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年砍柴个人文集-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年时,电影为我这个长在四壁青山中的孩子混沌的生活打开一扇窗口,洒下一缕阳光,使我觉得外面的世界是美好的,使幼小的心充满对文明、繁华的渴望。

  电影留给我的第一次记忆却是“恐怖”的。大概是5岁左右,当时我的爷爷身体还好,带着我去看露天电影,自然看不懂内容,只记得一个人从远处向自己走来,越来越大,好像来抓自己似的,便大声对爷爷说:“快跑,那人来抓我们了。”逐渐长大的我非常喜欢这种“恐怖”游戏。那时的农村,难得有一次电影。乡里的放映队轮流到各村放映,每一个月都难轮到我们村一次。

  电影在大队小学的操场上放映,幕布架在两棵大樟树下。放映前的个把小时,孩子们就早早搬来板凳,占据有力地势。为了争夺“阵地”,打架总是难免的。后来的常常站在最后面的条登上,两个小时看来不觉疲倦。放电影的两个乡文化站的小伙子,在我们眼里,俨然是时髦的代名词,戴着军帽,衬衫和牙齿都非常白,有点不爱理人的傲气,村里的大姑娘没少给他们暗送秋波。放的片子,都是城里淘汰的、老掉牙的,如《海霞》、《闪闪的红星》以及三战(地雷站、地道站、南征北战)之类的电影。若干年后,在家偶尔看到中央电视台6频道放映78年以后一些国产名片时,如《天云山传奇》、《芙蓉镇》、《大桥下面》等等,妻子非常自豪的回忆起她在父母的带领下,去他们那个大军工厂电影院看这些片子的往事,在我这个乡下人的面前,不由得露出领导阶级的优越感,令我有些酸酸的感觉。

  只要附近的村有电影,我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肯定结伴前去。夏天的山路,走起来很惬意,打着赤脚,一溜小跑。其实还是那几部片子,但百看不厌。同样是《地雷战》,好像在东村看和在西村看的乐趣是不一样的。看完电影后,天已经乌黑了,我们把干枯的苎麻杆点燃,一路高歌,快快乐乐回家。只要看到外面的火光,听到外面的喧闹,妈妈就会把门打开,她知道,我们兄弟看电影回来了。

  爷爷在我12岁时去世的,对他去世的记忆,也是和电影连在一起的。当时爷爷病了已经好久了,正好村里的一位叔叔生了个男孩。为了庆贺,请了电影队来放电影,我记得放的是赵丽蓉演的评剧《花为媒》,电影演到一半时,姐姐来找我和弟弟,说爷爷不行了。然后我们飞快地跑到爷爷床前,为他送终。去年我回家时,看到那个放电影庆贺出生的孩子,已经是一个高大英俊的小伙,从广东打工回来,恭恭敬敬地叫我“哥哥”。一刹那我便有种岁月流逝的沧桑感。

  读中学后,看的电影就很少了。一是因为在镇上读书,看电影得买票,二是因为功课紧张。我只记得看《红高粱》时,是一个人去的,那种强烈的色彩、动感的电影语言,震撼了我。电影放完后,我走出影院,听到河对面喧闹,那边村庄有人家失火了。

  高考前最后一场电影,是和少年青涩而有些甜蜜的、萌动的少年情感连在一起。我们都心无旁鹜准备高考。一个春天的夜晚,班上一个女孩邀请我去看电影。这个女孩有些波西米亚气质,喜欢不拘小节、特立独行。但是我觉察到她喜欢我,而我当时想的就是远远地离开故乡,去另外一个陌生的而充满诱惑的地方。那天看的电影是美国黑白片《鸳梦重温》,电影散后,我们走在县城街道上,路灯昏黄,法国梧桐的树叶在灯光下影影绰绰。突然下起小雨,她一把拉住我的手,我没有勇气、也许根本就不想松开。两人快到校门口时,被同班一些男孩看到了,他们在背后大声地唱当时很流行的、陈汝佳的歌:“夕阳下我们手牵手,黄昏中我们在走”,并伴以尖利的口哨声。几年过去后,起哄的人中间,有一个却成了这女孩的丈夫。我们再见面时,这女孩已经是一位非常现实的母亲,提起那天看电影的场景,她笑笑说:“记不得了,谁有你这样的记忆力。”

  大学时,看电影自然离不开青春的梦想和爱情的苦乐。进校看的第一部片子是著名的《罗马假日》,纯洁美丽、有着东方女孩气质的奥黛丽。赫本在我心中,就是天使的化身,当时想,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女友,死也值得。大学毕业前还重看了这部影片。赫本差不多是一个世纪来全世界男人的梦中情人,前不久一个网站评出影响中国的十大影片和女主人公,《罗马假日》和赫本名列榜首。我信这种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曾和一个东北女孩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她美丽而任性,我们一起看电影的次数非常有限。记得我们第一次相偎相依去看电影,放的是根据《死水微澜》改编的《狂》,许晴主演。当时的许晴刚出江湖,年轻美丽、浑身有着青春的野性,远比《笑傲江湖》的任盈盈可爱。也许是因为女主人公的形象和情节暗合当时的心境。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真的有些迷狂了。

