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见黄河,流得很从容,悠悠荡荡。颜色却真的极黄,和流过三门峡的那一段黄河比较,自有清浊,并不像同一条大河。它为金城带来了水的柔情和风景。
兰州城依黄河而展开街衢,狭长结构。这同长江边的不少小城仿佛。黄河沿岸的城市我到过一些,但像兰州这样,与黄河依偎得亲若骨肉者,还不多见。河中并不如长江之波上浮着那样稠的舟楫,来做装点的是羊皮筏和三两只小游艇,往来运渡隔岸人。
有河必有滨河路,它是一条镶在城市外围的彩链,往往都修建得很美丽,花色和树荫一般不会稀疏。兰州的滨河路很长,但若游赏般地走,未觉其远。大的风景,北岸有白塔山,南岸有皋兰山,古塔与今亭踞峰巅而互望,声气相通,自有痛痒。不能少的当然还有雕塑。我站在那尊《黄河母亲》像前拍了一张照片。前些年,我去郑州游览,黄河岸边也塑着相近的一尊作品,我已有留影的前例。在那个瞬间,我恍若亲偎着摇篮。
兰州海拔已逾千米,平地起高楼,较京津一带大显峭拔。可这里更有山顶人家,房屋密布其上,多黄泥墙壁,类于版筑。这是真正的危楼,望之俨然。比较之下,重庆的山城之景似乎算不得怎样了。旧式和新款的建筑并存于金城,互现低昂,它处鲜能一睹。这是将山居同市井相融和了。妄自替山顶人家设想,好处是能够对市景有所鸟瞰,不方便的是出行过于吃力。履之艰,攀之苦,平地居民望而生畏。或许,他们也习惯于传统了。
在城里转了一趟,以张掖路、酒泉路一带最为繁华。店铺的门脸均装修得颇有光彩,若溪女巧绘娥眉。但我从城市来,这些毕竟属于寻常景。值得记下的风俗画,在兰州有两幅。一是牛肉面。街市上面馆很多,门额处扯一条绿色布,用白字写上“清真清汤牛肉面”,招牌几乎一律。店主显然是回族人,白色小帽似乎永不肯从头上摘去。不必高声叫卖,吃的人自会施施前来。里面热或挤,就干脆蹲在户外,捧着大碗吃。面汤多被辣椒弄得浮一层红。
我也择武都路口的“马子禄牛肉面馆”(据称最为正宗)饱尝一顿。果然好。这种面条不是擀,而是抻,抻出粗细宽窄。据说和面时要加进一种“灰”,才筋道,有咬劲。牛肉面所以有口味,贵在汤。有的将整头牛拿来煮,煮得烂软。锅也是特制,以铁皮焊成,可比鼎镬,能纳巨牛入烹。这种说法,我未曾亲睹,只是耳朵听来,难考其详。这大约有违“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的颜氏庭训。不过,却可推知庖厨对于面汤所下功夫之深。难怪喝在口中极有滋味。待多日后回到北京,再一嚼切面,发糟!便又忆及兰州的“马子禄”。一饮一啄,贵在得诸本味。
二是黄包车,即北京的“三轮儿”。多覆一块红篷布,遮阳又挡雨。精壮汉子将车蹬得若飞,招摇穿街越巷。黄包车多如过江之鲫,其势可比京城“面的”。
白塔山之名同实不太相符,因为这座七级浮屠并不白,形状也别于北京琼华岛(亦称白塔山)上的那一尊喇嘛塔。但贵在风水好,黄河一片金,皆在俯瞰中。这里的一副联语很传神:高山仰止,大河前横。元明之际的阴阳先生,眼力真好。
我没能腾出空儿去登皋兰山。找到一句话来做理由——此山宜望不宜上。对人家说起,心里也不免暗自发笑。
得诸山情还要领略水韵。水自然是黄河。所取方式莫过于乘羊皮筏。这种载运工具早已见诸史传。《宋史·王延德传》:“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我自小就在湖水边长大,习船桨久矣,羊皮筏还是头一次坐。数了数,这筏子用十几只吹得鼓胀的羊皮扎成,每只羊皮里灌了半斤胡麻油,有油性,可以防腐。筏身还算轻巧,却难以负重,算上划筏者,撑死只能坐上三人。当然也有大的,用六百多只羊皮扎成,丈量首尾,可有十几米之长。载荷也在数十吨上下。这种筏子,多是自西宁、兰州负羊毛、水烟、药材顺流而下,日行二百多里,当然是极庞然的阵列了。可以比方的,惟南国江河中的竹排。
为我们来撑筏的,是一位姓陈的老汉,跪着,用一根短桨划水或撑,棹与篙兼得。这一片水浅,流也不急。看得出,他极熟悉河水的深浅,心有路径。遇到搁浅的地方,就挽起裤腿,赤脚下去扳筏子。最后泊在河心一座狭长的沙岛边。岛上生绿草,柔柔地在风中摇。灰暗的空中飘着几缕湿漉漉的流云,三两水鸟在亮亮的雨丝中斜飞,远峰依稀。我恍若有凌波蹈浪的感觉,似身为西来的达摩,一苇渡江。
老汉蹲在滩沿闷头儿抽烟。他在黄河岸边撑了大半辈子皮筏,阳光在他的脸膛儿镀上一层紫红色,深陷的眼窝和瘦削的双颊仿佛蓄满了人生故事。
