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4.4a到c是趋势反转的典型范例。请注意,在图4.4a中,价格在点5,先是无力冲越前一高点(点3),然后就掉头向下,跌破了点4所示的前一个低点。这种趋势反转其实可以简单地通过观察支撑和阻挡水平来判别。这类反转形态就是所谓双重顶。
支撑水平和阻挡水平可以互换角色
到此为止,我们把“支撑”定义为前一个低点,“阻挡”定义为前一个高点。实际上,情况并不始终如此。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支撑和阻挡的另一个更有意思也更鲜为人知的方面——它们的角色互换。只要支撑或阻挡水平被足够大的价格变化切实地击破了,它们就互换角色,演变成自身原先的反面。换言之,阻挡水平就变成了支撑水平,而支撑水平变成了阻挡水平。为了理解其中的奥妙,下面我们先讲一讲形成支撑和阻挡水平的一点心理根由。
支撑和阻挡的心理学
简明起见,我们把市场参与者分为三种——多头者,空头者,和观望者。多头者为已经买进了合约的交易商,空头者指已经卖出了合约的交易商;观望者则或者是已经平仓出市者,或者是尚在买与卖之间犹豫不决者。
我们假定市场在某个支撑区域波动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向上移动。多头者(在接近支撑区域买进的人)很高兴,但心犹不足的是当初没有买得更多些。如果市场再掉回支撑区域附近,再增加些多头头寸,那该多妙啊!空头者现在终于认识到(或者非常怀疑)自己站错了队(市场从该支撑区上升的距离对这种判断当然极有影响力,我们留待稍后讨论)。空头者但愿(而且祷告老天)价格再跌回他们卖出的区域,这样,他们就能在入市的水平(即“盈亏平衡点”)脱身。
观望者有两种——有的从未持有过头寸,有的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已经在支撑区把手上的多头头寸卖出平仓了。后一种人过早地平掉了多头头寸,当然追悔莫及,于是他们指望再有机会在接近他们卖出的地方把那些多头头寸补回来。
最后说到那些犹豫不决的人了。他们现在终于认识到价格将进一步上涨,下决心在下一个买入的好时机进入市场,站到多头一边。所有的四种人现在都决意在下一轮下跌中买进,那么市场下方的这个支撑区域就关系到大家的“既得利益”。如果价格下降到该支撑附近,上述四个群体新的买进自然会把价格推上去。
在该支撑区域发生的交易越频繁,就意味着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在此处拥有“既得利益”,因而该支撑区就越发重要。支撑或阻挡区的重要程度可以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市场在该处所经历的时间、交易量、以及交易活动的发生时间距当前的远近。
价格在某个支撑或阻挡区逗留的时间越长,该区域就越重要。比方说,如果价格在上升之前,在一个“乱麻区域”徘徊了三个月,那么这个支撑区就比市场仅逗留了二天的一个支撑水平重要。
交易量是衡量支撑和阻挡区重要程度的另一依据。如果支撑区域在形成过程中伴随着高额的交易量,就意味着此处有大量合约易手,相应的水平就比交易平淡之处的水平重要。点数图能够展示每日内的交易活动细节,把它用来辨识那些交易发生得最多、因而可能最有效的支撑和阻挡的时候,特别有用。
第三个办法是根据交易发生的时间距当前的远近程度,来判断相应的支撑或阻挡区的重要性。因为交易商是针对市场变化、针对现有头寸或未及开立的头寸采取行动的,所以,交易活动发生的时间越近,有关水平发生影响的潜力越大。
现在我们反过来,设想市场不是上升,而是下降。正如上面的例子所展示,在上升趋势中因为价格有所上升,市场参与者对每次下降的综合反应是更多地买进(因而产生了新的支撑)。然而,如果价格开始下跌,且跌破了前一个支撑区域,情况便恰然相反。所有在支撑区买进的人现在都认识到他们弄错了。更糟糕的是他们的经纪人开始发疯地催促他们追加保证金。因为期货交易具有高杠杆率,交易商难以对亏损的头寸坐视得太久。他们要么得补足保证金,要么得忍痛割爱,平掉多头头寸。
原本造就支撑区域的,是在其下方占压倒多数的买进指令,而现在所有买进指令全部转化成位于其上方的卖出指令。这一来,支撑就转变为阻挡。原先的支撑区越重要——就是说,那里的交易越活跃、距目前越接近——那么,现在的阻挡潜力便越强大。上述三种人——多头者,空头者,和观望者——当初造就支撑的所有动因,现在恰好反过来,为以后的价格上冲或者弹升压上了一个盖子。
