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导演批判书-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可见一斑。我曾在看《指环王》的第一部时,就在电影院里睡着过,第二和第三部也同样是冲着“大片嘛,还是看看吧”的无聊消遣心理租了影碟来看。新西兰的风景确实很美,电影制作确实很精良,演员的化妆很有趣,除此以外,一个本来应该很精彩的冒险故事,被拍得令人昏昏欲睡,我发誓这可不是由于我天生爱睡觉的缘故。但它就是拿了奖,而且在那一届奥斯卡参评影片中,它的每一个奖项也确实拿得实质名归。可见大制作是万能的,而且越是大制作,越能掩饰导演的无能。这是不是张元说“我要大制作”的原因?    
      有一篇很早的报道,昆汀·塔伦蒂诺曾对《黑客帝国》大骂粗口:“你知道我在电影里全用真人,没有他妈的电脑在那里‘搞搞震’,我对那种狗屎特效真是他妈的厌烦透了,如果我要玩那种电脑游戏般的烂效果的话,还不如回家玩我的任天堂游戏机呢……这些烂电脑特效是电影的掘墓人,现在拍电影他妈的太贵了,这会置电影这门艺术于死地的。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十年内电影就会死亡。”    
      如果说美国的导演中已经有觉醒的人物,为什么我们的导演却仍然要跟着美国的“大制作”,走他们的老路呢?认同现成的经验难道不好吗?什么叫“只有经济基础好才能支持自由的想像力”?拍不出好片子,却又怪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好,这不是很荒谬吗?但仔细思考一下还是有些会意,因为张元原本就缺乏真正独立创造的精神,他不是借助题材的可关注点,就是借助国外的各种奖项,几年前经过安东尼奥尼一句话的点拨,又开始准备借助“大制作”了。倘若安东尼奥尼知道这些,不晓得会作何感想?一个从不在自己的电影里费功夫,反而把精力都花在搞东搞西上的导演,不借助外物,他该怎么办呐。    
      小制作的电影中,就我了解到的,拍得非常好的一部是《懒得去死》,而票房成绩最好的是《女巫布莱尔》,仅仅以几万美元的低成本制作,就换来了1。5亿美元的票房成绩。这些先例,我想不是偶然。好导演拍好片,烂导演拍烂片,都是注定的。其他任何解释都是借口。制作成本确实可以给导演带来一些便利,但却不能拯救导演的创造能力。    
      从创作的角度看,电影是导演个人的创造。但从合作的角度讲,电影就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实际上它在操作过程中,更像是一项技术工作。电影可呈现给我们的元素太多,故事、音乐、色彩、画面、镜头、表演等等,只有善于处理它们的关系,认识到这些元素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电影本身服务,为了完成导演的创作——这样的导演,才首先算得上是称职的。然后在称职的基础上,才能再有一些创造性的发挥。    
    


第七部分 张元批判谁说苍白不能做秀?(3)

