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00个基层教师的口述-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的话我字字听得真切,我一路小跑回了家。我重返校园,也从此没离开过校园,而且,我的儿女包括一个孙子都加入了老师队伍。有句话说:“知识改变命运。”最起码,我改变了自己家族的命运;如今我成了当地初中教师中惟一一位特级教师,这是对我所从事的事业,所作出的成绩的肯定,我坚信是知识使我改变了更多人的命运。    
         
                                                            (记录:徐结怀)    
    


第四卷为爱深深地感动

    王宝玲,女,37岁    
    安阳师范学院教师    
    口述时间:2001年8月22日    
        说起我们中文系的“尊老协会”,那可是有年头了。1984年3月,全国第一个关心下一代组织——“安阳市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这在我们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年10月,全国大学生中第一个以“尊老、助老、学老”为宗旨的群众性组织——“尊老协会”就在我们中文系宣告诞生了。我们中文系的一届届学子把“尊老、助老、学老”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作为协会里的老师,我为其中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深深地感动。    
        在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许多老红军、老干部戎马倥偬半生,他们很想写一写自己的革命经历,以激励后人。但因年事已高,眼花手颤,整理起文字材料来十分困难;有的老同志文化根底比较浅,整理出来的东西辞不达意。中文系的学生有写作特长,我们先后帮100多位老同志整理回忆录数十万字,其中部分篇目由市关协编印成《献给红领巾的故事》出版。    
        在安阳军分区干休所里,有一位老红军叫吕文斗,他是市关工委名誉主任,从我们“尊协”一成立,他就担任校外辅导员。在多年的交往中,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记得有一年,他患肺癌住进医院,我们得知老人动手术需要输B型血时,就在全系200多名同学中挨个儿进行血型登记。手术那天,七八个B型血的同学赶到医院。虽然后来没用上,吕老仍十分感动地说:“血虽然没有输进我的身体,但孩子们的精神却输到了我的心里边。”    
        去年暑假,我们组织了“尊老宣传服务队”,队里有一位同学叫赵强,家在浚县。他可是个“活宝”,说、学、逗、唱,样样都行,一个人就参与了4个节目的表演。那时候,他的母亲已是重病在身,卧床不起,但他一直对大家隐瞒着,仍然坚持跟队员们一起排练,表演。只是到了晚上,悄悄地给家里挂个电话,询问母亲的病情,叮嘱妹妹好好照顾母亲,替他尽份孝心。7月14日开始,队员们要返乡对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早晨走的时候,队员们都劝赵强在家多陪母亲几天,7月20日晚上的总结演出就不用参加了。可到了那天中午,他还是匆匆忙忙赶来了。见他眼圈都红了,几个女队员连忙借故躲了出去,可一出门,泪水却一下子夺眶而出。晚上,我们的演出非常成功。赵强还是像往常一样,节目表演得还是那么惟妙惟肖,逗得观众们捧腹大笑。    
        第二天一早,赵强便往家里赶。已经3天没进食的母亲见到儿子时非常欣慰,中午还打起精神让儿子喂着吃了点饭。可谁能料到,当天下午,他母亲病情恶化,竟撒手去了……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我非常痛心。23日下葬那天,我委托几名队员赶到他家里吊唁。赵强守在母亲的灵前,说:“我妈知道我做的是尊老、敬老的事儿,她理解我。”多好的学生,多好的家长啊。作为老师,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不知不觉中,我做这项工作已近10年了,从中我也更加理解了老人的内心世界,懂得了该如何去孝敬长辈。就我的家庭来说,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很孤独,我们做子女的工作忙,不能尽心尽力地照顾父亲。后来,我和两个哥哥张罗着给父亲找了个老伴儿。“尊协”的活动通常安排在节假日,我没时间料理家务,丈夫就主动替我分担。孩子丢在家不放心,我就带上他一起去参加活动。去年下乡活动期间,我儿子做了随队小演员,还自编自演了敬老歌《摘草莓》。我没工夫照看他,他瞌睡了就找了个饮料瓶当枕头倒在席子上睡了。看着孩子的可怜样儿,我的心里一阵愧疚。我想,如果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也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尊协”工作。    
         
                                                             (记录:陈伟民)    
    


