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吁和平,也许是感到和战决于有力作战的两方,而两方现在显然还无要收
兵的模样;在此情况下,呼吁和平,适足于招犯嫌忌,若伤无谓,非但于事
无补,更且于已有损。”看得出来,张申府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才出此言的,
他完全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深思熟虑,发出自己尽管微弱,但却不能不发的
声音。
《呼吁和平》一文对知识分子有深刻的剖析和批评。张申府认为,近
些年来,国人尤其是读书人,已经犯了‘一个绝大的毛病,那就是:“把是
非与成败利害混在一起。
且常常是只管眼前成败利害,而不管是非。”张申府认为,为国家打算,
只应辨是非,而不应该计较个人的成败利害,所以他认定:“凡事,但令其
是,就应该说,就应该做。”张申府对于当时中国知识界的作法是持批评态
度的,他说:“可惜就在抗战之前,有些号称进步的知识分子,就已是左了
怕得罪现在,右了怕得罪将来。”这样的情形造成了多数知识分子既不敢左,
又不敢右,畏首畏尾。
张申府对于当时的国共双方是比较了解的,他对时局的变化绝非毫无
所察,他在文章中分析道:“也许有人以为,现在有一方正打得顺手,正打
得起劲,正要一劳永逸,一举而成功。在此时呼吁和平,也许转移他们的战
态,必为他们所不快,必为他们所不睬,那么打得不甚顺手的一方是不是也
不理不睬?其实不管谁睬谁不睬,这样说法,究竟仍是只顾成败利害,而没
注意到是与非。”张申府的这些判断是出于他求真求善的社会理想,虽然很
快到来的巨变有些出于张申府的意外,但这种变化的事实并不能说明张申府
当时讲的话错了,无论从公理和进步的哪一个角度看,张申府《呼吁和平》
的言论都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张申府不是政客,所以他不能为某一党某一派的利害说话,这就是他
不同于同时代许多著名知识分子选择的重要之处。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特别
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张申府在历史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以人道的立场,
以良知发出的呼吁为中国知识分子以言议政,以言参政作了一项尝试,尽管
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他身上体现出的知识分子品德是值得后人深思的,至
少说明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那些受过西方影响的知识分子完全有可能成为
特立独行的人,张申府是这样,他的晚辈储安平也几乎走了一条与他相同的
道路,这种知识分子身上才寄托着中国未来的希望。
张申府认为呼吁和平,应当是真正的和平,是长期的和平,是为国为
民的和平,必须出于“真情、实感、仁心”而不是别有动机,别有背景,更
不是为哪一作战方面“谋取喘息整补空隙时间”。张申府的这些言论被历史
误解了半个世纪,当后人开始有重新理解的机会时,他已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应该记住,在半个多世纪前,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以自
己的生命启示着未来的中国人:热爱和平。
《观察》与学潮
《观察》存在时,正是中国历史将要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作为一个
超然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刊物,《观察》在这时期几乎介入了一切与国家
前途有关的大事,成为研究那一历史时期的重要刊物。《观察》是一个政论
性的周刊,对国家的政治生活给予特别关注,举凡一切有关政治生活的事件
《观察》都有极为详细的报道。读过《观察》的人都会发现储安平对于新疆
问题、台湾问题表现了特别浓厚的兴趣,《观察》曾出版过有关新疆问题的
专号,对于北塔山事件,西康民乱,台湾二二八事件都有详细报道,这可能
与储安平对新疆问题的兴趣有关,也反映了当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强烈的民
族情感,特别是对中华民族统一问题的关切'1'。 '1'《观察》第1
卷第14 期。
在1946 年至1948 年间,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有一件事情影响极大,
那就是所谓的学潮问题。《观察》对学潮的详细报道、评论集中反映了自由
主义知识分子对青年、对政治生活的一些基本评价。研究《观察》,特别是
注意它对青年问题的关注是很重要的一个侧面。
四十年代中期以后,学潮的不断兴起,史家自有评价,具体情况,我
不愿详述。我只想指出,在这一时期爆发的学潮集中体现了当时热血青年对
国家的强烈不满,至于这类学潮是否像后来历史研究中所认为的是有共产党
的领导等等,我不予评价。从大量已披露出的历史资料看,共产党有意识地
参预了学潮是可能的,但它的作用显然被扩大了。
这是必须明确的,像历史上多数学潮的出现一样,它首先是社会各种
矛盾的集中爆发,是对政府腐败无能的抗议,多数学潮绝非谁想发动,谁想
领导就可以掀起的,我对学潮的看法是一般说来自发性是其基本特征,另外
不管学潮最终结果如何,学潮总是对的。
