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悲喜剧相结合的艺术风格,都是非常成功的。
(齐玉朝)
孤独者
鲁迅
一
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那时我在S 城,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有些古怪:所
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
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
日也不拖延。此外还有许多零碎的话柄;总之,在S 城里也算是一个给人当
作谈助的人。有一年的秋天,我在寒石山的一个亲戚家里闲住;他们就姓魏,
是连殳的本家。但他们却更不明白他,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
“同我们都异样的”。
这也不足为奇,中国的兴学虽说已经二十年了,寒石山却连小学也没有。
全山村中,只有连殳是出外游学的学生,所以从村人看来,他确是一个异类;
但也很妒羡,说他挣得许多钱。
到秋末,山村中痢疾流行了;我也自危,就想回到城中去。那时听说连
殳的祖母就染了病,因为是老年,所以很沉重;山中又没有一个医生。所谓
他的家属者,其实就只有一个这祖母,雇一名女工简单地过活;他幼小失了
父母,就由这祖母抚养成人的。听说她先前也曾经吃过许多苦,现在可是安
乐了。但因为他没有家小,家中究竟非常寂寞,这大概也就是大家所谓异样
之一端罢。
寒石山离城是旱道一百里,水道七十里,专使人叫连殳去,往返至少就
得四天。山村僻陋,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听的大新闻,第二天便轰传她病
势已经极重,专差也出发了;可是到四更天竟咽了气,最后的话,是:“为
什么不肯给我会一会连殳的呢?。。”
族长,近房,他的祖母的母家的亲丁,闲人,聚集了一屋子,豫计连殳
的到来,应该已是入殓的时候了。寿材寿衣早已做成,都无须筹画;他们的
第一大问题是在怎样对付这“承重孙”,因为逆料他关于一切丧葬仪式,是
一定要改变新花样的。聚议之后,大概商定了三大条件,要他必行。一是穿
白,二是跪拜,三是请和尚道士做法事。总而言之:是全都照旧。
他们既经议妥,便约定在连殳到家的那一天,一同聚在厅前,排成阵势,
互相策应,并力作一回极严厉的谈判。村人们都咽着唾沫,新奇地听候消息;
他们知道连殳是“吃洋教”的“新党”,向来就不讲什么道理,两面的争斗,
大约总要开始的,或者还会酿成一种出人意外的奇观。
传说连殳的到家是下午,一进门,向他祖母的灵前只是弯了一弯腰。族
长们便立刻照豫定计画进行,将他叫到大厅上,先说过一大篇冒头,然后引
入本题,而且大家此唱彼和,七嘴八舌,使他得不到辩驳的机会。但终于话
都说完了,沉默充满了全厅,人们全数悚然地紧看着他的嘴。只见连殳神色
也不动,简单地回答道—
“都可以的。”
这又很出于他们的意外,大家的心的重担都放下了,但又似乎反加重,
觉得太“异样”,倒很有些可虑似的。打听新闻的村人们也很失望,口口相
传道,“奇怪!他说‘都可以’哩!我们看去罢!”都可以就是照旧,本来
是无足观了,但他们也还要看,黄昏之后,便欣欣然聚满了一堂前。
我也是去看的一个,先送了一份香烛;待到走到他家,已见连殳在给死
者穿衣服了。原来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
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那穿衣也穿得真好,井井有条,
仿佛是一个大殓的专家,使旁观者不觉叹服。寒石山老例,当这些时候,无
论如何,母家的亲丁是总要挑剔的;他却只是默默地,遇见怎么挑剔便怎么
改,神色也不动。站在我前面的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便发出羡慕感叹的
声音。
其次是拜;其次是哭,凡女人们都念念有词。其次入棺;其次又是拜;
又是哭,直到钉好了棺盖。沉静了一瞬间,大家忽而扰动了,很有惊异和不
满的形势。我也不由的突然觉到:连殳就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只坐在草荐
上,两眼在黑气里闪闪地发光。
大殓便在这惊异和不满的空气里面完毕。大家都怏怏地,似乎想走散,
但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
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这模样,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到,大家都手足无措了,迟疑
了一会,就有几个人上前去劝止他,愈去愈多,终于挤成一大堆。但他却只
是兀坐着号咷,铁塔似的动也不动。
