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我们人心统统都清净,纯净纯善,这个世界立刻就变成极乐。极乐世界的人哪一天要是不净不善,它马上就变成五浊恶世。这个道理留在后面再讲。
你真正通达明了了,你就把「我」找到了,宗门里面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找到了。「我」是什么意思?我是自己能做得了主,那是我。凡夫自己做不了主,觉悟的人自己能做得了主,知道我们世俗人常讲的天地万物,佛法里面的名词所说的诸法实相;自己能做主,那个境界确实是究竟圆满的一真法界。不但自己没有生灭,宇宙之间所有一切万事万法都没有生灭。西方宗教家追求的永生、永恒,这是可能的,也是事实。但是这里头有很深的道理,有方法,不是得不到的。经上尤其给我们讲,究竟圆满的智慧,无量无边的才艺,无量无边的福报,都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只要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它就现前。所以话说回来,为什么你放不下?亏吃在这个地方。
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世出世间善知识,苦口婆心劝我们放下。我学佛第一天,也第一次见出家人,章嘉大师,头一天见他,这是我一生学佛第一次第一天碰到出家人,我向他请教,他就直截了当告诉我:看破、放下。我非常感激他,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就把修行总的纲领、原则教给我了。往后,我自己肯不肯放下!我自己能不能看破!看破是智慧。智慧从哪里来?你放下一分,你得一分智慧;你放下十分,你得十分智慧。为什么?放不下是障碍你自性的般若智慧,这个事情麻烦。所以要从放下下手,怎么个放法?老师教我布施。
我在没有接受章嘉大师教诲之前,我很小气、很吝啬,那种坚固的执著很可怕。我一生喜欢书,有钱喜欢买书。我买的书,我自己看,我不会借给别人看,小气到这个程度。为什么不借给别人看?别人不知道爱惜书。很多人拿到书本不知道尊重,翻书随便翻,把书翻坏。看到哪个地方,最不好的习惯是什么?把这书叠页,这使我受不了;还有在书上乱画,乱写字。书上是可以写字,我也写字,我的字写得规规矩矩,工工整整。这个叫人受不了,所以我的书不肯借给人,为什么?他不是读书人,他不知道爱惜书。
章嘉大师教我之后,我就开放了,我的书可以借,有人喜欢看,可以借给他看。慢慢的扩大了,到以后,可以说六、七年之后,这身外之物我不计较,可以与一切大众分享、共享。的确老师是给我六年时间,我真的六、七年做到了,心慢慢清净,智慧慢慢增长了。所以我的根性是中等根性,不是上根利智,是渐修成就的,就像孔老夫子一样,十年十年境界不相同。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是顿悟,六祖惠能大师是顿悟,那是我们没有办法比的,怎么样比也比不上。渐修,年年有进步,年年不一样,因转变,果报也随著转变,果报是愈来愈自在、愈来愈幸福、愈来愈圆满。於是我们才真正知道「佛可归」,这个「归」就是皈依、依靠,我要依靠这个好老师,我要跟他学习。
「知法可仰」,这个法就是佛的教诲、佛的教导。今天释迦牟尼佛虽然不在世,但是经典流传在世间,我们看到经典,如同看到老师。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称佛为本师,根本的老师,本师释迦牟尼佛。知法可仰,我们敬仰,我们要随顺经典的教诲,不能随顺自己的成见,学习能不能有成就,关键在此地。如果起心动念还随顺自己,我的想法,我的看法,这个麻烦了,这你永远学不到佛法,你永远不会开悟。你要真正开悟,放弃自己的成见,我的想法,我的一切统统放下。我随顺佛的教诲,佛教我做,我一定要去做到,努力去做到;佛教我不能做的,我绝不违犯。这样子慢慢的养成习惯,慢慢的你就能契入境界,这很重要、很重要!这才真正能够学到东西。所以这里是知佛可归,知法可仰。
后面这一句这容易,「又名随物立,法逐机差,故次来也」,「次」是次序,在第八个单元里面,佛要为我们讲四圣谛。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前面我们在清凉大师「来意」这一段里面读到,知佛可归,知法可仰。那个「知」字很重要,「知」是真实智慧,没有智慧,他不知道!这个字我们不能够轻易看过。这个知非常非常难得,只有真正知,他才会依教奉行,不是真知,纵然他能讲,他做不到。所以我们也常常听人说,为什么他会讲,他做不到?他那个知,就是儒家所讲,他是见闻之知,不是从内心里头领悟的智慧。儒家讲「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知是真知,是他自己确确实实体会得。他自己通过了在生活当中的实验,这就是今天讲,科学的精神,他的知是通过实验的。科学著重在物理的实验,佛法的修学是在心理上的实验,精神的实验,一般讲灵修,所以是真实智慧。
后面这两句,「名随物立,法逐机差」,这两句就说明,如同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正是大乘经里面佛常讲的「佛无有定法可说」。佛菩萨没有一定的色相示现,就像《楞严经》里面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个随心有没有分别?给诸位说,没有分别,完全是感应,众生用什么感,他自自然然而应,我们在现在看水结晶里面,得到充分的证明。
