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近身神医-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就是人老是凑不这么齐。”

王涛一阵无语。这老太太还不是一般的极品,骂个人还要整个家族人员凑齐了再骂。

三个人从小池塘边经过,来到梧桐树下。王涛盯着石桌上密密麻麻纵横交织的线条,线条旁在石桌上刻着四个小字——手谈有乐。盯着四个字看了好一会儿,王涛脸色变得凝重。

那四个小楷写得中规中矩,可是王涛却从中看出了很多东西。透过这四个字,他看到千里江山如画,他看到磅礴乱石穿空,他看到汹涌大lang淘沙,他看到铮铮战鼓鸣沙场,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439章:在医言医

把目光从四个小楷上移开,王涛惊出了一身冷汗。

只有深切体悟中华书法的人,才能睹字明人。

十数年如一日的苦练书法,王涛才拥有了下笔成虎的笔力。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地方,可是今晚在这小院石桌上看到的四个字,却让他生出一丝挫败感。

那四个字就如同一把蓄势待发将要出鞘的利剑,利剑一旦出鞘,必然山河变色!

“怎么了?你没事吧?”看到王涛凝重的脸色,陈可馨关心地问道。

王涛摇头,道:“没什么,可能是有些累了。”

“等会儿见过太爷爷,我就送你回家休息。”陈可馨柔声道。她知道他确实太累了。

王涛在心底轻叹一声,陈家老太爷此次相邀,必然如这把无形的利剑般,想要给自己威慑或者是教训。谁让自己刚才在前厅那般口无遮掩。

老太太走到房门口,伸手推开了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身穿白大褂的男医生。

“爹,睡了没?如果睡了,我就不让这俩孩子进屋了。免得惊了你的好梦。”老太太在门口提高嗓门说道。

“那么大声做什么?我耳朵虽然有点背,但还没聋。”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那我带他们进去了?”

“既然来了,当然要进来。”

老太太领着王涛和陈可馨推门而入。

房间里的光线非常的柔和,不像前厅灯光那般刺眼。

一个苍老的老头坐在轮椅上,在房间中央闭目假寐。

老人身体很瘦,满脸褶子,头上的头发都已经掉的十之八、九,只有脑袋后面半圈留有稀稀拉拉的几根白发。在灯光的映射下,老人圆溜溜的脑门显得铮亮。

老人身上穿一条白色纯棉长袖衫,前襟上是一排中华纽扣结。老人坐在轮椅上的下半身上搭着一条纯白色的薄毛毯。

面前的老人看起来很普通,和那些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跑出来晒太阳的老人没有什么区别。

老人一直闭着眼睛,直到王涛三人走进这所房间,他的眼帘都没撩起来一下。

“年轻人,火气很大?”老人张口问道。

王涛很认真地说道:“今天下午,我在洪水里泡了整整一下午。”

前者问得很唐突,而后者回答的很词不达意。就连冰雪聪明如陈可馨,也搞不清这一老一小两只狐狸在打什么哑谜。

老人脸上仍旧没有人表情,微微顿了顿,问道:“听说你的诊所名字叫杏林?”

“是的。”王涛道。

“我想听你告诉我,杏林二字作何解释?”老人说道。

微一沉思,王涛说道:“‘杏林’作为医界的别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在三国时代,庐山有位名医叫董奉,他医道高明,技术精湛,据传有起死回生之术。”

“他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收取病人的报酬,但是他对找他看病的人有个要求:凡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他的园子里栽五棵杏树,轻病被治好的则栽种一棵。”

“一年年过去了,经他治愈的病人数不甚数,他园子里的杏树也已聚棵成林,每到杏子成熟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繁枝绿叶中,累累红杏挂满枝头,煞是好看。”

“后来,董奉又告诉人们,凡是到他的杏林来买杏的人,不要付钱,只要拿一些粮谷放在仓中,就可以去林中取杏。时间久了,董奉用杏换来的粮食逐渐堆满了仓库,董奉又将这些粮食用来救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

“后来还有老虎镇守杏林之说,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想吃杏者只能以米谷换取,而董奉则把换来的谷米来救济贫民,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说。由此,董奉以杏林义诊、救济贫民之举,成就一段佳话。”

老人微微点头,道:“董奉在历史上没有张仲景和华佗名气大,但能够举重若轻,不失为建安三神医的美誉。”

突地,老人猛然间睁开了眼睛,如电的目光盯着王涛的眼睛,质问道:“杏林本是医圣一代人物所应有的称号,你有什么资格命名自己的诊所为杏林?”

