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照顾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与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追随李嘉诚二十多年的洪姑娘洪小莲,谈到李嘉诚的合作风格时说:“凡与李先生合作过的人,哪个不是赚得盘满钵满。”
林燕妮对此更有深切体会。曾主持广告公司,而与长实有业务往来。广告市场是买方市场,只有广告商有求于客户,而客户丝毫不用担心有广告无人做。这样,自然会滋长客户尤其是像长实这样的大客户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林燕妮回忆道:“头一遭去华人行的长江总部商谈,李嘉诚十分客气,预先派了穿长江制服的男服务员在地下电梯门口等我们招呼我们上去。
“电梯上不了顶楼,踏进了长江大办公厅,更换了一个穿着制服的服务员陪着我们拾级步上顶楼,李先生在那儿等我们。
“那天下雨,我的一身雨水湿淋淋的,李先生见了,便帮我脱下,他亲手接过,亲手替我挂上,不劳服务员之手。”
双方做了第一单广告业务后,彼此信任,李嘉诚便减少参与广告事宜,由洪小莲出面商谈下一步的售楼广告。
“有时开会,李先生偶尔会探头进来,客气地说:‘不要烦人太多呀!’
“我们当然说:‘愈烦得多愈好啦,不烦我们的话,不是没生意做?’……”
加拿大名记者John Demont对李嘉诚的为人赞叹不已:
“李嘉诚这个人不简单。如果有摄影师想为他造型摄像,他是乐于听任摆布的。他会把手放在大地球模型上,侧身向前摆个姿势。”……
“他不摆架子,容易相处而又无拘无束,可以从启德机场载一个陌生人到市区,没有顾虑到个人的安全问题。他甚至亲自为客人打开车尾箱,让司机安坐在驾驶座上。后来大家上了车,他对汽车的冷气、客人的住宿,都一一关心到,他坚持要打电话到希尔顿酒店问清楚房间预订好了没有,当然,这间世界一流酒店也是他名下的产业。”
有人说李嘉诚的作为带有功利性。诚然,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一个人想绝对没有功利意识是不现实的。不过,李嘉诚的“予人以善”,更多的是他所受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父母对他的谆谆教诲。这种思想,已深融入他的心灵。
也许,下面这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
1991年秋,李嘉诚收到一位英国丁姓华侨的来信,他在信中叙述自己山穷水尽,万意俱灰的处境。李嘉诚日理万机,平时连一些重大的应酬都无法对付,他却亲笔复信,以诚挚的态度为他“指点迷津”:
第四部分:游子回乡 报效祖国树心碑堪称楷模克勤克俭善待人(4)
丁先生:
人生起伏无常,尤其从事商业。穷人易做,穷生意难做。所以你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只是数千年来亿万无数生意人曾经面对的苦痛的一部分。但如果明白大富在天,小富在人,如果肯勤俭有效力面对现实,尽心经营,则俗话所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不定不久你们又有一个好的新的局面。即使一切都不如意,退一步想,则海阔天空。以今日英国的工资水平,最大不了,最多找一份职业,生活应绝对无问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送上英镑500,请你俩一顿晚餐。想想明天会更好!想想世界上有多少更苦的人!
李嘉诚视名誉如生命。他常说:“名誉是我的第二生命,有时候比第一生命还重要。”
林燕妮首次赴华人行的长江总部,与李嘉诚商谈广告事宜。“奇怪的是,一坐下来,他(李嘉诚)开腔的并非谈公事,而是澄清传媒对他的绯闻传言。
“李嘉诚说:我跟某某港姐绝对没关系,亦不认识,外边乱讲。”
地产商不止一个姓李的,传媒也没有说是“长江”的李姓地产商,更没描绘该李姓地产商高高额头,戴眼镜,平时好穿黑色西装,说话带潮州口音。李嘉诚确实过于小心,他与林燕妮谈这事,因为林燕妮乃是新闻圈中人—本港屈指可数的名牌专栏作家。李嘉诚这般解释,大概想借林燕妮女士之笔,予以澄清。
林燕妮事后说:“我们是做广告的,绯闻我们不关心,但他显然十分介意。”
在社交场合,李嘉诚对女明星、女艺员、港姐亚姐,素来敬而远之,更怕与这些靓女合照。据说某刊重金悬奖,若哪位女艺员能像与阿(何鸿)一样,同超人合照,可出40万港元买她的照片。
不少传媒都谈到此事,在何鸿的海港酒店开幕酒会上,李嘉诚正兴致勃勃与何鸿聊天。这时,珠光宝气的狄波拉笑容可掬走来,李嘉诚见状,脚踏风火轮,逃之夭夭,躲过了记者的镜头。
