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山兄,”刘不才认为此时透露真相,已不碍事,所以这样问道:“你知道不知道海
宁的局势要有变化了?”
“我知道。”
“怎么?你们‘头儿’跟你说了?”
“头儿”是指蔡元吉,他谨守约定,只与极亲信的几个太平军将领谈过归降之事,以沈
文山的身份是不可能与闻机密的。他笑笑答道:“只看面粉包下面的一家人,就可以猜想得
到。”
“老兄眼光很厉害,佩服之至。”刘不才问道,“海宁局势起了变化,你作何打算?”
“到了上海再说。海宁,总归是不会回去的了。”
“宝眷呢?”
“我孤家寡人一个。”
“跟我一样,无牵无挂,在这个乱世,再干净痛快不过。”
刘不才很高兴地说,“文山兄,光棍一个人,住在上海最好,吃喝嫖赌,样样方便。你
如果不嫌弃,我们一起做生意好不好?”
“怎么不好?”沈文山笑道,“我一上船,把事情看清楚以后,就盘算好了,到上海还
是回我的老本行。”
“你的本行是啥?”
“我们都是湖州人,你想想看,会是啥行当?”
“这样说起来,我们不但是同乡,还是同行,你一定也做丝生意?”
“对了。”沈文山说,“我本来是宝顺洋行跑街,专门兜揽丝生意,那年经过嘉兴,为
长毛抓住,一直脱不得身,现在可是要脱离苦海了。”
听他这一说,刘不才越发高兴,既是做丝的内行,又会讲外国话,跟洋行有过渊源,应
该是胡雪岩极好的一个帮手。
因此,两人谈得越发投机,自晨及午,始终在一起盘桓。
到了午饭时分,一帆顺风,已经过了澉浦,突然间,水手□然,连呼落帆。刘不才与沈
文山急忙出舱,只见两只“快蟹大扒”的外海水师战船,分左右兜截,船头上有人不断挥旗
,是示意停船的信号。
“来了!”刘不才很沉着地问道,“要不要通知艾立克?”
沈文山想了一下答道:“我去告诉他一声,让他在舱里,不必露面。”
“好,你去通知艾立克,我去通知杨二。”
等他们分头取得联络,再回到船头时,水师官军已经派出两只舢板,渐渐接近。接引上
船的是一个戴暗蓝顶子的武官,八名持刀持枪的士兵,刘不才不亢不卑地作个揖,很谦和地
问道:“想来是检查?”
“你是干什么的?”
“我们是替常捷军采办补给。”刘不才说,“有旗号公事在这里。请过目。”
旗帜公文,一一呈验,这位军功出身的四品武官倒认得字,“你姓孙?”他问。
刘不才一楞,但立刻想起,公文上记载的孙子卿的名字,便连连点头:“是!我叫孙子
卿。”
“你们采办的是什么?”
“面粉、牛肉,还有洋人用的杂货。”
“上过税没有?”
“跟总爷回话,”刘不才陪着笑说,“采办洋将的军需,向来不完厘税的。”
“这上面并没有写明是些什么东西,也没有数目,谁知道你们夹带了私货没有?”
“不敢做违法的事。”
“公事公办。我要抄查。”
这一抄,底蕴尽露,将惹出极大的麻烦,刘不才相当着急,但又不能拒绝抄查,只能硬
起头皮,装得很坦然地:“是!
是!请!”
“你们分开来查。”那武官吩咐他的部下,“有没有私盐,格外要留心。”
“决没有私货,更没有私盐,盐包是潮的,一望而知。”刘不才看他戴的是暗蓝顶子,
料他的官职跟王锡驯一样,是正四品都司,便很谦恭地说:“抄查得有一会功夫,都司老爷
请到舱里吃茶,外面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