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爷爷去世后,从他箱子藏的袜子里面,找出来几百块五毛、一元的人民币,那都是我父亲和叔叔给他的零用钱,我爷爷在世时,鸡蛋不到快臭的时候他肯定舍不得吃。难道他天生和舒服、享受过不去吗?那是因为他穷怕了、苦怕了。
前年我去重庆奉节,访问了一些三峡移民。一位移民官员讲了一件真事:一个移民被迁移到上海郊区。上船的时候,他家四个人吃力地搬一个大柜子,移民官员问:“这么沉,是什么宝贝?”打开一看,原来是用大青石凿成的水缸,官员说,去上海移民新居里都用自来水,把石水缸运过去干什么?这位移民说:“这是我家的传家宝,传了4代,水缸既能盛水,又能用清水作镜子,还能用水缸沿当磨刀石。哪舍得丢哟。”移民官员把这件事当笑谈,而我听了,伤心得快落泪。这说明一个问题,农民的生活资料是何等的贫乏,他们对前途是何等的没有信心。我们农村出生的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城市都一段惶惑、迷茫的适应期。何况无一技之长的农民,他们离开依赖多少代的故土,去大都市,他们更将没有安全感。
农民对明天没有信心,守住仅有的一点财富而不愿意改变。我们不能责怪他们。长达40多年的计划经济,种地的农民吃不饱饭,而粮食通过统购统销,廉价卖给城市——农民对自己生产的东西价格没有任何发言权,而今天开放了,又出现了谷贱伤农。
像《激情燃烧的岁月》这种丑化农民的文艺作品现在比比皆是,许多人就是靠丑化农民而一夜走红。《激》剧那几个来石光荣家的东北农民身上的毛病,确实在一些人身上存在,只是被夸大了。但是是因为这些人懒惰而贫困吗?显然不是。他们的自私、狭隘源于他们的贫困、没有救济渠道,希望同村出息的人给点帮助好像很正常。农民不是天生小气、自私的。东南沿海一些乡镇,许多农民富了,当大老板后,他们对公益事业远比城里人热心,广东潮汕一带的农民下南洋,挣钱后喜欢回报故里,在家乡修路办学。农民身上的乡土情结、光宗耀祖的欲望决定他们富裕后,更愿意奉献。对照城里许多“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的人,有什么资格嘲弄农民。
妖魔化河南人和丑化农民其实是同性质的。河南有着中国最多的农业人口,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农村的一切问题,在这里得到典型的体现。一个16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省,养育了1亿中原儿女,生存的压力多大?而且城市人口不到20%,仅比西藏高一点。从曹操笔下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到日本人侵华,花园口大决堤。河南人饱受的痛苦是最大的,解放后,极左路线和运动不断,河南又常常首当其冲。长期如此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使这个地方的人有着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有着更快的对强权屈服的意识,有着更强烈的活下去、活得更好的意识。那么其中一些人很容易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哪个地方都有骗子、都有地痞。但为什么河南的这些缺点总是被夸大?一是因为河南人口基数大,骗子的绝对数目当然多。而且河南地处中原,人口流动呈辐射状。东北人去得最多的是北京,安徽去得最多的是上海,两湖、四川去得最多的是广东。所以北京、上海、广东人很烦东北、安徽、两湖四川人。而河南却是遍地开花,西去陕西、甘肃、新疆,东到上海,北上北京,南下广东。都很多,于是河南人的“名声”也在东南西北都不好。二是河南本身的经济不发达,在全国的公共话语权上,没有主动地位。就象农民虽然有8亿,但没有公共话语权,只好任人作践。
我有许多河南朋友,他们的为人都不错,当然在单位他们向上爬的意识比一般人强些。这没有什么不对呀?饥饿很久的人才知道粮食的可贵。像外国人妖魔化中国一样妖魔化河南,实质就是作践自己。
丑化农民,是纵向的、从行业作践一个阶层,妖魔化河南,则是横向的、从地域作践一个地方的人。那个行业没有毛病?腐败的法官、牛皮的警察、说假话的记者、颓废的写字楼白领,这些毛病比农民的毛病好吗?而哪个地方又没有坏蛋?广东、浙江这些经济发达地区没有骗子吗?
