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肌U馓跸⒌奔匆鹦淮蟛ǎ颐撬坪醪荒芙邮堋∟BA亚洲第一人王治郅〃被〃抛弃〃的命运。他们说,这就是现实的NBA生活:数以亿计的小孩在街头确定要打篮球,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徘徊在NBA的门前,而在400多名NBA球员中,只有不到150人能打上主力,不到90人成为常规的替补,不到120人绝大部分时间坐在板凳上,还有大约90个人总是呆在伤兵名单中。。。。。。
第八章离别在高原
我们所有人,都注定了只是一群拖着皮箱的赶路人。
挥挥手,不说再见
2003年4月16日 丹佛
或许这一路走来,时间太快,时间又太慢。
就在决定命运的前一天比赛,也就在打西雅图之前,喧闹的更衣室中,姚明忽然问了一句:〃你们有没有在赛季初想过我这个赛季平均会拿几分几个篮板?〃然后不等人回答,他自顾自地呵呵一笑:〃章明基给我的要求是8分4个篮板。〃直到那场比赛,他整整拿下了26次两双。
〃我是今天早上知道这个消息的,听到以后有一点挫折感,因为来得太快,比预计得要快。〃在休斯敦的最后一场比赛,姚明说。
快得来不及品尝失败的滋味,慢得还不快到下个赛季,让一切可以从头来过。
半年的时间,改变了的东西太多太多。
那一年CBA总决赛中,姚明挥臂高呼的场景还在脑海当中,从一个总冠军到另一个季后赛,人生的彼岸总是一程又一程。
就像许多天以前,姚明的感慨:〃火箭给我的感觉有点像以前的上海队,那时候95、96争进前四,我当时就想,〃要嘛就不进,进了我们就能拿冠军。〃
不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有耐心。
1997年的那个夏天,乔丹在这片土地上赞扬过这个中国的小巨人,就在今天,是他在华盛顿退役的日子,一切好像都物是人非。
一切的离别总是像这样没有预演,科罗纳多的高原上的最后一场比赛。
开赛之前,当所有人的手搭在一起,莱斯告诉大家:〃伙计们,这可是最后一场比赛了,大家好好打,可以带着好心情回家度假。〃
那是全队上下惟一一句关于离别的话。
以89比84击败掘金,火箭就这样结束了这个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而NBA常规赛也就此全面收工,弗朗西斯和波西各拿下全队最高分17分,姚明全场也贡献13分16个篮板。
下午的时间抽空去看了看丹佛市中心的第六大街,长长的繁华的街道,阳光明媚地像另一个世界的光线。上一年,国家队来过一次,那时候这还是大巴的地盘,姚明则是一个带些企盼的局外人。我们最后在chil's饱餐了一顿,这里有着喷香的牛排和叫做tabasco墨西哥辣酱,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可以接受的美国食物。就那一样一边举着刀叉,我们一边笑谈着篮球,谁会留意我们呢?我们不过是第六大街中任何一个面目模糊的过客。
只有时间的河,慢慢地流淌。
这之间,已隔着千山万水、回忆和那82场比赛。
采访结束,听说记者很快就会回国,姚明忽然抽出手来,与记者握别,几个月的相处,这个时候反而一句话都说不出口,只能轻轻地伸出手来。
背上红色的行囊,面对朝夕相处了半年的〃大哥〃,姚明还是无语,弗朗西斯走上前去,一个结实的拥抱,一声〃珍重〃。
四处都是离别的人群,转过头来,弗朗西斯说:〃还是让我给一个告别的拥抱吧!〃一边给了记者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忽然又想起什么似的:〃以你们中国的习俗,朋友之间可以像这样告别吗?〃
老将莱斯有些懒懒洋洋地躺在冶疗椅上,给许多的球迷都郑重地签上〃最好的祝福!〃然后微笑着告诉上来告别的记者说:〃你们带给过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是真的,我想我会想念你们的!〃
有人在和训练师拥别的时候说:〃下赛季见吧!〃而训练师只是浅浅一笑:〃或许吧,希望吧。〃主教练鲁迪的病、代理教练的指挥失误。。。。。。风云变幻的世界,没有人知道下个赛季是否还会面对同样的面孔。
就在这之前不久,姚明请我们所有在休斯敦的中国记者吃饭,席间他一个人伶牙俐齿,妙语连珠,只是在说到这一年已经走过,在提及另外两位郁郁不得志的中国球员时,他终于有些沉默了。。。。。。
依依惜别的面孔和那些回眸,姚明形容过:每一次大赛结束,我就想到四个字,曲-终-人-散。
姚明将在几天以后〃秘密〃回到上海,听说sars已开始在中国流行了,每当我偶或咳嗽的时候,老外记者都会转动着猫样的眼睛不安地看着我。中国城的生意有些清淡了下来,甚至就连喻老板的生意都受了影响。朋友们笑着说我那句最爱引用的〃我们不过是个历史的过客〃应该改改了。
印象中看过一幅新华社记者的照片,2001年的釜山,姚明落寞地向前走着,身后是模糊的人群,韩国队员们欣喜若狂地拥抱在一起庆祝,不远的看台,还留有〃中国必胜〃的标语。。。。。是的,还有那么多未知的重担等着这个年轻人去背负,在NBA的这一段,这半年,之于他,也不过是人生长长旅途中很短的一段罢了。
还有我们,又将步履匆匆地迈回到生活的潮流中。我们所有人,都注定了只是一群拖着皮箱的赶路人。
第八章后记
和朋友一起喝咖啡时,一边聊身边故人故事,一边隔着玻璃窗看世人匆忙赶路。终于,她忍不住感慨一句:“如果喊一声停,全世界都可以停下来多好!”
