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教王国的奥秘-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为了安拉之道而战”的口号,发动了侵略战争,先后征服了西亚、中亚、
北非和欧洲的西班牙,一个地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建立起来了。
阿拉伯贵族向外扩张,打着宗教“圣战”旗帜。他们定下一条规矩:各
地异教徒(指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如肯皈依伊斯兰教,就可保全生命财产,
还可不纳税,得到和阿拉伯穆斯林同样的待遇;不愿改变信仰的,也不强迫,
不过要交纳人丁税;如果既不敬奉安拉,又不纳税,那可就要用宝剑来对付
了。《古兰经》、贡赋和宝剑,在这三样东西中间,人们必须选择一个。在
亚非各地,许多人为避免沉重的赋税和残酷的镇压,纷纷改信了伊斯兰教。
阿拉伯贵族在他们征服的广大土地上建立起神权统治。他们说,手握宗
教、军事、行政、司法大权的哈里发,是“真主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反抗
不得的。而那些受命管理各地百姓的大臣,则是代表哈里发的。哈里发宣称:
这些受命大臣代表我,也就是代表真主。谁服从大臣,谁就是服从了我,也
就是服从了真主;服从真主的人是会升入天堂的。谁违抗了大臣,谁就违抗
了我,也就是违抗了真主,是要堕入地狱的!阿拉伯的政权和神权就是这样
结合到一起的。
维护阶级秩序,要靠法律,阿拉伯贵族懂得这一点。他们还想到,在法
律上面如果抹上一圈神圣的宗教灵光,那就会更有力量。阿拉伯帝国把法律
和宗教信条混合在一块,《古兰经》既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也是阿拉伯国家
的法律。它不但包括宗教信条,还包括民法、刑法和战争、外交等方面的条
例。
穆罕默德起初颁布的各种律例,是适合当时情况的;可是社会在不断地
变化着。过了一段时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又需要有新的法律了。这时,
穆罕默德使用安拉降“启示”的办法,说某些事情该如何如何处理。采取这
种办法来订立法规,当然很灵活、方便。这些陆续创订的法律,和宗教信条
一道汇合起来,都收到《古兰经》里。
但是,穆罕默德是安拉最伟大,也是最后的一个先知,他死后,就再不
会有先知来传达“天启”了,《古兰经》又不能篡改,以后怎好立法呢?阿
拉伯统治者终于又想出一条妙法。当他们要创立一条新法时,便由上了年纪
的人出来说,从前也发生过这类事情,当年穆罕默德是怎样处理的,或者说
过什么样的话。这样,新法便又有了根据,因为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先知,他
讲的、做的都是遵照安拉的意旨。
有一次,一个老妇人来见艾卜?伯克哈里发,说她的孙儿去世了,她要
求继承遗产。哈里发一想,如何处理这样的事,《古兰经》里没有现成的规
定,便问左右:“关于这样的事,穆罕默德是否说到过?”一个臣子应声道:
“当年穆罕默德说祖母继承孙儿遗产,应得1/6。”哈里发又问:“还有谁
听见过?”又一个臣子回答说:“我曾听见,可以作证。”于是哈里发便把
1/6 的遗产,判给老妇人,一条新法律就这样定下来了。
阿拉伯人的法律有两大源泉,一是《古兰经》,一是《圣训》。就是穆
罕默德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不论哪一种都源于真神安拉。阿拉伯贵族在
法律上面涂上一层宗教的神圣灵光,不仅要人接受它,而且要人心甘情愿地
遵从它。
既然宗教和政治结合在一起,一切政治斗争便不能不表现为教派纷争
了。阿拉伯贵族集团之间的勾心斗角,比起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少。
它征服的地区那么广,被压迫被蹂躏的民族和人民的反抗斗争,也不断出现。
统治者争权夺利的争斗和人民的起义,都要打着宗教旗帜,这是伊斯兰教分
裂为许多派别的社会根源。
伊斯兰教最大的一派是逊尼派。因为它信徒多,流传广,占穆斯林世界
的90%,现在亚非各地的教徒大多数属于这一派。
和逊尼派相对立的是什叶派。这一派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印度和
巴基斯坦等地区,人数大约有6000 多万。
阿拉伯帝国充满着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到9 世纪时便分裂、衰
落了。13 世纪中叶,蒙古人攻入巴格达,连名义上的阿巴斯王朝也最后灭亡。
虽然,阿拉伯帝国在历史上早已消失了,但伊斯兰教却一直绵延到现在。在
世界上,不但有许多民族信仰它,在一些国家里还被定为国教。它对世界的
政治、社会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古兰经》——安拉的默示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聚众礼拜的场所,也称做礼拜寺。不知你是否留意
