。他这个说法乍听起来也满有道理,所以搞到许多老修行人、老念佛人都产生了怀疑,确实在前些年震动了整个净宗。
  我有一次从台湾到美国洛杉矶,下飞机的时候,周宣德老居士在机场接我,那是个真正有修有学的老居士,跟李炳南老居士是老朋友。我们从机场开车到那边的道场要一个多小时,在车上他就问我,他说:净空法师,现在有人说念佛带业不能往生,要消业才能往生,这怎么办?因为他自己很清楚,他见思烦恼没断,这样一来的话,他念了一辈子佛不能往生。这样的人都受了影响,何况一般的念佛人。我当时回答他,我笑笑:带业不能往生,就算了,就不要去了!他听了我这个话,他一点都不懂,眼睛瞪得很大看著我,他看我的态度很轻松。然后我就告诉他,我说:老居士,如果不带业,西方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去有什么意思?不必去了。他还是听不懂,最后我问他:观音势至等觉菩萨,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那个叫不叫带业?我这个话说的时候,他听懂了,他笑起来了。哪个不带业?只有佛不带业,等觉菩萨都带业。这个疑惑他才断了。
  然后我就告诉他,(他问了:他们查这个经,查很多经,没有讲带业往生的。)佛没有说的事太多了,没有说,你要从意思上能会通!他说:什么意思?我说:经上有没有讲三辈九品?他说:这个有!要是不带业的话,哪来的三辈九品?这他明白了,三辈九品是带业多少!你带的业多,你品位就低,带业少品位就高,不就是这么回事情!我们在车上一个多钟点,把他的疑惑解除了,他生了欢喜心。我说:我们还是好好念佛,决定往生。至於那些人他说他的,我们不要理会,我们明了,他们一定要在经典上找根据;他在文字上找,我们在义理上通了。佛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这是佛教我们的!佛没说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要以真实智慧解决问题。
  下面长者又跟我们说,「以十波罗蜜利益众生恐不弘广故」,这都是事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应当都要落实。我是劝我们净宗的同学,务必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修行,修什么行?我提出了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第一个是净业三福,第二个是六和敬,第三个是戒定慧三学,第四个是六度,第五个是普贤十愿,五个科目。用什么样的心来修?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来修这五个科目,自利利他。要是恐怕我们的利益还不够普遍,这个地方弘广就是现在讲的普遍。还不够普遍,长者教我们很好,教我们用「四摄、四无量心」来预防。真的,四摄法决定不能忘记,要常常用,时时刻刻用,善巧方便。四摄法里面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你就能把利益众生的事扩大了,效果扩大了。在现前,尤其是我们要懂得利用机会教育,才能做得圆满。你要认识机会,机会时时刻刻就在你眼前,你要认识,你要把它抓住。机会真的是一纵即逝,你要抓不住,以后能不能再遇到?很难讲。每一个机会都不要放过,都要掌握到。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李长者底下的《论》文:
  「以求自乐果,教化众生不周广故,起十回向,加以大愿大慈大悲,不舍一切恶道地狱人天,遍生其处,以防自乐,违菩提心,有所得故」。这也是事实,也是很容易犯的。学佛修道之人,我们虽然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常常听说禅悦最乐,因此就有许多人贪图禅悦之乐,不愿意教化众生,这是真有成就的;小乘四果贪著偏真涅盘之乐,不出来教化众生。我们还没有成就的人,如果我们修学的环境在山林当中,环境非常幽雅,贪著这个环境不肯下山,常有的事情。
  你要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到哪里去?一定要到都市。所以古时候,你看清修的道场建在山林里头,人迹罕至之处,但是他还是要教化众生。教化众生都在市区城市里面建下院,建讲堂,经常不断的派遣法师到城市里面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两边兼顾到。修行在山里头,教化在聚落,人口集聚之所在。但是有人贪图清净之乐,不愿意到都市去教化众生,这个时候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来防范?「起十回向」。
  十回向是把自己的心量扩大,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给一切众生,不是天天念回向偈就行,要有行为,有行动,没有行动你空口说白话,众生实在讲怎么样?得不到利益。你要叫众生得真正殊胜的利益,那你自己要拿出行动出来,光是靠意念这个力量太薄弱。如果意念里面还夹著自私自利,夹著遇到事情会退缩,真正不愿意,你这个意愿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诚意,距离太远,实在我没有办法,不便到那里帮你忙,你在这个地方诵经念佛修持,以你真实的功德回向,行,你确实有诚意。你要没有诚意的话,你这个回向等於自欺欺人,没什么两样,所以这个要知道。
  你看长者这个话说得好,「起十回向,加以大愿大慈大悲」,还要加上「不舍一切恶道地狱人天,遍生其处」。这里面一切苦难众生,他有求,有求愿,菩萨要去,应化在其中。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