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烛残年,又无家小,无挂无碍的。黄泉路上。你杜五大爷多个伴吧。黎先生先走吧,你
这一身绝技,总得传下去的。”
黎成轩亦摇头,说:“有意无意间,我已参预这个情境,可算是洪门中的人了,和
杜五大爷、宋管家厮守一处,是我的福气。我和宋管家先上顶楼,我们在那里迎候你杜
五大爷,真正领略你的英雄本色。”
说毕,黎成轩仰天一笑。
杜五叹了口气,对两个站在身边的侍卫说:“你们找地方躲着,将此处情形看个清
楚,然后从暗道出去,将谁是洪门叛逆遍告弟兄们,以还我一世清白!
说毕,杜五大步出楼,向园门口走去。
宋管家迫出来,说:“杜五大爷,你没带虎头刀。
杜五说:“何必用刀,这楼比刀厉害千百倍,哈哈……
黎成轩突然间有了悲壮意绪,不是为自己,是为这座楼。他不可能再造一座这样的
奇楼,后人亦不可能,可惜,可惜!
宋管家又说:“黎先生还是从暗道走吧,也许逃过此厄,可再造一座这样的楼!
“宋大爷,此楼虽只造七年,却是蝉恩竭虑,用尽一生积累的才智,这样的楼不可
重复,也无法重复。咋夜,我在家中将所有图稿一并焚毁,决意与这座楼同归于尽,从
此再不作满清之顺民,愉快,痛快。我们上楼去吧。……
那两个侍卫早已不见。
在登楼的那一刻,黎成轩回过头去,只见杜五高大的背景剪开一天雪幕,大步而去,
脚下雪花四溅,震得地皮微微发颤,不禁喝了一声彩〃此才是磊磊落落大丈夫!”
柒
杜五打开园门,门外果然站着四个彪形大汉,一个个眉字问杀气闪烁。
为首的一人,上前行札:“不速之客,踏破山门前来拜谒杜五堂主。”
杜五抱了抱拳,剑眉一扬,高声问:“来人出世何时辰?”
这里洪门规矩,凡陌生人来访,必须对“海底”(隐语),以确定来人身份。不是
洪门中人,是不懂得这些“海底”的。
那汉子忙施礼答话:“义兄问我何年辰,岁次排来是甲寅,吉月孟秋念五日,时逢
好位我生身。”
杜五又问:“来人贵府在何处?”
答:‘枯木逢春早发芽,八仙过海插金花,公主骑马路上过,松柏林中是我家。”
“路上可见庙一座?”
“灵王庙内插金花,万姓同埋共一家。普天之下洪为姓,风人说我采桑花。”
“灵王庙过又何山?”
“步至乌龙景色辉,百花开放乌音啼。龙吟虎啸山川秀,明人前有对联题。”
杜五几问之后,便知不是洪门中人,这些“海底”是由人教过,反复背熟的,如背
书般呆板而不带此中人的激动与潇洒。但为了表示他的“谨慎”,故意地多问了许多
“海底”,以便宋管家、黎成轩可以从容上到顶楼,侍卫可以迅速地藏匿。
杜五朗朗一笑:“原来是自家兄弟,请堂上去喝酒叙谈。”
一任园门敞开,杜五领着四个汉子迸园。
走过竹林时,杜五问:“这一园翠竹如何?”
一汉子说:“郁郁葱葱,雪压不倒,好竹!”
杜五又是一笑。
到了万笋楼前,杜五回过头来,突然厉声问道:“圣贤二爷夏炳生呢?他不是要捉
拿我么?”
话音刚落,一根铁尺朝杜五飞过来,刷刷有声,社五也不躲闪,任铁尺击在左臂上,
挫然落地。
“软而无力,功夫大差!”说毕,杜五身子微蹲,一个“旱地拔葱”而起,身子腾
空,然后轻飘飘落在二楼的檐梁间,再是一个纵身,跃人楼里,然后落地无声朝四楼掠
去。
一时间,各楼的窗子因机关操纵、一齐关了个严实。
杜五,宋管家和黎成轩站在四楼的一扇小气窗前。
“黎成轩在窗子同时关闭时,他激动得难以自制:这楼果然好,各处的营造无不精
妙!
他们看见夏炳生领着一伙人冲进园中。凶狠地扑向万笋楼。
围墙外刀矛林立,甲胄挣亮,如蚁兵勇将万笋园围了个水泄不通。
杜五说:“果然是这个杂种,当初心慈手软,没有在香堂结果他的性命,以致遗祸
洪门,这是我的错!”
宋管家说:“今日便是他的死期了!
夏炳生举着七星剑,呼喊着:“上楼捉拿重犯杜五,朝廷有重赏,跟我来!
说毕,领着人便往楼里冲。
上到三楼,夏炳生忽听见背后一声巨响。沉重的铁板闸门落下,断了后路。欲往前
冲,上四楼的楼道口又是一声巨响,闸门落下来将前路堵死,顿时里面一片漆黑。
黎成轩操纵着这些机关,心急跳,气急喘,脸上容光焕发,目光里燃烧着一种狂热。
他说:“这楼真好!这楼真好!”
宋管家说:“是的、真好!”