  大四快毕业时,交了一个小师妹,是个藏族姑娘,她对我很好,但后来我辜负了她。我们一起看过许多电影,最后一场电影是在校外的兰后剧院看的。放的是山口百惠主演的《绝唱》,日本电影的哀怨、忧郁情调影响了我们,电影散后,两人回学校的路上,久久不语。藏族人的宿命感很强,她后来告诉我当时她有种不好的兆头。真是一戏成谶,最终我们劳燕分飞。

  工作以后,我几乎没有正经去剧院看过电影,顶多在街上买些盗版VCD盘,窝在家里看。

  前不久,那个一起看《狂》的女孩来京出差。十年如梦,欲说还休。两人吃完饭,再到酒吧里喝了许多酒。我们和酒吧里那些新生代格格不入,两人出来,走到街头。默默地走着,也许是往事在脚步声中浮出来了,两人自然地拉着手,一阵风过,寒意袭人,拥抱也便成为自然的事。看着怀中的她,眉宇嘴角之间,分明已有岁月的痕迹。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年华逝去,我空有一身疲倦。”

  海子的这两句诗,正是我当时心态的写照。在意醉情迷之际,她轻轻地离开我的怀抱,问“咱们去看通宵电影吧,哪儿有通宵电影?”

  说真的,在京十年,真的不知道北京哪儿有通宵电影,看通宵电影,好像只是我们那个年代年轻人的爱好。现在有酒吧、有网吧,有多少人去看通宵电影呢?问过好几个出租司机,他们也不知道哪儿放通宵电影,我只好把略带遗憾的她送回宾馆。但即使两人坐到一起看通宵电影,又能怎样呢?毕竟我们都不是当年一起去看电影的男孩女孩了。

  是呀,看电影好像只是回忆中的故事,离我已经太遥远。生活,已经被无聊的琐事、盗版的VCD淹没了。

  好书尽在cmfu





  关天茶舍 丑化农民与妖魔化河南

  (起5S点5S中5S文5S网更新时间:2004…3…21 18:54:00  本章字数:2762)

  看到1949的帖子,在下忍不住想说几句。

  时下丑化农民和妖魔化河南人竟然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民间文艺”。尤其在饭桌上,甫一坐定,就会有人说农民和河南人的段子。在这些段子里面,农民总是自私、可笑、猥琐的,河南人总是下作、虚假、奴性重。而且讲这些段子的人,往往是白领或中产者,受过较好的教育、有着叫人羡慕的职业,要么是公务员,要么是老板,或者是律师、记者、大公司职员,——反正很少有引车卖浆之流。这些人讲得眉飞色舞,露出得意神色,很有传播“流行文化”的快感。

  对于此种流行,我只觉得悲哀,也许很多人并不是刻意作践农民和河南人,但正是这种无意识的从众心理,更是可悲。讲段子的人,应该是中国社会的中坚阶层,社会的进步,体制的改革、民族的振兴,这部分人应该是前驱者。然而,许多人却沉湎在这种庸俗的“流行文化”中。

  我听过一个恶毒的段子,是一个北京的有闲者说的,很能反映城里人对农民浅薄的嘲弄。说一个民工进北京,一天站在马路边看高楼,“哇,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楼。”于是“一、二、三”开始数楼层。

  这时来了个警察,一声呵斥:“干吗呢?”民工马上怯生生地回答“数高楼呢?”警察莞尔一笑,随便问道。“数到多少层呢?” “数到第十层了。”

  警察走后,民工自豪地给同伴说“其实我数到第十六层了。呵呵,赚了六层楼。”

  这个段子很有代表性。没错,农民身上是有很多毛病,如爱占小便宜,胆小怕事,小农意识强。这些毛病,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面已经非常准确地刻画。

  问题是,我们要问问,这些毛病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究竟以何种态度对待农民兄弟身上的毛病?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华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农耕文化。中国人安土重迁、好面子爱排场、不团结、讲裙带关系,等等这些特点都是农耕文化的反映。

  几千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千年的战乱频繁,王朝更替。中国的农民只有“暂时做稳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可得”两种生存状态,他们是世界上最老实的顺民。对生活的要求是最低的,只要官府别太凶、匪乱别太多、老婆孩子能吃饱饭,就谢天谢地谢皇恩。

  然而就是这些最起码的要求都难以满足,他们总是穷苦连着穷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朝不保夕的状态下,他们珍惜每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他们盼望能有“贵人”拉扯自己一把。所以他们表现出自私、目光短浅、依赖性强。这难道是他们的错吗?

  我爷爷去世后,从他箱子藏的袜子里面,找出来几百块五毛、一元的人民币,那都是我父亲和叔叔给他的零用钱,我爷爷在世时,鸡蛋不到快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