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称你作老师了。我已经把来信寄给安平兄,请他在《观察》发表,
以免
误及读者。
我说“歪曲历史”和“断章取义”原是想说:从历史的过程说,美国
人的血是从欧洲去的,至少大部分是如此。邱老有意把自己的“血的
倒流”
来标榜,用意是想去歪曲to bend 一般对于历史的成见。他自己的个
例是
历史上的“断章”,少数例外之意,用以取义,使美国人听来高兴。行
文
不慎,多少也犯了弄笔头的毛病。
怀德教授的故事是他和我说的,我没有问清楚底细,把爵士变成了将
军,罪无可赦。从美国回来之后还写过一本《初访美国》,其中又有不
少
关于历史的叙述,不知有没有类似的错误,奉上一册,公余之暇,或
可作
为消遣之用。
并祝
著祺
孝通
三六,九,十
40 年代末,费孝通他们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是复杂的,
至少我们可以说,在思想上他们没有放弃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只是由
于过分痛恨执政党的腐败和极权,而暂时认同了在野政治势力的某些主张,
在这一点上,费孝通留给后代知识分子的启示是很深刻的。1949 年8 月31
日,费孝通写过一篇文章《我参加了北平各界代表会议》,就在这一年,这
个纯粹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不断怀疑起自己早年的教育来。
1950 年8 月他把自己写的这类文字收在一本为《我的一年》的书中,
这本书是研究转折时期费孝通的重要材料。其中有一段说到自己参加北平各
界代表会议时的情景:“坐在我旁边的是钱端升先生,昆明‘一二·一’运
动开始发动起来的那天晚上,我们也坐在一起。轮到我上台演讲时,联大校
舍四围枪声突起,子弹在头顶掠过。这种景象和现在一比,真是地狱和天堂
之别。这个差别在哪里呢?今天我可以安心的在会场里听讲和发言,有的只
是融融一堂的温情,没有枪声来威胁了。为什么呢?很明白的,反动派的武
装被解除了,反动派的活动被镇压了。这是专政,一点也不错,有这些专政,
才有我们在会场里的民主。没有这些专政,我们的会场又会变成西南联大的
草坪了。我于是又点头了,领会了民主和专政是怎样结合起来的。”(费孝通
《我这一年》3-4 页)费孝通的经历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他对
新时代的许多评价是在1949 年前后得出的,这时思想改造运动还没有到来,
他的有些文章甚至是写在1949 年10 月1 日以前的。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
40 年代末,费孝通尚不足40 岁,年轻人的气质还在,容易为暂时的或眼前
的新气象所迷惑,这是其一;其二,也许当时的费孝通已经感到了某种压力,
非这样认识不足以保全自己,但关于此点,我尚未见到可靠材料,仅是推测
而已。从50 年代初费孝通的经历中,至少我们能了解两点,第一,新时代
的新气象确实是真实存在过的,由于那些诱人的承诺和鼓舞人心的口号,对
于民族情感本来很强的中国知识分子,可能确实有扬眉吐气之感,这种简单
的思考逻辑,一直持续到1957 年之后。第二,新时代初期对受过西方教育
的知识分子还是友好的,征尘未洗,还没有来得及清理他们的思想,这时从
未涉足实际政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天真地以为真正的民主时代到来了,
至少有相当一部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当时改造思想时,不乏真诚的一面。
我一直认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身上具有轻信的弱点,这对具体人来说不
是什么严重的缺点,但那么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同时具有这个特点,就预示
了他们的不幸,当然这种不幸要在多少年后才看得清楚。1957 年费孝通写
了一篇很著名的文章《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自然他也就成了著名的右派。
三
按潘大逵生活的时代和他的活动情况,他有可能与胡适发生联系,但
目前我还没有查到他们交往的材料,潘大逵在晚年写的回忆录《风雨九十年》
中(《风雨九十年——潘大逵回忆录》,成都出版社1992 年6 月),也没有提
到他和胡适的交往。但没有和胡适的交往的经历,并不影响我们把潘大逵也
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待。
潘大逵和费孝通一样,当年也是民盟活动的积极分子,当时的民盟实
际是一个很松散的知识分子群体,他的变化是后来出现的。潘大逵只在西南
联大停留过很短的时间,在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中,他是参预政治活动热情
较高的一位,1957 年潘大逵也成为右派。
四
以上我简述了三位教授和胡适的关系,现在可以回到我的结论上来。
“一二·一”学潮前,在西南联大这个民主堡垒中,保持着追求自由和
民主的传统,当时时事晚会演讲的四教授本身也分别处于不同的政治团体,