古人讲这桩事情很不容易,那个时候没有这些科学工具,一般听众听了产生疑惑,怎么解释?佛陀在世的时候,就遇到这些难题。佛的答覆是举钟鼓,举这个比喻。钟鼓它不会响,必须有人去敲它,敲钟击鼓。你敲得重,它声音就响得亮、就响得大,时间就长;你敲得轻,它的声音就小一点,时间就短一点;所谓是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我们敲的时候,我们是有心去敲它,但是它的应是无心的,佛只能用这个方法。这是什么?法性,法性的本能。
现在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证实,法性有见闻觉知,有这个本能,它能看、能听、能觉、能知,但是它绝对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有妄想分别执著是你来叩,「我想想,我应不应该回应」?法性,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你大叩就大鸣,小叩就小鸣;你以善意对它,它就有善的回应;以恶意对它,它就有恶的回应,就不善的回应。它确确实实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法性!法性是一切诸法之体,理体!这个很不好懂。
虚空法界刹土众生从哪里来的?法性变现出来的,就是法性的相分,但是相分随著性的能,随著性的德,千变万化,没有一定。名是人给它起的,名随著物,我们给它立一个名字。这个地方的法是佛所传的法,佛所说的法、所教的法,什么样的根机给他说什么法。佛圆圆满满从性德里头自然流露,佛没有一丝毫妄想分别执著,所说的法自然流露,就跟我们敲钟击鼓,钟鼓回应的声音,一个样子。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你看那个回应多么的圆满。科学是从水结晶里面去观察,你的善心善意,你看回应的是什么?我们看到美丽的结晶。这是不是它的实相?不是的。为什么不是?我们是以凡夫的心,凡夫的善心显出的善,这个好的相;不善的心,回应的是不善的相;换句话说,六道轮回里头的相!这个实验,如果是佛菩萨来做,你才真正看到一真法界的真相。
我们有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方法来探测一真法界?跟诸位说,永远不可能。你能够探测的,你能够研究到的,都是你自己境界当中的事情。这个境界是境界里的起心动念,你没有能离妄想分别执著,怎么样实验,都在妄想分别执著这个范畴之内,你没有办法超越。阿罗汉来做实验,那跟我们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阿罗汉执著断掉了,但是他还有分别,所以他做实验的时候,所看到一切万物结晶的相好,比我们就殊胜太多了,我们没有办法想像。圆初住菩萨来做实验,那显出来才是一真法界的现象。一个境界一个境界不相同!
我们学佛头脑要灵活,从前李老师常常讲,学佛的人头脑是水晶琉璃球,八面玲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一接触他就贯通,许许多多理事都贯通了。我们从这个报告就能够体会到,六道里面的众生,六道是六个频道,每个频道众生去实验,他得的那个结果,跟另外一个频道,在原理上是相同,但是在事相上不相同。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普门品》里面所说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在我们想,应以什么身,大概这是有思想、有考虑、有分别、有执著,我们一定会落在这种思惟。而实际上,我们完全想错了,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这里头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就像水结晶一样,自然的。所以这叫不可思议,这叫真正的解脱法门,得大自在。
诸佛菩萨跟一切众生说法亦复如是,应说什么法,他自自然然就说那个法,他决定没有去考虑过,没有去想过,真的离妄想分别执著,这在我们佛门常讲,称性而谈。称性,性没有妄想分别执著,离妄想分别执著,那称性;现相称性,说法称性,这就是「法逐机差」,是这么个意思。好,来意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我们再看下面第二段,「释名」,解释品题的名称,就是四圣谛品。「释名中,言四圣谛者,圣者,正也,无漏正法,得在心故」,我们先看这一段。言四圣谛,这个「言」就是「说」,或者我们今天讲「讲」,我们讲四圣谛、说四圣谛,古时候用一个言字。先要解释什么是四?什么是圣?什么是谛?什么叫圣谛?什么叫四圣谛?这里头就产生这么多问题出来了。
大师给我们的解释,先说圣,什么叫圣?圣者,正也。但是这个「正」,什么是正?正的标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