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完毕,成功进驻。视美乐、易得方舟、慧点科技等都是在1999年8 月20日开园日
第一批入驻的。他们的发展势头、规模都是最好的。清华创业园现在共有前后三批
入园的30家企业,大小不等,总共有600 多人。他们大多是在完成本科阶段教育后
从事创业的,这实际上和泛泛而言的学生创业已有很大不同,学历上以硕士、博士
生为主,占到90% 以上。
“纳斯达克”的疯狂,让人们对新经济、网络经济有了清醒的认识,但这并不
意味着对新经济、网络经济出现的迷惘或完全放弃,而是更审慎地去反思如何切合
实际,寻求新的增长点。可以说,第三批入园企业是在一个空前的创业低潮中勇敢
地站立潮头的,清华的学子没有退缩。三批企业入园前早已深思熟虑,做好了经历
风雨的充足思想准备,不单纯为了一个想法去创业,对市场的开拓已不仅仅局限于
技术层面、团队的组合上、资金筹融上,越来越重视利用“外脑”、投资者的力量,
并开始吸引境外投资和个人投资。
清华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备之中,8 月26日发起人签字仪式
已结束。这个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职能就是孵化器加风险投资。清华创业园与其他
创业中心的不同在于它的大学背景,这一点在给它带来很多科研资金,同时,也迫
使它必须直面市场,你不挣钱是不行的,你不按市场正常运作是不行的,不可能逃
脱于广泛政策之外享受更多的资助。风险投资只投初期,最大额度是300 万,最小
额度10万左右。敢投的原因在于投资方和这些企业朝夕相处,对他们的团队非常了
解。希望通过风险投资催生种子的发芽,完成产品的技术化和市场化。种子发芽之
后,才有获取更大风险投资的可能性,从而孵化它长大开花结果,硕果累累。
第一批入园的10家企业已经完全流动起来了,6 家出园,5 家因为吸纳大量资
金事业做大了,像乐都公司搬进了恒基中心,有网智业搬进了嘉里中心,有一两家
卖掉或发展不太好毙掉了。第二批10家企业2000年3 月入园还没有开始流动。2000
年10月入园的第三批10家企业尚在孵育阶段。
我问鲁军,清华创业园是不是给你们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清华创业
园给我们提供的不仅是创业场所,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业氛围,大家都是很年轻的公
司,我想这里的每位创业者都希望创业园会有一批成功的企业冒出来,大家互相也
在较劲,看哪个公司做得厉害,同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创业园还提供许多软服务,
诸如管理、咨询、法律等等。
我说,你作为创业的实践者,是怎么看待目前引人注目的学生创业的?
第一,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清华是比较支持的,其实创业公司还是很少的,美
国大学生毕业以后自己创业的占有20% ,清华的比例不到1%吧,那中国其它大学就
更不用说了,这也说明现在还没达到热潮,而是刚刚起步。
第二,清华批下来的保留学藉停学创业的学生差不多有10个人,在两万多学生
里占的比例很小。据我了解这些休学创业的做得还不错,比如方兴东,不错吧,他
也是保留学藉停学的。
第三,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应该自己做主了,学什么?干什么?再不做主,这
个中国的年轻人太没用了吧?肯定得自己做主,都二十几岁了。如果认为该创业,
那就去创业。
第四,从打破教育制度框架的意义上来说,关键不在于多少人来创业,而是给
大家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你有理想想去创业的,我给你一个空间,学校允许你
去创业。你想搞艺术,那我可以给你机会去搞艺术;你想成为作家,我就鼓励你去
当作家……大学大学,就要博大精深,不能用一个框把你套死了。说白了,你跟我
高考报考的时候,谁知道自己填的志愿是干什么的?我敢打赌,90% 的学生都不知
道,90% 的学生搞不清楚我这个志愿具体是干嘛的!难道他选了这个专业就把他一
辈子框在里面?到大学以后他真正意识到自己该干嘛的时候,那就尽可能地给他创
造机会,这才叫做大学。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旁边的老师一说你笔一动就填进去了,
难道这样填进去的志愿就是你一辈子要走的路?这是以前的教育体制。现在这么开
放的社会哪能还这样?我想创业的意义就在这,我们大学生应该敢于选择自己的人
生道路。
这是教育方面的意义,还有一个意义在于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增强国家的实
力,就像人家说的麻省理工的学生出来创办的公司,现在的市值总和作为一个国家