时间快得让人如此追赶不及。
记忆中仿佛自己还像是那个异乡人,走在过街天桥上,满目的繁华热闹,无穷的高楼大
厦,不过向桥下一看,那奔腾的车流就轰然一声,火车般压上头顶。
最近看《无间道》,才恍然大悟地以那三个字诠释了当年惆怅莫名的心情,丢开了深圳的股票和工作,选择来北京竟像是“没有空间和时间的一条道路”。
有的事情或许永远都不会有答案,但走到现在,印象深刻的却正是当初那一个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个人去坐地铁,看漆黑从窗外一掠而过,和这个城市仿佛无尽的出口。
然后再步行到那些遥远的酒店去采访,一支、又一支的球队。有时候会摔倒在地,有时候冻得脚趾发僵,有时候会伸出手来感觉漫天一触即化的冰冷,有时候又会停下脚步听流浪歌手的哼唱,一幕幕,像透了谢尔·希尔克斯顿的绘本《丢失的一角》。
我是一个缺失了一角的圆,一直在寻找我那丢失的一角,有了它,我才是一个完整的大圆满……
2002年从《南方体育》到《体坛周报》,竟像是人生的分水岭,接踵而来的官司、和男友的分离、陌生环境的不可知、新风格的不知所措、独自一人前往异国的恐惧,甚至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从网页上发现有了那么多辱骂的评论……绝望透顶的时候,一个人会步行至办公室的七楼,从那里望下去,那仿佛永远都川流不息的二环,那些永远小虫般爬行的车流,那么多盏闪烁漂浮的灯……
重读那些记忆,感觉竟像在读前世。
纵使生命的这袭袍子上长满了虱子,我仍不过是一个在人潮之中面容模糊的小女子。
还好,在许多个夜晚,抬头望的时候,还有那可以与之交谈的星空。
他们,像那些温暧的名字一样,虽在遥远而模糊的角落,却总有一点点光亮,静静地照着我……
《南方体育》的总编龚晓跃,那个一脸清秀却自称“老男人”的人,是他第一个在报纸上提到我的名字,表示我是他“最欣赏的记者之一”,尽管到现在,我与南体之间有了太多的误会和变故,那份最初的情谊和深深的遗憾却从来都未曾走开。
《体坛周报》的总编瞿优远,“二十岁的身体和四十岁的眼角”,是他当初对我的赏识让我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个女记者,而且是个能干的记者,这个永不知疲惫的媒体人让我学习到那么多,而正是在这个中国最大的体育媒体,我找到了可以一生都尽情起舞的地方。
我最最亲爱的父亲易浩,“惟有文字才是超越时空、永不磨灭的财富……”他永远都是我忠实的读者,一篇篇、一段段,甚至一句句都读得仔细、看得明白,也正是他夜读不息的身影鼓励了我从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希望“有一天你能超过你爸爸”……
那些面容,像朵花的微笑,像露珠的叹息,更像是生命中那些剔透的水晶珠琏,串起了那并不完美但却完整的岁月。
这不过是属于我命运的一页书罢了,让我动容,让我发怒,让我哭泣,也让我悲伤。
还好,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知道,这一页终于这样翻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