图表分析师所使用的价格形态、以及诸如支撑和阻挡等概念确实能够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对其原因推敲推敲,作一点反思。事实上,绝不是图表或我们在图表上画出的辅助线条具备什么魔力。这些工具之所以发生作用,是因为它们如实描画了市场参与者的所作所为,使我们得以清晰地把握市场参与者对各类市场事件的反应。图表分析其实是对人类心理学,即交易商对不断发展的市场情况所作反应的研究。遗憾的是,由于商品期货市场的世界变化很快,人们往往过分依赖图表分析的术语及其简称,而把从根本上造就图表形态的真正力量丢在了脑后。我们何以能够从价格图表上辨识支撑和阻挡水平,何以能够用它们来辅助预测市场运动,从心理学上都可以找到切实的依据。
支撑转化为阻挡,反之亦然:穿越程度
支撑水平被市场穿越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转化为阻挡水平,反之亦然。图4.5a到c与图4.3a和b类似,但稍有改动之处。请注意,在图4.5a中随着价格的上升,向上反弹低点4出现在高点l的价位上或者其上方。点1所示的前一个高点曾经是一个阻挡水平,但是一旦这个阻挡峰值被3浪所示的动作决定性地向上穿越之后,就转化为支撑水平。所有先前在1浪所达高点附近卖出的人(这是导致这一阻挡水平的原因)现在都摇身一变,成了买方。图4.5b展示了价格下跌时对应的情况,点1(曾经是支撑水平)目前演化为点4所示的阻挡水平,给市场封了顶。
前面曾提到过,价格从支撑或阻挡水平弹开的距离越大,则该支撑或阻挡的重要程度也就越强。当支撑和阻挡被穿越从而角色变换时,这种距离特点尤为突出。试看例证。有个说法,仅当价格穿越支撑和阻挡水平达到足够程度的情况下,两者才互换角色。但是怎样才算足够呢?在判断这个问题时有相当多的主观色彩。有些图表分析师以穿越幅度达l0%作标准,尤其是碰到重要的支撑和阻挡水平的时候。短线的支撑和阻挡区域可能只需要非常小的穿越幅度比例,比如3%到5%便可以肯定。实际上,每个分析师都有自己独立的有效穿越标准。不过请切记,仅当市场从支撑或阻挡水平穿越得足够远、致使市场参与者确信自己判断错误的情况下,两者才能互换角色。市场穿越得越远,人们便越信服自己的新认识。
在判别支撑和阻挡时,习惯数值很重要
市场倾向于在习惯数上停止上升或下跌。交易商总喜欢以一些重要的习惯数,比如10,20,25,50,75,100(以及100的整数倍),作为价格目标,并相应地采取措施。因而这些习惯数常常成为“心理上的”支撑或阻挡水平。根据这个常识,交易者可以在市场接近某个重要习惯数时平仓了结,实现利润。
黄金市场可以作为这种现象的绝好例证。1982年熊市的最低点恰好是300美元。接着在1983年首季,市场大举回升到稍高于500美元的位置,然后又跌退至400美元。1983年底,价格跌破400美元。在之后的六个月里,市场曾三次徒劳无功地向上试探400美元(此时已成为阻挡水平了)。就在我们写作本书的时候,金价又跌回300美元的支撑区域。450和350美元两个水平也都是重要的支撑和阻挡区。在300美元以下,下一个长期的支撑区在250美元附近。另外,1974年牛市的最高点曾经接近200美元,而1976年熊市的最低点在100美元。
这一惯例还有个应用,就是说不要将交易指令的水平正好设置在这些明显的习惯数上。比方说,如果交易商试图在上升趋势中趁市场短暂下跌的时机买进,那么把限价指令的水平设置在稍高于某个重要习惯数上就很充分。因为其他人都企图在习惯数上买进,市场或许就跌不到那里。如果交易商试图在下降趋势中利用市场向上反弹的机会卖出,就应该把卖出指令的水乎安排在稍低于习惯数的位置上。如果我们要对已有的敞口头寸设置保护性止损指令,那么其做法同开立新头寸的时候正好相反。一般说来,我们应该避免把保护性止损指令的水平设置在明显的习惯数上。举例来说,站在卖出一方的交易商,不应该把止损指令放置在4.00美元,而应放在4.01美元。或者反过来,多头头寸的保护指令应当安排在3.48美元而不是3.50美元。
换言之,买盘(多头)的保护指令应低于习惯数,而卖盘(空头)的保护指令应高于习惯数。市场遵循习惯数,特别是这些较重要习惯数的倾向,是其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对期货交易颇有助益,因此技术型交易商应该把它熟记于心。
趋势线
现在朋友们已经理解了支撑和阻挡,那么我们的技术库中就可以添上另一付基本工具——趋势线了(见图4.6a到c)。趋势线是图表分析师所使用的最简便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基本技术工具之一。如图4.6a中的直线所示,上升趋势线是沿着相继的向上反弹低点联结而成的一条直线,位于相应的价格图线的下侧。下降趋势线是沿着相继的上冲高点联结而成的,位于价格上侧,如图4.6b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