第四卷建校是我的福分

    耿照国,男,56岁    
    淅川县厚坡镇四中学区    
    口述时间:2001年9月5日    
        这里的老人们常说:为人一辈子不盖房,不买地,是前辈子的造化,是福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上辈留下了房子和地,他可以坐享其成,这就是福分。我恰恰不是享有这种福分的人。从开始在自己家里办耕读班到办村小,从盖土坯房到集资盖砖瓦房,每当回忆起这几次盖房办学的情景,我都感慨万千。    
        1964年,三年自然灾害刚过,许多人家孩子上不起学,我把村里辍学在家的12个孩子组织起来,挂起一块小黑板,办起了耕读班。由于家里条件苦,孩子们都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孩子们的年龄相差很大,最大的有十五六岁,最小的只有七八岁,原来都在一起上课,后来分成了两级复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屋里挤进了38人。在我的要求下,当时的大队干部用170元买下了两间破房。两年后,大队研究决定,将这两间房扒掉,再添点料,在另一个地方盖三间房,并由我具体操办。我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要跑遍9个生产队的18户人家喊人上工。他们都很积极,一喊就起,随叫随到。每个生产队兑的和泥用的麦糠,我也得一背篓一背篓地从一个个生产队的仓库里往回背。没盖过房的人可能没有体会,真是大工上了架,小工忙不下,我什么都得想,什么都得干,跑烂了好多双鞋。    
        1970年,随着生源的进一步扩大,小王营村小学生增加到100多人,发展到4个年级。这时,教室又不够了。大队经研究决定在村外建一所学校,并抽两名干部和我作为建校的负责人。我住得最近,因此征料、组织施工、工地看护等任务大都由我来承担。在建校的4个月里,我家成了“后勤部“,60多岁的母亲和已有两个孩子的妻子做饭,烧水,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妻子还和我一起冒雨盖坯,排水。5月20日,19间土坯房全部竣工了。过去用葵花秆作骨架,麦糠泥糊出来的桌子与这些教室极不相称,我带领师生下河捞沙石,暑假期间和6个教师一道,自己动手,铸出近百块水泥桌面,学生从此告别了泥台子。    
        1982年,我参加了南阳地区在南召县召开的普及小学教育现场会。这时,10多年前建的校舍墙体已出现问题了,在会后回家的途中,当时的县教育局局长贾春祥说,你那里普及小学教育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校舍太破旧了,你回去就发动发动,把办学条件改善一下。局长的嘱托,成了我心中的头等大事。    
        这次扒掉原有的土坯房,盖起了3排33间标准化砖瓦房。由于村委工作不力,资金筹措等问题没有专人来负责,只好由我替他们造计划,筹资金。通往农田路旁有多少棵树,能采多少根檩条,能出多少根椽子,需多少个工时,如何分配到村组,都是我“战前“计划的内容。为动员群众支持建校,我组织召开党员、团员会,走访有抵触情绪的农户,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为扩大资金来源,我拟了信件,向本村在外工作人员致信,组织捐款活动,也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钱多少不一,但大家的心情都一样。3个月后,小王营村小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30多间砖瓦房整齐排列,校门和院墙被整修一新,硬化了路面,花池里栽上了多种花木,数百棵常青树亭亭玉立。全校6个班的315名学生和10名教师开始使用宽敞明亮的教室。    
        全县曾多次在小王营村小组织召开集资建校现场会,一时间,小王营出了名,我似乎也成了名人。    
        回忆那难忘的岁月,我对去世的妻子感念不忘,是她,一个质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了支持我的工作,承担了全部农活和家务,以至于积劳成疾。一切都来之不易啊!    
         
                                                              (记录:侯薇)    
    


第四卷“穷代课”,我不辱“师”命

    袁孝峰,男,26岁    
    洛宁县兴华乡瓦庙小学教师    
    口述时间:2001年9月15日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山伢子。考初中时我脚受伤停课一个多月,是父亲背进考场的,但仍以好成绩考入乡中。三年初中,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顺利考入洛宁县一高。然而,就在我要展翅高飞时,母亲因病去世了。迫于生计,我只好在本村小学开始了我的“代课”生涯,那年我才16岁。    
        16岁的毛孩子当教师,学生家长都不放心。有人看不起地称我为“穷代课的”,还说娃们跟着我不会有啥出息,一些学生为这转了学。我一人一校,教着仅有8名学生的四级复式班,暗自下决心,一定要争口气。于是,我这个“穷代课的”,吃住全在学校,讲课精益求精,课后耐心辅导。一年后,我在考试评比中一炮打响,学生人数从此又多了起来。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承认与尊重,更激发了我的热情和干劲。之后连续5年,教学成绩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虽然每月只有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