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我们普通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奇迹,被哈默这个中学生做到了。他肯定有着与我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你思考过他的思路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第一,在我们普通人的概念中,必须赚了钱才能去买车。但在哈默那里,可以买了车再赚钱;
第二,在我们的概念里,小车是一个消费的工具。常常是买了车,仅仅是开着它去消费,没时间消费时,就把它摆在那里。
但是,在哈默眼里,它却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赚钱的工具。车买来后立即与商业进行结合,直接开着去赚钱。
由于勇于将解决问题的前后次序改变和将事物的性质改变,一个看来根本做不到的奇迹,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当你拥有一定优势的时候,又怎样以自己的优势创造出没钱也做大生意的奇迹来。
一次,“酒店大王”希尔顿在盖一栋新酒店时,突然出现资金困难,无法继续盖下去了,在银行又贷不到款,他急得团团转。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妙计:找那位卖地皮的商人!要他给自己“免费”盖酒店!
你是不是也觉得奇怪呢?哪有人傻到卖地皮给你,然后还把楼给你盖好的?但是希尔顿做到了!
希尔顿直接跟那个地产商说,他没钱继续盖酒店了!地产商漫不经心地说:“那就停工呗!等有钱了再盖吧!”
希尔顿回答道:“这个我自然知道,但是,假如我的酒店总拖着不盖,恐怕受损失的不只我一个吧!说不定你的损失比我的还要大呢!”
地产商纳闷了,你盖酒店与我何干?希尔顿接着说:“你知道,自从我买你的地皮盖房子以来,周围的地价已经涨了好几倍。如果我的酒店突然不盖了,你的这些地皮的价格就会大受影响!如果有人再宣传一下,我的酒店不盖了,是因为这个地方不好,准备另迁新址,那又会怎样呢?”
“那你想怎么样?”地产商紧张起来。
“很简单,你将房子盖好再卖给我,我当然会付钱给你的,但是不是现在给,而是从我的利润里分期支付!”
地产商虽然很不情愿,但是考虑到整体利益,还是决定做一回“傻子”,就决定盖这栋楼了。
在很多人眼里,这本来是一件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让自己的地产商盖酒店,还等赚了利润再给钱,简直是完整版的“借鸡生蛋”,希尔顿却做得天衣无缝又合情合理。
我们不得不佩服希尔顿的智慧,经营大师就是大师。同样是危机,他思路一改,财路就来了!
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这种心灵的突破,来实现思路的突破。
第一章 思路如何创造财富奇迹第三节 以小搏大不是梦(1)
以最少的钱去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对经营者是永久的诱惑
拿1万元做10万元的生意,才叫做生意
印象统治着世界
以寡敌众与以小搏大都因思维方式超凡
以最少的钱去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对经营者是永久的诱惑。那么,这是能够做到的吗?
让我们来看一下犹太人的理念吧。犹太人有句名言:
“拿1万元做1万元的生意,那不叫做生意。拿1万元做10万元的生意,那才叫做生意。”
说得真妙。那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大家都知道贷款是一定要有抵押的。有一次,一个犹太人跑到银行贷款,很有意思,只贷1美元。
但是,他拿了值50万美元的股票、证券等值钱的东西作抵押。他疯了吗?
根据银行的规矩,没有理由不贷给他。但是银行行长知道他是个犹太人,心想他这样做一定有玄机,于是就跟他套近乎,终于摸清了他的底细。
他说:实际上,我不是到你这儿贷款,我主要是要你们替我保管财物。我家里有这么多的财物,如果租一个保险箱的话,非常贵。
而到这里贷一美元,一年才6美分的利息,等于说,银行在廉价地替他保管财物,一年只收了6美分的保管费!
同样是一个保管的问题,如果正面考虑就是去租保险柜,可是犹太人转换一下思路,把他变成贷款抵押物,就便宜了很多。有这种思维,就敢拿1万元做10万元的生意。
有个朋友说:社会资源特别多!就是说,社会上的钱多得赚不完,就看你会不会去想,会不会去用它了!你要把自己的脑力开发足,让自己思维活跃起来,这样一来,没有机会也可以挖到机会,没有钱也可以找到钱,还可以拿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盖蒂是世界首富。在他才起家的时候,资金很少。一天,他要去参加一个油田的拍卖活动,参加的人很多,而且差不多都是大财团的老总。这个机会对盖蒂来讲非常重要,他又竞争不过人家,怎么办?
后来盖蒂心生一计,以很小的代价就买下了这个油田!
原来,盖蒂自己不出面,而是想办法请了当地最有名的银行行长替自己出面!
