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教王国的奥秘-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险阻,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从西天取回了真经。
在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中,虽然那三位本领高强,善于腾挪变化的
徒弟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可那个去西天取经的唐僧,
历史上却真有其人。《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就是根据他的事迹写出来的。
这位唐朝的僧人,名字叫玄奘,是唐代有名的佛学家。不过,这个唐僧既不
像《西游记》说的那样,是如来佛的弟子“禅和子”下凡,也不像故事里描
绘的那样,真假不辨,善恶不分,一遇妖精就不知所措。他是一个勇敢坚毅、
不畏艰险的和尚。玄奘只身到人们称为西天的古印度求法,为佛教在中国的
传播和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强盛的时期,它同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过友好密
切的联系。那时候,不仅一批批来自印度的佛教僧侣到我国内地翻译佛经、
宣扬佛法,中国的一些和尚,为了钻研佛学,也纷纷沿着丝绸之路,去佛教
的发源地印度求经问法。玄奘就是他们当中最杰出的一个。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历代的僧人曾翻译了许多佛经,不过,玄奘认
为这些辗转传来的佛经有的翻译得不好,让人不易理解,有的走样失真,歪
曲了原来的意思。为了求取真正的佛经,玄奘决定西去印度取经。
公元629 年,玄奘从唐朝的都城长安出发了。他沿着河西走廊前进,准
备经过当时称为西域的新疆进到中亚,然后再从那里南下,转入印度。这条
路历来就有人走,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来来往往的商队把中亚、西亚的
药材、香料运到中国,又把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运到西方。但是,这条
路十分艰险,沿途多是戈壁荒漠,冰山雪峰,许多人冻死、饿死、渴死在途
中,有时候,就连人数众多的商队也不能幸免。玄奘只身在这样的环境里旅
行,遇到的困难和艰险就更大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呵!
有一次,玄奘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中前进,盛水的皮囊不小心跌落在地
上,水全洒掉了。这可怎么办?是往回走,还是继续前进?如果前进,要是
碰不到泉水,就会活活渴死!然而,玄奘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毅然往前走。
一连好几天,没有见到水源,玄奘干渴得实在支持不住了,一头晕倒在地上。
说也凑巧,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忽然一阵凉风吹过,使他又苏醒过来。玄奘
又挣扎着起来向前走。不久,一泓清澈的泉水出现在眼前,玄奘喜出望外,
饱饮之后,又愉快地踏上了征途。玄奘到了印度以后,游历了各地,向印度
的佛学大师们学
玄奘译经习,自己也到处讲学,许多印度佛教徒都倾心地佩服他。玄奘
在印度住了十五六年,回国的时候,带回了600 多部佛经。后来,他把这些
佛经精心翻译成汉文。玄奘还把他在西行取经途中的见闻写成了一本叫《大
唐西域记》的书,这部书后来成为我国古代历史、地理名著,也是一部优秀
的文学作品。玄奘西行取经,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对丰富祖国文化作
出了贡献,他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永远鼓舞激励着后人。
在唐朝,还有一位值得纪念的和尚,他的名字叫鉴真。鉴真没有像玄奘
那样去西域取经,而是东渡日本,把中国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传给了我们的东
邻。
鉴真是位学问渊博的和尚。公元742 年,他接受了日本僧人的邀请,到
日本传播佛教戒律。可是,中国和日本之间隔着茫茫的大海,鉴真一连四次
东渡都由于风浪的阻碍没有成功。公元748 年,鉴真又开始了第五次东渡,
这次他们又遇到了大风浪,在海上颠簸漂流了十几天,只能靠嚼生米,喝雨
水维持生命。最后,他们漂到了海南岛。五次东渡失败,都没有使鉴鉴真东
渡真灰心。尽管他已经是63 岁的老人,双目也已失明,他还是在公元753
年第6 次出发了。这次他和他的弟子们战胜了海上的风浪,终于到达了日本,
实现了东渡传法的愿望。鉴真来到日本后,校勘了日本的佛经,传授了医药
知识,带去了许多书法、绘画、雕塑作品和许多生产技术。直到今天,日本
人还把他奉为榨糖、缝纫、做豆腐和酱油的祖师呢。
玄奘和鉴真两位和尚,一个西行取经,一个东渡传法,除了传播佛教,
还使中外的文学、哲学思想、雕刻、建筑、音乐、舞蹈和生产技术得到了交
流发展,为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他们是永远值得人们纪念的两
个和尚。
石窟中的佛教艺术
云冈石窟是我们祖国的一座佛教艺术宝库。当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看到
那些有上千年历史的石刻艺术珍品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赞叹。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它依山开凿,东西绵延
1 公里,有大小石窟和佛龛(kān)1300 多个,石雕的佛像5。1 万多尊。云冈
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时期,距离今天已经有1500 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还是先到那座最大的石窟看看吧!它里面约20 米高,中间有塔柱
支撑着洞顶。塔柱上和洞壁上刻满了大大小小的佛龛和装饰物,几乎找不到
一点没有雕刻过的空隙。端坐在洞窟中央的一座大佛像,足有17 米高,它神
情威产,那凌驾一切的神气,令人肃然起敬。在大佛的周围还有许多神像,
它们一级级地排列着,一个低过一个,都显示出恭顺的模样。洞内还刻有飞
天和侏儒的形象,飞天是云水女神,她们体态轻盈,手拿乐器,在天空中飞
舞,为大佛演奏乐曲。侏儒是身材矮小、健壮的人,他们在佛龛的基座和柱
子的顶端用力支撑着重物,那欢喜的样子,似乎在说,能为大佛服役是多么
荣耀啊!你看,这个神佛的世界同我们人间的封建社会是多么的相似!那威
严的大佛不就是站在臣民之上发号施令的君王吗?那些围绕在大佛周围的各
级小佛,就是封建帝王身边的大小群臣,那飞天和侏儒是服劳役的平民百姓。
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尽心尽力,支撑着这个世界。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封
建统治图呀!
