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慷慨的标志。1945年7月,这种慷慨的做法终止了,美国人宣布苏联印刷的马克在西德无效,幸运的是可以通过序列号前的一道横杠将两种货币区分开来。
1945年7月5日,伤痕累累、不知悔改、政治上被孤立的亨利·摩根索当面质问杜鲁门总统:“到处都是这样的传言……关于我已经完蛋了。……总统先生,如果你心中还有任何疑虑,那么在我12年的财政部工作经历面前,在我与你共事数月、给予你我忠诚的支持之后,你现在肯定应该知道你的想法了,而如果你还不知道,我现在就想退出了。”杜鲁门不置可否。摩根索说他将递交辞呈,并提出在总统赴波茨坦参加领导人会议期间他可以“帮助我的继任者文森逐渐适应角色”。杜鲁门的回应像是往摩根索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哦,文森将与我同去,因为要处理租借的问题。”当天晚些时候,摩根索递交了辞呈并收到了总统签署的回信接受他的辞职(回信也是由摩根索起草的)。第二天,杜鲁门宣布有意任命文森接任。财长与文森通话向他表示祝贺,并得知文森将会留在华盛顿,这与杜鲁门的说法恰恰相反。
摩根索不愿在文森的阴影下继续做下去,现在他下定决心立刻离开华盛顿。同一天,大法官萨穆埃尔·罗森曼作为总统的中间人拜访了摩根索,暗示杜鲁门会支持他的决定。罗森曼建议进行某种交易:“你想继续担任公职么?因为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而你又提出了辞职,我想这一定会令杜鲁门感到有义务为你做些什么。……如果接下来你想做一些与布雷顿森林有关的事,他有义务帮助你。”
“其实,我没有这种想法,”摩根索回应道,“但是我周围的人都在说我可以担任世界银行和基金组织的理事,或者世界银行的行长。……但是我还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
“嗯,我不可能承诺你任何东西,但是如果你辞职了,他将有义务为你做些什么。”
摩根索起草了一封新的辞呈。鉴于他的继任者已经选定,摩根索在信中要求总统立即解除他的职务。7月13日,他将这封辞呈交给了罗森曼,同时还交给了他第二和第三封信,是摩根索起草的回信草稿,供总统选用。第三封信写道,总统要求摩根索接受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理事的职务。罗森曼将这些信件发给了杜鲁门。
“我收到了你发来的信件,”总统7月14日复电罗森曼时写道,“我仅仅同意交换前两封电报。……不要……泄露第三封电报。”这相当于是说他不愿任命摩根索担任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的职务。
尽管摩根索声称他实际上并不希望在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任职,但是他对杜鲁门对他辞职一事的处理方式非常不满。61他的公共职业生涯戛然而止。
然而,对于怀特来说,事情正在变得越来越有趣。
在罗斯福与丘吉尔领导下的英美同盟虽然有时风雨飘摇,但最终仍然是牢不可破的。但是,随着罗斯福于1945年4月逝世,同盟的一根核心支柱已经开始摇晃了,而到了7月,第二根支柱也承受了重重一击,丘吉尔的保守党在英国大选中失利,工党的克莱门特·艾德礼夺取了执政权。工党获胜依靠的是它提出的加大国家干预、提高社会保护的经济计划。这与提倡汇率稳定、货币可兑换的布雷顿森林计划并不一致,因为后者要求在国内实施更加灵活而非更加僵硬的政策。
与此同时,新一届美国政府令业已破产的英国向布雷顿森林体系过渡的进程变得更加崎岖艰难。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掷了一枚原子弹,8月9日又向长崎投掷了第二枚原子弹。此后不到一周,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比英国人此前的预计早了约9个月。这意味着第二阶段租借突然终止,而英国人原本寄希望于依靠这些援助度过1946年的难关。3天后,也就是8月17日,杜鲁门总统就迅速地明确了第三阶段租借的范围,他下令立刻终止所有对英国的租借援助。这对于英国来说无异于沉重一击,后果严重。凯恩斯预计英国的国际收支赤字约为56亿美元,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得到融资。