太突然了,刚才一老一小两个人还像是在话家常,可是一转眼,却大眼瞪小眼。把身旁的陈可馨和老太太惊呆了。

王涛也是微微一愣,但仅仅是零点零一秒中的时间,他立刻就恍悟过来,原来自己所担心的那把剑悬在自己心上。

“我的诊所为什么就不能叫杏林?”王涛冷笑道:“自一代医圣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

“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

“明代的书画家赵孟畈∥#笔钡拿窖献映擅钍只卮焊斡螅悦项还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

“近代以及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来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和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

王涛凝视着陈老太爷有些发黄的眼珠,冷声道:“就现在而言,杏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传承。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如果不继承这种传承,并且让它延续下去。那么我们的古老传承就会失传,甚至是被别的国家的宵小之徒盗取。高丽棒子们成功申请韩医,不就是打在我们脸上最响亮的耳光吗?”

王涛的一番话说的很是慷慨激昂,连他自己的血都被刺激的汹涌狂流。他就不信面前的老头子会不动声色。

谁知,陈老太爷根本没有一点反应,甚至接都不接王涛那一番慷慨陈词,而是张嘴问道:“你如何理解悬壶济世?”

王涛差点跳起来骂娘,这个老东西!说话怎么没有一点头绪?自己这么激动这么热血这么毫无保留地给他讲解杏林的由来,他倒好,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嘴巴一闭一张,让自己再给他讲解悬壶济世,前言不搭后语,不会是脑子进水了吧?

第440章:我还是决定把可馨嫁给你

老人闭着眼睛时,如同龙泉宝剑静伏鞘中。老人睁眼的瞬间,便如利剑出鞘,锋芒毕露!

此时,他如剑的目光,注视着王涛俊逸的脸颊。王涛的心脏急剧的收缩。

他虽并不觉得自己是神马武林高手,但却有着遇弱则弱,遇强则强的心态。

别人敬他一尺,他就敬别人一尺半,如果别人欺他三分,他就敢跳起来骑到那人头上拉屎。

陈老太爷那番质问他有何资格命名诊所为杏林的话,深深激起了他心中的怒火。

开心的时候,他可以笑到忧伤,愤愤不平的时候,他可以怒之癫狂!

“我为什么要给你讲解什么劳什子悬壶济世?”王涛的目光一眨不眨的盯着陈老太爷微微发黄的眼睛冷声道:“悬壶济世是用来做的,而不是用来讲的。”

如剑的目光盯着王涛看了一会儿,陈老太爷忽然笑了。笑得很诡异。本就苍老的十分难看的脸,这一笑起来就如同变异了核桃皮。目光阴冷,脸上却带着笑意,看起来很诡异。

“这么多年来,你是第一个敢顶撞我的人。”老人笑过后嘴巴一闭,脸上嘴角没有一丝笑意残留,就如刚才大笑的不是他。

王涛尽量让自己的呼吸放平缓,有生以来他还是第一次和这样位高权重的老狐狸过招。这种感觉他一点都不适应,很不适应。不舒服,身体和心理及其的不舒服。

他可以断定,院子里梧桐树下那张石桌上雕刻的四个小楷,肯定是面前这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头子所留。

只有如此神经质的人,才能写出那样精妙绝伦却又矛盾至极的字体。

老人的笑声落地后,房间里便再也没有声音发出。房间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陈可馨和老太太以及站在门口处的男医生,都感觉到房间里的空气非常的压抑。

男医生咕咚一声咽下一口吐沫,伸出舌头tian了tian干涩的嘴唇。自从成为陈老太爷的专职医生以来,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老人说话这么多,精神如此旺盛。

“现在你对陈家子孙如何看待?”陈老太爷问王涛。

王涛摇头,道:“我今晚第一次来陈家,和各位长辈接触时间有限,不敢妄作评语。”

“你哪里是不敢妄作评语?”老人眯着眼睛,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王涛的身体,“刚才在前厅,你不是已经对陈家作出评价?言称在你的世界看陈家,就如同在阳间看阴间。”

“——”

王涛一时竟无言以对。自己刚才在饭桌上却是讲过这样的话,可那都是在一怒之下,完全都是在为可馨抱不平。他没想到面前这个看似老态龙钟的老人,其实心如明镜。

“太爷爷,刚才在前厅他只是瞎说,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陈可馨着急的解释道。

扭头看了她一眼,老太爷冷哼一声,道:“我很放在心上!”

瞬间,陈可馨的手脚变得冰凉,一张俏脸变得惨白。他知道太爷爷在整个陈家的影响力。如果太爷爷对王涛的那番胡言乱语放在心上,那么王涛的处境——她根本不敢再继续想下去。

扑通!

她对着老太爷跪下了。

“太爷爷,今天晚上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请您千万不要责怪王涛。如果我不带他回家,就不会有这样的冲突发生。要责罚您就责罚我吧。”陈可馨说道。

此刻,她的眼神中满是决绝之色。她已经想到了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