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期以来,出于牟取经济利益、安置外来移民、扩大防御纵深、加强对巴控制,并为最终吞并巴土地制造既成事实的目的,以色列不顾巴人的强烈抗争,在巴领土上扩建居民点。据统计,以目前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共有定居点200多个,居民20万左右,其中加沙定居点有居民约1500户,8000余人。
鹰派人物沙龙素有“定居点之父”之称,数十年来力主扩建定居点。现在,沙龙甘冒政治风险乃至不惧死亡威胁,强行实施单边行动计划,个中奥秘耐人寻味:首先,单边行动计划可以使以色列摆脱加沙这一沉重“包袱”,集中力量修建隔离墙,将约旦河西岸58%的面积并入定居点内。加沙地带人口密集,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经济萧条,秩序混乱,是一个暴力多发地区。为保护定居者安全,以色列在加沙常年驻军约1万人,可谓代价巨大,耗费惊人。
其次,该计划有利于改善以色列的国际声誉,减缓外交压力。沙龙一贯奉行强硬政策,搭乘“反恐”便车后,更是动辄诉诸武力,对无辜巴人实行“集体惩罚”等,其道义形象严重受损。沙龙希望借此向世人表明,以色列是愿意实现和平的。
第三,该计划是沙龙抵制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替代品。按照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四方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今年内应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巴勒斯坦国。而单边行动计划安排的4个阶段撤离工作要到今年底才能结束,这可将巴建国时间再次无限期延迟。另外,尽管撤出加沙地带是以方客观上在以不同方式履行“路线图”计划确定的部分义务,但沙龙至今不愿将其纳入后者的轨道。沙龙的真实意图是“断指保身”:利用战略优势,牢牢掌握巴以冲突主动权,防止出现任何对以不利的解决方案,确保以国土内犹太人口的集中,确保犹太国家的特性和安全,确保耶路撒冷的地位不动摇,等等。
专题十九伊朗核问题面临变局(一)德法英三国突然改变立场,要求将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9月1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开幕,德法英三国代表欧盟向大会正式提交一份决议草案,要求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本来就是热点的伊朗核问题进一步升温。人们没有忘记,刚刚在17日伊朗总统内贾德就解决伊朗核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其中包括邀请外国公司参加伊朗的铀浓缩计划,以增加该计划的透明性,
消除外界对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疑虑。但代表欧盟的德法英3国立即对此建议表示“失望”,理由是伊朗不仅没有满足欧盟有关伊朗停止铀转化活动的要求,而且更进一步大谈铀浓缩计划。伊朗态度强硬,德法英也不示弱,明里暗里表示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考虑对伊朗实施制裁。
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是伊朗的一贯立场。新政府成立后,伊朗在处理核问题的策略上有了重大改变。内贾德17日提出,伊朗与欧盟的谈判以及谈判伙伴的挑选应与伊朗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相一致,鉴于南非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伊朗欢迎南非参与谈判。在伊朗核问题谈判中,欧盟面临着被伊朗新政府“边缘化”的局面,这是导致欧盟立场趋于强硬的一个重要原因。
内贾德在6月的伊朗大选中获胜以来,美国的“鹰派”便认为,伊朗强硬派上台或许带来一个潜在的好处,即在伊朗核问题上,把美国和欧盟推到了一起。从新近发生的变化来看,这种看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即便在美国与欧盟立场趋同的情况下,伊朗核问题是否就会朝着美国“鹰派”期望的方向发展下去,仍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首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内部存在着强大的反对制裁伊朗的声音,想要通过相关决议并非易事,这也是伊朗敢于向欧美叫板的缘故之一。许多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主张选择政治与对话的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不赞成将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反对动辄以制裁等对抗手段处理国际争端。
其次,伊朗已经多次发出警告,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伊朗将重启伊中部城镇纳坦兹的铀浓缩设施。在美国始终强调解决伊朗核问题“将不排除任何举措”的情况下,一旦出现伊朗恢复铀浓缩活动的极端局面,围绕伊朗核问题的争端将会变得更加难以收拾,国际社会也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伊朗近日表示,希望本次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能产生“有利于进一步核谈的积极成果”。有报道称,伊朗可能作出允许原子能机构专家接触伊军方高层官员并进入军用设施检查等新的让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则认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取得积极成果表明,谈判是解决分歧的最佳手段。
