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的文化事业来,到最近更是拍起了偶像剧。然而他却是毫无进步的,他的进步只表现在明白了金钱和大众的重要性,在作品上,好像还没有醒悟的苗头。
对于一个无能的导演,拍艺术片,拍商业片,又有什么区别呢?唯一的区别无非是获得更多的票房而已。前面已经说过了,“艺术片”和“商业片”本来就是一个伪概念,在这上面绕绕圈子,没有什么大意思。
既然是伪现象,也就没有什么转型之说,张元转的不是电影的型,而是他自己的型,是他的姿态,他不再以一个地下创作者自居,不再兜圈子拿到国外去参评,然后又回到国内来领名声。他终于开始明白电影是要走进电影院才算电影的。
然而作品本身是会说话的,即使安东尼奥尼也不能阻止作品的发言权,作品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火和纸之间的关系。任凭作者的姿态摆得再足,权力终有一天是会丧失掉的,而作品却不会因此灰飞烟灭。当你没有能力再为作品辩护的时候,它就站出来说话了。你转了姿态的型,作品没有丝毫改进,又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者呢?无非是生活更好罢了。
张元早期《东宫西宫》、《北京杂种》,其状态看来是地下的,故事是可笑的,人物是苍白的。张元是很爱好沾沾自喜地挖掘那些人的生活习气的。而MTV《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更是让人觉得有些可笑,飘忽的慢镜,摇滚明星在雪地里滚来滚去……说他不懂MTV也就罢了,但作为一个导演,至少应该懂得应用镜头影像吧。用年代和环境来解释也是说不通的,这样的解释永远只是没有底气的借口。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几十年前的一些电影,没有人会说它们是过时的。只是那部解禁后的公映电影《过年回家》让人对他有点刮目相看,不是因为它的更出色,而是因为它的更糟糕。
第七部分 张元批判第六代的鼹鼠情结(3)
至于《我爱你》,如果徐静蕾和佟大为吵的时间可以更短点,我或许还能有少许安慰。然而很遗憾,这部电影基本上没什么大意思。如果说我坐到电影院里就是为了看小两口吵架,为了体会生活的真实,我干吗不坐到大街上看一整天呢?至于《绿茶》,其实大部分人只看到开头就可以了,根本不用看到赵薇最后煽那一巴掌,然后揭露故事真相什么的,女博士肯定是精神分裂嘛。这种已经被诸多艺术片玩腻了的故事情节,张导似乎还觉得挺新鲜的。至于电影语言么,张元还谈不上对电影语言的应用吧?对于演员的过分重视,对于投资的过
分需要,都暴露出了,至少,他不是一个忠实的说故事的人。
《绿茶》之后,还有偶像剧,让人感觉张元近年来主要的任务就是打文化太极,多多赚钱,恭喜发财。人近中年,不有点紧迫感怎么行呐。那么,您就不要再强调什么作品的艺术性吧,安安分分的赚钱不好么?在这个大家都忙着赚钱的时代,谁也不会说一个同行列中的某个人有什么错。
但张导显然还是要面子的,毕竟曾经是第六代的领军人物,突然在不惑之年“放弃”了自己的“艺术理想”,不是会被人嘲笑么?您要接触大众,俺们也愿意跟您接近,只是下一部电影千万不要再玩吵架或者精神分裂的把戏了吧,俺们是老实人,受不了这个。
编后编后
2004年,华语电影在世界影坛制造了无数的“误会”,其中包括:《十面埋伏》在年底获得的美国某协会的最佳外语片;章子怡获邀参加2005年的奥斯卡颁奖礼;姜文、贾樟柯在法国成为传奇人物,等等。这些误会的产生给了大家一个假象,那就是“华语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日俱增,华语电影的盛世即将到来”。是不是这样呢?相信答案是否定的。华语电影从某种角度讲,仍旧处在一种自恋状态,即所谓的“拿‘传统的’与‘世界的’斗争”。更可笑的是,这种传统还是包装了商业的狼皮的传统。这些在外国人眼里看着新鲜,在
中国人眼里看着别扭的华语电影,影响得越广泛、斩获得越丰富,就会给我们制造更大的包袱。中国电影纯粹到来的那一天,也就更遥遥无期。
本书的编写工作实际上在半年之前就已经完成,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才得以顺利出版。实际上,编者感觉这次的推迟出版并非坏事。在《十面埋伏》和《2046》等电影在观众面前极度夸张地“秀”了一把之后,在大众又一次地被那种夸张的把势“蒙”了一把之后,我们正觉得有必要给华语电影泼泼冷水,洗洗脑子。
感谢本书的所有作者,感谢苏七七、赛人、费拉拉等人的鼎力支持。他们一直那么投入地热爱电影,他们一直在以最冷静的思考面对电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