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曼玉画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她再演。再来一次,还是一样,怎么演都入不了戏。第三次,还是一样。成龙火了,开始对张曼玉恶言相向。张曼玉平常是那种嘻嘻哈哈的性格,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是什么事都没有。遇到跨不过去的山,她就绕过去。没想到,这次跟大明星配戏却碰到了这样的事,她气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倔犟起来,怎么都不肯服输,一遍又一遍拍下去,一直拍了三十多次。成龙虽然还不满意,但见张曼玉如此倔犟,也只好说:“算啦,算啦,就这样吧。”可张曼玉仍然要继续演,直到成龙说:“这一场还不错,拍下一场吧。”说来也奇怪,等下次再拍戏的时候,张曼玉像完全换了一个人。成龙事前说戏,她听得十分认真仔细,并且会提许多问题,经过自己一番思考之后,再提出一些意见,比如某一个镜头,她想加进一些动作以增强喜剧效果。成龙是个直性子,听到她的发挥,立即就赞扬她说:“这就对了,戏是你在演,怎样做最能表现你自己的性格,你是清楚的。”接下来的一场戏,张曼玉只拍了三次,成龙就表示可以了。但张曼玉自己不满意,要求再拍几次。成龙拿她没有办法,只好让她重新再来。在《警察故事》拍摄中,有一场戏是描写她为了帮助陈家驹夺取贩毒集团的罪证,在与匪徒搏斗时从十几级的楼梯上一直骨碌碌地滚下来。对一个武打演员来说,这类动作当然算不了什么,然而对于张曼玉这样一个只演文戏的“靓女”来说,这不但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潜藏着可能摔伤的危险。万一在拍摄中撞伤脸部毁了容,那后果可不堪设想。为此,摄制组曾经考虑过找个替身,但张曼玉却坚决拒绝了。她坚持要自己来演,终于勇敢地完成了这个镜头的拍摄。张曼玉的这种表现令成龙大大吃惊。在成龙眼里,张曼玉只不过是一个看上去娇娇弱弱的小女孩。可没想到她竟如此执着、如此倔犟。她如果永远保持这股倔劲,一定可以在演艺圈中成功,绝对会比现在更为成功。后来,张曼玉曾几次公开承认:自入道以来,对她演艺事业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就是成龙。在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警察的故事》荣获最佳故事片奖。该片中,张曼玉那种青春可爱的形象开始深入人心。但在走红的同时,她还未能走出“花瓶”的阴影。


第二章  和成龙的不解之缘“她活得很自我”

1987年,成龙又拍摄《A计划续集》。这一次,他放心地请张曼玉来合作。《A计划》(1983年)是由成龙导演,成龙、洪金宝、元彪、黄曼凝、董骠、林青霞联合主演的又一个成龙式系列电影。而《A计划续集》是(1987年)由何冠昌导演,由成龙、刘嘉玲、张曼玉、关之琳等联合主演。在拍摄中张曼玉虽然极其投入,也花了很多时间琢磨角色,但总体来说她仍然没有摆脱花瓶演员的特征。无论是她的外貌还是她的性格,似乎都较适合文艺片而不是武打片。但成龙对于张曼玉评价很高:“她的成就并不主要在演艺方面。重要的是做人方面。她是我所见过的最成功的一个女人,也是最快乐的一个女人。她活得很自我,因此,她也就显得与众不同,显得比任何人都可爱。我从没有见过像她那样乐天知命的人。”张曼玉红而不骄,职业道德极好。后来无论再演成龙的戏还是别人的戏,她都非常认真,并且不怕演苦戏,挨打、摔跤、跳楼都不用替身。1988年夏天,张曼玉接拍了《警察故事续集》。这是一部由成龙导演,成龙、张曼玉、郭锦恩、何家劲、董骠、午马等主演的影片。其中有一场戏是要求张曼玉疾穿过十余张铁架床的铁架,然后铁架在她身后一个接一个骨牌般地倒下……为了安全,导演曾进行过六次排练。哪知等到正式拍摄时,第一个架子却提前倒下,张曼玉躲避不及,顿时被铁架击中,眼前一黑,跪在了地上,头上流血不止。她被送进医院,头上伤口整整缝了十七针。三个星期之后,她走出医院,又立即投入到影片的拍摄工作中。事后曾有记者问她:你日后是否还会拍这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镜头?张曼玉回答说:“这次事件的发生纯粹是意外,所以绝对不会打击我的信心。我将来还是不用替身拍戏的。”记者夸她有胆色,她说:“事实上我的胆子很小,但谁叫我选择了演员这个职业呢?为求逼真,只好硬着头皮鼓起勇气去做。当我投入到戏里,便会忘记了危险。”的确如此,张曼玉表现出了高度的敬业精神。拍摄文戏,她也从不马虎。每到一个地方拍外景,她总要先去参观那些与电影内容有关的地方,藉着自己对环境的真实体验来加强角色的生命力。


