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电影十导演-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肆渲染“好男儿报国在今朝”,对白雪、区小荔这样的“报国好女儿”来说,未免有失公平。


《中国电影十导演》 四 翟俊杰:低空飞越(2)

    《飞越,飞越》中有一条重要的故事线索,是旅居海外的白鸽女士回到祖国来寻找40年前的旧情人陆华生——也就是部队杂技团里的陆爷爷,不仅想叙旧情,而且还想将陆华生带到海外安度晚年。这种十分寻常的个人行为,作者却要让陆华生将此选择上升到是否爱国的高度——这个早该退休的老人一定要留在国内育新人、报党恩,从而一再拒绝与白鸽见面,两个人始终咫尺天涯。这让我们想到80年代初谢晋导演的影片《牧马人》,基本的价值取向是要爱国就不能出国。为了突出主题,作者还让陆爷爷给白小姐写信——不如说是发表“爱国者宣言”。有一个细节颇能透露玄奥:旅居国外多年的白鸽,本想选一只白鸽作为礼物送给陆爷爷,没想到最终找到的是一只白天鹅,这就难怪一生养鸽子、爱鸽子的陆爷爷难以消受。    
    影片中还有一个情节线索,那就是白鸽为了支持陆爷爷的事业,帮助杂技团做邝兵的思想工作,借宣传邝兵来激励他的斗志,特意“安排”一个年轻漂亮的外国女记者罗莎丽来杂技团采访邝兵。进而,罗莎丽在对邝兵的采访中,居然还谈起了恋爱。在编导的构想中,或许是想一箭双雕:既解决了思想问题,又增加了爱情的作料。问题是,白鸽到底是什么人,她怎么能够“安排”一个外国记者来“宣传”中国的杂技演员?进而还公然许诺说到了国外,还要安排更多的宣传?这一情节安排,与其说是出于对国外新闻界的无知,不如说是作者“宣传”之念过于迫切,以至于完全不顾新闻与宣传之间起码的差别。实际上,这一点,也正是这部影片的症结所在:作者过于重视宣传、教育的功能,所以既没想到要描写四代杂技演员的历史沧桑,以增加影片的人文深度;甚至也没想到要表现杂技艺术的多姿多彩,以提升影片的观赏指数。


《中国电影十导演》 四 翟俊杰:长征故事(1)

