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材料表明社会财富已经开始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是我国贫富差距过分悬殊、分配严重不公的突出表现。
(2)基尼系数0。4是社会贫富差距的“安全警戒线”,我国基尼系数则有0。42和0。512两种说法;
——以上材料表明我国贫富差距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社会和谐的焦点问题。
(3)据2004年统计,我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倍左右,加上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福利收入,实际是农村居民收入的6~7倍
——以上材料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分扩大,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
2。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分扩大,贫富差距过分悬殊,分配严重不公的形成原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根本原因;
(2)改革开放以来,鼓励和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市场经济又强调效率优先,既具有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又具有造成贫富差距的消极作用;
(3)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渐进方式及其双轨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又有计划体制及其垄断行业、垄断部门的存在,由此造成的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
(4)监管体制不健全,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非法收入,远远高于劳动者合法收入的水平,是人民群众最为不满的焦点问题。
3。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政策措施
(1)一方面,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扩大就业,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提高福利补偿,尽可能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2)另一方面,对分配政策进行调整,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主要是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障和不断提高低收入水平,尽可能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
4。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先富与
共富的关系,克服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和平均主义的关系。5。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指: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效率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 的客观要求。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社会公平+市场经济(效率优先)”,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按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方针,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更好地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使全体人民特别要使困难群体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达到共富。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1。模拟材料,分析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分析材料
或指出问题所在):(1)物质利益矛盾是基础性矛盾,居于中心地位;
(2)社会群体分化加快,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
(3)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复杂,相互之间具有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利益要求;
(4)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收入差距拉大;
(5)困难群体日益增多,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国企破产使一部分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解决矛盾的难度日益加大;
(6)干群利益矛盾日益突出,腐败是人民最为不满的焦点问题。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措施
(1)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3)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矛盾;
(4)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5)坚持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实际困难,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6)引导干部群众在民主法制的轨道内解决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意义:
(1)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目标;
(2)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突出表现;
(3)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和重要方面。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分析
1。和谐社会可以上升到和谐哲学的高度,即强调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
地位和作用,对立面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容忍、相互转
化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方法论上就是用缓和、钝化、化解矛盾的办
法解决问题。2。强调矛盾同一性在材料结合方面的三个角度:
(1)天人合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矛盾统一性,即人与自然应该相互协调、相互建设、相得益彰,而不是征服和破坏的关系;
(2)“和为贵”、“和而不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矛盾统一性;
(3)双赢、共赢、多赢,在实际生活中强调互利共荣,互补互动,而不是“零冲突”;
(4)团结、妥协、宽容、合作,是用缓和、化解、钝化或搁置矛盾,求同存异的办法解决和处理问题。
专题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型经济,即解决资源短缺、经济过热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实问题。(一)围绕资源、能源问题的材料,分析新型工业化道路
1。材料分析角度:
(1)我国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如人均水资源、森林资源、油气资源和可耕地面积等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明资源能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制约;
(2)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污染严重,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而低效率,单位产值的资源能源消耗量是美国的3~4倍,欧洲的4~5倍,日本的7~9倍,甚至是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的1。8倍,从而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更加严重;
(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背离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拉闸限电、限水表明资源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5)近年来我国经济过热,主要是重化产业、资源性企业和行业发展过快过热,过多过快地搞了一些钢铁、水泥、电解铝、造纸、汽车这些高耗能、高耗电耗水的项目,完全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使资源和环境问题雪上加霜,更加严重,难以为继;
(6)资源能源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不但使我国与世界主要大国经济关系日益紧张,经贸冲突频发、高发,而且使我国经济安全特别是资源能源安全受到严峻挑战,综合国力和改革成果受到严重损害。
2.新型工业化三大依据:
(1) 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的重大决策,传统工业化具有资源过量消耗、环境严重破坏、出现过严重失业三大问题,新型工业化是针对这三大教训提出的;
(2) 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主要表现为科技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要求我们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
(3) 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过于求非常突出,是我国工业化面对的基本国情。
3.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措施:
(1) 高新技术为指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
(2) 一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坚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主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4.新型工业化要正确处理几大关系:
最重要的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其次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关系;三是发展高新技术和发展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关系。
(二)围绕资源能源材料分析增长方式转变
1.材料题分析角度(参见新型工业化材料题分析角度);
2.粗放型增长的主要表现:
3。“十一五”规划突出强调“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1)“十五”期间一些行业发展过快、投资规模偏大,过于依靠投资拉动,粗放型增长重新抬头;
(2)进入“十一五”后,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3)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下一步就不能按传统工业化的路子走,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要求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提高对外竞争力的要求,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压力;
(5)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4.政策措施:
(1)“十一五”提出增长方式转变与过去具有根本性的不同,即“十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