1947 年后的《观察》,对于学潮的评价报道反映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
一种精神状态,从沈祟事件引发的各地学潮、反美扶日突击大游行以及全国
性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观察》都予以了充分、客观翔实的报道。
《观察》对于学潮的评价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充分肯定学生为国家民族不惜牺牲自我的热情。
二、对于由学潮引发的政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它的言论是支持学生,
并保护学生的热情。
三、对于介入学潮的大学教授给予积极支持,对于教授在学潮中各种
表现给予详细的报道。
四、对于政府迫害学生的行为给予强烈谴责,对政府迫害学生不仅给
予道义上的支持,而且呼吁政府要深刻反省自己的失误。
储安平本人对于学生的一切行为有清醒的理性评价,因为他本人是一
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特别是在他的思想深处对于青年有一种特别的理解。
《观察》在整个办刊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储安平及多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青
年热情的支持和肯定,他们从没有责备过青年,对于青年的过激行为,储安
平都给予宽容和理解,他总以为青年的热情是极为可贵的,容不得有少许的
伤害。他认为:“我们不能希望青年人像老年人那样保守消沉,我们也不能
希望青年人像中年人那样稳定谨慎,青年人可贵的就是那一股活力,这种活
力就是国家的活力。没有活力的国家是一个死的国家,没有活力的社会是一
个没有生命的社会”'2'。 '2'储安平《论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开除学
生全国专科以上学校不得准其入学之不妥》,《观察》第3 卷第16 期第4 页。
对于学潮的不断出现,储安平的看法是:这绝不能怪学生,政府理当
自疚自省,尽量刷新政治,缔造一种光明而有朝气的社会风气,使一般纯洁
而有理想的青年在这种有光明有朝气的大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培养成为建国
的良才'3'。《观察》对当时各大学学生的活动极为注意,对于各大学学生自
治会竞选这一类事情,也不惜篇幅加以详细报道。
因为在储安平看来,今日这一批青年在学校内部所受的民主训练,与
二十年后中国政治的趋向有关。他认为,历史家及政治家的任务就是要看到
每一个社会现象在日后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此他希望“政府应当能创造一
种新的风气,以这种新的风气来积极地激发青年的抱负,熏陶青年的操守,
而不要单在消极方面以种种方法来限制青年的话动,削弱他们的活力”'4'。
'3'储安平《论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开除学生全国专科以上学校不得准其入学
之不妥,《观察》第3 卷第16 期第4 页。
'4'储安平《论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开除学生全国专科以上学校不得准其
入学之不妥》,《观察》第3 卷第16 期第4 页。
学潮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在中国一直没有消失过,从五四运动、三
一八惨案、一二九运动以及发生在40 年代中期以后的多次学运,从规律上
看,一般引发不外二条,一是国家主权受到损害。二是现政权腐败。学潮很
少有完全胜利的时候,但它在道义上总是受到人们的理解和同情。中国的知
识分子对于学潮的评价在1949 年以前是这样几种态度:以大学教授为代表,
他们首先是在道义上同情和支持学生,虽然他们常常劝学生安心读书,不要
用这种行为和政府作对,他们本人一般很少直接介入学潮,但当学生在学潮
中受到迫害时,多数教授一般能够挺身而出,出面具保,同时以签名和联合
上书的方式抗议政府对学生的迫害,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今天。在学潮问题
上,极少有大学教授站在政府一面指责学生的,这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良
知。1948 年,《观察》在将要被国民党查封之前,曾发表过文学史家刘大杰
的一篇文章,名为《汉代末年的学生运动》。
这篇谈历史上学生运动的文章显然是针对当时现实而言的。刘大杰认
为,任何一种思潮一种运动的到来,都有事实上的时代背景,都有社会政治
的原因,在一个经济破产、社会腐烂、民不聊生的时代,知识青年发出不满
于现状的呼声,对政治有所责难,对于现实有改革的要求,这是表示时局动
荡不安的信号。对于学生运动,刘大杰是肯定其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的。
他认为:“每一时代的统治阶级对于读书人都采取高压的政策,以大量的惨
痛的屠杀,来消灭他们的力量,但后代读历史的人,对那些手无寸铁的莘莘
学子的言行,无不加以赞叹和同情”'5'。刘大杰的指向非常清楚,学潮的
兴起,其深刻的根源在于政府,在于统治者一面,对学生加以责难是毫无道
理的。 '5'《观察》第5 卷第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