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承认与尊重,更激发了我的热情和干劲。之后连续5年,教学成绩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虽然每月只有50元的工资,我却心满意足,逐渐迷上了教育这一行,并希望自己能早一天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1996年春,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出台。同行们纷纷劝我:“就凭你的业绩,要是进修学习,拿个文凭,对自己,对学校都有好处。”刚好县教师进修学校招生条件放宽,我为弥补没能上高中和大学的遗憾,便考入这个学校深造。
谁都知道上学是需要一笔费用的。为维持学业,每逢假期,我都到矿山打工挣钱。同班学员中有民办教师,也有公办教师,有踏踏实实学习的,也有混文凭的,我这个一文不名的山伢子曾受到个别“聪明人”的挖苦:“穷代课的进啥修……”我咬紧牙,下决心要在学业上出人头地!我明白,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多么的不易,我只有百倍地用功,才不愧对同样是代课老师的父亲,不愧对辛辛苦苦挣来的学费。1997年元旦,学校组织征文比赛,我的文章被评为全校一等奖,后来便试着向报刊投稿,也常常会发表。两年进修,每次学校举行演讲、征文比赛,我总是榜上有名,连来自城里的学员们也开始对咱山里娃刮目相看了。
1998年毕业后,我被聘到兴华乡中,每月100元工资。虽然吃的仍很简单,穿的还是学生装,但我想到自己毕竟教的是初中,不管怎么说也是高了一级。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又参加了自学考试。
前年,我们村小学校长调走了,村委叫我回去。看看村干部熟悉的脸,想想养育我的父老乡亲,我又回到了村里。乡教办任命我为这所山区小学校长。全校有4个复式班,7名教师中又多是女同志,所以伙房、寝室,大小事都得我操心。校长、教务、任课教师,我常常忙得焦头烂额,但又必须细心,周全,这账目,那表册,一点都不能含糊。乡教办到瓦庙小学这段足有10公里不能通车的山路,我不知跑过多少趟,顶日晒,冒风雪,更不用说。我的散文《苦辣酸甜小校长》在一家报刊上发表,还引起了轰动。在教学效果上,去年中考全乡评比我校名列前茅,我深深感到心血没有白费。苦辣酸甜,又是一年多,可每月还是挣80元的代课工资,家里仍然一贫如洗。我清楚自己的处境,我的未婚妻也是计划外代课教师,我不知道今后会是什么样子,但只要干一天教育我就要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做一天“穷代课的”,我就要不辱“师”命。我希望《教师资格条例》的实施,能为我们这些致力于山区教育又被打入另册的代课教师带来些什么,让我们能更加专心地投入到痴爱的事业中去。
(记录:胥琰)
第五卷我的“曲线救校”之路
李兴亮,男,50岁
新乡县小冀镇东贾城小学校长
口述时间:2001年9月26日
改善办学条件是中小学校长,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头等大事。同时,如何改善办学条件,校长们又各有各的办法。我的办法便是“曲线救校”。谈起“曲线救校”,我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我是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的,1976年当了校长。当时学校有5个班,5名教师,全是民办。房屋是旧房,桌子是砖垒的,凳子是学生从家里带的。教室窄小,地面潮湿,我当校长后,头等大事便是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我们村很小,只有172户,700多口人。村里很穷,拿不出钱来,咋办?当时村里有3个废水坑,我将废水坑清了清,放上了水,养上了鱼。我们利用时间割草,掏茅粪,喂鱼,又带领学生在河边开了3亩多荒地,种上了棉花,红薯,玉米。另外还搞了个砂布厂。干了3年,这三样收入买了100套桌凳,500多本图书,一架风琴,还有其他一些教学设备,使学生们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
说实在的,在农村当教师很难,难归难,你要让我离开学校,我还真舍不得。当时我有个叔伯哥买了辆大客车,路线都定好了。他说:兴亮,你教学能挣几个钱?不如跟哥跑车吧。咱们分成也行,要不我每月给你开500元,咋样?我毫不犹豫地就推掉了。
我们村比较乱,干部难当。在那10年中干部就换了六茬。往县里、市里上访的、告状的常年不断,村里大字报、小字报随便乱贴,村干部们人心惶惶。这中间县里、镇里领导找过我四回,认为我为人好,素质高,让我出来当村干部。我说我舍不得学生。他们说那这样吧,你当支书,还兼校长,每月再给你补贴30块钱,咋样?我说那也不行,一心不可二用,我没有干。
