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弱势群体子女上学特别是上大学难,陈至立承认这一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她认为,教育必须改革,高校收费也是大势所趋,但不能因为高校收费而把贫寒子弟排除在大学门外,这也违背教育的公正性。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奖、助、免、贷等办法,尽最大努力解决。
谈到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她说这是个老问题了,是教育领域的“顽症”,现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一些学校办学思想不正确,以办学来创收;二是不得不承认,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基层政府搞“搭车”收费,把别的费用和小孩上学捆绑在一起;三是有些地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连起码的教育公共经费都不能保证,导致乱收费。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但光教育部门是不够的,必须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她欢迎媒体和社会向教育行政部门举报乱收费的学校。
胡鞍钢等专家在教育部主持的一项有关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重大科研课题的报告中提出,在2010年前,应该在全国实行真正的九年制完全免费教育。陈至立认为这一建议是“可行而有份量的”。
好书尽在cmfu
关天茶舍 绍兴三记之蔡元培…“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起2R点2R中2R文2R网更新时间:2004…3…21 19:22:00 本章字数:1690)
走进狭长悠长的笔飞弄时,我的眼前似乎浮现一个老人,他光洁的额头,清癯的面容,戴一副眼镜,留着民初许多文化人都有的小胡子,沉默不语地看着我。典型一位“温润如玉,谦谦君子”的模样。——这就是我心中的蔡元培先生。
离笔飞弄不远就是王羲之故居戒珠寺,相传王氏每每挥毫泼墨时,意兴飞扬之时,笔豪飞到这个小巷,故得“笔飞弄”之名。
有此斯文之地,滋养斯文之人,蔡氏诞生于这条小巷,不仅仅是巧合。
蔡氏故居看起来很新,像刚被修葺不久似的。门前楹联是“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这时蔡氏陨落香江之滨时,远在延安的毛氏写的挽联,在今日自然是用在故居大门的当然之选。蔡氏长北大时,毛氏曾经作为图书馆的临时工,在没有办理暂住证的那个年代,在沙滩那一片过着和“打流”差不多的日子,毛氏向蔡元培执弟子之礼应属当然。虽然毛氏当时还偏居西北一隅,但已有并吞宇内的气势。这挽联很像御笔给当朝的先贤题写的铭旌,虽然评价很高,但我不是很喜欢。
我更喜欢中央研究院同仁撰写的挽联:“道德救国,学术救国;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这是书生对书生的评价,这是学生对老师的缅怀,这是同道对同道的痛悼。作为纯粹书生的蔡先生,更看重“学术”与“道德”,这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商贾之家养出如此一个光风霁月、不记私利的真书生,并非是异数,江南很多大文人祖上是巨商。绍兴等地在明清时期,有这样的风俗:若家里有几兄弟,举全家培养一个读书种子,其他的人就做买卖挣钱。这当然不排除利益上面的考虑,如家族有人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没有政治地位的商人就会有人保护了,但同时也看出中国人尤其是江南人对文明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珍惜。中国向来是重文之民族,即使富可敌国之家,往往羡慕出青年才俊的寒室。而今风雨苍黄,天下重利轻文到如此程度,真让我们面对祖先汗颜。
从17岁进学,到21岁中举,24岁取得进士出身,27岁点翰林,蔡元培在科举路上应当算顺利的。可就在八股文里,竟然出了这么一个包容天下,眼光高远、思想开明、敢革掉一切陈腐的伟人。
故居里没有更多蔡氏童年和少年的旧物,政局变换、文脉中断,几幢房子能留到今天,已属不易。几个展室里,多是一些照片和后人写的研究蔡元培的书籍,等我环视一周,天已经黑了,守馆的老人催着我快走。
展览照片的选用以及对蔡氏一生功业的介绍,显然有着极强的意识形态背景。而蔡氏是一个超越意识形态的伟人,任何一种有倾向的语言,对蔡氏的评价不是犹抱琵琶就是隔靴搔痒。