人们期盼伊朗核问题也能出现柳暗花明的新局面。
(二)伊朗内贾德新一届政府在核问题谈判中的态度趋于强硬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28日表示,伊朗并不认为代表欧盟的英、法、德3国是核问题谈判中的唯一对象,今后伊朗会更加广泛地与整个国际社会交换看法。此前,伊朗新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首席核谈代表拉里贾尼在结束对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的访问,于27日回到德黑兰后立即警告说,伊朗不希望看到核问题被提交到安理会讨论,但也不怕这样的局面出现。他表示“伊朗将保留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权利”。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新一届政府于本月24日正式组成,伊朗在核问题谈判中的态度正趋于强硬。
本月初,欧盟提议承认伊朗拥有和平开发核能的权利,但要求伊朗首先放弃自建核反应堆,包括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改由它国提供核燃料。伊朗不但拒绝了这一提议,还从8日开始重新启动位于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的铀转化设备,并认为欧盟完全应该对此负责,因为它没有履行双方去年10月在巴黎达成的协议,甚至企图在核问题谈判中达到其他目的。欧盟随即发出严厉警告,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也在11日通过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停止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欧盟3国经过协商,决定放弃原定于8月31日的谈判,法国外长杜斯特…布拉齐最近在日内瓦表示,法国将等待国际原子能委员会9月3日的报告,以便决定对此问题采取的后续步骤。
14日上午,伊朗总统内贾德意有所指地说,一些国家通过与伊朗的贸易赚了钱,促进了它们国内的经济繁荣,但这些国家同时又不断指责伊朗,干涉伊朗内政。“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公平的,伊朗不会再容忍它继续存在”。有媒体评论说,内贾德在讲话中提到的“一些国家”,显然是指英、法、德等欧盟国家。这表明,伊朗可能放弃长期坚持的以欧盟作为核问题谈判对象、通过利用美欧分歧,为本国发展核技术营造最大空间的外交策略。
伊朗高级官员接下来几天的表态似乎印证了上述分析。24日内贾德说,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将很快向欧盟提出解决核问题的新建议。拉里贾尼25日在接受国家电视台采访时也说,欧盟应该在核谈判中采取符合逻辑的立场,以促使双方建立互信,保障互利,而不应该为这样的目标设置障碍。
对于伊朗有可能不再将欧盟视为唯一谈判伙伴,美国和欧盟已作出初步反应。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24日说,美国认为英、法、德为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提出的建议内容广泛,具有建设性,希望伊朗政府能够接受3国的谈判主张。法国外交部发言人马太25日对媒体表示,欧盟已经为研究伊朗总统提出的解决核问题新建议做好准备,协商核问题的大门一直敞开着,欧盟“希望能与伊朗一起就核问题进行谈判协商”。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在核问题谈判中展现出较为强硬的新姿态主要有3个原因:
首先,伊朗新总统内贾德在竞选时便提出将在核问题谈判中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因此,就职后他必须在这个敏感问题上展现出一种新的气势,唯有这样才能使新政府迅速而有效地凝聚国内人心,为实行其他施政措施打造出有利的民意基础。
其次,伊朗在与欧盟的接触中逐渐意识到,尽管美欧对待伊朗的态度有所不同,但在促使伊朗尽可能弃核这一点上却毫无分歧。然而,占国际原子能理事会35个成员国1/3的不结盟国家,是与伊朗的立场较为接近的。包括南非和阿根廷在内的一些国家担心,强迫伊朗放弃核活动将使他们的核计划遭遇同样下场。因此,伊朗有意通过扩大核问题谈判对象的方式,一方面表明自己坚持通过谈判途径解决分歧的决心,另一方面争取把更多有利于自己的声音带到谈判桌上来。
最后,尽管伊朗重新启动了铀转化设备,但这仍是不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举动。此外,过去9个月里,一个由美国、法国、日本、英国和俄罗斯专家组成的国际专家组,对核查人员收集的数据进行了仔细研究后发现,两年前在伊朗发现的核武器等级的铀痕迹来自进口的巴基斯坦设备,并无证据表明伊朗正在实施一项秘密的核武计划。因此,美国一时间难以找到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的有力借口。
专题二十胡锦涛应邀访问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并出席联合国首脑会议(一)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指出:胡锦涛此行意义重大
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于9月5日至17日对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外交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