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希腊雅典风格的慕尼黑城门,历时632年才兴建成的北欧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科隆主教堂,也让他们顿开心门,大饱眼福。这些建筑,让他们看到了奋发向上的日尔曼民族精神,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的积淀。他们照相机的快门不停地闪动着,把一个个瞬间变为永恒。
第三部分第40节:梦里寻觅千百度(图)
结束了德国之旅,他们立刻融入了世界公园之国瑞士的湖光山色。阿尔卑斯山上还覆盖着皑皑白雪,春天的脚步似乎比旅人的脚步迟了一点,但山坡上的森林却已郁郁葱葱。瑞士是个多湖的国家,50多个湖泊,如一把明珠撒在风光旖旎的大地上,最使他们醉心的是这里的莱蒙湖。在这样的氛围里,谈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她与梁思成很容易就找到了梦里寻觅千百度的那个艺术的亮点。
多年以后,林徽因仍然记得参观西班牙达格兰纳达市阿尔罕布拉宫时的情形。林徽因说,她与梁思成到达格兰纳达市时已是午后4点,在旅馆安顿下来后己过5点,没有旅游车可乘了。只好自己包了一辆马车前往阿尔罕布拉宫。到达后,宫门己关闭,只好央求管理人员让他们参观。她看到的阿宫是坐落在一个地势险要的小山上,有一圈红石围墙,围墙的大门叫公正门。整个宫殿以两个互相垂直的长方形殿堂组成,南北向的叫石榴院,东西向的叫狮子院。石榴院南北两端有券廊,正殿在正端券廊的后面,院子中央有一条长水池。狮子院北侧是后妃的卧室,后面有个小花园,有山泉水,在院子中央汇成一小池,池周边栏板上雕着12个雄狮雕像。狮子院有一圈柱廊。阿宫的殿堂及券廊上的壁画有许多几何纹样和阿拉伯文字的图案。整个宫殿的艺术风格精致,绚丽,柔糜,忧郁而亲切。
他们很幸运,刚到罗马就结识了一名叫塔诺西的姑娘。刚满20岁的塔诺西能讲一口漂亮的英语,听说林徽因和梁思成考察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建筑,便热情提出给他们当向导。他们决定先去庞贝古城遗址和古罗马角斗场。其后他们乘火车赶到米兰,那里有一座全世界最大最有气魄的教堂。米兰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小城市,因米兰大教堂而驰名世界。他们被那里的168米长,59米宽,4排柱子分开了一座宏伟的大厅所吸引,教堂的环形花窗和柱子上的雕刻,一直到了水城威尼斯,他们都还在兴奋地议论着。在威尼斯逗留两天,他们同塔诺西依依惜别,塔诺西买了一只刻花皮夹和一个大理石小雕像送给林徽因和梁思成作为纪念,这些都是威尼斯的著名产品。林徽因和梁思成从威尼斯走水路,经马赛上岸,沿罗纳河北上,来到眉眼盈盈处的巴黎。
他们先到中国领事馆稍事休息,第二天便去造访巴黎的宫室建筑。他们先去了南郊的枫丹白露宫。这座离宫位于巴黎东南,原来称作〃彼耶森林〃。后来,一位法兰西国王闯入林中行猎,才发现了这块风光优美的风水宝地,遂辟为猎庄。1528年起,法兰西一世大肆扩建,以后直到路易十五时期,历代国王均加以扩大。参加设计的,除了法国的建筑师,还有意大利的建筑师。
这座皇宫在形态上完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语言,但又不完全像那些冷漠的、机械的、无生命感的建筑,而是充满自然的情趣。法兰西一世时期,建筑师布瑞顿先后改建了奥佛尔院,增建了夏佛尔·勃朗克院,这是一座很大的长方形四合院,四面均有建筑物,屋顶的老虎窗、方塔和装饰性的小山墙,构成复杂的轮廓线。
林徽因执意要去森林西边的巴比松,看看那处19世纪农村画的发源地,在梁思成的再三催促下他们才到了罗浮宫,一进门,林徽因就被宫中珍藏的古希腊、古罗马雕塑艺术品和油画深深吸引了。古埃及的《司芬克斯》,米开朗琪罗的《奴隶》,卡尔波的《舞蹈》,还有鲁米斯的名画《玛丽·美第奇画传》,穆里洛的《年轻乞丐》,伦朗的《伊丽莎白》,最撩人的是三幅震撼了世界的名作《美洛斯的维纳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林徽因一颗心像要跳出胸膛,她想起徐志摩在剑桥说过的一句话:美必须是震颤的,没有震颤就没有美。在这里,她才深深体会到了这种震颤的力量。她和梁思成从《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雕塑后面的台阶上楼,进入〃水浒画廊〃,这是一条与塞纳河平行的长廊,有275米长,这里存着枫丹白露派的代表作《卡布里埃·德维拉尔公爵夫人》及勒南三兄弟的画《乡村生活场景》,画风质朴,充满生活气息。由此向后转入〃等级大殿〃,便有拉斐尔的《美丽的女教师》、《圣米歇尔击败恶魔》,维罗奈斯的《丘比特雷劈罪恶》、《加纳的婚礼》和提香的《乡野音乐会》。林徽因打开画夹,一幅幅临摹着,忘记了周围的人群,忘记了时间。
第三部分第41节:尽管我们怀疑和无知(图)
