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鸿章传-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了刘铭传,李鸿章又找了郭松林来,另有一套话说。                          
                                                                                
    “子美!”他说,“淮军成军,你是教练,有件事,我一直耿耿在心,觉得对你不起。
”                                                                              
                                                                                
    “大人言重了。松林倒不觉得什么。”                                          
                                                                                
    “这就见得你度量了。”李鸿章先契上一顶高帽子,然后说那件“耿耿于心”的事:“
你跟省三都是去年升的副将,今年二月里,省三升总兵,你得了个‘二品封典’,有名无实
。                                                                              
                                                                                
    现在虽都是记名提督,不过省三是实缺的狼山镇总兵,你是虚衔。相形之下,你太委屈
了。”                                                                          
                                                                                
    郭松林原有此想法,现在为李鸿彰一语道破,先就有知遇之感,便躬身答道:“大人栽
培。”                                                                          
                                                                                
    “功名富贵,半由天意,半由人力。子美,我总算是‘当家人’,处事也有许多难处,
只有委屈自己人。你看,季荃到现在不过一个四品衔的知州,其次就是你!”            
                                                                                
    这表示当他自己人看,郭松林自然又生感激之心,立即答说:“有大人这句话就够了。
”                                                                              
                                                                                
    “不够的!”李鸿章急转直下地说:“现在有个机会,子美,你不可错过。李秀成从苏
州退出以后,一直盘踞在无锡。此人举足轻重,关系不浅,谁要是把他抓到了,洪杨足平!
你想想,封爵酬功亦不为过!”                                                    
                                                                                
    这“封爵”二字,打动了郭松林的心。五等爵是世袭的,果然从军功上挣来一个爵位,
不但荣宗耀祖,而且光被子孙,怕不成为湘潭的第一世家?                            
                                                                                
    “是!”郭松林用坚决的语气答道:“松林出全力去办此贼。”                    
                                                                                
    “果然封爵,侯伯是奢望。”李鸿章拍拍郭松林的肩说:“我备着麒麟补子奉赠,好自
为之。”                                                                        
                                                                                
    子爵的补子用麒麟,与武一品一样。郭松林听李鸿章以此相许,满心欢喜,连夜赶回无
锡军中。                                                                        
                                                                                
    ***                                                                      
                                                                                
    围无锡的提督、总兵、副将等一二品大员,不下十名之多,但指挥全权,却在“四品衔
知州”李鹤章手里,因为他兼着营务处总办,既然到达前线,照例代统帅节制全军。李鸿章
所说,李鹤章归刘铭传节制,只是一句客气话。同时,刘铭传所担任的任务亦非攻城,而是
截断常州与无锡的通路。照李鹤章说,这是比攻城更重要的差使。                      
                                                                                
    十一月初一发动总攻,郭松林围南门,张树声围东门、周盛波围北门,留着西门作长毛
的退路──到底是读书人用兵,不悖于古,围城只好围三面,如果不是一面网开,必作困兽
之斗。像长毛围杭州与湖州那样,困得死死地,经年累月不下,百姓固然遭殃,长毛亦大丧
元气。李鸿章志在攻城略地,不在歼灭长毛,自然不会做那种傻事。不过,话虽如此,除了
刘铭传扼守堰桥以外,李鸿章仍在无锡通往西北的江阴、西南的宜兴,仍旧布置了重兵,以
防长毛出城以后乱窜。                                                            
                                                                                
    守无锡的长毛是父子二人,“潮王”黄子隆父子,部下有六七万人,加上李秀成溃退的
余众,不下十万之多。然而士气已经不振,淮军三面齐攻,加上湘军水师黄翼升助战,不过
一天一夜的功夫,黄子隆就支援不住了。                                            
                                                                                
    初二日中,他率领五六千长毛突围,先想走北门,为周盛波迎头拦回,攻出西门。而李
鹤章与郭松林,则在南门爬上城头,斩关开锁,放大队进城。郭松林一一进城先找李秀成。
乱军中不知其处,亦无法打听,郭松林临机应变,改奔“潮王府”,生擒黄子隆的儿子黄德
懋,接着便搜索库房,部下士卒,无不腰缠累累。                                    
                                                                                
    城内已经投降,城外却仍在大战,黄子隆为副将周寿昌所擒。李秀成则突围西去,带走
了两万多人。                                                                    
                                                                                
    这是硬拚出来的一场胜仗。有此一仗,李鸿章便不再怕洋人在总理衙门“告状”。连夜
草拟奏折,铺张扬厉地大叙战功,列名请奖。奏折中叙李鹤章之功独多,而请奖时却说:“
臣弟分应效力,不敢便邀奖叙”。至于刘铭传、郭松林,为他们加上“血性忠勇,摧锋陷阵
,所向无敌,为各贼所深惮”的上好考语,说他们“官职较大,请旨优加奖赏”。        
                                                                                
    在此同时,李鸿章亲自提笔,写了一个附片,案由叫做“筹办大略”,表面上看,是概
述江苏整个的军情,其实是为他自己叙功。照他算的帐,“苏州之捷,除伪慕、纳、比、康
、宁五王及四天将,解散近20万人。无锡之捷,除伪潮王父子,擒斩解散约5万人。”这
不过是半个月之间的事,成功确实很辉煌了。                                        
                                                                                
    ***                                                                      
                                                                                
    接下来是进围常州。其时有个传说,退保丹阳的李秀成,打算突围入金陵,将洪秀全的
儿子接出来,窜扰江西,而洪秀全仍旧留在“天京”,等彼外援。                      
                                                                                
    果然如此,李秀成就会变成明末的李自成。因为李秀成的才具,是连李鸿章都公然形诸
奏牍,表示佩服的,他说:“臣驻苏省,偏察贼中城守,规划布置,极有条理,深以未得擒
杀李酋为恨。”以这样一个强敌,一旦率领部下,窜扰各处,防不胜防,必将成为明末流寇
的再现。                                                                        
                                                                                
    因此,整个局势,不当因为连番得利而稍形松懈,尤其要注意李秀成的动向。但曾国荃
却不是这样的看法,他写信给李鸿章说:“金陵官军,业经合围,城中接济已断,惊扰异常
,惟洪逆据阵死守。似忠逆未必能进城,即进城未必能再出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