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07-半个橙子   :旅馆小说系列-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排的树顶上踩着云彩飞翔,只要她踩准了云彩的浮力,就能一直飞在上面,不会掉下来。    
    这天下午,在房间里呆坐了一个钟头,有厚重的阴云开始在屋顶外的天空里堆积。链链忽然抓起书包想一个人去登铁塔,这想法令她大受鼓舞。来巴黎两年了,她也只是跟朋友们一起围在下面拍过照,或者在夜晚的车里,被它从高处倾泻下来的璀璨光束照得刺眼。跟它近在咫尺。为什么没想过去攀登?在地面久了,心里面挤压的东西都在蜂拥着寻找出口,也许拔离地面的高度才能帮人挣脱。她也有一闪念的紧张,因为卡若琳说了,她在巴黎整整住了四十年,铁塔却只登过一次,很害怕。    
    链链却不同,除了内心对命运神秘感越来越深的恐惧,她对现实的威胁完全没有胆怯。铁塔高度的威胁正好像用来解毒的另一副毒药一样,让人首先享受其中的冒险意味,这小剂量的恐吓对于她眼下的生活而言实在微不足道,她有时真希望跟这城市以性命相对峙,即使粉身碎骨。但这城市却像一面包裹着厚厚棉花垫的铁墙,她就算使出浑身力气把自己撞到上面,也无法碰到它里面坚硬的部分,连听到个回音都是睡梦里的奢望。这城市并不缺少像链链这样的野心家。    
    铁塔脚下永远有上万人组成的等待队伍。人们永远仰着头,暗红色铁质骨架裹挟着每个人心底里瞬间迸发出的疯狂欲望,吼叫着冲向天空,人们保持着千里迢迢赶来被它征服的坚定决心,决心在这个钢铁霸强的面前束手就擒,腿软(交换位置)匍匐着谄媚它、端详它,满眼向往不作丝毫抵抗,像一群忠心耿耿的婊子。    
    铁塔有两种登法:徒步和电梯。链链当然选择徒步,徒步攀登的乐趣在于绕着铁梯向上一步一步真实的触摸。艾菲尔,那个来自法国东部城市的骄傲的设计师,行云流水般地玩弄钢铁线条如使用梭机织布,那些铁线纤细而流畅,肆意挥洒,庞然大物的尖顶,直冲云霄,正是一个狂想家面对这个城市最尖锐的叫喊。铁塔骨架间的风无处不在,零星也有几个遥远国家的年轻人笑闹着从链链身边追逐经过,他们把这当成一项登高比赛。还有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牵着爸爸的手,每爬上一段台阶就听爸爸细心地读一段阶梯上的说明文字。    
    登到中心位置,再升到三百米高的顶端就只能乘坐唯一的一条通天电梯了。这里位于第二层的中心露台,向上望去,链链的心还是不由得一紧。一条陡峭狭窄的通道直通向天际,一个装有一群胆战心惊的游客的铁盒子正孤立无援地沿着那窄道缓缓爬升,巨型铁架的张力正好在人的胆量能承受的临界点处。好像一不小心,人就能被抛离引力,落入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    
    链链也是站进这个铁盒子里升到天上的,铁盒子刚刚启动的时候,她还能看一眼视线以内的景物,再高一些,她就马上抬起了头,盯住前面一个游客的衣领,不再四处张望。这一点儿不奇怪,每个人都对高处保持敬畏。    
    天空忽然晴开,白茫茫的光线照在人们的身上,塔顶的风伴随着轻度的摇晃,让终于可以站在顶端俯瞰全城的人们心神荡漾。越过白光,链链看到脚下的巴黎,变成了陌生的砖红色色块图,像一卷罗马时期的色调柔和的古画一样平铺在下面。圣心教堂白色的塔尖和荣军院金色华丽的圆顶最清晰,他们像夜晚港湾的(加入)里灯塔,张扬着这个城市的冲突与荣耀。    
    沿着塔顶圆形的露台绕行,香榭丽舍大道在下面清晰地划出一条白色的直线,与它连接着的杜伊勒里公园是繁茂葱茏的绿色。杜伊勒里,哦,那里有一条靠近卢浮宫的宽马路。    
    “链链,我马上就来接你,你在哪里?”