第二章  和成龙的不解之缘不想做花瓶

正因为有了这种敬业精神,再凭着甜美娇俏的面容和清新亲切的演出风格,张曼玉的片约当然如雪花般飞来。仅1988年,她参加演出的影片竟多达12部,而且大都是主角!但却都以花瓶角色居多。尽管她越来越红,可这并不能满足张曼玉强烈的表演欲望。细细分析起来,张曼玉进入电影界的时候;正是香港电影工业的繁荣期,而且喜剧与文艺片还拥有不少市场;城市谐趣片也风行一时。张曼玉用她的天真浪漫演绎着童话般的剧情和公主式的角色。香港影评界对那时的张曼玉常常有这样的评价:“拍电影头两年,张曼玉主要是拍喜剧片。在这些影片中,她饰演的大多数是天真而又带点憨味的傻妹,热闹有余,内涵不足,所以被人们称为‘花瓶’”。“刚出道的张曼玉让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其‘兔子牙’了。当时的她是港姐出身,但美丽并不是魅力的同等词。看到她的演出,只觉得她不过是一名在银幕上走来走去的女明星,也是人们俗称的‘花瓶’。”“刚出道之初,张曼玉所担当的大都是嘻嘻哈哈、蹦蹦跳跳之类‘胡闹喜剧’中的角色。她所演的也一律是疯疯癫癫、嬉戏逗乐的小女孩。”“张曼玉给观众的印象,除了美丽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 这样的批评虽然有时让人不好受,却也是一言中的,切中要害。尽管八十年代初的张曼玉以天真无邪的笑容、纯朴可爱的面貌让她获得众多影迷的喜爱,使她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演员之一,但她的演技一时仍然无法与实力挂钩。电影圈内外似乎每个人都注意到了她的美,却没有人发现她作为一个好演员所具备的潜质。后来回想起自己的这一段从影史,连她自己也承认:“当年的自己天真无邪,顶着香港小姐亚军以及最上镜小姐的头衔一脚跨进电影圈,那时我拍的大多是反应镜头,比如害怕时睁大眼睛,张大嘴巴等。”对此关锦鹏也回忆道:“当时的导演都认为张曼玉虽然非常漂亮,但她不可能会是一名好演员。”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演技的好演员呢?除了能在不同的角色里散发角色要求的气质外,就是要看演员双眸里能释放出来的神韵,看她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把握和体验。在香港,女明星本来就没有什么学院派非学院派的分别。除了自己的天赋外,就看你如何从工作经验中学习、成长甚至破茧而出。张曼玉,她如何超越本色的自我,如何成为一个好演员呢?


第三章  全新感觉的演员她拔掉了两颗小虎牙

张曼玉要改变自己的强烈愿望首先表现在争取《玫瑰的故事》(1986)的女主角上。这部根据香港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原本想由林青霞饰演故事中那位从清纯到成熟的美丽女子。张曼玉为了改变大家认为她“太可爱”的印象,为了能得到这个角色,不惜剪掉了长发,拔掉了两颗小虎牙,让自己得以转型。《玫瑰的故事》共分四个部分,写了女主角玫瑰从少女到少妇的前半生。这四部分的男主角分别是玫瑰的兄长、玫瑰兄长的学生、玫瑰的未来女婿、玫瑰第二任丈夫的儿子,都是用男性第一人称写的,作者完全以男性的心态及语气写出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电影由周润发一人分饰玫瑰兄长和玫瑰一生的至爱傅家明两个角色,由当年还是青春少女的张曼玉出演玫瑰。张曼玉于是有机会跟当时红透半边天的周润发一起对戏。她把黄玫瑰这个角色在少女时的纯真活泼、成熟时的妩媚动人和老年时的冷峻凝重表现得颇有层次,她的演技从这部影片开始得到肯定。1988年,张曼玉主演了由张坚庭导演、洪金宝等参加演出的《过埠新娘》、杨凡导演的《流金岁月》。在《过埠新娘》中,张曼玉演的香港女孩小玉为去美国和男友团聚而卖掉了香港的房子。岂知男友卷光了她所有的钱不知所终。为了拿到绿卡,小玉和唐人街的一个胖子假结婚,招来无数麻烦。张曼玉在该片中的表演获得香港影界好评。同一年,由张曼玉主演的《流金岁月》让所有人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张曼玉。在这部电影中,张曼玉和钟楚红搭档,共同演绎了一部有关女性友谊和爱情的电影。一对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挚友投入社会后,一个在红尘中起伏,凭着才智和相貌很快发达起来;另一个则成为一个出色的白领丽人。人事沧桑,岁月无情,她们遍尝了生活的种种滋味,成为最成熟最美丽的女人。然而无论生活怎么变化,她二人始终是患难与共的挚友。《流金岁月》是张曼玉的表演进入全新境界的标志之一。正如某些评论所说:“在1988年的那部影片《流金岁月》中,尽管钟楚红饰演的角色更讨巧,但张曼玉把握内心戏的能力已初露锋芒。”“后来张曼玉拍了很多片子,可是给别人的印象仍旧是她是好看的、有灿烂的笑容的女人。但是,没有什么人在那个时候会说,张曼玉是国际影星,她有表演的潜质。直到《流金岁月》的上映,人们开始注意到她将来可能成为影后的潜质。”


第三章  全新感觉的演员演艺生涯的第一个大奖

张曼玉与王家卫的合作成了她事业上的转折点。她在《旺角卡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