到,那清真寺的墙壁、门窗和地面上,到处都用花卉、几何图形和阿拉伯字
母的花纹做装饰,显得十分素洁淡雅。在这里,不但找不到一尊神像,就连
人或动物的雕像、画像也没有。
佛教寺院里有众多的神佛雕像,基督教教堂里也有耶稣的像,那清真寺
为什么不一样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伊斯兰教教义讲起。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古兰经》(“古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诵读或讲述)。这部长达
30 卷的经文,是穆罕默德亲口传授的,是他传教20 多年的言论总汇。穆罕
默德去世的时候,《古兰经》主要是靠教徒们牢记心中,口耳相传的。只有
少数言论被记载在羊皮、骨片和石板上。直到几十年后,这部经典才被整理
编辑成书,一直流传到今天。
伊斯兰教的教义是通过《古兰经》体现出来的。依照《古兰经》的说法,
“安拉”(也称“真主”或“胡达”)是世界上唯一的主宰,除此之外,再
也没有其他神了。既然天地间只有一个真神,那么,穆罕默德也就只是一个
人了。不过,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真神“安拉”选中的最伟大的,也
是最后的一个先知。这部《古兰经》就是“安拉”通过天使,一字一句地默
示给他的真言。因此,《古兰经》的每句话,每个字都是神圣的、永恒的,
不能有丝毫的怀疑。穆罕默德是“安拉”选中的人间使者,信仰“安拉”的
人应该绝对服从他。
《古兰经》还告诉人们说,“安拉”是万能的,主宰一切、安排一切。
它创造了天地万物,又造出人来。为了让人类永远延续不绝,它叫男人和女
人匹配成夫妻,生儿育女。为了人类生存,它把海洋征服,把天空撑起,还
吹起幸福的和风,叫各种植物生长出来。世上的人,有的富贵,有的贫贱,
一个国家,有时兴盛,有时衰落,这些全是由安拉的意志决定的。人既不能
预先知道,也不能加以改变。就是那世上极细小的事情,比如一片树叶落地,
也是安拉安排的。安拉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真神。它没有形象,也
没有方位,是无处不在的。
伊斯兰教同基督教一样,是只信仰一个神的宗教。它反对多神,严禁崇
拜偶像。既然安拉是无形无影,无处不在的,所以清真寺内也就没有神像,
也不允许有引起偶像崇拜的人或动物的图像。这样,清真寺里就只好用几何
图形、植物或阿拉伯字母的花纹作装饰了。多亏那些穆斯林能工巧匠的创造
才能,把清真寺装饰得十分精美,在艺术上别有风味。
《古兰经》让人们信仰真主,相信人有来世和灵魂不灭,说在广阔的天
空和人间,有许多人肉眼看不见的叫“天使”的精灵,是真主用光创造出来
的。这些“天使”来无踪,去无影,神通广大,受真主的役使,记录着人们
行为的善恶,随时向“安拉”报告。大天使“迦伯利”还担负着安拉和人间
使者的联络,《古兰经》就是真主通过迦伯利传谕给穆罕默德的意旨。世界
上每件事物都有天使管理,它们有的专管记录善行和恶行,有的专管火狱,
有的专管死亡,有的专管为真主唱赞歌。人们在世间的一切活动,不论是善
事还是恶事,真主会看得十分清楚,一一记到功过簿上。当世界末日来临,
天崩地裂,所有人的灵魂都要接受“末日审判”时,真主便打开功过簿,看
看你有多少善恶。凡信仰真主,做了善事的人,通通升入天堂。那里是一个
极乐世界,风和日丽,景色迷人,到处有芳香的牛奶、挂满各种鲜美果实的
果树。进入天堂的人,身穿绸缎,口尝美味,耳听仙乐,真是快乐无穷!至
于那些行凶作乱的恶人,就要打入地狱,拿长长的锁链锁起来,受火狱的刑
罚。伊斯兰教同基督教一样,号召人们忍受苦难,服从统治,把希望寄托在
来世。
按照《古兰经》的规定,伊斯兰教徒除了信真主、信天使、信天经、信
先知、信末日,还要遵守一套宗教制度,叫做修五功。
许多清真寺都建有高高的宣礼塔。每天宣礼员要在上面高声念诵:“安
拉至大!我作证除安拉外,别无神灵!我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快来
礼拜吧!快来获救吧!? 。”每个穆斯林都要表明自己的信仰,也要背诵“万
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主的使者”的证言。这叫做念功。
按照教规,穆斯林一天必须礼拜五次,破晓的一次叫晨礼;中午的一次
叫晌礼;下午的一次叫晡礼;日落的一次叫昏礼;夜间的一次叫宵礼。每星
期五还要到清真寺举行一次聚礼。在礼拜时,穆斯林要洗净身体,穿上洁净
的衣服,面向麦加的方向鞠躬叩拜。这就是拜功。
斋功又叫把斋。在每年斋月即伊斯兰历9 月,穆斯林在1 个月之内白天
要斋戒禁食。除病人、孕妇外,都要在每天日出前吃过饭,然后直到太阳落
山才能再进饮食。斋期直到伊斯兰历10 月1 日才结束,那天便是穆斯林的开
斋节。
穆斯林每年要捐献缴纳一部分钱财,大约是自己财产的1/40,用来赈济
贫穷的穆斯林,或作为宗教费用,这叫天课,也就是课功。后来有些伊斯兰
教国家把天课定为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