到了1998年,我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干了十几年校长,学校条件越来越差。房顶到处漏雨,村干部们老凑合:檩条断了给你换根檩条,房漏了给你换换房顶。我们前四任村干部,就给学校换了三次房顶。到1998年,换房顶也不管用了,墙开裂了,檩条断了,下雨时不是漏雨,而是往下流雨。如果再不想办法,不定哪一天就会塌下来,非砸着学生不可。当时我就有一种想法,为了彻底改变学校面貌,就非当村干部不行。手中有了权,我说盖学校,谁敢不听,这就叫“曲线救校”。
说来也巧,这时候镇领导第五次又来动员我当村干部,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1998年10月9号,我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兼小学校长。上任的第二天,我就召集村干部开会,当场决定捐资建校。办法有三条:一是发动群众捐资;二是村里筹钱;三是利用外边的关系,争取外援。我每天清早在广播里讲,少吸一包烟,少喝一瓶酒,有钱出钱,有物兑物,有力出力,为子孙后代办点实事。我首先带头捐资500元,又动员我兄弟、叔伯兄弟捐资,并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头一天,就收到捐款2000多元。几天后,全村172户有171户捐了款,最多的一户捐了2088元。最后总共收到捐款2.4万元。村委会挤出1.8万元。按照我们预算,得近12万。咋办?我就出去找同学,找名人。镇化肥总厂给我们1.5万元,京华实业公司给了9万元,太行振动股份有限公司给了1万元,总共10个单位,给我们捐了6万多元。后来县里领导、镇里领导也捐了1万多元。这样一算,钱就差不多了。半年之后,一个总投资13万元的新校便建起来了,我再也不用为孩子们的安全操心了。
当了干部,我这“曲线救校”的办法算是把学校救活了,那一年我还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我是支书,后来又是村委会主任,兼着校长。我不能扔下老百姓不管。我是既管村里又管学校,还担着课,身兼几职只拿老师这一份工资。村民们也很拥护我,3年来村里没有一个上访告状的。村里先后获县级“政务公开先进村”、“重视教育先进村”等荣誉称号。总之,县里开展的10项评比活动,我们村获得了9项先进。
(记录:郝太斌)
第五卷电脑让我变得自信了
乔勇军,男,32岁
新郑市观音寺镇一中教师
口述时间:2001年10月6日
我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不敢见生人。刚到学校时,给学生上课我都会脸红,更别说领导听课了,我不是腿抖,就是嘴抖。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选择了一种很极端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胆量,那就是跳迪斯科。从在家里跳,到后来在大街上跳,慢慢地,我变得自信了,上课能放开讲了,课学生也爱听了。
然而,在1998年的河南省历史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我发现自己落伍了。别的老师已开始使用录像、投影等较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我使用的还是一台录音机。我有些自惭形秽,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在学生那犀利目光中手足无措的样子。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要跨越传统的教学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直接掌握现代科技——电脑,我要让自己的课成为最吸引学生的课。
不懂电脑知识,学。从那以后,只要看到报纸上有电脑方面的信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剪,即使是广告也不放过。如今,我已经剪了满满三大本电脑信息。
没有钱,想办法找钱。当时,我的经济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我的工资,每月几百块钱,另一个是母亲每天出去收破烂,一天的收入也就在10元左右。在这种背景下,想买近万元的电脑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挣钱,我想尽了办法。1998年、1999年那两年,每天凌晨4点都有一个人拉着一辆架子车,一趟一趟地出入观音寺一中,将学校的4个垃圾池全部清理干净,这个人就是我,为了买电脑,一天5元我不嫌少。
为了挣钱,我把收集到的时事消息油印成一本本知识小册子,拿到县城的高中去卖。为了不被班主任发现,我必须在12点半之前离开教室。就这样,一天一个班,风雨无阻……
尽管我在做着种种努力,但相对于买电脑的钱,我的努力只能是杯水车薪。为了尽快买回电脑,我只有一条路——借钱。我找亲戚,找学校,找乡教办,找县教委,只要是认识的,只要是有关系的我都找遍了。1万元我终于凑齐了,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借的。
为了买台我认为最好的电脑,我选择了北京中关村。1999年1月的一天,我在认真地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