大家又只得无趣地散开;他哭着,哭着,约有半点钟,这才突然停了下
来,也不向吊客招呼,径自往家里走。接着就有前去窥探的人来报告:他走
进他祖母的房里,躺在床上,而且,似乎就睡熟了。
隔了两日,是我要动身回城的前一天,便听到村人都遭了魔似的发议论,
说连殳要将所有的器具大半烧给他祖母,余下的便分赠生时侍奉,死时送终
的女工,并且连房屋也要无期地借给她居住了。亲戚本家都说到舌敝唇焦,
也终于阻当不住。
恐怕大半也还是因为好奇心,我归途中经过他家的门口,便又顺便去吊
慰。他穿了毛边的白衣出见,神色也还是那样,冷冷的。我很劝慰了一番;
他却除了唯唯诺诺之外,只回答了一句话,是——
“多谢你的好意。”
二
我们第三次相见就在这年的冬初,S 城的一个书铺子里,大家同时点了
一点头,总算是认识了。但使我们接近起来的,是在这年底我失了职业之后。
从此,我便常常访问连殳去。一则,自然是因为无聊赖;二则,因为听人说,
他倒很亲近失意的人的,虽然素性这么冷。但是世事升沉无定,失意人也不
会长是失意人,所以他也就很少长久的朋友。这传说果然不虚,我一投名片,
他便接见了。两间连通的客厅,并无什么陈设,不过是桌椅之外,排列些书
架,大家虽说他是一个可怕的“新党”,架上却不很有新书。他已经知道我
失了职业;但套话一说就完,主客便只好默默地相对,逐渐沉闷起来。我只
见他很快地吸完一枝烟,烟蒂要烧着手指了,才抛在地面上。
“吸烟罢。”他伸手取第二枝烟时,忽然说。
我便也取了一枝,吸着,讲些关于教书和书籍的,但也还觉得沉闷。我
正想走时,门外一阵喧嚷和脚步声,四个男女孩子闯进来了。大的八九岁,
小的四五岁,手脸和衣服都很脏,而且丑得可以。但是连殳的眼里却即刻发
出欢喜的光来了,连忙站起,向客厅间壁的房里走,一面说道——
“大良,二良,都来!你们昨天要的口琴,我已经买来了。”
孩子们便跟着一齐拥进去,立刻又各人吹着一个口琴一拥而出,一出客
厅门,不知怎的便打将起来,有一个哭了。
“一人一个,都一样的。不要争呵!”他还跟在后面嘱咐。
“这么多的一群孩子都是谁呢?”我问。
“是房主人的。他们都没有母亲,只有一个祖母。”
“房东只一个人么?”
“是的。他的妻子大概死了三四年了罢,没有续娶。——否则,便要不
肯将余屋租给我似的单身人。”他说着,冷冷地微笑了。
我很想问他何以至今还是单身,但因为不很熟,终于不好开口。
只要和连殳一熟识,是很可以谈谈的。他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
使人不耐的倒是他的有些来客,大抵是读过《沉沦》的罢,时常自命为“不
幸的青年”或是“零余者”,螃蟹一般懒散而骄傲地堆在大椅子上,一面唉
声叹气,一面皱着眉头吸烟。还有那房主的孩子们,总是互相争吵,打翻碗
碟,硬讨点心,乱得人头昏。但连殳一见他们,却再不像平时那样的冷冷的
了,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听说有一回,三良发了红斑痧,竟急得他脸
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不料那病是轻的,于是后来便被孩子们的祖母传作笑
柄。
“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他似乎也觉得我有些不耐烦了,
有一天特地乘机对我说。
“那也不尽然。”我只是随便回答他。
“不。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们是没有的。后来的坏,如你平日所攻击
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原来却并不坏,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
只在这一点。”
“不。如果孩子中没有坏根苗,大起来怎么会有坏花果?譬如一粒种子,
正因为内中本含有枝叶花果的胚,长大时才能够发出这些东西来。何尝是无
端。。。”我因为闲着无事,便也如大人先生们一下野,就要吃素谈禅一样,
正在看佛经。佛理自然是并不懂得的,但竟也不自检点,一味任意地说。
然而连殳气忿了,只看了我一眼,不再开口。我也猜不出他是无话可说
呢,还是不屑辩。但见他又显出许久不见的冷冷的态度来,默默地连吸了两
枝烟;待到他再取第三枝时,我便只好逃走了。
这仇恨是历了三月之久才消释的。原因大概是一半因为忘却,一半则他
自己竟也被“天真”的孩子所仇视了,于是觉得我对于孩子的冒渎的话倒也
情有可原。但这不过是我的推测。其时是在我的寓里的酒后,他似乎微露悲
哀模样,半仰着头道——
“想起来真觉得有些奇怪。我到你这里来时,街上看见一个很小的小孩,
拿了一片芦叶指着我道:杀!他还不很能走路。。。”
“这是环境教坏的。”
我即刻很后悔我的话。但他却似乎并不介意,只竭力地喝酒,其间又竭
力地吸烟。
“我倒忘了,还没有问你,”我便用别的话来支梧,“你是不大访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