1944年,凯恩斯为英国政府规划了三种政策选择来应对危机,他将这三种选择分别称为“经济紧缩”、“利益诱惑”和“公平正义”。关于“经济紧缩”,这个概念素来与凯恩斯主义毫无关系,凯恩斯对此断然拒绝,称它将招致“严重的政治及社会动荡”,并导致英国“暂时退出头等大国之列”。关于“利益诱惑”,他将其定义为屈服于一笔大额低息美国贷款的诱惑,付出的代价则是忍痛接受第七条关于可兑换货币及贸易多边主义的原则。同样也必须拒绝这种选择,因为它将导致债务的束缚并引起道德的义愤,因为英国在退出战争后将欠下超过200亿美元的英镑和美元债务,几乎与同盟国寻求从德国获得的战争赔偿一样多。“公平正义”,正如这个名称所包含的意思一样,自然而然成了唯一可以接受的选择。它涉及美国为英国支付30亿~40亿美元的战争账单,大部分被定性为对英国在租借安排生效之前在美国开支的“退款”;还涉及对自治领的征税,具体形式包括债务免除以及战争成本追溯分摊。根据凯恩斯的说法,所有这些国家或对英国负有道义上的债务,或从战争中收获了“意外之财”,例如黄金矿藏丰富的南非。62
这种说法当然会令白厅感到振奋人心、跃跃欲试。以至于当凯恩斯于1945年9月赴华盛顿,第二次执行拯救英国于金融灾难之际的任务时,他接到的命令是高举“公平正义”的大旗。对于他的本国人民来说,凯恩斯将国家利益与普世正义无可挑剔、轻而易举地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以至于使两者显得可以相互替代。但是,对于美国人而言,他们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中第二次将欧洲从欧洲人自己的手中拯救出来并为此慷慨解囊、作出牺牲,所谓因为英国的战争行动导致他们对英国负有道义上的债务,这种说法是对美国人的一种侮辱。英国驻美国大使馆告诫伦敦不要采取这种策略。布兰德在信中对凯恩斯写道:“我们没有办法让美国人民接受这种观点,即他们应当向我们提供无偿拨款,这是一种‘公平正义’的行为,因为他们理应在宣战之前就加入战争,并因此欠我们30亿美元我们在这里支出的钱。”63当月盖洛普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60%的美国公众甚至反对向英国提供贷款;64“退款”30亿美元是不可想象的。然而,白厅对“公平正义”的方案极为着迷,以至于它散发了一份文件来比较英美的战争行动和努力,并称英国付出了更多。这份文件刊登于《纽约时报》后,引发了美国新闻媒体一片负面的回应。65
谈判于9月13日开始。哈里·怀特在英国金融事务方面的主导地位被文森以及国务院主管经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威廉·克莱顿所取代。曾经是得克萨斯州棉花商人的克莱顿身高约两米,仪表出众、口才过人。他紧紧追随赫尔和艾奇逊的脚步,主张全球自由贸易。在摩根索辞职后,怀特无所事事地漂泊在政治荒野之中,他无法再与凯恩斯同台竞技,只被安排去迎接他那受人尊敬的对手并劝告他“除非是在正确的时候,否则不要轻易发火”。66此时,怀特正在期待在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开始一段新的人生,但是他那段过去的人生正要重新登场并将给他带来挥之不去的困扰。
英国方面由凯恩斯和哈利法克斯主谈。凯恩斯已经62岁,满头白发,身体明显虚弱了很多。但是他口才仍然犀利雄辩,处于巅峰的状态。他演绎的大英帝国神圣乐章讲述了英国人用英勇的抗争和大量的牺牲换来了英美共同事业的胜利,并对他的听众产生了惯常的效果:令他的本国同胞赞叹不绝,却激怒了他本应感动的当地人。美国银行家罗素·莱芬威尔评论道:“我认为,没有什么比把凯恩斯勋爵派到这里更加让人感到不安的事了。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但是他过于聪明以至于无法令美国人信服……无论对错,有多少人会相信他呢?有多少人会接受他的推销之词呢?一个都没有。”67
美国人立即开始戳穿凯恩斯云山雾绕的辞藻。克莱顿称,美国人民无法理解,为何英国一直从美国这里获得免费的战争物资,但在大英帝国内部获得同类物资的时候却形成了不断积累的债务。马瑞纳·伊寇斯将英国比作一个即将破产的公司,其债权人不得不在债务重组中接受一些损失以使其重返正轨。亨利·华莱士提出英国应当以承认印度独立来换取债务免除。在凯恩斯习惯性不怀好意地嘲讽了一番律师之后,文森勃然大怒地说道:“这就是那种你能说得出口的话。”
这样的外交进行了两周后,“公平正义”就死亡了。美国人活剥了它。对于克莱顿而言,现在是时候让英国人兑现他们在第七条中作出的承诺了,即终止贸易歧视,以及随之而来的复杂的货币管控措施。这是他们在租借协定中签字承诺的东西。现在他们居然好像失去了记忆,手中拿着帽子回到华盛顿再次卑微地提出请求,领头的则是赤字支出政策巧舌如簧的代言人,这实在令人感到非常气愤。
9月27日,一只谈判增援团队到达华盛顿,这支队伍的到来令凯恩斯感到非常不快。莱昂内尔·罗宾斯是其中的一员,他沮丧地评论道,凯恩斯现在有责任“将伦敦从催眠的状态中唤醒。……他自己施法迷惑了国王陛下的司库们,让他们痴迷地幻想着理想化的‘公平正义’,现在应当由他来……将他们唤醒”。68现在英国必须撤回到“利益诱惑”的方案,确保获得美国的商业性贷款,以避免凯恩斯最痛恨的第三种选择:“经济紧缩”。
凯恩斯要求伦敦批准他彻底改变此前他极力主张的谈判方针,转而开始寻求获得一笔美国的无息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