蔡元培,本来就不需要“重新评价”,现在也难以“重新评价”。他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也是几千年读经的中国人第一次接受西方文明曙光的引路人,他当时的教育理念,如“注重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注意,“道德”前面并没有定语。那时候的他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到教育除了政治功能,更有超越政治的“育人”功能,培养的首先是一个人,有着自主意识的人。他誓死捍卫共和,一生为民权呼吁奔走。他主长北大,让北大成为“自由”、“民主”、“科学”的灯塔,在千年暗室,点起了一豆灯火;他极力促进中国规模最大的留学浪潮,让如此多的中国青年去法兰西——民主的故乡呼吸空气。他主持中央研究院,使战乱频繁的中国,还有那样一个高水准的学术机构。任何人做其中一项,都足以不朽。
其实立功比起立德而言,算不了什么。蔡氏最伟大的就是他的胸怀气度。在大家如繁星般的民国时期,不论何当何派,都尊重他,无论陈独秀还是胡适、鲁迅,或者是蒋介石和毛泽东。真正的武林盟主,不是靠绝世武功号令天下的;真正的大家,也不是靠谋略和人争高低的。蔡元培动不动就挂冠而去,这种书生气失古今政客惭愧。
多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客,若干年之后有几人记得?多少攻城略地、威加四海的帝王,无非成了凄风冷雨中一抔黄土。而贤哲大师的流风余韵,可以泽被千秋。即使在河流的下游,我们的一捧水中,还有先生静默的眼神。
我不敢自比太史公,但有着太史公瞻仰孔府同样的心情。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好书尽在cmfu
关天茶舍 心底的背影——告别朱镕基
(起2Z点2Z中2Z文2Z网更新时间:2004…3…21 19:24:00 本章字数:1651)
作为湖湘人,曾经,朱镕基是我们的骄傲。他伫立如青松的身躯,他不怒自威的面容,他铿锵有力而不乏幽默的语言,他在90年代初期经济困顿时力挽狂澜的大手笔。都曾经让我心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景仰。
然而,无情的时光漂白了这位老人的双鬓,也日渐消磨了他的豪情。——也许在心底,他依然有“烈士暮年,壮心未已”的一丝遗憾,但仅仅是遗憾而已。“天若有情天亦老”,唐庄宗晚年遥忆金戈铁马的岁月,感叹“英雄帐下老泪多”,毛泽东晚年对外国客人说,“我仅仅改变了北京的郊区”,不仅仅是自谦之词。许多人会为朱镕基抱怨,历史给他的时间太短太短了,年近花甲才正式出山,古稀之年方入阁拜相。但因缘相结、风云际会都是前定,早年的父母双亡,壮年的蹉跎蹭蹬,晚年的壮志未酬,这一切都是冥冥中造化使然。
作为一个两代的遗腹子(朱镕基和他的父亲都是遗腹子),他的一生经历都笼罩浓浓的宿命色彩,2000年他重回60年前因逃避日寇,随校西迁的湘西,写下了“浩浩荡荡何日现,葱茏不见梦难圆”的诗句,他的“梦难圆”也许不仅是湘西的面目全非,可能还有许多难言的无奈与苦涩。
朱镕基是有着诗人气质的政治家,有诗人气质的政治家总是悲剧人物,他的前辈加同乡谭嗣同、黄兴、毛泽东、胡耀邦都是如此。有诗人气质的政治家也注定是个争议人物。朱镕基最后一次作政府工作报告赢得十五次经久不息的掌声,传达的只是一种微妙的情绪,对他而言,争议可能才刚刚开始,但这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呢?
那些尸餐素位、享尽荣华的庸才,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枭雄,都有过一时的辉煌,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把争议留给后人,才是真正的伟人。
评价我们这个时代,评价朱镕基都还太早太早。150年来,中国就像一条激流涌荡的河床,冲突、迂回、暴风、骤雨,改革、失败、革命、失败、再革命、停滞、改革,像一把解不开的麻绳,希望与矛盾都交织在20世纪末,而这时,朱镕基走上了舞台。
历史决定,朱镕基走上舞台的第一天起,就注定扮演的不是无限风光的太平宰相,而是九死不悔的孤臣死士。
幕谢了,这位老人终于要走了,把背影留在我们心底。
但下一幕戏还将开场,目送君归去,国人们会想些什么呢?
想起“哪怕前面有万丈深渊还是地雷阵,我将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豪情之余,有人评论为作秀。但即使是作秀又有什么关系呢?诗人们“醉卧沙场君莫笑”,烈士们“我自横刀向天笑”,照此理论,不也是一种“秀”吗?
想起“卸任后,只要百姓说我是一个清官就行了”?豪情化为无奈,只有短短的三年。这比辛弃疾“且将万字平戎册,换得东家种树书”还要沉痛,难道自古英雄多遗恨是金科玉律?
坊间流传前不久朱镕基和一些人谈起,他最后悔的是没有信守年轻不从政的诺言,他说他不懂官场。朱镕基真的后悔吗?朱镕基和同乡左宗棠经历有惊人的相似,性格刚直,拙于应变。青年时代穷困,人近晚年时通达,左宗棠晚年也说过,他不出山,在家当教几个蒙童糊口的私塾先生会活得更好。宣麻拜相与杏坛授徒,究竟哪一个更幸福呢?
毛泽东去世时,我6岁,只知道墙上挂着的那个人死了,不明白红太阳坠落后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胡耀邦逝世的那年,我正好通过高考上大学,我有着年少者的愤懑与忧虑。
而今,这位湖湘老乡又黯然离去,但我已经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