钱端升和伍启元是老国民党员,潘大逵是民盟成员,而费孝通是无党派人士,
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际承担了一种现代知识分子的职责。他们4 人都
有自己的专业,但他们没有以这种专业为逃避现实的借口,要知道在当时那
样的情况下,敢于在时事晚会上自由讲演是有很大危险的。
但从已披露的历史资料看,作为教授,他们没有什么恐惧感,费孝通
演讲的时候突然断电,而且枪声四起,他仍激昂地呼喊:“不但在黑暗中我
们要呼吁和平,在枪声中我们还要呼吁和平。”这种知识分子的勇气,在以
后的费孝通身上就没有再出现过。40 年代的社会环境有恐怖的一面,比如
闻一多、李公朴的被暗杀,但这种恐怖并不是深入知识分子内心的一种恐惧,
至少多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天然地相信他们有言论的权利,不然我们就难以
理解40 年代未有那么多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参与了政党活动,而且发表了
各种各样的言论。“一二·一”学潮是一个政治事件,卷入这个事件的学生
和教授应该说都是具有现代知识分子气质的人,我们提到的这三位教授更是
如此。根据当年他们站在学生面前的情景,我们不难想到他们的性格,按说
这种性格和气质应该是一个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也是他们作为知识分子最
典型的气质,但后来我们基本没有看到这种气质的体现。这里我们不妨问一
句,他们那种气质哪里去了?如果我们把“一二·一”学潮作为一个象征,
而将当时讲演的4 位教授作为教授群体的代表,那么这个四比一的结果差不
多也就是中国40 年代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4 个教授除了伍启
元到了美国以外,剩下的3 个全都没过了1957 年这一关,而这3 个教授同
是留美的学者,同出于清华,在40 年代末又同时最不满现状,敢于挺身而
出反专制反极权;3 位教授就个性、就当时言论的激烈程度而言,都不及闻
一多,闻一多不幸惨死在特务的枪声中,引起当时国内舆论的共同谴责。历
史已经过去差不多印年了,我在为闻一多的惨死感到愤怒的时候,想到钱端
升、费孝通、潘大逵等活下来的教授,想到他们坎坷的人生,我心中涌起的
是更为复杂的感情:活下来的闻一多,等待他的是什么命运呢?
过去的大学生的辩论
前两年大学生辩论很时髦,但后来好像冷下来了,我没有去细想冷下
来的原因,但看过几次当代大学生的辩论,感到这样的辨论,不管怎么说,
意义实在有限,辨论充其量不过是一场表演而已,而与其费时看这样唇枪舌
剑的表演,还不如去看一场话剧或读一两本金庸的小说。
大学生辩论,本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光有这个形式,没有实际内容,
辩论再精彩,也只是一时的口才较量,而没有思想的力量。当代大学生辩论
的弱点,不在于参加者的素质和口才,而在于整个辩论中缺乏时代精神。而
时代精神,简单说,就是你所辩论的问题,是不是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是不
是多数人都关心的。任何辩论,只有把握住这样的问题,才能真正见出水平,
不然辩来辩去,都是一些生活中不存在的问题,或者是凭常识一眼就能看出
的问题。大学生辩论虽然看似一个形式,但由于大学生在当代社会中特有的
角色,所以由这种角色传达的是整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有时我看着那些聪明
的大学生为一个常识甚至公理而无理辩三分时,我真觉得这是浪费他们的才
华。那么真正的辩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前几年,我在做《观察》研究的时候,曾在图书馆见到过一本40 年代
末在南京出版的《大学评论》。在这本刊物的第2 卷第10 期上登载了一篇当
时上海交大师生的辩论记录。
当时是1948 年12 月28 日。这次辩论的主题是《和谈是可能的吗?》。
正方:和谈是可能的。反方:和谈是不可能的。经过两小时的辩论,同学公
断结果,百分之六十五的人认为目前和平不可能,反方获得大胜。
上海交大的这次辩论很有深度,而这深度首先来自于他们辩论的是一
个现实生活中大家最关心最有倾向的问题,由于是真问题,辩论双方才真正
投入智慧和判断,绝不是临时从字典和辞书上查那些所谓的丰富知识。真正
的辩论,有时口才、风度反而不重要了。《大学评论》上那篇关于和平是否
可能的辩论,50 年后,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从中可以看到40 年代末中国
知识界的整体价值取向,对于分析当时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都是很生动的历
史资料。知识分子是最爱和平的,但当时多数知识分子认为和平不可能。
在这些大问题上,上海交大的辩论给历史学家留下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这次辩论,从双方的语言、逻辑和辩论的技巧看,都是今日大学生所望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