的财政实力能排在全球第20名。那清华将来可能也会这样,这是另外一种意义。教
育上的意义在这,给大家一个机会,能够按照自己的理想为社会去贡献,只有这样,
他才能学,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有更大的贡献,否则一辈子干着自己不开心的事,
这是很郁闷的。
外界这么关注这些公司,到底是为什么呢?全国各地的工商局每天都有很多公
司注册,但大学生去工商局注册成立公司却如此受人关注,我想这并不是媒体炒出
来的,而是有它深层次的意义。我想,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应该为这批空前的
创业者感到骄傲,不管他们最后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人物印象:
从媒体上得知,采访鲁军不容易,因为他一直在忙。我打一个电话给鲁军,他
爽快地答应接受采访,时间选在周末。星期六的写字间没有人上班,落座后,鲁军
拿出一包香烟来问我抽不抽,我说不抽,可他说作家一般是抽烟的,看他抽起烟来,
我也要了一支。
他穿一身西装,没扎领带。他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显得很秀气,也许这种
秀气掩饰了他的深沉和稳重。时而响起他爽朗的笑声,但他的笑很短促,让我感到
了一种生命的沉重。
写字间的墙壁上挂着两条横幅,左边写着“你的需求,FanSo 的追求”,右边
写着“大学生自己的网站,FanSo ”。这种定位很好,中国的大学生那么多,在这
空前繁荣的网络时代里,大学生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网站。在知道FanSo 遇到资金
困难时,我甚至想呼吁,每一个大学生出一块钱,那就是几百万人民币,作为大学
生,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FanSo 走向衰退,FanSo 应该成为我们大学生真正的网
上家园。
媒体有太多关于休学创业的评论,把中国大学生休学创业跟比尔… 盖茨联系在
一起。其实,我觉得比尔… 盖茨更伟大,因为他是退学创业,退学创业跟休学创业
是完全不同的。休学创业的话,学校还给你保留学藉,以后还可以拿文凭和学位;
退学创业的话,你的学藉就注销了,比尔… 盖茨就是属于这种,他连一纸本科文凭
都没有。对于休学创业者,我一点也不惊叹,反而觉得他们太幸运了,因为我想到
自己,我和鲁军一样也是1993年上大学的,但因为当时没有“休学创业”的政策,
我由于喜欢文学想当作家,在1995年选择了退学,再也不能拿本科的文凭和学位。
说实在的,对于休学创业者没什么好过于敬佩的,因为他们只不过是推迟两年
或三年拿到文凭和学位而已。媒体对休学创业者充满了溢美之辞,并且把他们的休
学看成了“壮举”,在最近某期的《北京青年》周刊上,有一篇名叫《检讨大学生
休学创业》的报道,上面有记者对鲁军的专访,里面这样写着:“一年前,他离开
课堂的时候,大学的文凭压在很多人的心口,那是清华大学的文凭啊!停学。”难
道这位记者真的在担心鲁军的硕士文凭吗?我认为这样的报道在误导读者,让人觉
得他们停学有多可惜!鲁军只停学两年,两年后他照样拿文凭!
真的,比尔… 盖茨才是真正让我敬佩的!他是退学,而我们媒体所吹捧的一些
创业者只不过是休学而已。我从来未见到过有哪一家媒体把“退学”跟“休学”作
一下比较,不知道是因为记者的理解能力太差,还是因为故意把这两个词混淆起来?
你想一想,如果退学了连一个大学本科文凭都没有,要想在一个城市里找份工作有
多难?如果谁真正像比尔… 盖茨那样“退学创业”,那我才举大拇指佩服他真有魄
力!
第一节
创业者档案:刘颖,1977年生于广西柳州,1995年9 月至1999年9 月在清华大
学汽车工程系读书,大四休学。1999年9 月参与创办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术有限公
司,任网站总监。早期因开通个人网站“化云坊”被誉为“教育网第一网民”。
1998年12月15日,“化云坊”正式开通——它只是一个个人网站,它的维护者
仅有站长刘颖一人,它的服务器只是一台老式PC机,就放在清华大学16号宿舍楼519
活动室。它看起来是这么的简单,一个人、一台电脑、一个要做些什么的想法,再
加上一份网迷的热情。
然而,正是这个简单的“化云坊”,仅用6 个月的时间,一跃成为教育网内最
大的个人网站。先是几个志同道合的网迷的加入,使得网站的内容更加丰富;而后,
是其它网站的加盟,迅速扩充了网站的实力;接着,大家凑钱更换了服务器,大幅
度提升了网站的访问速度;继而,更多的网迷参与到建设中来,网站内容的更新进
一步加快。
这时,化云坊的日访问量超过10000 人次,日页面浏览量突破100000。 其影响
已扩至大江南北各个高校,在清华、北大,“化云坊”成了响当当的名词。
“化云坊”的影响在不断扩张,此时鲁军和几个有着同样热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