    或者说,电影的世界原本是混乱的,而导演的职务从来不是制造混乱,而是在已经存在的混乱当中,理出一个秩序来。使用不同的手法,就造就了不同的导演。    
      上个世纪60年代,在蒙马特有一所反传统文化的学院,当时盛行着一个被称作是“反传统建筑文化”的思潮,当时人们认为,传统建筑过于死板,所以他们设计了一大堆所谓反传统的建筑。事实证明,这些建筑根本不适合居住。他们的设计并不从建筑物的功能开始思考      
    ,反而是从“这座建筑物的感觉”这个概念出发。这些反传统的建筑物也许表达了建筑师个人的设计概念,但是它却完全没顾虑到住在里面的人的感受。到后来,这些作品不是倒塌了就是被拆掉。它们就像地面上突起的一块螺丝帽一样,年代无法替它增添尊荣,反而每过一年都更令人觉得当时建筑师的稚气与它本身的突兀。    
      现在蒙马特那些1960年代的反传统建筑的屋顶都塌了,因为它们大部分都是平顶,撑不住冬天雪的重量而垮下来。如果这些反传统的建筑师在几年后能再回头看看自己的设计,也许就会了解传统建筑的理念中,如门的位置、天花板的高度等做法的理由。    
      而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师,他甚至可以盖出不使用一个钉子的木屋。这并不是传说,在中国古代就有先例,甚至现在欧洲的某些地方,依然保留有这样的建筑,有的甚至还可以再继续耸立两百年。说起来,觉得神奇吗?其实一点也不,那是建筑师对他所使用的材质、当地的天气特色以及人的居住要求等了解之后,再融汇了个人的设计所建造出来的作品。所以他才知道要怎么去盖房子,以及,如何盖得好看。只有既适合居住,结构又稳固的房子才算得上是好房子,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一些设计上的处理,就更加优秀了。而那些由拙劣技巧建造出来的、只注重设计,喜欢玩花样,却根本不适合居住的房子,终究要垮掉。    
      电影的完成,也可以被看作是导演对电影题材本质的了解而作的设计。很多导演喜欢陈述一大堆自己的观点,喜欢用慢摇镜头慢慢让观众看他们如何被所选择的题材感动。这些作品可以是个人观点,但都与观众无关。他们也许会因为一些因素纵容这样的导演,比如“我就是喜欢这类电影”、“你不喜欢是因为你恶俗”、“这样的电影有个性”等等。我的一个女同事,在听说有人对《指环王》的评价是感觉沉闷无聊的时候,她就这样进行辩护:“你看电影的时候,只要想到它的中心思想是弱小人物为了对抗黑暗势力,进行斗争,最后胜利的过程,就不会觉得无聊了啊。”这可能是我听过最匪夷所思的辩护了,然而她也有她的文化背景,她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是从那一代的文学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有这样的想法自然不奇怪。所以说,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是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借口为烂电影护航的,但他们不会从心底里喜欢这样的电影,他们只是在感到“不喜欢”的同时,又从心里冒出另一个想法来强制说服自己而已。因为他们之前的那些想法,是这个社会环境、流行文化这样告诉他们的,而不是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    
      至于寓意和意象从来就是糟糕的表现手段。更糟糕的是,在一些电影里,我们不得不看到这些糟糕的镜头。而对于一个以思考“我们是谁,我们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们到底以后要到什么地方去”为艺术理想的导演来说,寓意却又是不可缺少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他时刻要表达自己,必须要借助电影中的人和事,连选择剧本都别有用意。表现亲情与苦难的《妈妈》,迷惘宣泄的《北京杂种》,叙述酗酒父亲与家人悲剧的《儿子》,以大段“诗意化”对白进行的《东宫西宫》……基本上,张元早期的电影就是以表现人性和苦难为功课的,那么近期的《绿茶》中,虽然故事本身似乎更加突出一些了,但是寓意和意象仍然呈现无法摆脱的印记。片中大量绿茶的特写便是实证之一,对此,张元解释为,那是因为片名就叫绿茶。似乎只有片名才是罪魁祸首,给影片制造了那么多冗长的、多余的镜头,不管怎样,先凑足了一个半小时再说?甚至,还没那么简单。    
      人类天性中有“使世界有意义”的需要,这也是为什么烂电影也可以成功的原因。而对于那些仍然坚持要使用电影进行“思考”,并一直坚持电影就是为此存在,且无须“被喜欢”的热情分子,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期待他们的长大,或者干脆恨铁不成钢吧。    
      无论哪部影片,张元都在追求一种“意境”。《东宫西宫》一开头便是公园里景色的慢摇镜头,《过年回家》更被处理得灰头土脸,《绿茶》里不断出现的绿茶特写……这些都为张元所追求的意境服务。谁叫他是一个有人文关怀情节的导演呢?前面我已经说过,电影某些时候更像是一项技术工作,或者说,它首先是一项技术工作,只有懂得运用这项技术的人,才有更大的自由去进行真正属于个人的艺术创作。然而张元显然在这方面跳了级。我不是一个技术至上者,但强调技术对于创造的重要性,却是有必要的。在今天大多数人都可以去买个几千块的DV,进行自己的影像创作,然而缺乏基本的影像技术(不仅仅是硬技术,还包括对镜头的感觉、影像语言等等),拍出来的作品绝对与你脑子中想象的作品大相径庭。不是想到就一定能做到的,差别就在技术上。    
    


第七部分 张元批判谁说苍白不能做秀?(4)

    电影应是影像的艺术,但一个“人文导演”的重要功课,肯定不在于如何呈现影像以及探索电影更多的可能性。电影在他那里,不过是关怀人文的工具而已。其实张元的所谓“浮出水面”,原本就不会花太大的力气。主流文化的实质就是关注人文的。张元之前的“地下”状态,实际上是另一种人文,一种小众和边缘的人文。一个已经在地下人文环境中锻炼过的人,即使来到“地上”,也很快就能适应这样的环境,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第七部分 张元批判张元是怎样成功的(1)

    翻看张元的从影经历,马上能翻出一堆奖项来:    
      1990年:《妈妈》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评委会奖和公众奖。同年,他制作的两部MTV《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与《一块红布》分别获得美国MTV亚洲最佳MTV奖与旧金山金门特别奖。    
         
      1992年:《妈妈》获柏林电影节最佳评论奖。同年,开始拍摄故事片《北京杂种》。影片反映了中国当代青年的精神状态,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摇滚影片。本片参加了众多电影节:东京、多伦多、温哥华等。    
      1993年:《北京杂种》获瑞士洛迦诺电影节特别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