何鸿与狄波拉原本就相熟,他听到狄波拉甜甜的欢声笑语立即回头。一如一贯的作风,何鸿与狄波拉贴站在一起,让记者从各个角度拍个尽兴,也随他们刊于报刊,加以想象发挥配之妙文。拍完后,何鸿回头招呼超人,超人早逃得不见踪影。
李嘉诚视名誉为生命,他看重的实际上是清誉,而非荣誉。都以为,香港叫了他十多年超人,他该非常坦然地接受。就前不久,一位记者在访问中,称他是香港商界的超人,李嘉诚马上插话道:“不对的,不对的,我不承认,其实我是个普通人而已。”
《星岛晚报》曾开一个不甚恭敬的玩笑,在一篇文章中称他是“大头李”。李嘉诚表现得很大度,未在任何场合暗示过对此绰号的不快。为此,少数作者,为显亲热幽默,在文章中,也这般称呼他。
李嘉诚处事小心,一些很细微的问题,他都要认真对待,以免给对方带来麻烦,或产生什么想法。
陈衍俊先生谈到:1987年,李嘉诚来汕头大学出席会议,“和他握过手的几个新闻界同行,都敏感地发现,李嘉诚的手心有些发烫,说话的鼻音也浑重了。李嘉诚显然是感冒了,发烧还没退。”
连续两天的会议,李嘉诚“太劳累了,感冒又加上胃痛。但他仍然不动声色地打起精神坚持着。只是到了会议中间,他才走近我的身旁悄然地告诉我:我要吃胃药,需要几块饼干送药,能找到几块饼干吗?”学校的人马上去买来肇庆产的菜汁饼干,李嘉诚吃过药,又回会议室开会。“事后,他又悄然告诉我:‘饼干,我的秘书从香港有带来的,可是一忙,放在宾馆里就忘记带来了!’他又非要交还买饼干的钱,我向他说明,几块饼干,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他才作罢。”
这件事传开,汕大师生甚为感动。要知道,李嘉诚是汕大的独立赞助人,是汕大的恩公!
当然,也有人表示不解。如那位对李嘉诚赞叹不已的加拿大记者,又认为李嘉诚过于谨小慎微,他在文中说道:
“李嘉诚可以因一些小事而尴尬,好像他儿子泽钜在劳斯莱斯汽车上装的雷射碟机装得不好(注:有人批评他不似乃父勤俭简朴),李嘉诚也要费唇舌解释。这位世界级富翁向人解释这些小事,真叫人大惑不解!”
在舆论开放的香港,尽管有人对李嘉诚的行为略有微词,但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商界取得举世瞩目业绩的李嘉诚,在为人处世上,不失君子风范,堪称楷模。
第四部分:游子回乡 报效祖国树心碑母逝妻故超人动哀亦凡人(1)
1986年,李嘉诚母亲李庄碧琴老夫人病逝;1990年,李嘉诚夫人庄月明女士因心脏病突发逝世。这位在商场叱咤风云的超人,如凡人一样悲痛不已。李老太太与李夫人的丧礼极其哀荣,可见李嘉诚人缘之好,声望之高。
李嘉诚母亲李庄碧琴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李嘉诚早年人生观的形成,亦受母亲的影响颇大。佛教以慈悲为怀,即使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之中,母亲都以慈善待人待世。她对李嘉诚及其弟妹的教诲亦如此。
中年丧夫子幼,母亲经历人生最大的打击。她不怨天尤人,总是默默地勤俭持家。李嘉诚从小挑起家族生计的重担,母亲拜佛祈祷,求儿子平安,事业顺利。
李嘉诚是个争气的孩子,他不但靠辛勤维持了一家的生计,还逐渐成为香港商界骄子。李嘉诚说:“我旅港数十年,每碌碌于商务,然无日不怀恋桑梓,缅怀家国,图报母恩。”
按传统观念,李嘉诚可“光宗耀祖”了。李嘉诚的境界,显然高了这一层。李嘉诚曾出资,重修四十多年前的祖屋,在原有面积上,盖了一幢4层高的住宅,妥善地安排了堂兄们及其子女的住房问题。
李嘉诚最大的一项捐赠,却是在离家乡百余里的汕头兴建汕头大学。
李嘉诚以母亲李庄碧琴善女的名义,捐资210万港元修建潮州市开元镇国寺,另还捐款修复该寺的附属建筑。
在“家”与“国”的问题上,李嘉诚做法颇圆满,受到母亲的赞许。
母亲住在渣甸山花园别墅,里面辟为佛堂,清幽宁静。李嘉诚每日都要去看望母亲,还特意为母亲带去素食。母亲住院治疗,他尽其孝心,侍奉汤药。
1986年5月1日,李庄碧琴老夫人仙逝。李嘉诚为母亲举行隆重的丧礼。这一天,港督卫奕信及其他政要、香港各界名流、潮汕籍同乡以及老家特派代表三千多人参加追悼大会。
以后,按佛教礼仪,为李庄碧琴善女举行超度。仪毕,其灵柩葬于柴湾佛教墓地。
20世纪90年代,李嘉诚的事业与荣誉再攀高峰。长实全系如日中天,连续4年名列香港银行外财团榜首。1989年新年第一天,李嘉诚便获女皇伊莉沙白二世颁发的CBE勋爵衔及勋章;10月,他出席港督代表英皇举行的颁发典礼。另外,是年6月9日,他获加拿大卡加里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称号。
李嘉诚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与他相濡以沫的爱妻庄月明的鼎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