《半个橙子》 第二部分《半个橙子》 俯瞰巴黎(2)

    “我到了,在杜伊勒里旁边那条单向街上。”    
    “我知道,你站在右边还是左边。”G又急了,语气生硬。    
    “当然是右边,难道左边能停车?!”链链也抬高了声音。    
    刚一转头,“刷”的一声,一辆疾驶的黑色SMART稳稳地停在她的左侧路边。G坐在里面,一副无可奈何的获胜神情看着她……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G带她去看一场青春舞剧。    
    在高处,街道是无法看到的,他们都隐藏在大片的浓绿后面。借助露台上的公用指示标,链链可以很快对准每一处地理方位的景观。对,那里是拉雪兹公墓,第一个秋天,就是卡若琳带着她去拉雪兹公墓献花的。那是个把死亡装饰成天堂的地方,里面参天浓绿的大树和金红色的叶子的海洋,一瞬间就把人淹没了。墓碑的设计各有风格,有的在石棺上是一幅躺卧的人体雕塑,有的把棺墓做成了船形,还有的是个琉璃做的大花猫,每一处墓碑旁都绿草萋萋,鲜花争妍,没有一丝凋敝,阳光透过高大火红的树木间隙铺洒下来,来访者像寻宝一样找到里面知名或不知名人的栖息之地,静坐或轻轻交谈,与历史相互对望。在巴黎奔走路过的人,最终安睡在同一个充满想象和追忆的彩色园林。    
    卡若琳和链链在里面用了半天时间寻找大作家普鲁斯特的墓碑,《追忆似水年华》是她们共同的最爱。终于还是在园丁的指引下,找到了藏在一处旧墓后面的普鲁斯特的墓地。简单干净的黑色棺木,碑上刻着他和他母亲的名字和生死年份。“他母亲在他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卡若琳在耳边轻轻说。那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献花的人散尽了,冷风正提醒他(她)们这里近黄昏的寂静。链链拍了普鲁斯特墓碑的照片。    
    在国内的时候,她曾经无数次猜想过遥远巴黎的模样。也许是穿礼服的年轻绅士在夜色里坐上马车,铃声轻脆地响在刚刚落了雨的小石路上,来幽会一位发髻高耸、穿鱼骨蓬裙的贵妇;也许是若干年前电视上那个“日清饼干”的广告,穿风衣的金发女郎,套着丝袜的长腿跨出明亮的玻璃转门,她鼻梁高挺,黄昏的风吹起飘飞的眼神,转过身,腋下正夹着一条塑料包装袋的“日清”饼干……现在链链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巴黎,卡若琳的家、纵横的地铁、报社窗外的一角天空、G开快车的速度、塞纳河夜晚的灯火、墓地里饱满的阳光,这才是她可以触摸的每日每夜的真实生活。她猜想过的巴黎图景仍然遥远,然而那幅图景在很多年前沉入到链链的心底,谁也挪不走它,她甚至有时并不相信眼前的巴黎。    
    链链此时转到了露台的正北方,沿着那条隐约可以望见的火车东站旁的大道走进去,就是卡若琳和她的住处。她模糊的感觉到一种暖和的气息,能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落脚点,这使一个外来的探访者,多了些安稳。可惜皮特已经不在了,她和卡若琳周二的晚餐都改成了简单的蘑菇鸡蛋饼或其他的什么汤,她最近迷上了吃牛油果,将牛油果切开两半,只要抹点儿酱油就可以当顿饭吃。    
    巴士底狱方向,嗯,这是她和好朋友刘拉丁邂逅的地方。呵呵,刘拉丁一直是链链手中的一部读来津津有味的传奇小说。    
    那年夏天,就是链链来巴黎快一年的时候,链链开始忙着去撕那些贴在使馆文化处的招租启事,她想找到一个更合适的房子,离学校近,最好还能有机会练习说法语。    
    但找房子真是巴黎学生最头疼的事。政府提供的极为有限的大学公寓,申请人就是经过资格审查终于登记在册了以后,还要排队等个两年、三年,那时候拿了学位的学生都该买回国机票了。其他有私人出租、中介公司代找的房子就林林总总、各有机关,有时遇到计较的房东,更有无数陷阱和扯不完的官司,所以这里的留学生都练就了一身搬家的本领,手脚麻利地打行李包、拆装家具,几天一小搬、几月一大搬是家常便饭。    
    这期间还有些头脑机灵、伶牙俐齿的留学生,瞅准了机会,从一些有了交情的法国人那里挖到房源,把信息挂到网站上。看了帖子来看房的主顾一般都能被带领着在众多眼花缭乱的房子中兜上一圈,只要一间房子成交,那小子就能拿到一个月的租金算是中介费。虽然网上骂他们黑心的帖子络绎不绝,但对于举目无亲、心急如焚的找房者来说,这又的确是个忍气吞声的办法。而那拿了钱的小子,自然喜上眉梢,这可比窝在一间餐馆、没日没夜地刷盘子扫地容易多了。同时催生的留学生行业还包括搬家租车、机场接送用车等,当然开车的学生大都是些既没有驾照也没有保险的黑户车主,这么混出来的学生,都有些山重水复、听天由命的气势。    
    链链那天也找了这种中介,不过看了几间房子以后她还是垂头丧气地回去,地点都不合适,房子也憋闷。她漫无目的地晃进巴士底狱地铁站复杂的通道,刚转到地铁一号线的站台上,迎面一个大个子黑人男孩从身边快步蹿过去,差点儿把她撞倒,她还没晃过神儿来,后面一个中国女孩冲上来,抓住她的胳膊:“同学,麻烦你帮我看一下行李。”说罢,那女孩甩了她的胳膊,奋力向前追去。链链赶忙定睛一看,有一大一小两个黑色旅行箱放在前面五米远的地方,回过头,那女孩已经不见了踪影,一辆地铁轰响着靠近,周围等车的人都表情漠然,好像刚刚看到的,只是他们手中报纸上一则普通的新闻而已。    
    一定是遭抢了。链链对这种司空见惯的故事早就不陌生了。她乖乖地把两个行李箱拉到椅子旁边,坐下来等。迎面开来的地铁拉走了站台上的人,只留下链链,对面站台上,还有两个脏兮兮举着酒瓶子的流浪汉,冲着她古怪而毫无内容地笑着。链链掏出新买的书,边看边打着下午的瞌睡。    
    “嗨,谢谢你啊。”好几辆地铁过去了,那女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