我们要正视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正视农民身上的局限性。发展经济,善待他们,使农民在自己得到尊重中改变自己。向往文明,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天性,农民也不例外。如果只是浅薄的奚落和丑化,没有建设性的、理性的措施,那么这些丑化农民和妖魔化河南人的人,其灵魂更加丑陋。好书尽在cmfu
关天茶舍 想起了沈从文
(起6F点6F中6F文6F网更新时间:2004…3…21 18:54:00 本章字数:1123)
今年是沈先生百年诞辰,凤凰那个沱江边美丽的小城肯定会热闹起来,但是这一切已经不关先生的事了,他已经在故乡的青山绿水间静静地睡着了。
记得今年年初去凤凰,江边的两山依然是从文文章中所描写的那样——“翠色逼人”。只是青石板路上多了很多外乡人的面孔,古城一天天喧闹起来,想起了来凤凰前去王村——《芙蓉镇》的外景地,辰河边的小镇,沈先生的笔下曾经出现过。青石板被撬起,正在安装下水道,木板屋换成红砖水泥楼房。因沈先生而蜚声中外的凤凰古城,看来也在一点点失去原初的味道。这是沈先生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他已经不能温和地表示反对了。
沈先生曾经对凌宇说过:“过于誉美,易增物忌,虚名过失,必致灾星。因此卅年来,从不与人争名位,凡事避贤让路,只是在博物馆打打杂,服服务而已,从不冒充空头作家自欺欺人!即使这样,还是难免意外也!”
这是沈先生经过狂风浊浪而活下来的锥心之言,比起投水的老舍,进入庙堂的郭沫若、一直在痛思的巴金,沈先生是幸运的。他的存活下去,我想得益于他早年在湘西那种动乱、流血中学会的生存本领。既不做金刚怒目的抗争,也不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甘于寂寞,在心中静静地保存自己那一方美丽的天地。做一些别人“不耐烦”的工作,使一个独立的沈从文活到88岁。
这是水的力量,这是中国百姓起源于草根的生存力量。柔弱而有韧性。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而沈从文对水的热爱,对河流描写之传神,同时代作家无出其右。他说“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柔濡中有强韧,从表面看,极容易范围,其实则无坚不摧。”先生外柔内刚的性格,凌宇先生已多次提到。
自古世人皆寂寞,伟大的作家,往往是生前寂寞,身后显赫。但显赫是活人制造的,寂寞是作家生前独自咀嚼的。沈先生离开我们14年了,他自然阻挡不住后人的纪念和缅怀。——我相信这种纪念大多是真诚的,间或有用沈先生做一个符号,企求另外的收获也是有的,宽容的先生在地下也会原谅。
对沈先生的评价,他的学生汪曾祺认为,先生的姨妹张充和的悼词:“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是最确切的,确实,这16字写尽先生的一生风范。
瑞典的汉学家马悦然说:“这种乡下人的固执给了沈从文——作家和人——一种道德力量,一种知识分子的廉洁,它们与他很多作家同行所接受的受西方影响的时髦意识形态形成强烈对比。”“沈从文作品——文学和科学专著——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对独立人格、勇气和坚强性格的强烈要求。”
马悦然说的是中允之言,一个外国人,透过沈先生的柔弱慈爱的外表,诗一般的文字,看到了独立人格、勇气和坚强性格。这应该使一些中国人汗颜。
好书尽在cmfu
关天茶舍 意淫和思春
(起1H点1H中1H文1H网更新时间:2004…3…21 18:55:00 本章字数:2502)
崇文门外新世界商城的三楼,开了一家“东来顺”涮肉城,我喜欢去那里吃饭。不是这家店的涮肉有什么与众不同。关键是位置好,隔着玻璃,就是商场的上下滚梯。我总是占据一个正对着滚梯出口的桌子,边喝酒涮肉,边看滚梯上上下下的靓女,虽然这家店的价格比别处略贵,但我觉得物有所值。看美女佐餐,正是秀色可餐最好的诠释,是件很快意的事情。我发觉来大商城的人70%的是女性,而且大多相貌不错,甚至有惊艳一瞥的女子。女人去商场的热情和自己的容貌似乎成正比,美女上商场,在浏览、观摩、选购商品的同时,实际上做好了让人观摩、浏览的准备的。
有朋友知道我这一爱好,斥之为“你这是意淫。”仔细一想,确实有点道理。可实际上古往今来的男人,有几个不意淫呢?无论其是大官,还是农民,是圣人还是流氓。《红楼梦》中的警幻仙子在告诫宝玉时,把意淫说得十恶不赦。可是中国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万恶淫为首,论行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好人“。中国的老祖宗早就精确地概括了男人们心中这点爱好。孔子见漂亮的南子,有人传说孔子成了南子的入幕之宾,害得老夫子当着弟子子路指天发毒誓,说绝无此事。夫子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他和南子应该没有云雨之欢,因为南子毕竟是国王的老婆,美则美矣,但不能下手。但孔子在心中对南子有种种念头,应该很正常。在这点上,孔子作为一个男人,和阿Q梦想和吴妈睡觉,是完全一样的心理活动。
我还是喜欢梁惠王,这位老兄当着孟子,勇于承认,“寡人有疾,寡人好战,寡人好色。”多可爱的男人哟,孟子也是男人,自然理解君王其实和百姓一样。
仔细想想,男人广泛的性活动,大多属意淫范畴。弗洛伊德认为,小男孩出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