“杜五高声赞道:“黎兄之楼,堪称鬼斧神工,凡能从此处活着出去的人,岂能不
口口相传,兄之名必不可掩!”
夏炳生在楼里狂呼乱叫,其声凄厉,如困兽一般。
园子外的兵勇,如狂蜂般,一拨一拨拥到楼前来,然后往楼里扑。
闸门相继落下,楼门闸死了;一楼与二楼、二楼与三楼之间皆分割开来,成为一个
一个的“宠子”。
杜五对黎成轩点点头,从容地走向挨墙而立的一个大神案,神案上供着一个威风凛
凛的巨大的龙头,他咬破手指,将血滴在龙头上,大声说:今日清除洪门叛逆,黎兄功
不可没,杜五点血龙头,以表谢意。”
黎成轩脸色庄重起来,说:“杜五大爷,是时候了!”
杜五便一咬牙使劲旋动龙头,只听见咔
啦啦一阵脆响,随即万笋楼各处亦响声不断一榫动而万榫动,势不可挡。接着,整
个楼体开始猛烈地摇动,如山崩地裂,继而如天塌般一声巨响,溅出一派杂乱无章的惨
叫。
万笋楼兀地倾塌了。
主楼倒,园中各处建筑仿佛听到一声号令,亦纷纷塌倒,梁柱横陈,砖石乱飞,兵
勇们一片鬼哭狼嚎。园外的兵勇见状、纷纷逃故开去,一个个脸色苍白。谁见过这样的
迷阵呢,好好的一座园子、一座楼,转瞬之间,便成一片废墟。
更奇怪的是,庞大结实的楼基鬼使神差般缓缓下沉,两边的土石翻覆过来,夷成一
块平地。
雪花飘飘。
雪花飘飘。
捌
许多年后,我在古城湘潭的一个旧书摊上,购到一本十分残破的线装书,没有封皮。
没有书名,亦不知作者是谁,书中有一则文章写道作者随当时的一位总督去勘查万笋楼;
旧址,是一个大雪后的晴天,“但见丘陵间有一块平地,晴光耀雪,何处有楼有亭有圃?
唯翠竹数竿,傲然而立。兵弃所言之事:直不敢信也。
但万笋楼却活在民间的传说中,活在非官方的史乘中。
我喜欢听弹词《湘潭说古》中关于万笋楼的这一段,她具有一种催人泪下的震撼力:
湘潭有座万笋楼,
万榫相连巧运筹。
楼旁青竹如剑戟,
白云到此也不流。
…
(此小说刊登于〃小说月报〃)
【作者简介】聂鑫森,男,1948年生,湖南湘潭人。曾就读子鲁迅文学院和北大中
文系作家班。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诗集、小说集多部,现在湖南株洲《株洲日报》
副刊部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扫描校对:BB
黄金书屋
不插花的房间
南野
这时候,她说:“你得写下我的一段生活。写下我,和我的小房间。”她的目光对着我
像夜间多云的天空,只有些许孤星闪烁。我礼貌而略怀伤感地点着头,哼哼唧唧不作回答。
我在费力思想着生活与生活者的关系,它们间的区别与重叠,一直至今。还有它们共同的环
境,大到宇宙,国家,一座城市,小到某家公司或某个学校。只有最后,才值得提到一个小
小的房间。
可我也没有拒绝,尽管这是一次划地为牢的写作,我想试试。也许我可以说,我从小写
起,就像人们常说的从小事做起。我最后不见得能走出这间房子去,我有预感。
开头这间小屋子不完全属于她。黄昏下班后,她总得站在一扇门外,等那门被别人打
开,她才能进去打开自己的房门。她租住别人家中的一间屋子,那房间占据人家一楼客厅的
一部分,旁边就是人家的厨房,感觉起来像一只不被重视的小动物。不知为何,动物的眼睛
即房间唯一的一面窗子不对着外墙,却对着客厅开。夏日的傍晚,我去她那里,在她的房间
门外看到光线朦胧的客厅里坐了老小一家人正在看电视聊天。她小房间的门半掩着,我走进
去随手关上。房内灯光明亮,她独坐在那张窄小的钢丝床上看一本杂志,床上铺着深红色的
被单,有些刺目。我也坐到床上去,我的动作很自然,并不是因为房间里没有别的椅子的缘
故。
我先不说话,把手放到她裙摆下裸露出的膝盖上。她嫣然一笑,放下手中的杂志。我便
侧转身子去拥抱她,她的肩膀消瘦,身上的肌肤丰满富有弹性。我的手快活地向下落去,像
一只松鼠顺着树枝回家………我睁眼疑惑地看她,注意到她的眼睛没有在看我,她的目光由
我的肩头跨越过去。我跟着她的眼光回头,就望到开着的房间窗子,望见这家男主人端坐着
的半张侧脸。“嗨。”我说,我只能说出这个无意义的词。我放开她,欲起身去关上窗扇,
她说:“别,这样不好。”
“为什么?”
“他们知道我离了婚的。”
“那我就是你现在的男朋友。”
“可你不完全是。”她的语气里有一点抱怨。
“这又有什么区别?”我固执己见,走去把窗子关上。我看到那些被电视闪烁不定光线
映照着的侧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