第二天,他们去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宫。从巴黎出圣克鲁门继续往西,驱车24公里,便是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了。这座宫殿集建筑、园林、绘画之大成,集中体现了法国17、18世纪光辉的艺术成就。这里原为一片沼泽和森林,有一座路易十三的猎庄,路易十四决定以此猎庄为中心,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豪华宫殿,便相继委任勒伏和孟莎担任主设计师。路易十四虽聘有一流的建筑师、造园师、画家参加营建,他仍亲临施工现场指挥,直到竣工。
回到领事馆,他们见到了父亲梁启超发来敦促他们回京就业的电报。他们决定放弃巴黎圣母院、万神庙和雄狮凯旋门的考察,放弃葡萄牙、土耳其等国家的旅行计划,由水路改道旱路,从巴黎乘火车取道波恩、柏林、华沙、莫斯科,横穿西伯利亚,经伊尔库什克回国。
一对美国夫妇查里斯和蒙德里卡1928年在横穿欧亚的火车上与林徽因和梁思成相遇,他们目不转睛地看这对小夫妻,美好感觉流贯全身,可到底也没有说得明白,只说:〃他们好像反映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光辉和热情。〃他们回忆说:
人生的际遇中,有时出现神奇(不再重复出现)的片段或插曲。我们和梁氏夫妇短暂而热烈的友谊就是如此一扇敞开、通向共同憧憬的大门。
1928年初夏,芙瑞莉卡和我搭上一列穿越西伯利亚的火车,从莫斯科缓缓东行,列车沿途停下,加水或添木头燃料。靠站时,旅客都跑到站台上去,上下走动,向当地人换东西吃泡茶。
在那些粗鲁的、发臭的旅客群中,这一对迷人的年轻夫妇显得特别醒目。除了天生的沉静外,在我们眼里,他们仿佛反映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光辉和热情。在相互愉悦的心情下,我们很快谈起话来他们说,他们是满载着美国的体验回去,急于把它们付诸实践,而我们则是刚开始展开长长的、通往深深吸引我们的艺术和哲学的旅程。蓦然回首,火车旅行的单调和语言障碍,显然也是增进彼此友谊的因素。
但是谁又能〃说清楚〃,好感,它就这么来了与对方同行,分享着共同的观念、计划和志向,我们感到欢喜。
火车颠簸前行,经过鄂姆斯克、托木斯克、伊尔库茨克、贝加尔,一个又一个的站,最后抵达和中国中东的接轨站,四人一行从那里登上往东南穿过满洲的火车,经过哈尔滨、沈阳,来到黄海边的大连。
我们在沈阳停下,拜访一座沿大街陈列着石记得侍卫的古老大图书馆。梁思成的父亲在那里有熟人,当我们走过书法和绘画的珍藏展时,〃梁〃这个姓氏,引来无数的打躬作揖。
……在北京,梁氏夫妇成了我们忠实的导游。从景山到天坛,从玉泉塔到西山,参观了各式饭馆、戏院、街市、店铺,甚至一探梁老先生有围墙的私家花园,溜进叔叔阿姨豪华宴会,会场设在养着小鸟、夏日花卉,有水池、树木的内院里。紫禁城里一间又一间、空当寂静的房间和泠然无声的庭院。一切都呈现在眼前,夹杂着热切和殷勤。
走过北海、孔庙以及那些著名胜地,在残存的辉煌中我们分离彼此的心声,渐渐地明白,他们归来已感到一种震惊和失望。他们说,显然不管受了多少教育,在祖国目前混乱和变动的情况下,他们很难(甚至不可能)使得上力,或有任何影响力。(由于要和官僚作风和漠然态度迎面相撞,在戏剧和建筑方面新旧融合的问题,似乎很难克服。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坚持!坚持!)
又是那种玩世不恭和屡遭挫折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时候我们就坚持,尽管我们怀疑和无知,这终究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从长远来看,一切都会转好。尽管如此,我们的朋友显然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对温克尔(RipVanWinkles,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Irving)作品《见闻杂记》中的主角,喻指和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人)。他们回到突然间变得不熟悉而混乱的祖国,然而,他们还是决心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把他们的新技能和创造力贡献给杂乱无章的环境。有时他们充满田园诗般的憧憬,大半时候却只有怀疑。
第三部分第42节:一种罕有的奇迹的配合(图)
菲丽丝感情丰沛,爱开玩笑,对任何事都很坚持。走到哪儿都惹人注目。思成则是温文尔雅、有幽默感、神情愉快,对古代公共建筑、桥梁、城墙、店铺和民居的任其损坏或被破坏的现象,表示出深恶痛绝。他们俩人是完美的组合……一种气质和技巧的平衡,即使在早年,似乎也看出两人合为一体,比各自分散所得成果要大得多一种罕有的奇迹的配合。
依我们看来,在那军阀土匪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