这位行长从来不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次一出面,便引起了所有人的注目和猜测。他们纷纷猜想:这位行长肯定是代表某个财团来进行拍卖的,肯定是志在必得。何况,以后在当地发展业务还离开不了他,为什么要与他竞争呢?
这一来,银行行长刚举了二三次牌就买下了!盖蒂以一个超乎意料的低价,轻易地取得了这口油田的开采权。
拿破仑有句名言:“印象统治着世界。”
在这次拍卖活动中,盖蒂就是充分利用了大家对行长拍卖的多种臆测,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印象,于是创造了以小搏大的奇迹。
以最少的钱去获得最大的效益,这是对经营者永久的诱惑。其实,这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的典型。
我们可以一起看看“味精大王”吴蕴初是怎么起家的。
上世纪20年代初,吴蕴初进了上海陆军兵部的专门学校学习,他特别喜欢化学。
当时,别看我们国家的菜很有名,但是还没有自己的味精,我们用的味精,都是日本生产的——味之素。吴蕴初就有心为国民争这口气,要研究自己的味精。因为他是搞化学的,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功了!
按理讲,他应该高兴才对,但是他很苦闷,因为自己没有一点资金,怎么才能把自己研究的味精投入生产呢?不生产出来,还不是一样没用吗?
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他每天都去不同的酒店、饭店吃饭,而且他每次都趁人多的时候做点儿小动作:当着所有客人的面,从怀里拿出一个神秘的小瓶子,从瓶里倒一些小颗粒放到汤里,然后无限得意地喝起来!
旁边的人都好奇了,那是什么好东西呢?终于有一天,一个宁波人忍不住了,就问他:“你那是什么好东西啊,也给我的汤里放点吧!”
吴蕴初等这一天等得好苦啊!
他当然毫不吝啬地给宁波人的汤倒了这种“神秘的颗粒”。这个宁波人再一喝汤,味道果然好极了。吴蕴初抓住时机就像他介绍自己的小发明,说得这个宁波人动心了,就把吴蕴初介绍给了一个姓张的巨商。
张老板见到吴蕴初,听他这么一讲,觉得味精市场大有前景,毫不犹豫地掏了5000块银元给吴蕴初,要他去生产味精,就这样吴蕴初搬来了他起步的垫脚砖,以后他通过苦心经营,终于成了有名的“味精大王”。
第一章 思路如何创造财富奇迹第三节 以小搏大不是梦(2)
在台北南京东路三段有一栋大厦叫新光人寿,门口还矗立着一尊火球雄师,这个是有来历的,它象征着集团的创始人吴火狮。
起初,吴火狮并不是做保险的,上世纪30年代他以一个小小的卖布作坊起家,慢慢发展,成立了新光集团。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他看到保险业有市场,就开始着手成立新光人寿!
起步的时候非常困难:
第一,当时台湾的保险市场主要由国泰、国光两巨头垄断着,别人想进去插一杠子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他这个老板对保险业一窍不通,找个内行咨询吧,人家支支吾吾,还不肯说;
第三,老板外行,员工也外行,而且对保险还分外反感!你说吧,这保险公司怎么做!
吴火狮一分析,他得想诀窍了,先是让他的员工分别去其他的保险公司办保险,拿回人家的保单来,这不正大光明地得到商业机密了吗?
经过分析,他决定打出“最大的保障,最小的保费”的口号,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出去推销。结果,一段时间过去了,新光人寿不但没火起来,还不得不暂停营业,因为光靠推销,有时候连门都进不去!
吴火狮经过仔细研究,找到了一条快速发展方案:采取“寻人启事”的方式,做物美价廉的广告。
原来,一次他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这一看就看出了个广告策略:中场休息的时候,他看到电影屏幕上出来一行字,原来有人要找他!他立即觉得这个方法好!
主意一定,马上行动,他安排自己的外务部员工都去看电影,只是有一点,他们要去不同的影院,然后在休场的时候,花5毛钱,在大屏幕上打一行字:“新光人寿保险公司吴经理外面有人找”。
大家想想,台湾有多少电影院,每天去看电影的有多少人啊,所以一时间大家都知道新光人寿了,这比你去电视台做一秒钟的广告要有效得多,而且便宜得多吧!
第三步棋他这么走,在报纸上以《讨厌人寿保险》为题举办“有奖问答”活动,顾客都想夺奖,纷纷寄来答案,这样以来,他们就知道了每个顾客的详细住址,然后再派销售人员登门造访,这样比勇敢敲门容易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