    在《飞越,飞越》之后,翟俊杰一连拍摄了两部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片。一是为云南电影厂拍摄的《金沙水拍》(1994),另一部是为广西电影厂拍摄的《长征》(199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一直是新中国电影的一个热门的题材。据统计267,从1957年至1997年40年间,就有诸如《暴风雨中的雄鹰》(1957)、《万水千山》(1959)、《羌笛颂》(1960)、《突破乌江》(1961)、《金沙江畔》(1963)、《山寨火种》(1978)、《六盘山》(1978)、《大渡河》(1980)、《四渡赤水》(上下集,1983)、《姐姐》(1984)、《祁连山的回声》(1984)、《草地》(1986)、《马蹄声碎》(1987)、《少年战俘》(1989)、《彝海结盟》(1996)、《红流》(1996)等将近20部讲述红军长征故事的影片。这还不包括电视剧、文学作品、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从红军的基层到最高领导层;从主力作战部队到女红军部队、乃至军中少年;从中央红军纵队到其他的方面军;从战争故事到民族关系;从著名的雪山草地到不知名的艰难历程;从开始长征不久的湘江之战到红军最后的胜利会师……几乎将红军长征故事的各个主要段落和主要方面的故事都讲到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还要拍摄红军长征题材的影片《金沙水拍》,不光是因为翟俊杰一向勇气过人,而且因为他自信找到了“新视点描绘长征,新笔触塑造伟人”268创新契机。    
    《金沙水拍》的第一个重点或看点,是它的人情味。该片将展现毛泽东的私生活及其情感历程作为一个重点,让我们看到,他不仅是革命的领袖,同时也是他人的“哥哥”、“姐夫”、“润之兄”、“我老弟”,当然还是普通的丈夫和父亲。影片重点选择了毛泽东作为父亲,偏偏不得不将刚出生的女儿送人;作为丈夫,偏偏要面对妻子受伤乃至生死未卜;作为一个兄长,偏偏要面对内弟因违犯军纪而被自己的部下处决这三段情节,以表现毛泽东的鲜为人知的生活及其情感侧面。做他们的儿女可怜,做他们的亲戚不易,做毛泽东的妻子当然不会轻松。更不容易、更不轻松的,当然还是作为父亲、作为丈夫、作为亲戚又作为领袖的毛泽东。在影片中,当毛泽东夫妇为必须送走女儿而痛苦伤心的时候,切进龙云的一对小儿女在昆明城内燃放鞭炮、喜气洋洋的镜头;而当毛泽东终于将自己女儿送走之际,又出现了龙云与自己的小儿女一起堆雪人的情形。两相对照,其蒙太奇的用意,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与影片的这种人情味相适应,作者在这部影片中采用了独一无二的女声画外音。且画外音也不是一味平板中正、慷慨激昂,而是不时流露出女性的温柔和同情。可谓新笔触塑造伟人。    
    影片的第二个看点,是它的传奇性。这包括影片中所讲述的闻所未闻的传奇性故事内容,也包括影片所采取的讲述传奇的方法形式。从鸡鸣三省这个地名开始,到古庙托孤、密林黑枪、义释匪徒;到贺子珍英勇负伤、红军误入清真寺、领袖善结回民缘、部队夜渡金沙江;到红军先锋受阻、彝族裸女当道、军民彝海结盟;到火把节狂欢、枪毙贺敏仁、贺子珍赠镜、曲比阿银苦等心上人……整部影片就是由这一系列传奇性的故事情节构成,不乏可观的新颖与惊奇。是谓新视点描绘长征。    
    问题是,这部影片在剧作方面远未成熟,以至于在新笔触所要求的平实与新视点所要求的奇崛之间,存在明显的裂痕。进而,作者还要借此题材,完成“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思想主题,所以,红军领袖与回民阿訇、彝族土司之间的鱼水深情也进入了作者的政治历史的视野之中,成为影片的第三主旋律。最后,导演翟俊杰又禁不住诗兴大发,布置了万千火把照金沙等充满浪漫气息的场景。这样一来,影片《金沙水拍》在平实、奇崛、讲史和浪漫之间,难免出现明显的“支离”269。    
    接下来的影片《长征》,叙事重点和艺术风格上就要统一得多了。作品选择了中共党内路线斗争作为影片《长征》的叙事主线,而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和大自然的残酷考验推向了背景之中。之所以如此,显然是因为红军突破乌江、四渡赤水、抢过大渡河以及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都曾被搬上过银幕;而相反,中共党内的路线斗争或权力斗争,虽然在中共党史教科书中早有记载,但在电影作品中却从未有过全面的呈现。与此同时,以中共党内路线斗争作为影片的核心线索,更容易构成不同路线、不同个性之间的戏剧性矛盾冲突,由此影片才会更加“好看”。翟俊杰导演慧眼识英才,让著名演员唐国强扮演中年毛泽东,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给了中国电影观众一份意外的惊喜。    
    《长征》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是诗情洋溢,酣畅淋漓,且大气磅礴。大家耳熟能详的诸多故事情节,在这里得到了抒情、诗化和表意的处理。最典型的例子,是对著名的遵义会议的表现。影片中对红军长征中这次最关键性的会议采取了彻底诗化/虚化的处理:首先以毛泽东、周恩来等20多位中共中央领导人及红军指挥员从地平线上走来的镜头加以象征;其次以中央、红军首长的警卫员们在会场外的等待和关注作为烘托;再次以无声的开会镜头和《国际歌》的音乐变奏作为映衬;最后以中共党史教科书加新闻播音员的画外音对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做出权威的解说。其中最著名的镜头,是将毛泽东的发言,安排在著名的黄果树瀑布的背景之前,寓意明显,且新颖动人。这一电影段落的创造性和探索性价值,无可怀疑。就影片的技艺质量而言,《长征》堪称佳品。


《中国电影十导演》 四 翟俊杰:长征故事(2)

    如果说对影片《长征》有什么不满足的话,那就是这部影片中的诗与史、诗与思的关系的处理。《长征》显然不是一部再现历史的作品,而是一部阐释或“升华”历史的作品。影片中对遵义会议的表现,美则美矣,从另一面看,却又未免问题多多:首先是影片的诗意完全掩盖了历史;进而是以结论取代了会议的具体过程;甚而,这段影片,在无形中实际上“剥夺”了其他中共领袖的“发言权”——遵义会议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根本无从得知。    
    对此,翟俊杰有自己的一番解释:“我不太主张还原历史这个说法,我觉得历史不可能再还原”,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历史就有不同的认识”,“所以真正的历史谁也无法还原,历史题材的影片只能是历史的渐近线,只能无限地逼近历史的真实”。进而,他认为“‘诗’,则是历史的升华,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270,这就泄漏了他的电影创作的“天机”:作者并不想把《长征》拍摄成一次人类壮举的历史性文献,而是要将它拍摄成一首歌颂领袖毛泽东的艺术诗篇——电影《长征》的思想主题,用导演自己的话说,就是“长征是错误路线导致的失败的结果,长征由艰险而走向希望,走向光明,正贯穿着毛泽东被错误路线排斥至重新回到领导岗位这一过程”;“以内部路线斗争为主要切入点……以此和对敌斗争相结合,更能体现毛泽东伟大的人格力量。”271我一直搞不懂导演为什么会说反映党内路线斗争的“第三条线索更能反映长征的实质”272,在这里才找到真正的答案。    
    这就是为什么看90年代末的影片《长征》,却不由得让人想起60年代由肖华将军的诗作改编而成的著名音乐舞蹈史诗《长征组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