和云冈石窟同样有名的佛教艺术宝库,还有敦煌石窟和龙门石窟。敦煌
石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的鸣沙山。相传公元366 年,一个名叫乐僔的和尚来
到鸣沙山脚下,他看到在夕阳的照耀下,鸣沙山闪烁着金光,认为这是一处
圣地,于是他用募化来的钱雇来工匠,在山崖上开凿出第一座石窟。后来,
不断往来在这条丝绸之路上的官员、僧人、商人和普通老百姓也相继出钱开
凿石窟。1000 多年过去了,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先后共开
凿了大大小小的石窟1000 多座。保存至今的有492 座。
在这些石窟里,有4。5 万平方米的壁画,2400 多尊彩塑,这些壁画除了
描绘佛经故事,还绘出了当时人们耕种、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歌舞、杂
技、旅行、治病和婚丧嫁娶等生活场面。如果把这些壁画一幅一幅地连接起
来,可以排成25 公里长的大画廊。19 世纪末,在敦煌的一座洞窟中,还发
现了数量巨大的古代经卷、文书和画卷。敦煌石窟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古
代文化艺术宝库啊!
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附近,它有石窟1300 多个,佛像10 万多尊。其中
最大的佛有17 米高,最小的仅有2 厘米。它们一尊尊雕刻得神态各异,栩栩
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像云冈、敦煌、龙门这样的石窟,还有甘肃
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四川的大足石刻等许多座。这些也
都是一座座珍贵的艺术宝库。
为了宣扬佛教思想,佛教徒们开凿了像云冈、敦煌、龙门这样规模宏大
的石窟,建起了许多精美的宝塔和寺院。虽然为了修建它们,耗费的财富数
也数不清,但这些雕凿精美的神佛龙门石窟塑像,宏大瑰丽的寺庙建筑也凝
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它对我国雕塑、绘画、建筑艺术的发展也起
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怪,一件事总有两个方面。宗教除
了有消极落后的一面外,还有积极的另佛寺中一尊塑造精美的塑像一面。不
只是佛教,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世界上的其他宗教也一样,它们都同人类
的文化发展密不可分,对所流传地区民族的精神、文化、科学技术、道德风
俗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穷苦人的“救世主”
时光过得飞快,在佛教产生后大约500 多年,又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在亚
洲西部的巴勒斯但诞生了。这就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
按照基督教会的说法,基督教是上帝派他的儿子耶稣基督降生人世间创
立的。“耶稣”是希伯来文“神的救助”的意思,“基督”是“救世主”的
意思。这个耶稣虽然是传说中的人物,历史上并不存在(也有人认为耶稣有
其人),可他同我们颇有一点关系呢!你知道吗?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公元
纪年,就是以他“诞生”的那年作起点计算的。在耶稣出生以前的年代,记
作公元前多少年;出生后的年代就记作公元多少年。
既然耶稣是传说中的人物,可他创教、传教的事又是怎么回事呢?要弄
清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看看基督教会是怎样说的吧。
教会说,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巴勒斯坦北部山区的拿撒勒村有
个名叫约瑟的木匠,得到了神的通知,他的未婚妻玛利亚感受了“圣灵”,
怀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本是上帝的儿子,是上帝为了拯救世上的生灵,派
到凡间,替人类赎罪的。不久,男孩降生了,约瑟夫妻俩依从神的意旨,给
孩子取名叫耶稣。耶稣一天天长大了,他30 岁的时候开始自称是救苦救难的
救世主,四处宣扬上帝的“福音”。他还招收了12 个门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