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妇女,绝不会远走他乡,去到一个原来自己想都没想过的地方。李新用尽全力地谴责自己,而且他后悔,有很多话都没来得及跟母亲说。他说,其实就在母亲出事之前的一个月,父母还特地跑到他学习的高中来探望他,而在这一次看望之前,李新还深深地记得,他曾经18年来第一次和母亲发生了一些争执,闹了些别扭。 他讲到了唯一的一次与母亲吵架,他讲到了如何抱住母亲对她说抱歉,他讲到了母亲打工之前来学校看望他的最后一面。他已经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另一种情景,他自言自语地说了很长一段,不断重复着:“幸亏,我给妈妈写了那封信!”那封对妈妈说抱歉的信。 料理完母亲的丧事,一个月后,李新年近六旬的父亲一个人又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李新和弟弟把父亲送到了车站,看着父亲扛着行李艰难地爬上火车的身影,李新心如刀割。 李新:我爸爸坚持(让我读下去),(他说)还有我在,你放心,就是我现在老了,挣不到多少钱,我给你去借,或者去贷款,也得把这个大学考了。反正他就说只要有这份骨气,都不会让我失学。
第二部分我的大学——大学生乞丐(4)…(图)
李新母亲的死,似乎更加坚定了父亲一定要让儿子考上大学的决心。但是父亲年龄太大,他只能找到一些脏活、累活。虽然他拼命地打工,但是所挣的钱还是杯水车薪。眼看着李新还剩一年就要高考,而他的弟弟也要上高中了,李新的父亲心急如焚,但是,他把所有的一切都埋在了心里,一个人默默地承受。李新非常清楚家庭的窘困,也非常明了父亲苦力支撑的艰辛与无奈。虽然几次提出退学父亲都坚决反对,但是李新知道,年迈的父亲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对于未来,李新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但是为了死去的母亲,为了对自己给予了无限期望的父亲,也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李新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2002年,李新的父亲为了多挣点钱,回到家乡找人合伙挖沙赚钱。 坚持到高考的那一天,然后申请助学贷款,成了父子俩共同的目标。李新的父亲起早贪黑地干,算着日子地过,希望这一天能够早一点儿到来。但是这一天,李新的父亲却永远都没有能够看到! 李新:那天好像很早,我们还没起床,我爸就去挖沙子去了。当时我爸还叫我们起来看书,我去挖一会儿沙子,回来再煮饭吃,他才出去十多分钟吧,后来就来了那几个人,说你们快起床了,你爸不行了。我和弟弟过去的时候,我爸已经没气了,当时那沙子塌下来。见到他的时候,他们已经把我爸尸体从那沙子堆里面拉出来了,当时去看的时候,他头已经被砸烂了。当时我弟和我,根本没法相信,怎么好像就是,是命运还是怎么回事,我和我弟好像不知道什么是伤心了,当时已经哭不出来了。 父亲去世几天后,银行找到了李新,告诉他银行里还有父亲两千元的贷款,希望他能及时还上。李新此时才知道,为了他和弟弟的高中学费,父亲向亲友东拼西凑还是没能凑齐,所以又想到了贷款这个办法。看起来,父亲都并不打算告诉他这一切。这两千块钱的贷款,因此成为父亲留给李新的全部遗产。李新说每每想到父亲死的那一刻,他和弟弟就决定辍学。 李新:爸爸死了,我们这书不用读了。以后没谁管我们了,只能靠我们自己。 就在办完父亲的丧事,李新和弟弟打算退学的时候,他们的叔叔找到他们说,父母为了他们兄弟俩读书,不到一年先后都走了。就这样不读了,怎么对得起他们死去的双亲。不管有多难,就是砸锅卖铁,这个学也一定要上。在叔叔全力的帮助下,李新艰难地完成了高中学业。 2003年8月,李新考取了河南某理工大学。 5050元,录取通知书上的这个数字让李新一辈子都忘不掉。录取通知书丝毫没有给他带来喜悦,5050这个近乎天文数字的学费让他再次想到了辍学。对于一分钱没有的李新,能坚持到高考已实属不易,为了高考他又欠了许多债。叔叔为了资助两个侄子的读书也已经负债累累,他自己的两个孩子还在念初中。面对几千元高昂的学费,叔叔也一筹莫展,想不出什么办法。失去父母的李新尽管不甘心,还是做好了外出打工的准备。村里人无奈地看着李新考上了大学却因为没钱而要放弃,便给李新出了一个他想都不曾想过的主意:乞讨! 李新:他们一提乞讨,我就觉得不可能。不读就算了,乞讨怎么可能,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这样。他们一说出来,我根本就没法接受。很多人就说,算了,现在你爹你娘都不在了,可能你也没法上了,很多人都这么说……我听得越多我就越想上。当时也很矛盾,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尊严再怎么也是最重要的,这学不上也就算了,但是想来想去,还是不服气,读了那么多年,到最后就这样没了,好像太不甘心了。父亲母亲为我付出这么多,如果我不坚持,能够有一点点希望而不去争取的话,好像自己也不舒服,所以就委屈一下吧,还剩下一个多月的时候,我就做出决定去乞讨了。