第四部分陇原笔记(2)
炳灵寺
中国石窟里,炳灵寺是开凿较早的一座。具体年代,造像题铭为我们留下六个字:“西秦建弘元年”,可以推知其源。如果尊唐释道世编撰的《法苑珠林》的说法“有石门滨于河上,镌文曰:‘晋泰始年之所立也’”,那么,炳灵寺石窟至晚在晋代就已开凿,历史又要早一百多年。
炳灵,藏语,意为“千佛”或者“十万佛”。这是虚数,大约不会像我去年秋天在西藏江孜白居寺所看的那座塔,佛的形象布满雕塑和壁画。不必依次去数,在感觉上也会承认它是十万佛塔。炳灵寺的佛像石雕、泥塑加在一处,虽不满千尊,但是华夏石窟寺的名录中却偏偏不能缺少它,因为它很耐看。西秦(或者西晋)年代的造像能够存留到今天,在哪里也都是罕见。
炳灵寺藏黄河北岸小积石山中。我不知道如此一片石窟群为什么建在这样一处幽寂的地方,甚至都有苍凉的味道了。我来时,又逢阴雨天,船行刘家峡水库上,烟波迷蒙,半掩竞势峰峦,恍如一幅米家山水图卷。疑心复做乱雨中的漓江之游了。
近寺区,望临水诸峰高向湖天,若碧流间飘飞朵朵赤霞,遂感觉景象大不一般。红崖洞穴,密如蜂房,竟无一假人类之力。除去赞叹,再也无话可说。
岩壁上,佛龛高低,自有排列。古人施以雕镂,便成绝品。佛、菩萨、比丘、天王、供养人,尺寸各异,然巧妙不同,一錾一凿决不马虎。有的面目虽已在岁月的风雨中变得模糊,却可以有所勾勒,因为那飘曳的衣纹还在,照例在想像世界中翩跹。
称雄的是那尊摩崖大佛,唐代之品。一些相关的书籍却没有注明是释迦还是其他。总之那面容是忧愁的,很孤独地倚壁而坐,望黄河之水从眼前流去,隐入碧湖。
在风中飘舞的雨丝,是他紊乱的思绪吧?
再往上,还有数层窟龛,木梯栈道曲折盘旋,极险绝。我想攀而上,复做领略,可惜通道被锁紧了,无以入。
寺前几株花椒树,红亮的果实缀满枝头,在微风中轻摇,如花。
临津渡前,当地老乡几根竹竿一块白布便撑起一个小篷,篷下添几张桌凳。叫卖的是“酿皮子”。盛上橙黄的一碟,再浇一层红辣子,极悦目。口味在面条与凉粉之间。
终要踏浪而去。
离岸,目光依然被绝壁上的石窟寺牵着。红色飞檐耸出画里气象。范文澜说它可以同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麦积山相昆仲,大约是不争的事实。历史学家的眼光也难免掺入艺术家的浪漫。
嘉峪关
嘉峪关立大漠上,所贵全在气势。站在楼头朝任何方向远眺,都没有阻断感,一眼就能望透。除去色重如铁的祁连山独向天横,就是毫没有边际的大戈壁,虽异于莽原风光,气象却能得其仿佛。大团大团的骆驼草匍匐在粗硬的砂砾间,颜色灰绿,证明它依然蓬勃。
祁连负雪,在阳光下起伏成银白的曲线,遥似一缕云。天极蓝,深广如海。嘉峪古关衬着这样的大背景,无论晨迎东升之霞,暮送西逝之阳,望之皆有姿态。我感到,这样的气象,不是靠一枝笔就能写得了的。在雄关宾馆,抬头读到一幅墨字:雄视天下。“雄视”二字用在这里,非常贴切,因为它可以传达嘉峪关的风神。
斋庭式夫子到了这里,也会企盼风云人生。
嘉峪关的城雕有两尊,分别立在市区十字路口的大转盘处,外地人一眼就能注意到。一尊是钢铁工人,这是小城的象征,很有名气的酒泉钢铁公司就建在这里。另一尊是神女,很飘逸。我疑心取诸敦煌的飞天。它点出了小城的第二主题。
街面较宽,一望而知是座新城,没有许多老城留下的旧巷,弯绕盘折让人难得要领。嘉峪关的马路很直,生人也不会迷路。走在街头,入耳的多是东北口音,故极亲切。这些钢铁工人是从鞍山、本溪来的,在大戈壁上创建了钢城,延续到现在,已是第二代或第三代酒钢人了。
关城距市区不算远,面西,接迎大荒。步云梯,登楼头,望去重檐一片。细分眉目,则有柔远门、光化门、会极门、朝宗门、箭楼、敌楼、角楼。有趣的是,城池里还冒出了文昌阁和关帝庙。把汉寿亭侯请到这里助威,尚说得过去;把文翰场也搬过来,谈书论笔,同瀚漠风景就自有对照了。我多年前走到川北广元,偏就没顺着剑阁蜀道去梓橦拜一拜文昌神张亚子。耕者知原,渔者知泽。执笔杆子挣饭吃的主儿呢,不曾和梓橦帝君打个照面,至少是可憾之事。不过,在嘉峪关却多少有所找补,倒也觉得心安。关老爷那里我毫无什么拖欠。我在洛阳的关林看过葬着他首级的墓冢,有洛水和伊阙相伴,不会寂寞。《诗经·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我是要力效西周的兮伯吉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