第二部分我的大学——大学生乞丐(5)…(图)
然而真正走上街头向别人乞讨,对于李新来说比做出乞讨的决定更加的艰难,梦想、尊严、人生的天平在这里发生着激烈的摇摆。虽然李新清楚的知道,靠打工想要在短期内筹到学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对他来说乞讨是能支撑他上学的唯一办法。想到他们那个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的小山村,想到年迈的父母背着行囊艰难地爬上火车出外打工的身影,他觉得周围的世界离他是那么的遥远,人群中,李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但同时似乎也更加坚定了他上大学的决心。几天后,在重庆的大街小巷已经漫无目地的“逛”了好几天的李新,终于决定抛开一切,开始乞讨! 李新在提到本村其他乞讨者时说,我不会看不起他们,但就是觉得自己不能接受。尊严,在他看来是那么的高贵、神圣。于他,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战争。他没有想到,放下尊严,哪怕只是暂时地放下,也是那么的不可思议,那么的艰难。 李新:我就逛逛,逛了好几天。因为我觉得乞讨太难了,没法做那事,不想放下尊严。那也算是一场战争吧,好像也是几天时间,三四天,到最后我身上带上的那200块钱就花完了,那前几天都是在火车站里面过,晚上就在火车站或者候车室里面过的。到最后我还是觉得,既然想来了,就试一下吧,现在什么都不管了。就这样。然后去买笔,买纸,就写。我写那个,不想让别人看见,我就找一个最便宜的旅社,当时住的是四块钱一个晚上,这是我第一次住旅社。把这东西写完。还是不敢用,几天过去了,真的没钱了,想着时间也是过了挺多的了,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到最后我就硬着头皮,过去了。因为当时我呆在那个地方也就是几十分钟,没多久,因为我不想在那里呆了。当时那种情绪实在是受不了。当时就觉得自己没钱走了。大不了就不读书,干吗在别人面前乞讨。” 2003年8月 2003年8月2日,重庆。 李新找了一个人少、偏僻的街道,把那一张已经写了好几天,但揣在怀里一直都不敢使用的求助信铺到了地上,艰难的蹲了下去。 李新: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就好像自己已经不是一个人了,那个时候,当时就觉得,做个人很难做。当时自己蹲在那儿,眼泪就不断不断地流。这样上学付出的代价太高,好像这样不知道值不值得。 李新说,一个人蹲在那条偏僻的小街,虽然很少有人来看他的海报,但是他觉得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看着他似的。他不敢抬头,脑海里一片空白,周围的景象都变得模糊迷离,静静的没有一点声音,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像是一场梦魇。他挣扎着想从梦中醒来,而爸爸妈妈的身影却不停地在眼前浮现,他的心在滴血。他从来都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如此漫长,如此艰难。无法承受乞讨时那种痛苦的煎熬,李新想到了放弃,但是第二天他还是来到了街上。李新经过长时间挣扎,艰难地做出了乞讨的决定,有了最痛苦的第一次,接下来的第二次似乎就有点身不由己了。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李新低着头蹲在求助书的旁边,他不再想面子,不再想尊严,他要抛开一切一想起就让自己痛苦的“私心杂念”,他想尽快的要到钱,然后逃离这座城市。但是内心的痛苦和矛盾,还是始终形影不离地跟随着他,纠缠着他,让他无处藏身。 李新:但是到后来我一过去就好像有点习惯了,就是说每天早上就知道自己要做那件事,就去看,到街上去看,哪个地方有人,然后就准备到什么地方摆。反正心里还是在矛盾,不过这样少了一点。巴不得这时间赶快过去,赶快凑点钱,然后回去。 陈晓楠:当时你在街上看到有别的乞丐吗,乞讨的人? 李新:有,有的都是一些残疾的,或者是一些很幼小的,还有一些老的,看到那些很多。 陈晓楠:你那会儿觉得你跟他们…… 李新:(我)跟他们不一样,因为我看到他们是那样,而我是有劳动能力的,所以我觉得我要那个钱好像是不应该。二十多天,一共要了一千多一点点,时间也快到了,因为我觉得我在那里受那种心里折磨也够多了,我就说,钱也要不到多少了,我也回去了。
第二部分我的大学——大学生乞丐(6)…(图)
在重庆乞讨了二十多天, 2003年8月25日,李新失望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到达凯里后,他就直接赶到弟弟就读的中学,把乞讨来的400元钱交给了弟弟,叫他用这钱交新学期的学费。而李新自己则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去了当地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